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292

  另外对这些坚决不肯向阿鲁布投降的臣子也是好一番嘉奖,稍后这些人也各自做出了选择,他们大多都离开了李冲身边,离开了这些人李冲将不再对新朝产生威胁。
第821章
回师
  李冲跪倒谢恩,他现在根本没有多少失去皇位后的愤懑,反倒是因为脱离了阿鲁布的控制而感到庆幸,等回到京城之后该不会再像此前那般过着吃不饱穿不暖、整日受人羞辱喝骂的日子了吧?他登上帝位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在这段有限的时间里还一直受制于太后与杨介夫,并没有品尝到多少权力带来的好处。
  当然,等他回到皇宫,适应了悠闲富贵的生活之后会不会生出其他想法就不好说了,不过李悠对此早已做好了准备,黑冰台会长期对这几家前朝宗室的府邸进行监视,一旦有人要试图利用他们生事,就会立刻遭到朝廷无情地镇压。
  “如今龙城虽然已经落入我朝手中,但北面依旧有不少北虏的残余兵力,诸位万万不可懈怠,须得尽快将这些人解决才是。”宣布完对这些人的宽大处置,接着李悠又说起接下来要办的事情来,如今北虏的势力尚未被全部驱除出关内道,还不是彻底轻松下来的时候。
  “末将等领命!”周伯符与秦士信等人同时出列答道,关于如何进行扫尾工作,参谋部早已制定好了完善的方案,他们只需要按照这些方案去做就行了。
  “此次攻破龙城,诸位爱卿劳苦功高。”李悠一挥手,那名太监又拿出了一封圣旨宣读了对此战中的有功之臣的封赏,上到秦士信、周伯符,中到孙初阳、史怀义,下到投降的王宣道、秦泽坤,率领义军来投的翟雄信都没有错过。
  我这如今也是四品武将了?翟雄信乐得合不拢嘴,得意了看了一眼站在他前方的程俊达,现在他们又是平起平坐了,不过河南道的战事已经结束,关内道却尚有不少北虏兵力残余,翟雄信依旧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说不定等到彻底平定关内道之后,他就会后来居上。
  而王宣道和秦泽坤虽然没有官复原职,但是由于他们在拦截阿鲁布和守护龙城粮草两件事上立下了不少功劳,李悠不仅赦免了它们昔日降敌的罪责,还给他们俩安排了两个小官,算是得以重回官场,眼下天下未定,以后还有很多征战四方的机会,他们未尝没有机会重新执掌一军,乃至更上一层楼,这也是因为他们在阿鲁布麾下作恶不多的缘故,对于那些为虎作伥、欺压百姓的降将李悠可没什么好脸色,在入城之后已经砍了不少脑袋。
  “末将等叩谢皇恩!”众人大为欣喜,连忙在秦士信和周伯符的带领下向李悠行礼谢恩,然后进入席中做好,开始了热热闹闹的庆功宴。
  庆功宴结束之后,大军立刻开动,周伯符和史怀义分别带领两股人马从两个方向开始了扫除北虏残余兵力的征程,熟悉当地形势的翟雄信、王宣道和秦泽坤等人分别跟随他们出发,为他俩提供建议和帮助。
  在阿鲁布死后,北虏已经是群龙无首成为了一片散沙,有些聪明的已收到龙城陷落的消息就赶紧收拾兵马撤回漠北草原,倒也逃过了这一劫;而剩下那些脑子不清楚的,一位嘉州军即使能够攻破龙城也会遭受到巨大的损伤,短时间内肯定没有精力来打理他们的,所以这些人想继续留在关内道观察观察风声再说,可是周伯符和史怀义的行军速度却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如同神兵天降一般将这些人迅速击溃。
  在接连遭受河南道、京畿道和龙城的三场大败之后,漠北草原经历了数十年方才积累起来的力量已经迅速瓦解,剩下的这点兵力根本就没办法和嘉州军所抗衡,周伯符与史怀义所到之处,敌军无不如同烈日下的积雪一般消散。
  留在龙城的李悠也没有闲着,他传信回到京城,让姚广孝、范蠡、王机等人调训精干的官员充实到关内道的各州县之中,并且运来了打量供他们恢复生产的种子与农具,好让这片土地尽早恢复元气。
  好在这次攻占龙城的速度十分快捷,再加上黑冰台联络了许多城中的实力派,力保阿鲁布从关内道各地劫掠来的物资没有奥受到太大的损伤,所以烟火关内道的百姓尚且不算太难,相信他们也会在朝廷的照应下很快适应新的生活。
  和官员、种子、农具等一起到来的还有礼部派来的诸多教师,关内道也要像其他各道一样建立起新的教育体系,李悠已经做好了安排,如今阿鲁布的这座皇宫将成为龙城大学堂的所在地,从而让关内道的有才之士能够拥有一处合适的学习场所。
  从皇宫之中搜出来的金银财物也将成为关内道建立学堂的初始资金,力争在三年时间内也让关内道能够同江南西道一样每座县城都拥有一座小学堂,每座州府都能够拥有一个中级学堂,至于那些最顶尖的学子也理当获得在龙城大学堂进修的机会。
