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292


第908章
剃发令
  建奴八旗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再加上这几年不断遭受惨重的损失,还被岳托盗走了一部分精锐,如今留在盛京城中的已经不足为虑,紧随满桂之后,俞咨皋和曹文诏也指挥着自己手下的兵马攻入城中,对那些来不及逃跑的建奴展开围歼。
  往日那些对手下的包衣奴才穷凶极恶的建奴,现在哪还有一点往日的嚣张气焰?或是抱头鼠窜,或是躲藏在水井中、猪圈里,试图逃过灭顶之灾;但是如今明军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万,在十万人的搜索之下,又有多少人能瞒过他们的眼睛呢?
  经过一天一夜的清理,城中的建奴士兵被斩杀过万,剩余的也都成了明军的俘虏,如果按照满桂的性子,这些人干脆全都杀了了事;不过卢象升还是明白皇帝陛下的心意,如今开拓流求以及治理河道都需要苦力,要是大规模的征召大明的百姓,拥有会引起百姓的不满,而且也要消耗大量的钱粮,远没有使用建奴来的划算。
  他立刻命令曹文诏带一队人马押送着这些俘虏沿着俞咨皋前来的道路靠近大海,然后通过水师的战船将这些俘虏运回中原,在哪里他们将为自己此前犯下的罪行赎罪,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这些人逃亡,朝廷想出了一个办法,凡是服苦役的俘虏,都必须保留以前的金钱鼠尾,隔几天就要剃一回头,以和周围的大明百姓区别开来,一旦他们出现在其他地方,就会立刻被当地的百姓发现,然后捉拿回去,就算他们割去了辫子,光头可是同样惹眼的。
  这条规定因为极其有效好用,所以很快在所有拥有建奴苦役的地方流行开来,并且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专门制定出规定明发天下,在后世这项规定被称之为“剃发令”。
  当李悠接到讲述这件事的奏折时,不禁大为惊讶,没想到建奴已经被自己彻底摧毁了,“剃发令”还是流传了开来,只是这条规定所限制的主体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由一项消除汉人骄傲、逼迫他们向大清卑躬屈膝的律令,变成了整治建奴俘虏的法规;李悠看了半天才将奏折放下,莫给这就是报应不爽么?
  日后这根辫子也成了那些建奴苦役深恶痛绝的存在,他们想尽办法想要割去辫子,留成和中原的百姓一样大方得体的发型,可是却只有那些在苦役营中表现最好,最为顺服的苦役才有机会得到苦役营头目的赏识,获得这一荣誉。
  他们在攒够了赎罪的积分之后,苦役营就会召开集会,在所有人的关注下,给这些幸运儿割去辫子,剃去头发,然后让头发在光头上自然生长,最终长成和汉人一样的发式,这些人也会退出苦役一线,成为苦役营的监工,并且在头发彻底长好之后获得大明的最终宽恕,自此以后他们就可以和大明的百姓一样生活了。
  每每到这个时候,那些侥幸获得剃发资格的幸运儿都会一脸喜气的坐在场地中央,双手恭恭敬敬的捧起那条老鼠尾巴,等候着苦役营专职的剃发师来为他们割去辫子,剃光头发,而周围的观众则下意识的摸索着这根让他们深恶痛绝的辫子,心中暗暗盘算,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根可恶的老鼠尾巴?像他们一样活得真真正正像个人啊?
  可是尽管他们无比的痛恨这条老鼠尾巴,也绝不敢擅自割掉,因为按照“剃发令”的规定,没有经过许可就自己割掉辫子,即被视为大逆不道,立刻就会处以斩首的刑罚,这项规定到后来被他们传为“辫在人在,辫亡人亡”,并成为缠绕在这些俘虏身上挥之不去的梦魇,甚至有些结下了仇恨的俘虏,还会寻找机会割去仇人的辫子,再去向苦役营的官员举报,通过朝廷的刀来为他们解决仇人。
  所以平日里哪怕是在工作时候,这些俘虏都不敢放松丝毫警惕,务必要保住这条辫子的安全,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对此李悠在经历了最开始的瞠目结舌之后,也慢慢的接受了这一现实,这样也并非没有好处,起码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是不会再出现辫子戏这种让人恶心的玩意儿了吧?
