征战五千年(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292

  “还有菊一文字则宗、葵纹越前康继、堀川国广、和泉守兼定、长曾弥虎彻、雷切、名物大般若长光、村正……”李悠一口气报出了自己当初看动漫时曾经有过印象的一系列宝刀的名字,“把这些都打包带走。”
第785章
缔约
  除了矿山、文物、港口等,李悠还从倭国索要了不少铜、硝石等当地出产,这些东西同样将被拿来充当倭国给大明的赔款,最后将倭国搜刮的干干净净才凑够了一千万两的额度;为了凑够这笔钱,德川秀忠和倭国的天皇都快把裤子当了,他们不得不加大了对国内百姓的压榨力度,百姓生活日益艰难,如此以来张献忠的势力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为了应对关西的反对势力以及各地此起彼伏的一揆,德川秀忠不得不抱紧明国军队的大腿,因为单单依靠他的势力是控制不了倭国眼下的局势的,所以这份合约最终还是得到了通过,他们咬牙饮下了这杯鸩酒。
  数日后,刚刚建成的春帆楼上,李悠和现任倭奴国王以及刚刚登上征夷大将军宝座的德川秀忠来到楼上就坐,准备正式缔结盟约,随行的大明众将个个喜笑颜开,这次收获了这么大的功劳,等回到京城之后定会得到万历皇帝的封赏,升官发财当不在话下。
  反观倭奴国王和德川秀忠则是一脸的苦涩,随行的大久保忠佐和大久保长安等人更是双眼通红几欲泣下,这份合约一签,倭国可就真的成为大明的藩属了,而且比朝鲜等国的控制还要严密,日后倭国再想有作为可就难了,但是不签的话后果只会更严重,甚至不用李悠亲自动手,只要他率领大军撤去,德川家就会在关西大名的残余势力和各地此起彼伏的一揆两面夹击之下迅速崩溃,所以他们纵使心中有万般不甘,还是只能规规矩矩的站在这里,指望盟约顺利缔结,好让德川秀忠能稍微喘一口气。
  春帆楼二楼的大厅正中,摆放着一张巨大的书桌,书桌上除了已经起草好的盟约之外,还有代表天皇正统地位的三神器,以及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赐予倭国国王的倭奴国王金印;缔结盟约时,倭国国王除了签名之外还要用倭奴国王印盖章确认,德川秀忠也要用上自己的将军印,李悠同样需要使用自己备倭总兵官的官印。
  这份盟约一式四份,分别由倭国国王、德川秀忠和大明朝廷各保留一份,最后一份送往大明皇宫存档;在他们三人签署盖印之后,李悠还会将这四份盟约带回京城,交给万历皇帝加盖玉玺方才算完成所有手续。
  “诸位,吉时已到,快快签约吧!”无视了一脸纠结的倭国国王和德川秀忠,李悠率先取过盟约在上面端端正正的签下自己的名字和官职,然后加盖官印,随后交到了倭国国王和德川秀忠的手中。
  倭国国王和德川秀忠用颤抖的双手接过盟约,环视左右想要寻求一丝帮助,可惜没有任何人敢出来阻止此事;见他们迟迟未有动作,李悠不悦的咳嗽一声,他二人顿时身子一颤,连忙收回心神,拿起笔低下头去凝神片刻,最终还是在盟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且加盖印章算是完成了手续。
  就在他俩签字盖章的时候,一旁充当见证的倭国群臣之中隐隐响起了抽泣声,想来他们也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吧,短短数年前倭国还在朝鲜纵横捭阖、不可一世,旬月之间就几乎占据了朝鲜八道,可惜现在他们却连自己的本土都保不住了。
  然而李悠现在的心情却是无比的快意,这些倭国人此前在大明沿海造下了无数罪孽,后来又妄图以朝鲜为跳板攻入大明境内,给大明制造了无数麻烦,现在终于轮到他们付出代价了;将这几份盟约交给亲随收入锦盒之中,李悠对倭国国王和德川秀忠说道,“既然如今盟约已成,那么本官就该返回大明把这些交给陛下了,想必用不了多久陛下就会加盖玉玺把由你们保存的盟约送回来。”
  “不过在此之前,我大军依旧会驻扎在江户、京都,以协助二位维持倭国秩序,接收合约中交给大明的矿山、港口。”既然将这些军队送到倭国,李悠就不会轻易将他们撤回去。
  “多谢陈将军照顾鄙国,愿陈将军一路顺风。”德川秀忠听到这番话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他当然不喜欢自己的老巢江户有异国军队驻扎,另一方面倒也松了一口气,有这支军队在将有效的震慑住那些有异心的大名。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完全控制住倭国并进行直接统治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有一个依附于大明的政权可以有效的维护大明的利益,但是这个政权却不能过于强大,如今的德川家刚好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李悠才允许他们继续存在。