  居中指挥大军行动,安抚关内道的士绅百姓,阻止他们重新恢复生产,重新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体系等工作让李悠又在龙城停留了三月有余,直到一切都走上正轨,他方才开始准备起身返回京城,剩下的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工作,让当地的官员去办就够了。
  离开之前他对关内道人事任命做好了安排,周伯符和秦士信和他一起返回京城,史怀义将继续统帅由嘉州军、义军还有降军组成的混合军队继续清理北虏的残余势力,同时监视漠北草原的动向,好为将来进军漠北做好准备。
  之所以选择史怀义而不是秦士信也是李悠故意为之,一来接下来他们俩还会在其它战场上发挥作用,二来如今罗世绩在河东道独领一军,要是和他同样出身于张果麾下的秦士信同样如此,这无论对他们还是李悠都不是好事,一些基本的平衡还是要讲的。
  等安排好这一切,李悠带着大军和缴获的大量战利品离开龙城,准备返回京城。
第822章
下一步的计划
  返回京城之后,自然是先到太庙告捷,然后在京城中安排了盛大的献俘仪式,京中的百姓受北虏之苦实在是太久了,也该是让他们看看这些祸害中原多时的家伙的下场了,看着那些昔日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北虏士兵在嘉州军的押送下诚惶诚恐地出现在宫门外时,京城的百姓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随即无数的杂物向着他们丢去。
  这种欢呼声在阿鲁布的首级出现时到达了顶点,御驾亲征,破坚城,败敌数十万,斩其国君首级而回,这是何等的武功啊!纵使和历朝历代的开国太祖比起来也是完全不落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刻京城的百姓才算是对李悠彻底服气。
  而那些想借着李冲的身份闹事的前朝旧臣们看到这一幕顿时面如死灰,他们已经知道,现在就算是把李冲搬出来,也无法引起天下百姓的认同了!
  嘉州军气派十足的军装和充满自信的仪态让那些来看热闹的女子们为之心神摇曳,香帕、荷包等贴身的物品不断向他们飞去,和那些被烂菜叶子砸的不成人样的北虏俘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的嘉朝,可不是大魏末期那种文贵武贱的格局了,君不见立国之初的封爵中,武将的人数要远超文官?
  所以这些年轻有为的军中将士也成了天下女子结亲的热门选择,这一幕也吸引了无数自持有几分勇力的青年产生了从军建功的想法?现在就还剩下河东道和蜀中尚未平定,要是赶紧参军说不定也有机会拼回一个锦绣前程出来。
  献俘仪式结束之后,李悠休息了几日,和久别了的周南、郑妍儿她们滚了滚床单,再去西园看望了正在休养中的李令月,隔着肚皮听了听自家孩子的动静,然后又陷入到繁忙的政务之中,新朝初立,需要解决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收复关内道之后,又出现了一大批的官位需要人手补充,那么再开恩科已经是不得不进行的事情了,而且关内道饱受北虏涂炭,想要恢复元气尚需要朝廷的支持,除了已经抵达关内的种子、农具之外,还需要司农卿派遣得力人手去关内道实地调查一番,看看当地究竟适合什么样的作物种植,他们也会在这些地方建立起实验室,以培育更适合这里的种子。
  工部也派出了勘探矿藏和地形的队伍,他们将在关内道广袤土地上寻找各种有用的矿产,并且建立起开采机构,让更多的关内道百姓可以从中获取好处,另外将来用兵漠北草原几乎是肯定的事情,他们还要规划道路,在关内道建设起一条主干道将京城、龙城和通往漠北草原的关口连接到一起,好方便将来大军进发以及后勤供应。
  除了关内道的事情,河东道也同样需要朝廷的支持,如今阿鲁布已经被斩杀,或许可以考虑给罗世绩与钱骅增加兵力,让他们可以将嘉州军的势力范围再向北推一推,好迅速填补兀素科蒙等部落留下来的势力空白。
  “如今陛下新收了关内道,需耗费钱粮甚多,恐怕一两年之内是没有办法再吞下河东道了。”范蠡出列奏道,整个中原的钱粮数字都印在他的脑子里,很快就计算出了如今朝廷的结余,除去安定关内道和封赏这些有功将士之外,剩余的部分已经不足以支撑朝廷再向河东道大肆扩张了,河东道沦入蛮夷之手久矣,即使拿下来也要花费大量钱粮,并不符合嘉朝如今的形势,“还请陛下再缓一两年,等朝廷宽裕之后再行北上。”
  “朝廷缺少钱粮的事情朕也知道。”这些年中原一直动荡不堪,李悠这才刚刚平定天下,虽然大规模的发展了海外贸易、在各处开矿兴建工坊,培育良种研究新的耕种方法,但是这些都需要时间,所以李悠并没有打算现在就拿下整个河东道,“所以罗将军在占据兀素科蒙等部的地盘之后就会停止前进,并不会立刻与河东诸部决战,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十分适合耕种,正好用来安置那些衣食无着的流民,不知安置他们的钱粮可能拿得出?”
