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92

  “是了!前些日子听咱们城内的细作来报,说是大月氏王和大汉缔结了盟约!他们或许就是大汉使团中的成员吧?”另一名乌孙大臣补充道。
  大汉使团?就是天王传信来说要我宰了的那些人么?猎骄靡想起前几个月中行说送给自己的信来!可是一来他要图谋大月氏无心应对,二来他有些看不起中行说,所以并未针对大汉使团制定相应的策略,可是现在看来他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
  “是的!今日的战法和大月氏人惯用的完全不同,这些骑兵的服饰我也从未看过!这一定是大汉的使者帮助他们练兵了!”左大将很快反应过来,此次乌孙之所以失败,绝对是这些来自大汉的异乡客在背后捣的鬼。
  “大昆弥!我们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见阵中的局势越来越不利,一名大臣忍不住提醒道,“等退到三十里外回归乌孙的必经之处,我们还能收拢溃兵!下次作战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乌孙人的!”
  大汉和匈奴不对付,他们这是试图扰乱西域,在匈奴的后院点一把火啊!猎骄靡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数一数二的枭雄,立刻猜出了大汉使团的目的!可惜啊,你们当初怎么没有来找我?如果我知道你们如此有能力,一定会将你们留在乌孙国中,帮助我击败大月氏、挑战大匈奴在西域的统治地位!一切遗憾之中化作一声叹息,“哎,此次大战是我们输了!我没有料到这些汉人会有这般实力!我们走吧,不过不用担心,既然知道了他们在大月氏国内,下次作战我就不会这么疏忽了!等收拢溃兵之后我会前往匈奴王庭,向军臣单于求助!他一定会派出王庭精锐来帮助我们乌孙国的!”
  猎骄靡心中颇为不爽,他是冒顿单于养大的,而军臣单于是冒顿单于的孙子!按道理来讲他是军臣单于的长辈!可是现在他却要去求这个晚辈了!
  猎骄靡领着乌孙的重臣悄无声息地退去!而在这边,李悠、陈庆之及大月氏诸将领所率领的大军已经打败乌孙,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陈庆之率领白袍队追击乌孙败兵到二十里外,沿路倒下尸首无数!经此一战,乌孙的十六万大军仅有不到三万重归猎骄靡麾下!剩下的要么被大月氏斩杀,要么沦为大月氏的俘虏,要么不知所踪!这让猎骄靡心疼得差点吐血了!他不仅没能报了父亲难兜靡之仇,还让乌孙国多年的激烈毁于一旦,失去了这些青壮,乌孙接下来的日子要不好过了!
  而大月氏这边,尽管在这场战争中也损失了数以万计的士兵,但是他们却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不仅收回了被乌孙所占据的城市,还获得了大片肥美的牧场!有了从战争中抓到的俘虏,放羊牧马也不缺人了!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这一场战争的胜利,大月氏在西域的地位迅速提升,一时间几乎有压倒乌孙、康居、大宛等国成为西域第一强国之势!
  劫后余生的月氏王在城内大宴三天,美酒、歌舞让无数的大月氏人为之沉醉,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大声地夸耀着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而李悠、陈庆之、潘凤等大汉使团的成员成了宴会上最受尊敬的人物。
  大胜过后庆祝是应该的,李悠这几日一边参加宴席一边观察着大月氏五部贵族不同的神态,获得了让人满意的收获。
  三天之后,大月氏开始重新集结兵力,向乌孙国的领土逼去!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悠也出现在了月氏王的面前,现在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第82章
东归路线
  “陛下请止步!”城外十里,李悠勒马停住,翻身下马走到月氏王身前拱手道,“此次吾等回归长安,快则一年,慢则三年,定会再次派遣使者前来!到那时候我大汉定会在东方向匈奴发动攻势,有我大汉数十万大军压境,匈奴恐怕就无心再顾及西域了!”
  “本王在西域恭候大汉使者的到来!”月氏王也赶紧下马,依依不舍地说道,现在乌孙虽然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兵力,但猎骄靡还是逃脱了,或许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带来大批的匈奴骑兵再次向大月氏发起进攻,在这样的时候他更需要大汉的援助。
  说罢他将目光投向李悠身后的胡维什卡,“胡维什卡将军,此行务必护送大汉使者回到长安!”
  从长安出发时,李悠还有百余名随从,但是经过一路厮杀、翻越雪山、穿越沙海,如今只剩下三十余人了!因此月氏王派遣胡维什卡带领三百骑兵护送李悠回国,一来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二来么胡维什卡也将作为大月氏的使者去拜见大汉的皇帝。
  “胡维什卡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会保护使者和陈将军的安全!”胡维什卡毕恭毕敬地答道,他现在心情颇为复杂,一面是因为错过追击乌孙残兵的遗憾,而另一面又是对李悠口中那梦幻一般城市的向往——长安真的如此伟大么?