  留下陈蚕代表大明继续驻扎倭国,李悠带着一半船只运送着从倭国敲诈到的一千万两白银还有无数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宝刀名剑、红铜硝石等物离开大阪港,准备返回大明;这一路上风平浪静,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就算有海盗出没看到这样一支强大的舰队也是赶紧避开,生怕惹祸上身。
  有从郑和那里学会的航海技术,倭国到京城这段路根本不值一提,李悠只用了寻常商船一半的时间就抵达了天津港;遮天蔽日的船队出现在大大明的海域,顿时吓了当地官员一跳,好在他们看到了备倭总兵官的旗号,方才放下心来。
  李悠在面见当地官员的时候也没有隐瞒船队携带的东西,当听到一千万两白银的时候,当地的官员顿时惊呆了,这一消息随即飞快的流传开来,一直传到京城文武百官和万历皇帝的耳朵里,这下子就连躲在深宫里很少理政的万历皇帝都坐不住了,他迅速派来锦衣卫手持圣旨将李悠的舰队严密看管起来,并让李悠速速入京汇报。
  李悠心知这是一个改变大明命运的好机会,当下也不耽搁,立刻带着和倭国缔结的盟约以及三神器、《丧乱帖》等物飞快的赶到京城,进入皇宫面见万历皇帝。
第786章
大明的殖民时代
  “陈爱卿可是为我大明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收到李悠送过来的一千万两白银和无数财货,万历皇帝高兴地连声称赞,他虽然很少上朝处理朝政,但却不是丝毫不通世事,要知道万历皇帝小时候可是跟着张居正读书学习的,在政治上的认识远在一般大臣之上。
  之前十多年一直不上朝一来是因为他的身体的确不好,无法应付每日早朝的辛苦劳累,二来如今大明的政治体制已经十分完善,就算没有皇帝内阁和朝中各部也可以按照旧例水岸的处理各种政务,三来因为想要更换太子一事他已经和朝臣闹僵了,于是索性躲在深宫之中对外间的事情不管不问。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对国事一无所知,他依旧对朝廷拥有强大的掌控能力,并且深深地知道大明眼下的痼疾所在,那些朝中大臣的家底越来越殷实,朝廷的赤字却是越来越多,为了充实内库他不得不派出矿监四处搜刮钱财,李悠此次讨伐倭国本来在朝廷上颇有非议,万历皇帝也十分犹豫,但是当收到李悠从倭国送来的第一笔钱粮后他就转而开始支持李悠,现在李悠果然没有让她失望,这一千万两白银、无数财货以及此前陆续不断运回来的缴获足以大大缓解大明的财政危机,更别说日后还有连续二十年,每年两百万两白银的收入呢。
  更重要的是李悠此次攻打倭国的举动让他看到了一丝缓解大明内部矛盾的机会,如今大明内部可谓是矛盾丛生,官员贪腐横行、土地兼并愈加严重、百姓生活日益艰难,这些足以动摇大明统治的根基,可是有张居正的例子在前,万历皇帝知道想要改变这些问题是何等的艰难,以张居正的天纵之才也只落得人亡政息、身死族灭的下场,他又有什么改变这一切的好办法呢?可此次征讨倭国的收获却让他摸到了一丝头绪。
  看完李悠递过来的缴获清单,顺便把玩了一会儿倭国的三神器、兰奢待和王羲之的书法墨宝,万历皇帝开始仔细的询问李悠此次攻打倭国的经过,李悠一一作答,万历皇帝没有去询问那些郑家军的来历,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海外诸国的形势上。
  李悠当然不肯放过这个可以帮助大明开眼看世界的好机会,当即送上自己命人打造的地球仪给以一一介绍当今世界的格局,尤其是对西方兴起的大航海时代赞不绝口,“陛下,昔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之时,我大明的船只与航海技术还算世界数一数二的水准,只是此后我大明却舍了这一长处,现在已经落在了西洋夷人的后面,此次微臣所率领的船队之中,就有不少义民仿造西洋船只打造的战舰,的确在我大明水师之上;而如今西洋人的舰队已经抵达南洋一带,天竺、渤泥等国已经渐有沦为西洋人殖民地的趋势,在世宗年间他们甚至借口暴晒货物窃据了澳门,由此可见西洋人对我中原已经是虎视眈眈,若是我大明仍旧不管不问,日后这些人必将成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殖民地乃是何意?”万历皇帝对这个名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询问完西洋人在南洋一带的势力分布后问道。