  “这些却是够了。”范蠡默默地计算了下这片土地的面积,以及安置流民的数量,稍一计算就得出了准确的数字,并一一报给李悠及群臣听,于是这件事就此解决。
  小问题说完了,那么接下来该轮到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了,“如今天下各道大都已经回国朝廷的统治,唯有蜀王依旧占据着山南东道、山南西道、黔中道和剑南道四道之地,这些地方虽然大多乃是蛮瘴之地,但亦是我中原故土,断不能让其被他人长期占据,此事究竟该如何处置,诸位不妨说说你们的看法。”
  “陛下,臣愿为先锋率军杀入山南东道,将罗昭远的首级取来献于陛下面前!”周伯符刚才听范蠡报出的数字听得晕晕乎乎的,但是现在一见有仗打,顿时来了精神,连忙出列主动请战。
  “陛下,蜀中兵马虽然孱弱不堪,以周将军的本事击败罗昭远当不在话下,但自古蜀中就以地势险峻、多烟瘴之地而著称,我嘉州军固然可以轻松击败蜀中的兵马,但若想通过蜀道进入蜀中却是大不容易,因此此事尚需从长计议的好!”王机闻言立刻出列建议道。
  “王尚书所言方是稳妥的办法,昔日阿鲁布选择进军河南道而不是山南东道,正是有畏惧蜀中地势艰险的缘故,大魏开国之时就在这上面吃了大亏,我朝定不能重蹈其覆辙。”江随云也出来附和王机的意见。
  接着群臣纷纷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都是不支持朝廷立刻用军队来解决蜀中的问题,最后姚广孝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陛下,依老臣看可先派遣一名使者前往蜀中探听他们的打算,若是能将其劝降就再好也不过了!”
第823章
出使蜀中
  “姚相国此言乃是老成之见,就依姚相国所言派人出使一趟蜀中吧,只是不知道这究竟该派谁去才好?”李悠也知道短时间内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朝廷的财政情况决不允许他这么做,所以尝试和平解决蜀中问题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臣举荐鸿胪寺少卿端木见。”掌管吏部的王机立刻从脑海里翻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这端木见乃是世家子弟,只是和史怀义一样并非嫡生子,所以并不受家族重视,他也对族中长辈只顾争权夺利不顾社稷的行为很是看不惯,所以只好终日饮酒做乐。袁章占据河南道的时候他正好在外游山玩水,方才躲过了一劫,后在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嘉州军中。
  这端木见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可饱读史书,口才过人,兼之在纵横学上颇有造诣,让他来担任这个使者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姚广孝、江随云和范蠡等朝廷重臣也对这个人选表示了支持,所以端木见就成为了前往蜀中的使者。
  罢朝之后,端木见来到御书房里和李悠及几位朝廷重臣商议了一番此行的策略,随即回到家中收拾行囊,数日后端木见就带着一行护卫出了京城,南下往罗昭远驻军的山南东道行去,这一路上他不断研究蜀中的形势,务必要抓住这次建功立业的机会。
  “罗将军,城外有嘉朝的使者求见!”从京城到京畿道并不遥远,没花多少功夫端木见就来到了罗昭远驻军的城池外,命人向守军说明来意,守军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一消息送到了罗昭远的手中。
  “嘉朝方才收复了关内道,斩杀了阿鲁布,这又派出使者究竟是什么意思?”罗昭远每日都生恐嘉州军会忽然南下攻入山南东道,现在一见对方的使者求见,顿时紧张起来,连忙找来副将赵玄哲加以商议。
  “以末将看,这嘉朝的使者怕是来劝降的。”赵玄哲倒也有几分本事,“如今嘉朝虽然接连大胜,但中原战乱多年,尚未恢复元气,以末将看这次收复关内道已经将嘉朝的继续耗费一空了,就算想进攻我大蜀也是无能为力,而且租金也没有听闻嘉州军有南下的动向,所以派遣使者劝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一听到不用打仗,罗昭远稍微松了一口气,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他可不愿意因为接见嘉朝的使者而引起蜀中朝廷的不满,要知道他在此驻军数年却未立寸功,朝廷里早就有人对他多有不满了,“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回去吧,本将军深受皇恩,又岂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将军且慢!”赵玄哲连忙阻止,嘉州军虽然短时间内没有攻占蜀中的能力,但是派出小股兵马解决他们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赵玄哲可不想触怒了嘉朝,为自己招来灭顶之灾,所以连忙劝道,“若是劝降我等的使者,定不会大大方方的过来,说不定这位使者乃是前往蜀中去的,若是将其拒之门外,恐怕不妥啊!”