  “记住你今天的话,如果使者和陈将军稍有不测,不用陛下发话,我都不会放过你!”韦西什卡眼中闪过一丝嫉妒的神色,他也想去看看大汉的士兵是不是真如李悠所说那么骁勇善战、大汉的将军是不是还有如同陈将军一般的伟大人物!
  告别月氏王、韦西什卡以及其它来送行的各部贵族,李悠率领着使团踏上了回归东土长安的路途,这支队伍的人数比他从长安出发时多了两倍有余,除了李悠、陈庆之、堂邑父、潘凤和剩余的三十余名士卒、医者、文官之外,还有大月氏的使者胡维什卡和他的三百骑兵,楼兰二王子伏密驼和他的亲随,小小的一支队伍里竟然有三个国家的代表。
  这次回长安,李悠不打算沿着来路返回,而是选择了另一条路,他们将转向南方到达莎车国,然后穿越葱岭河来到昆仑山北麓,沿着昆仑山北麓折向西方穿越于阗国、精绝国、且末国,重新返回楼兰国境内,再从敦煌进入匈奴的领地,再次突破匈奴人的围追堵截沿着河西走廊回到长安城。
  这条路线几乎与他来时楼兰国、焉耆国、龟兹国、温宿国、姑墨国、疏勒国的路线平行,只不过来时的路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侧,而回归时走了南侧。
  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李悠想趁着这个机会多拜会一些西域的国家,摸清楚他们的底细,为大汉进军西域提供更多的参考,如果不是担心节外生枝,李悠甚至还想去更西方的康居、大宛等国去看一看!
  另外乌孙国就位于西域北部,如果他沿着原路返回,说不定还会遇上猎骄靡从匈奴求回来的援兵,这些无意义的战争还是尽量避免一些的好,他还需要保存足够的实力在河西走廊迎接匈奴人的拦截呢!不知道为什么,他隐隐约约地觉得中行说一定没有放弃,他还会再次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李悠回头望向长长的队伍,从长安出发时,大汉使团的队伍里带着丝绸、漆器、茶叶、铜镜等中原的物产,尽管大部分货物都在突破匈奴拦截、翻越大雪山时丢弃殆尽,但仅剩下的这些东西依旧让西域各国的国王贵族为之目瞪口呆。
  而此次回归他们也并非是空手,队伍中间的马背上驮着李悠从西域各国搜集到的特产,相对于丝绸、铜镜这些奢侈品,李悠带回去的东西虽然并不起眼,但是论起日后的价值来,却要远远超过这些;当然,最宝贵的还是他怀中贴身收藏的西域地图,有了这份地图,大汉日后进军西域要方便得多!
  队伍行走数日,来到了莎车国的王城莎车城,莎车国有口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三,胜兵三千四十九人,有铁山,产青玉!日后会有班超率领于阗等国军队两万五千人击败莎车国和龟兹国的五万联军,经此一战,班超名震西域,而莎车国也投降了大汉。
  拜会完莎车王,收集了当地的特产,使团继续向东南行走,进入到于阗国境内;于阗国有口一万九千三百,胜兵二千四百人,其国主为尉迟氏,其民擅耕种;于阗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为西方贸易商旅的集散地,东西文化之要冲,日后再大唐更是成为安西四镇之一。
  因此李悠在这里多停留了几日,将于阗的地图详细绘制完毕,才带着从这里搜集到的各种种子向精绝国行去。
  这个日后以精绝女王而闻名的国度坐落在尼雅河畔的一处绿洲上,仅有人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虽然繁华富足但也异常脆弱,数百年后他们会被邻近的鄯善国所吞并。
  精绝国的东边是且末国,且末国的规模比精绝国更小,只有一千六百余人,三百多士兵,其国民在沙漠绿洲上依靠种植葡萄和五谷为生,李悠特意收集了各种品种的葡萄种子准备带回长安(葡萄种植虽然以扦插为主,但用种子也可以)。
  从且末国出来折向东北,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阿尔金山的北麓经过艰难卓绝的跋涉,众人终于回到了伏密驼所生长的楼兰国内;而此时的伏密驼对于大汉的实力已经不再怀疑,有了他的配合和指点,使团很容易就躲过了楼兰的大队人马进入到敦煌境内。
  一路行来有数十人丧生于沙漠和争斗,现在使团成员只剩下了二百四十余人,他们既要凭借这些人马突破匈奴的围追堵截,回归长安!不知道中行说究竟会在哪里等着他们!
第83章
归途艰难
  他一定会的!尽管李悠不知道中行说会在那里等候,是继续联合昆邪王的军队大肆搜捕还是在河西走廊的必经之路上以逸待劳?但是他有预感,在返回长安的路上,中行说一定会出现在他们面前的!这或许是他们返回长安前的最后考验!