  “殖民地乃是西洋人的名词,指的是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他们从全世界的殖民地掠夺财富以反哺宗主国,通过压榨殖民地来缓解国内矛盾并且壮大自身。”李悠心中暗喜,他知道万历皇帝已经对这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微臣此次和倭国的缔结的这份盟约也是参考了西洋人拓展殖民地的策略,控制港口、驻扎大军为得是维护我大明在倭国的地位及利益;占据矿山乃是为了想我大明输送源源不断的资源,这些金山、银山、铜山足以缓解我大明缺少金银的问题;设立商馆乃是为了掠夺倭国的财富以补偿我大明……”
  “只要倭国的商业掌控在我大明手中,就算二十年后他们还完了赔款,我大明依旧可以从倭国获取源源不断的财富。”李悠逐条讲解完这份合约的意义,只要能够保证这份合约照实执行,那么倭国就将沦为大明的半殖民地。
  “嗯,这却是要比此前那种外邦朝贡来的实惠多了。”万历皇帝也早就对大明和周围各藩属国的朝贡体系不满了,这种外邦进贡大明返还赏赐的方式除了可以勉强维护边疆稳定之外对大明并无太多好处。
  接连数日,李悠都每天进宫来给万历皇帝讲解西洋各国是如何在大航海时代中从全世界掠夺财富的,种种细节听得万历皇帝慢慢入了迷,他开始考虑大明是否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以缓解国内的矛盾。
  “陛下,江南诸多士绅之所以反对海贸不过是想独占此中好处罢了,想当年南宋之时仅仅凭借海贸就可以获取大量的财富以支撑朝廷抵御金国和蒙古的进攻,而如今我大明又能从海贸之中收取多少好处呢?此中利益还不是都被江南的士绅占了?”李悠又不害怕得罪江南士绅,所以毫不客气的揭露了此中奥秘,“如果朝廷能将海贸管理起来,每年从中获取上千万两的银子当不在话下,而且海外土地广袤,若是移民开荒耕种,当可大大缓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问题。”
  “可是若依陈爱卿所说,这海外各地距离我大明相去甚远,若是广为开拓殖民地怕是不好管理啊?”万历皇帝虽然心动,但依然有着诸多顾忌,大明的疆域本来就已经十分广阔了,若是再拓展殖民地,如何管理却成了问题,而且要怎么样才能吸引大明百姓出海呢?
  “陛下,关于此事微臣倒是有个大胆的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李悠的目光扫过旁边的太监宫女们。
第787章
封建南海
  “你们都退下吧!”万历皇帝见状知道这个法子恐怕有些骇人听闻,不宜有更多人知道,所以斥退了左右伺候的太监宫女,静静等候着李悠的办法。
  “陛下,微臣以为可仿效商周故技,封建诸侯以控制这些海外新纳领土。”李悠抛出了自己的计划,“既然朝廷自己控制这些海外领土十分困难,所以还不如将其封给皇家宗室、勋贵贵戚、有功之臣,命其自行治理,这些地方虽然极具潜力,但短时间内还离不开我大明的支持,朝廷只需要通过援助和商业往来就可以将其控制住,为大明赚取丰厚的利益;此举一来可以解决宗室日益繁多、朝廷供养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二来可以扩展财源以缓解朝廷财政不足的问题;三来可以分化诸臣缓解拓展海贸时朝廷所要面对的压力;四来可以解决大明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海外土地远超我大明所有,国内百姓就算没了土地也可以去海外讨一口饭吃,尚不至于到揭竿而起的地步。”
  万历皇帝闻言脸色顿时凝重起来,他这才知道李悠要避开左右太监宫女的原因,这一方案要是泄露出去,恐怕朝中百官就该闹翻天了。
  就在他脸色阴晴不定仔细考虑这一方案的时候,李悠又丢过来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微臣知晓陛下早就想让福王取代太子的地位,可是由于朝中百官阻止而迟迟不能达成;如果陛下从福王率先册封起,朝中官员反对的呼声恐怕要更小一些;而且只要为福王择一富庶之地任其发展,将来中原若是有事,福王一系亦可回师援助,将来未尝没有……”这一番话已经是很大胆了,最后的几个字终究不宜说出口,不过想必万历皇帝已经领会了其中的意思。
  “大胆!”万历皇帝也被他这一番话震惊了,他大怒着斥退李悠,但是等安静下来再仔细琢磨李悠的建议,却是觉得似乎大有可行性。