  “的确有这种可能。”这些年黑冰台的名号早已传遍了天下,像这种劝降敌军将领的事情一向是由黑冰台出面的,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大方方的上门拜见,所以罗昭远改变了命令,“来人呐,去问问这位使者究竟是何来意?”
  属下领命而去,不多时就带着消息回来了,“启禀将军,来人乃是嘉朝的鸿胪寺少卿端木见,他奉了皇命准备前往蜀中拜见陛下和苏相国。”
  如此便好,如此看来嘉州军起码在现在是不打算来攻击这里的,罗昭远随即下达命令,让人打开城门护送端木见穿城而过,前往下一处关卡,他并没有亲自接见端木见,以免给自己惹上麻烦,前面都说了,蜀中内部的政治斗争可是十分激烈的,这些蜀中豪门彼此之间斗得不亦乐乎,逼得他不得不谨小慎微,以免惹上嫌隙。
  “我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罗昭远就如此害怕?由此可见蜀中的兵马的确是不堪一战啊!”连蜀中最具声望的将领都是这幅模样,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端木见穿过城池,并未急着赶路,反而一路优哉游哉的游山玩水,时不时的还要找到当地的大户人家拜会一番,当然这些都是表象,他的实际目的乃是为了查看蜀中的虚实,为将来平定蜀中做好准备。
  这一路行来,放眼所见沿途的驻军倒是不少,可大多都是骨瘦嶙峋、面带菜色,身上别说铠甲了,就连衣服也是破烂不堪,要不是手上拿着刀枪,端木见还以为这些是乞丐呢!连和河南道的义军相比都大有不如,更被说嘉州军了。
  至于百姓的日子就更苦了,端木见经常看到当地的土豪劣绅盘剥百姓,致其流离失所的惨状,甚至还有人无法忍受,愤而起事的,和中原前些年盗贼四起的时候差不多。
  百姓和士兵们的日子苦不堪言,但是那些土豪劣绅及文臣武将们的日子倒是十分滋润,因为头上顶这个端木世家的名头,所以一路上倒也有不少蜀中的世家主动相邀,进到他们的宅邸之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这些人的日常享用甚至比李悠还要奢华,引得端木见暗暗摇头,若是任由他们这样下去,恐怕等不到嘉州军到来,蜀王就会被乱民推翻吧?