  如果你还是不放弃的话,那就来吧!李悠回首望向随行的众人,不久之后必将迎来苦战,不知道这二百多人里究竟会有多少能够平安返回长安?
  “徐延年,你骑上汗血宝马带上几个人去前方充当探马,一旦发现匈奴人不要纠缠,立刻回来报告!”李悠吩咐道,进入匈奴人的领地后,必须必之前更加警惕才行!
  “是!小人这就去!”徐延年兴奋地答道,这几批汗血宝马是李悠通过大月氏的国王从大宛国哪里弄到的种马,平日里宝贝的不行,既不让它们驼东西也不让他们载人,只是偶尔会有马夫骑上去溜几圈,众人看着那闪电一般的速度都羡慕的不行,徐延年也是眼馋许久了!没想到这时候却有了骑乘的机会,他赶紧翻身下马跑到大宛国马夫身边,从他手中接过了汗血宝马的缰绳。
  其他三名士兵也紧跟其后,四名骑术精湛的士兵骑着汗血宝马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其他人纷纷投以羡慕的目光。
  “主公!下次让潘某去吧!潘某给您抓几个活口回来好好拷问!”潘凤看得都快流口水了,对于一名武将来说,像汗血宝马这般坐骑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了!
  “潘将军,汗血宝马不擅载重!”李悠瞥了潘凤一眼,你这么大的块头还有这么重的斧头,坐上去恐怕跑不了多远啊!
  嘿!潘凤郁闷的看看自己那柄巨大的斧头不再说话,而另一边的胡维什卡也感慨地说道,“若非陈将军不允,我也想去充当探马啊!”
  “胡维什卡将军身份尊贵,切不可冒险!”李悠表示理解,飙车么!那个男人不喜欢?他其实也早就眼馋这些汗血宝马许久了!甚至还试过想把汗血宝马装入虎符之中,奈何虎符没有任何反应才只好作罢!
  前方有奔驰如电的汗血宝马探查,一旦发现匈奴人的踪迹就即可回报,李悠和陈庆之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直杀过去还是绕路而走!
  走了几天李悠发现情况似乎有些不对,从这几天的接触来看他所面临的障碍比起去年穿越昆邪王的领地时要弱了许多!命人抓过一名俘虏来拷问一番才知道,其原因有二,第一去年多个部落都被李悠他们焚毁了过冬的干草,为了维系部落的生存,昆邪王属下各部落展开了厮杀,无数青壮在这次战事中殒命!
  到了今年,西域又传来消息,大汉和大月氏缔结盟约击败了匈奴人的藩属乌孙国,乌孙大昆弥猎骄靡跑到匈奴王庭向军臣单于求救,军臣单于命令昆邪王和休屠王派兵援助!这两位万骑长不得不遵从大单于的命令带着自己部落的青壮前往西域,如今还留在领地内的青壮数量大大减少,所以才有了如今的景象。
  哈,这还真是个不错的消息啊!李悠等人闻之大喜,如此以来这趟回归长安的旅程岂不是要轻松不少?
  可是,没等他高兴几天就发现了新的问题!匈奴的青壮虽然减少了!但是他们的围追堵截变得越来越有章法,每次突破一层防线后就会立刻有人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布下新的防线!那些匈奴骑兵作战凶狠,似乎和他们有不共戴天之仇一般,这让李悠一行人筋疲力尽!如果不是有汗血宝马提前探查,有堂邑父这样一位熟悉地形的向导,有陈庆之这样出色的名将和那些勇武的士卒,恐怕他们早就被匈奴人抓住了!
  “这不是单个部落能做到的!一定有人在背后统管、指挥他们!”结束了一次规模不大但一场激烈的战事后,众人在堂邑父的指引下找到一个还算安全的地方暂时休息,用过饭后陈庆之向李悠说道。
  “昆邪王和休屠王都领军去西域了!现在在背后指挥他们的恐怕是中行说吧?”李悠猜测道,“想必他是以匈奴大单于的命令来指挥这些人马!匈奴之中如此重视我们的也只有他了!”
  “先前这些杂兵虽然不足为虑,但也让我们算是了不少人马!”经过这几天的厮杀,使团人数再次减少,陈庆之略带忧心地说道,“那中行说定是打算先用这些杂兵消耗我们,等我们人疲马乏、消耗殆尽的时候,再用他亲自带领的王庭精锐在某处拦截我们!给我们致命一击将我们留在草原上!”
  “这些日子我们虽然杀死了数百匈奴骑兵,但也损失了数十名士卒!”那些大月氏士兵的战力还是有些不足,“现在匈奴境内的路程还没有走到两成,再这么下去对我们实在是太不利了!”