  首先李悠将封建的番外扩张到皇室和勋贵及朝廷重臣,这可是裂土分茅的封赏,想必许多人都会颇为动心吧?如此以来他所要面对的压力就少了许多,而且要分封的地盘都在海外,没有丝毫损伤大明的利益,却能为大明解决不少麻烦,争取颇多利益,可谓好处繁多。
  其次万历皇帝也不担心对这些分封出去的土地的控制问题,大明开国时册封沐家永镇云南,和李悠所说的分封也差不了多少,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见沐家闹出什么乱子来。
  拓展财源、解决宗室供养、让因为土地兼并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一处可去的地方……这些好处也让万历皇帝颇为动心,这些问题已经渐渐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如果能将这些问题都结局了,那么大明必将迎来中兴,他对此丝毫也不怀疑。
  最后,他虽然舍不得福王离开自己身边,但是既然现在福王已经没办法党参太子继承帝位,那么他留在中原也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说不定到了海外还会更好一些,就想李悠所说的那般,将来要是中原有事,说不定福王的后裔还能迎来登上九五之尊宝座的机会,这也算是了了他的一个心愿。
  时隔数日之后,李悠再次被召入宫中,接连与万历皇帝秘密商议数日;之后万历皇帝突然颁下圣旨,册封李悠为南洋水师总兵,命他帮助建立新的水师军队,于是乎尘封已久的刘家港船厂再次开启,仿照西洋战舰打造的新型战舰开始开工建设;另在佛山等地也开始兴建各式各样的火炮厂、火铳厂、炼铁厂等工厂。
  朝廷百官对此多有非议,可是万历皇帝此举却没有劳动户部,而是从从倭国掠夺来的财富支撑这些开销,他们一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李悠从驻防倭国的郑家军中抽调精干人员来充实南洋水师的骨架,短短时间里就练出了一支精兵,等船只打造完毕、火炮安放妥当之后立刻对南洋发起了进攻,那些土著蛮夷怎会是大明强军的对手,很快就被大明占据了大片的土地。
  等捷报传来之际,万历皇帝难得的出现在了朝堂之上,当即下旨将这片新占据的土地册封给了福王,并给他配足了军队和幕僚,命他赶往南洋上任;当这封圣旨颁布的时候朝中百官顿时为之失声,英国公等勋贵不置一词,他们这些勋贵世家早已得了万历皇帝的消息,知道分封一事也有他们的一杯羹,于是怎会反对?
  而那些文官早就对福王和太子的争夺不耐烦了,现在虽然觉得此事不和祖制,但是一想到能借此一劳永逸的解决太子地位的问题,一时也不好反对,于是此事就此达成,除了福王的母亲找万历皇帝哭诉了几次之外,几乎没人反对。
  李悠在安置好福王之后并未停歇进攻的脚步,南洋一座座岛屿被他攻打下来,一位位宗室王爷、勋贵子弟纷纷被分封到南洋各地,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将这当成了惩罚,可是不久之后这些人的封地之中渐渐发现了储藏量丰富的矿产,再加上一年三熟的土地和勤劳勇敢的汉人,这些地方渐渐被经营的有声有色,竟然成了难得的乐土。
  这下子朝廷的风气为之大变,那些文官也千方百计的参与其中,想要为自己的家族谋取一块地盘,更多的战舰被打造出来,更多的兵力加入水师之中,如果不是知道此时西洋人的金银乃是从南美运来的,大明甚至都打算将他们彻底解决了。
  不过仅管如此,这些西洋人在亚洲的扩张也很快得到了大明的限制,天竺、交至、暹罗和南洋诸岛渐渐成了大明的势力范围,这些西洋人若是正经做生意倒也罢了,要是心存不轨就会立刻遭受到大明的雷霆攻击。
  不只是亚洲,大明还组建了庞大的舰队开始探寻前往澳大利亚和美洲的道路,这个世界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788章
各世界的变化
  “终于完成任务了啊!”重新回归大魏的李悠感慨道,这次前往大明可是耗费了他许久的时间,一直到大明的探险舰队从美洲胜利返回之后才算结束,在他离开的时候整个南海已经成为大明的内海,西洋人只能遵照大明的规则行事。
  而且受利益的驱动,大明也愈加的重视航海、冶炼、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在李悠的帮助之下,大明的科技发展水平甚至超过了此时的欧洲,在诸多领域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所打造的战船和火炮已经远远超过了欧洲诸国,再加上大明数以亿计的人口资源,想必他们必将摘取大航海时代最为甜美的国事。