  当然,这些都是之后的事情了,现在卢象升、满桂和俞咨皋等人还要继续剿灭剩下的建奴残余势力,如今皇太极、代善等努尔哈赤的子孙几乎被斩杀殆尽,通过核实名单还有审问俘虏,卢象升得知,除了岳托之外,其余那些八旗军中的实力派也几乎全都葬送在了盛京城中,只要解决了岳托,建奴自此以后再也没有能够将他们聚集到一起的人物,成为一盘散沙,起码数十年之内他们是没有余力再威胁大明的辽东了。
  所以岳托现在就成了卢象升必须追杀的对象,他将大军分成数路,俞咨皋和陈继盛、毛承禄等人各自率领兵马从盛京出发,分别出兵剿灭周围的建奴残余势力乃至是以赋予他们的科尔沁部落,卢象升自己则和满桂一道率领军中的精锐骑兵沿着岳托逃亡的方向穷追不舍。
  要知道岳托现在手里还有皇太极的两个儿子,将来等他们长大了,恐怕无时无刻不想着为自己的父亲报仇吧?虽然他们恐怕没办法再掀起此前一般的波澜,但终究是将麻烦事,这次如果能解决那就再好也不过了。
  十多万大军迅速在建奴的领地内铺开,一座座建奴的城寨被明军轻松攻破,被这伙强盗占据多年的故土终于重新回到大明的手中,每攻破一座城池就将敢于反抗着斩杀殆尽,然后把俘虏聚集到一起,等攒够一定数量之后就运往沿海港口,通过水师的战舰送往中原,和盛京城中的俘虏作伴。
  此后这些人将一边小心翼翼的守护着他们的辫子,一边为大明服苦役,一直到他们身死或者赎清罪孽的那一天。
第909章
李朝兵马
  “将军,有一小股建奴往东边去了,约莫二百来人,正在二十里外歇息……”数名探马飞奔到曹变蛟面前汇报道,这是一队出来搜捕建奴残部的明军,全队约莫有五百来人,由曹文诏的侄子曹变蛟领军,麾下皆是新军中的精锐。
  “哦?他们在那个位置?”曹变蛟一抬手,身旁亲卫立刻递过地图,他将地图摊开问道;曹变蛟今年方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可已经跟随曹文诏征战多年,并且在武学之中以优异的恶成绩毕业,和李自成等人并称为大明新一代的将星,在此前的战斗中他也屡立功劳,回去之后肯定能够再进一步,执掌更多的士兵。
  “在这里!”新军在操练时白天要接受各种军事技能的训练,晚上吃过饭后则要学习识字,以及观看地图等各种技能,而探马又是新军中的佼佼者,所以他早已熟练地掌握了粪便地图的技能,并很快指出了那队建奴残部的所在。
  曹变蛟抬眼看看天色,很快做出了决定,“如今天色尚早,只要咱们保持平时训练的行军速度,就肯定能了赶在天黑之前赶到那里,传令全军,立刻出发,留一个人在前头带路,剩下的去继续盯住那群建奴,若有变动随时汇报消息。”
  说罢大军立刻停止了歇息,组成行军队形一言不发,沉默的在风雪中快步前行,跟随在探马身后,朝着建奴残部的方向行去,身处中军的曹变蛟一边策马前行一边细细回想起他妈方才汇报的信息,脑子里琢磨着如何才能将这群建奴全歼,而不放走一人。
  “将军,此处距离鸭绿江不足五十里,而朝鲜李朝近来蠢蠢欲动,若是碰到了李朝的兵马,该如何应对?”旁边的一名军官问道,锦衣卫已经将李朝兵马的动向传递到新军之中,他们在鸭绿江沿岸布下了众多兵马,想来恐怕不仅仅是防备建奴残部的。
  “当初倭寇进犯,幸亏我大明发兵相救,李朝方才没有被倭寇灭国,如今方才过去四十年,倭寇难道就忘了我大明天兵的天威么?”曹变蛟对此嗤之以鼻,“如今我等乃是在我大明的国土上,若是遇到了李朝兵马,则必定是他们无故犯我大明疆土,史书罪不可赦,尽管杀了便是。”曹变蛟的语气非常果断。
  “额,将军,李朝毕竟是我大明藩属,若是因此引发了争端,恐怕对将军的前途不利啊。”这名军官乃是京营之中的旧将,虽说已经通过了新军的审核训练,但身上一些旧有的老毛病一时之间还是难以彻底清除干净的,在他看来涉及到藩属的问题,如果处置不妥,将来难免要受到礼部的责难,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本将受命收复辽东,斩杀进犯我大明疆土的敌人,又能有什么错?”而曹变蛟则是年轻气盛,毫不犹豫的反驳道,不过这名军官的话倒也提醒了他,他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若仅仅是将其斩杀也太过便宜了,还是将他们击溃之后收拢俘虏,带到京城去,也好让礼部向李朝问责。”要是把人都杀死了李朝还能一推六二五,干脆不认账,反倒不如将俘虏握在手中,这些可都是铁打的证据,不容他们分辨。
  “属下遵命。”见主将心意已决,其他人也不敢多劝,更何况绝大多数军官也没有将小小的李朝放到眼里,以他们手下那些被建奴肆意欺凌的兵马又怎么会是明军的对手呢?