  一路走走停停,端木见暗暗将各地的形势都记在了心里,随着距离蜀王的都城益州越来越近,端木见对此行的任务也越来越有底了,此行定然不会白来一趟。
  到了益州,端木见先来到驿馆住下,然后向蜀王传达了拜会的意思,这封文书也很快来到了苏子灿等人的手中,蜀中的重臣们迅速聚集到一起,商量着接待端木见的对策。
  拖了数日,端木见终于等到了召见的消息。
第824章
割地
  “嘉朝使者见过蜀王殿下!”端木见缓缓上得殿来,见到蜀王也仅仅是拱手为礼,并未叩首参拜,口中也不称陛下而依旧使用了殿下的称呼。
  “大胆!见到陛下为何不跪拜!”苏少游立刻站出来呵斥道,端木见这一举动可谓是大大的失礼了,有他领头蜀中群臣立刻群情激奋,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站出来呵斥端木见,引经据典批驳其失礼者有之,威胁着有之,谩骂者亦有之,大殿上顿时热闹起来。
  而无论他们是怒骂也好、威胁也好,端木见依旧昂首而立,脸上风轻云淡丝毫不为所动,他这副样子反倒让这些朝臣开始忐忑不安,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等殿上重归平静,端木见才慢条斯理地说道,“若是论起嫡庶之分,蜀王要远远排在福王、齐王和越王的后面,先前既然福王已经身登大宝,诸位再拥立蜀王乃是大逆不道之举,名不正言不顺这陛下的称呼自然就成了无稽之谈。”说到这里端木见忽然提高了嗓音,他向着京城的方向拱手道,“更何况如今吾皇顺应天意,受万民拥戴,接受福王之禅让身登大宝,这天下依然改朝换代,昔日大魏的宗室理当重归平民,本使者称呼其为殿下已经是很给诸位面子了。”
  这一番话说的是趾高气昂,让方才刚刚平静下来的大殿再次沸腾起来,苏少游、罗昭牧等群臣纷纷出列直斥端木见乃是胡言乱语,但是端木见从他们的话语之中也是听出了一些端倪,他们的喝骂都是针对端木见而来,最多再加上些福王得位不正的说法,没有一个人敢对李悠出言不逊,这也让他的试探并没有落空,由此可见,蜀中这些家伙对嘉朝的兵威还是十分惧怕的,若非情不得已,这些人万万不愿意和嘉朝结下死仇。
  如此便好,这下我出使的目的大有希望啊,端木见心中暗暗叫好,嘴上却不见丝毫停歇,不断针对对方言语之中的漏洞展开反击,区区一人竟将蜀中群臣驳斥的落花流水,眼见己方的气势已经渐渐被对方压住,方才还稳坐钓鱼台的苏子灿终于按捺不住了,他起来制止了双方的争论,“好了,贵使者此来该不是专门来吵架的吧?究竟有何目的,还不速速道来?”
  苏少游等人纵使心有不甘,可见到苏子灿出来他们也只好退了回去,同时未免也有些庆幸,要是再继续吵下去的话,说不得他们就要大大的丢面子了,这端木见果然是辩才无双,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对手啊。
  “多谢苏相国。”端木见不卑不亢的拱手谢过,然后转过身来面向蜀王说道,“本使者此来乃是为了蜀王殿下和蜀中数百万百姓而来。”端木见又一次称呼了殿下,但是这一次想要驳斥的人都被苏子灿拦住了,他们屏声静气,静静地听着端木见的话语,想要知道如今嘉朝对蜀中究竟是什么态度,这可是事关他们生死的大事,连不可一世的阿鲁布都丧命在李悠的手中,若是大军攻入蜀中,他们是万万拦不住的,此时苏子灿等人已经彻底断绝了争霸天下的念头,心中只想着能保住蜀中这块地盘安享富贵。
  端木见也没有继续卖关子,直接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如今吾皇一统天下乃是大势所趋,蜀王殿下和诸位切不可逆势而为,理当早日归降吾皇,如此也好和安国公、越国公与卫国公一般安享富贵。”安国公、越国公和卫国公乃是福王、越王和李冲的新封号,李悠给他们三人都安排了个公爵的爵位。
  其实这一条件对蜀王来说倒是极其乐意接受,因为反正他在蜀中也不过是个傀儡而已,无论做什么都在苏子灿等人的监视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苏子灿罢免重新拥立其他宗室登基,到了京城反倒没有这般顾虑,可是这蜀中的事情终究不是他能做主的,所以蜀王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向了下方的苏子灿等人。
  虽然畏惧李悠的兵锋,可是苏子灿对于蜀中天险还是心存侥幸,再加上他也知道如今嘉朝刚刚经历了数场大战,短时间内恐怕是没有余力再攻入蜀中的,所以苏子灿缓缓出列应道,“贵使此言差矣,先前天下动荡不安,吾皇也是受注重数百万百姓拥立方才登基称帝,为的乃是守护一方平安,可谓名正言顺。”苏子灿言语之间已经向端木见透露了自己的意思,蜀中绝没有争霸天下的念头,只要安守一方就好,“贵国陛下能够驱逐北虏、一统中原,我等佩服不已,稍后定会送上贺礼;只是鄙国虽小却也不甘愿屈居他人之下,陛下念着中原近几年动荡不安,百姓困苦不堪,愿赠送贵国粮草财货若干,希望贵国可安享太平,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用谈了。”
  苏子灿这是想用金钱来购买太平了,给李悠送上一份保护费,好让他对蜀中彻底放下心来,他们这些人就依旧可以在蜀中作威作福,这也是他此前和罗昭牧等朝廷重臣商议出来的结果,另外还为端木见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