  顺便说一句,如今的努尔哈赤已经不足以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在他刚刚起事之初就被大明的火枪军队教做人了,不仅自己战死沙场,就连那些建州女真的青壮也被掳掠到南洋卖做奴隶,在南洋诸国的种植园和矿山之中劳作至死。
  而在大明境内,因为开发南洋的需要,那些失去土地的流民也多了一个去处,为了争取人口资源,南洋诸国纷纷开出不菲的条件吸引吸引,这大大的缓解了大明内部的压力,李自成等人也没了用武之地,或许这个国家真的可以再延续数百年也说不定。
  当李悠打开虎符想要看看这次能收获什么东西的时候,虎符却给了他另外一个惊喜,升级后的虎符多了一项可以观测任务世界未来变化的功能,李悠迫不及待的点开了大明世界的页面,也看到了这个位面大明的未来。
  大明利用自己先进的科技和海量的资源迅速将自己的实力扩张到整个南洋,在此后的百余年间更是将自己的足迹印在了澳大利亚和美洲的土地上,在澳大利亚他们并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而在美洲他们则占据了西海岸的广袤土地,和欧洲人形成了对峙。
  不过欧洲那点人口资源又怎会是大明的对手,在经过了漫长的对抗之后,欧洲人的势力渐渐被从北美赶到南美,这片天赐之地终于成了大明的土地,而那时候的大明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霸主。
  还真是让人向往啊,执掌这样一个国度该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一件事情啊!李悠也为次而感到心潮澎湃,不过既然我现在已经身在大魏,想必也不会输给这个位面的大明,等一统天下将北边的蛮夷彻底解决之后我就在这里开启海洋时代吧!
  接着李悠又开始查看之前几个任务世界的变化,他们大多也没有让李悠失望,击败了金国并且建立起热兵器军队的大宋将蒙古赶出了亚洲,让他们在欧洲再现了阿提拉上帝之鞭的恐怖,岳飞的陆军接连平定女真、党项、吐蕃等周围异族,让大宋的领土恢复到汉唐最盛大时期的荣耀,韩世忠的水师也让南方诸国不敢轻动。
  被李悠从崖山绝境救回来的南宋也渐渐恢复了元气,为争夺汗位打作一团的蒙古人在南宋军军队的进攻之下步步后退,不仅让出了原属于大宋的领土,就连以前金国、西夏、大理的势力范围也归于南宋治下,南宋又延续了两百余年,之后方才被新兴起的以发展工商为目的的新兴汉人势力所推翻。
  其余大汉、大唐、大宋、大明、南北朝等各个任务世界也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匈奴、契丹、吐蕃、蒙古等异族的崛起纷纷被打断,汉人依旧牢牢的掌握着中原的土地。
  此前所冒的种种风险总算是值了啊!李悠看到这一幕幕让人欣喜地画面不仅热泪盈眶,自己此前的种种付出都取得丰硕的成果,他贪婪的翻阅着这一幅幅画面,久久不能自拔。
  良久之后他才从这些画面中抬起头来,这些终究都已经成为了过去,而现在大魏尚且算不得安稳,尚有许多紧急的事情需要他去解决,容不得他浪费太多的时间;起身打了一套拳,待心情平定之后李悠重新拿起虎符,他打算看看这次能抽出来什么好东西。
  此次在大明停留多年的收获亦是不少,率领舰队在亚洲的海面上纵横捭阖让他的统率值又增加了十个点,已经到达了87;在击败了宫本武藏之后,李悠又在其他战事中和诸多异国高手交手,武力值也得到了飞快的增长;此外为了处理错综复杂的海外事物,他的政治和谋略两项数据也获得了不小的增长。
  如今李悠的四项数据已经从统率值77、武力值66、谋略60、政治54变成了统率值87、武力值78、谋略72、政治74,就算是这次抽奖抽不到任何东西,这趟大明之旅也不算吃亏了。
  不仅仅是这方面的收获,在其他方面也捞到了不少好处,在征讨倭国和南洋诸国的过程中,李悠除了交给大明应有的一份之外,也没忘了挑选一些存放到虎符之中,如今护肤中已经存放了数以百万计的白银、十万计的黄金,此外还有粮草、铜铁、硫磺硝石等物不计其数,足以弥补大魏战乱多年的损失。
  除了这些,大明飞速发展的科技也给李悠带来了丰厚的收获,新型战舰的打造方法、更为先进的火枪和大炮制造技术、大型冶炼工厂的建造方法……甚至还有最原始的蒸汽机制造图纸,这些足以让顾将子乐开了花,大魏的科技水平也绝对可以凭此节省上百年的时间。
  此次是李悠在任务世界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收获最为丰富的一次,升级后的虎符实在是给他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