  大军快速前行,不到两个时辰已经行出了十五里地,眼看着就要接近刚才探马所回报的地点了,曹变蛟正待下令让士兵们稍微歇息下,然后全军出击将这股建奴残部歼灭,却见一名探马急匆匆的从前方冲来,似有急事汇报。
  “全军戒备。”一声令下,士兵们立刻将武器从肩头挪下,变换成战斗队形,警惕的目视前方,做好了随时与敌军作战的准备。
  “启禀将军,前方突然出现一队李朝兵马,约莫一千来人,正在和建奴厮杀。”队形刚刚整理完毕,探马就已经到了曹变蛟跟前,送上了最新的消息,“建奴奋起反抗,李朝兵马已经开始处于下风。”
  “哈哈,一千兵马被区区两百来人压住,这李朝的兵马还真是好本事啊。”明军之中响起了一片哄笑声,对李朝兵马的评价又降低了几分。
  “全军加速,务必赶在他们打完之前将他们围住,一会儿不管是李超的明码还是建奴的残部,只要不跪地投降,皆杀无赦!”曹变蛟大声发布号令,随即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身后五百明军立刻打马跟了上去,马蹄声击碎了旷野中的宁静,朝着探马所指示的方向飞奔而去。
  不多时,曹变蛟所率领的兵马就抵达了厮杀战场,只见一群瘦弱的李朝兵马正被人数才是他们五分之一的建奴残部打得谈不起头来,正在节节败退,而领队的李朝军官已经在亲随的护卫下越退越远,看样子竟是要弃军逃跑了。
  “你,带人向东边包抄,不能让那名李朝的军官逃了,你带人从西边包抄,堵住建奴的退路,其他人随我来,与我从中军破敌。”曹变蛟立刻根据战场上的形势做出了应对,飞快的发布着命令,瞬间五百明军分成三队,朝着数量远超他们的敌军冲去。
  “将军,是明国的军队,咱们有救了!”正在把身材肥胖的李朝军官推上战马的亲随发现了曹变蛟的旗号,立刻惊喜的叫到,手上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快把本官扶上马!”这名李朝的军官却比亲随多了几分见识,他知道如今脚下的这块土地乃是大明的国土,他擅自闯入明军也不会给他们好果子吃,于是奋力想要爬上马鞍赶紧逃跑。
  可惜现在已经迟了,曹变蛟的兵马已经堵住了他们的去路,上百名衣甲鲜亮的明军正朝这边围了过来。
第910章
李朝割地
  “尔等还不速速下马投降!”明军呈扇形将这一小股李朝兵马团团围住,领头的将领大声喝道,他身后的士兵已经取下火铳,对准了这些李朝士兵,只待军官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立刻毫不留情的将其摧毁。
  “将军!咱们杀出去吧?”亲随也取下了手中的弓箭,当初倭寇入侵时,李朝的弓箭手也曾有过不错的发挥,这名亲随就是当初那批李朝弓箭手的后人,在射术上有着不俗的造诣。
  “混蛋!”肥硕的将军一巴掌抽在他的脸上,就在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战场中央那些建奴残兵和与他们混战在一起的李朝兵马已经被曹变蛟彻底击溃,或是死在明军的火铳马刀之下,或是跪地投降,以他们这几个小虾米怎会是明军的对手,若是胆敢反抗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了,投降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于是这名将军以前所未有的灵敏跪倒在地,大声用汉语说道,“在下乃是友军,是来帮助上国大军清除建奴的,将军万万不可误会啊。”李朝深受中原影响,但凡有些地位的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这也暂时保住了他的性命。
  “辽东乃是我大明疆土,任何军队一旦进入就将被视为我大明的敌人!”此时曹变蛟已经结束了杀戮,正将带血的马刀收回刀鞘,带着满身的鲜血走了过来,“本将军却为曾听闻朝廷又邀请你们李朝的兵马前来剿灭建奴。”
  李朝的官员们不过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占据一点儿辽东的土地,这样的想法又怎么敢和大明说呢?所以听到曹变蛟这样的发问,这名李朝将军支支吾吾的无法回答,好半天方才说道,“在下……在下也是有些急于帮助上国清除建奴,尚未来得及向上国朝廷汇报。”
  “哼!此事不用和本将军分辨,本将军只管杀敌不管这些事情。”曹变蛟一挥手,身后立刻有人来将这名将军和他的亲随捆了起来,“想要解释的话日后等到了京城,再和那些礼部的官员去分辨吧,看他们会不会信你的话!”