  “自此以后不与敌人纠缠!抛弃一切无用的辎重轻装上阵!必须在他们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逃出去!”陈庆之建议道,“如今我们每人至少有三匹马!如果只想逃跑的话那些部落杂兵拦不住我们!到那个时候,中行说就不得不从幕后出来了!只要我们击溃他们,接下来的路程就会轻松得多!”
  “嗯,除了马匹、种子和兵器,其他东西都丢掉!”李悠丝毫不可惜西域各国赠送的金银珠宝等物,大汉不缺这些东西,“如果我们仅仅是想逃跑的话,草原这么大,他们没办法拦住我们!”
  “嗯,不过越是靠近大汉,道路就越少!我想中行说如果发现失去了我们的踪迹,他一定会在哪里拦截吧?”陈庆之又问道,“粮草也不带么?”
  “不用,这些我来解决!”虎符中还存有一万石粮草,绝对够用了!
  第二天,整个使团丢掉了一切能丢掉的东西!接连甩掉数支追兵,经过多日的狂奔,终于再次来到黄河岸边。
第84章
最后的战役
  “大匈奴向来自夸行军行走如风,现在却被一些汉人和大月氏人甩得不见踪迹!还真是……有出息啊!”帐篷之中,中行说冷冷地说道,一旁的须卜谟等人纷纷低下头来不敢言语,脸上火辣辣的烧得难受。
  “天王,现在部落里的精锐都被昆邪王和休屠王带到西域去了!眼下部中只剩下写老弱病残,故而才被这些汉人逃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小声地辩解道。
  “我们在这里等了半年了!现在终于等到他们了!须卜谟!”中行说突然提高了嗓音,厉声喝道!这半年的时间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煎熬?眼睁睁的看着大汉使团突破他们的防线,翻越大雪山,渡过黄河一路在匈奴的地盘上烧杀抢掠,到了西域之后他们又破解了楼兰王的阴谋,帮助大月氏击败了匈奴在西域最大的藩属乌孙国!将河西和西域一带搅得天翻地覆,要是让这样可怕的对手回到长安那还得了?大匈奴的河西之地还保得住么?
  “属下在!”须卜谟走到帐篷中央俯身行礼,虽然他对大汉使团的出行认识得并不透彻,但是他也明白决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放他们回到长安。
  “他们想要渡河回到长安无非是这几条路!你立刻派出探马将这几个路口看紧了!一有消息立刻回来汇报!我们就在河西和他们决战!”中行说的手指在地图上指点几下,点明了大汉使团可能出现的地方。
  “属下遵命!属下定会盯住那些汉人的行踪!”须卜谟将这几个地点牢牢记在心里,这些地方他们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已经来回走过多次了,可谓极为熟悉,如果大汉使团从这些地方过来,就绝不会逃过他们的搜索。
  “其他人做好出战的准备!从他们的行军速度来看十天之内定会出现在河水西岸!这次要是再让他们逃了,你们也就不用回王庭去见大单于了!你们的族人也会沦为其他部落的奴隶!”中行说阴测测地说道,“如果杀了他们,我会奏请大单于给你们重赏!到时候金银、奴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是,属下这就去约束人马,做好迎战的准备!”众头领小心翼翼地答道,生怕惹怒了这位深受大单于信任的汉人!
  匈奴人这边厉兵秣马等候着大汉使团的来到,而此时李悠等人也在猜测着到底何时才会遇到中行说以及那些匈奴王庭的精锐们!
  最好能在十天之内见到他们!李悠下意识的瞟了一眼潘凤,这已经是他在这次的任务中第三次召唤出潘凤了!换句话说就是使团从离开长安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了!而现在潘凤还能停留的时间只有十五天,如果在十天之内发现不了中行说的踪迹,那么他们就要在没有潘凤的情况下和匈奴人作战了!这对他们来说是大为不利的!
  “过了河之后,距离大汉就不远了!即使他们能获胜,咱们拼了命也能送几个人回去!所以据我判断中行说一定会在河西一带拦截!”到了这时候,李悠沿路绘制的地图总算是派上了用场,陈庆之在这幅本时代最为精确的地图上指出了三个位置,“他们大概会在这三个地方拦截!”
  “那么那个地形对我们最有利?”经过一番商讨,陈庆之和李悠选择了一处没有森林遮挡的开阔地带作为预定的战场,在这里他们可以不用担心匈奴人的埋伏!
  九天之后,两百大汉和大月氏的联军翻越乌鞘岭出现在了黄河西岸,而中行说则带着七百名匈奴王庭的精锐堵住了他们继续东行的道路,大战一触即发!
  中行说挥挥手,示意暂时不要进攻,他策马走上前来,用太监独有的尖细嗓音喊道,“还请张使君上前叙话!”
  “不知中行先生有何见教?”大战在即,李悠反而平静下来,他也上前几步应道,他想听听这名华夏史上的第一位汉奸究竟会说些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