  随即曹变蛟开始带人打扫战场,然后押着这些李朝和建奴的俘虏往最近的城池行去;像这样的事情不仅仅是发生在这一处,李自成、张献忠和其他一些明军将领也捉拿到了不少李朝的俘虏;卢象升随即下达命令,普通朝鲜士兵就留在辽东暂时看押起来,让他们修筑城池、开荒拓土,而有些身份的军官则全部送到京城,让李悠来处置这些事情。
  “此事尔等以为如何?”李悠将卢象升的奏折分发给徐光启、李标、张之极、王洽等人,那些俘虏尚未到达,卢象升的奏折已经先到了。
  “启禀陛下,李朝实乃狼子野心,此辈不念我大明昔日救其与水货之间的恩情,却想要趁火打劫,吞并我大明的国土,实属罪不可赦!”王洽现在已经渐渐熟悉了李悠的处事方式,知道他对李朝这种行为定然没有什么好看法,所以第一个表明自己的态度。
  “陛下,微臣以为当下旨斥责朝鲜国王李倧,命其撤回所有兵马,并派遣使者前来京城谢罪。”徐光启也看不惯朝鲜这种行事的手段。
  “若是光撤兵似乎太便宜他们了。”李悠缓缓说道,“朕听闻这李倧当初乃是篡夺了他人的王位方才当上朝鲜国王?”
  天启三年,执掌朝鲜王位的光海君李珲因见努尔哈赤势大,于是开始在后金和大明之间左右摇摆,引起了朝鲜群臣的恐慌,再加上光海君之前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得罪了这群朝鲜贵族,所以他们开始策划逼迫光海君退位;在李珲左右任事的亲侄绫阳君李倧见李珲身患疾病,于是令心腹陪臣建议将西人党的平山节度使李贵教练兵马五百人调入京城防御,并借机发生宫廷政变,将其废黜并流放于江华岛的乔桐,自己登基称王。
  “陛下,此事发生后,登莱巡抚袁可立就立刻上书表示反对。”大明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崇尚纲常伦理的政权,与朝鲜一直沿袭着中国古代传统宗藩关系的模式,朝鲜人擅自发动政变废除一个合法且与明有交的宗藩性君主,绝对是一件忤逆不道的大事;只是由于此前要和建奴作战,处于拉拢的考虑,这件事暂且放下,但李悠现在又突然提起,想必对李倧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在听闻这一消息之后,李倧顿时乱了手脚,连忙派遣数拨使者携带财物匆匆赶往京城,祈求大明的宽恕,可昔日那些和他们交好的大明官员要么已经被罢职下狱,要么改任他处,仅剩下的几个也是避而不见,根本不敢收他们的礼物。
  如今京城百官都已经知道皇帝陛下对李朝的行径十分不满,他们又怎么敢拿这些烫手的钱呢,骆养性和锦衣卫和曹化淳的东厂恐怕已经将他们盯得严严实实,不想家破人亡的话还是乖一些的好。
  再被晾了许久之后,这些朝鲜的使者终于得到了礼部的召见,礼部的官员直接丢过那些被俘虏武将的证词,严加斥责他们这种侵犯大明领土的罪责,并在言谈之间流露出一些大明皇帝对李倧篡夺皇位一事多有不满的意思,吓得朝鲜使者冷汗湿透了衣服,只一个劲的跪地哀求,表明朝鲜绝无此意,并愿意为这些士兵的莽撞赔礼道歉。
  “光是上几本不痛不痒的请罪折子就想将此时敷衍过去,未免也太便宜了吧?”大明礼部的官员对此嗤之以鼻,这次陛下已经吩咐过来,如果不拿出一些实际的东西来,说不得卢象升就要去朝鲜走一遭了。
  “敢问上国大人的意思是?”朝鲜使者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问道,他当初也是从辽东过来的,见识过大明军队的威仪,明白触怒大明的后果,现在只要有一线机会,想必李倧什么条件都愿意答应。
  “割地赔款!”礼部官员缓缓说道。
第911章
济州岛
  在东亚,因为数千年来华夏一直占据着最为精华的地区,东南西北四方要么是草原大漠,要么是崇山峻岭,要么干脆就是大海,所以那些中原的王朝们往往对周边藩属的国土并没有多大兴趣,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朝贡体系。
  由于中原土地富庶,再加上封建时代贸易需求不高,所以中原王朝并不像西方一样喜欢挟武力胁迫屈服、建立殖民地来压榨周边国度,形成了以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之久。
  大明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明确规定了安南、占城、真腊、高丽、暹罗、琉球、苏门答腊、爪哇、湓亨、白花、三弗齐、渤泥以及其他西洋、南洋等国为“不征之国”,实际上确立了中国的实际控制范围;他并且确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由此最后确立了朝贡体系成为东方世界的通行国际关系体制;在这个体制中,中国中原政权成为一元的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中央政权的外藩。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那些藩属国不用太过担心中原王朝对他们的进攻,只需要按照中原王朝的要求向其称臣,进行朝贡,即可保持两国之间的和平,得到数倍于朝贡的赏赐;而中原王朝也不用负担防备藩属国的高额军费,乍看起来对彼此都是十分有利的。
  所以李朝的使者认为只要他们像以前一样诚恳的向大明请罪,就可以获得大明的原谅,了不得承受一些斥责,然后可以继续缩在自己狭小的国土上过着像此前数百年一样的生活,但是礼部官员的话却打碎了他的幻想,让他变得惶恐不安起来。
  “上国大人所说的可是割地赔款?这……这恐怕万万不能啊!”从震惊中醒来的使者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在得到确定的答复后他连忙搬出诸多儒家经典,口口声声说中原乃是宽厚仁慈之国,岂能这般苛待属国?
  其实礼部的官员心里也是一般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大明富有四海、无物不有,又怎么看得上朝鲜那点贫瘠的土地呢?但是李悠却明白,这种建立在封建体制下的朝贡体系很快就要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如果大明想要在今后的数百年里依旧占据世界一等强国的地位,就不得不对这种古老的政策作出改变。
  大明的商品需要市场,大明的工厂需要原材料,大明的军队需要合适的军事基地,这些都是延续了千年之久的朝贡体系无法做到的,而朝鲜这次贸贸然的行动又为改变提供了合适的借口,他怎么会不紧紧将其抓在手中呢。
  “尔等既然知道自己身为属国,又为何胆敢犯我大明疆土!数万朝鲜士兵悍然侵入我打名之领土,杀戮我大明子民,劫掠起财产,当时尔等怎么不记得自己属国的身份了?”礼部尚书出言呵斥道,尽管不理解,但是他依旧要完成皇帝陛下交代的任务。
  “那些……那些绝非大明的百姓,乃是建奴啊。”朝鲜使者战战兢兢的分辨道,“我等也是想为上国略尽绵薄之力,只待解决了建奴就退回国内,绝没有其他的想法!”
  “哼!建奴虽为叛逆,但也是我大明的百姓。”礼部尚书很快就抓住了此人话语中的漏洞,建奴虽然曾经建国,但从未得到大明的承认,他们一直将其视为国内的叛逆而不是敌国,“尔等这么说莫非是已经承认建奴乃是敌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