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92

  “沙盘?可是聚沙成盘之意?这倒是个好名字!”刘彻点头赞道。
第94章
名将风采
  不到半个时辰,窦婴、田蚡等重臣就到了此处,当他们看到惟妙惟肖的沙盘时,也大吃一惊,等李悠给他们解释清楚沙盘的用途,他们当即意识到这对大汉的军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窦婴当下启奏,“陛下,还请封闭此处!除获得许可的朝廷重臣及将领之外,余下之人敢入内者皆斩之!”
  “卫青!以后此处就交给你看守!万万不可疏忽!”刘彻也反应过来,将此事交给了他最信任的大舅子卫青!
  “臣领旨!”卫青闻之大喜,这不仅是刘彻对他的信任,有了看管沙盘的职务,他大可以花大把的时间来研究河西一带的地形,等研究透了,到明年正式西征之时,自己必定可以获得一个随军征战的机会!这对不甘心只是扮演一名近臣的他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窦丞相、田太尉,你们若有闲暇也可以到此来商讨西征之事!”尽管他俩现在仅仅是以列侯的身份在家闲居,刘彻还是习惯称呼他们为丞相和太尉。
  “谢陛下厚爱!臣等定不辜负陛下信任!”这两个官场的老狐狸就要比卫青淡定的多了,刘彻这是将西征的运筹帷幄之功交给他们,想必此战胜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能拦得住他们重返朝堂了!甚至我们还可以携大胜匈奴之功来逼迫窦太后让陛下早日亲政!
  此战还没有开始,这两名老狐狸就琢磨起更深层次的政治斗争了!而一旁的刘彻也并非没有这种想法,窦太后老用自己年幼为借口阻止亲政,现在若是自己能大胜匈奴,那么她就再也找不到借口了吧?
  接着他的目光依次从李广、程不识、公孙敖等将领身上扫过,目光所及那些人无不心跳加速,他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李广,程不识,公孙敖……尔等平日里亦可入内观看沙盘!研究西征之事!半月之后朕要你们拿出西征的方略来!”
  “臣等遵旨!”众将齐齐跪下谢旨,他们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西征主将就会在他们之中选出了!
  “这几日吾也会在这里恭候诸位的大驾光临,诸位若是有疑问,吾必会全力解答!”李悠也站出来说道。
  “嗯,张爱卿通晓河西地理及匈奴事务,尔等须得向他多请教才是!”刘彻满意地点点头,这是他早就想到的事情。
  众将自然又是一番致谢,然后定定得研究起沙盘来!须臾之后,卫青先开口问道,“敢问张大夫,这匈奴境内的帐篷为何大小不一?数量也有多有少?”
  “卫将军果然虎眼如炬!”李悠先夸了一句,然后才解释道,“将军且看,这帐篷一共大小三种规格,最小的表示五百人,稍微大一点的表示一千人,而最大的则代表两千人!将军只要清楚了这些,就可一眼看出此地到底有多少匈奴人!”
  “那大汉士卒也是一样,不同大小的大汉士卒代表了不同数量!”李悠又拿起放在沙盘上的士卒模型,解释了一番,“另外沙盘上的高山大河也是按照真实尺寸等比例缩小制作!沙盘上的一寸约等于实地一里!如此以来诸位就更清楚了!”
  “张大夫真是想的周到啊!”刘彻拿起了沙盘旁边摆放的尺子,“如此一来岂不是用尺子稍一测量就可以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陛下英明!在沙盘上测量的确可以得出大概距离,只是此沙盘囊括之地过大,有些小山小河未曾标注在内!若是想凭此确定精确地行军日期尚有不足!”李悠接着说道,“因此臣还命人制作了一些局部的小沙盘,有仅限河西之地的!有仅限休屠王领地的!在这些沙盘上,或许得五寸方能等于实地一里,如此一来诸位将军制定方略就要精确许多!除此之外,吾还准备了充足的地图!诸位将军行军之时刻随身携带!”
  “如此一来,制定战略可用这幅大沙盘!而制定具体的战术就可以参考那些更精细的小沙盘!出征时再随身带上地图!”窦婴、田蚡也忍不住为李悠的细致而大加赞赏。
  接下来数日,这些获得刘彻允许的重臣名将们整日整夜地泡在这件沙盘室中,在李悠的提醒下他们还学会了利用沙盘和士兵的模型进行模拟作战!
  李广、卫青、程不识和公孙敖等人轮流扮演匈奴和大汉士兵,在沙盘之上展开了激烈的搏杀!这些将军也表现出了不同的作战风格。
  李广行军犹如天马行空,屡屡从敌人想不到的路线进军,多次战胜目前经验还不充足的卫青和公孙敖;但是他的这些手段遇到稳扎稳打的程不识就不灵了!程不识用兵谨慎,虽然或许会因为不够果断而失去大胜的机会,但是别人要是想从他这里获胜那却是休想。
  这也和他两人的性格脱不开关系!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为人自负,用兵喜欢用险!若果由他领兵,要么大胜要么大败,额,还有可能迷路徒劳无功!
  而程不识治军非常严谨,他将部队按照最严格的纪律训练,分成部伍,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指挥系统。部队出战时,总是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无论是谁也别想从他这里讨到好处去,但是他想大胜也是不容易。
  换句话来说就是李广是天才型的将领,依靠自己的天分作战;而程不识是凡人型的将领,他没有拿破仑所说的成为名将所必需的精神火花,但是他在战场上也绝难遭遇失败。
  史实也是如此,李广多次因为不该有的失误而失去封侯的机会!程不识虽然在和匈奴的作战中未逢一败,但也没有立下大功!他们俩人都是终生不得封侯!
  卫青和公孙敖开始时屡战屡败,但他们的学习成长能力非常快,数日之后就能和李广打得有胜有败,虽说依旧是输多胜少,但也绝非看不到希望!这让窦婴、田蚡等老臣大为开心,看来河西一战之后,我大汉就能又涌现出几名出色的年轻将领了!
第95章
西征路线
  这其中又尤其以卫青的表现最为出色,他身兼李广和程不识二者之长而无其短!迎敌思虑周全、密不透风,让敌人无机可乘!可一旦发现敌军的破绽又能果断地将自己的全部兵力投入其中,绝对不会因为顾虑而失去决胜的机会!
  模拟对战久了!李广和程不识都心生感慨,他们再也不敢用看待普通外戚的眼光来看卫青了!他们知道,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将来的成就肯定会在他们之上!
  在军事上拥有无与伦比的天分,肯下功夫学习也放得下姿态向他们请教,最关键的是他的姐姐是汉武帝的宠妃;自身有实力就拥有成功的可能,姐姐深受陛下宠爱就不会缺少建功立业的机会!李广和程不识已然明白,无论是谁成为西征的主将,他们的帐下都不会缺少卫青的身影!此次西征必将成为这个年轻人在大汉政坛脱颖而出的舞台!
  虽然略微感到一丝嫉妒,可是卫青行事周全,每次见到他们丝毫不显摆自己的关系,而是放低姿态将自己摆到后学末进的位置上,这让李广和程不识等人根本生不起气来!
  至于另外的公孙敖,这家伙对卫青有救命之恩,当初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怀有身孕,引起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嫉妒;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大长公主刘嫖意图杀害正在建章宫当差的卫青;公孙敖听到消息后,率领壮士赶去救下卫青,使得卫青免遭一死,公孙敖也因此入了刘彻的眼,为日后的飞黄腾达埋下伏笔!这俩人好得快穿一条裤子了,自然不会有所嫉妒。
  这些日子他们要么在沙盘室里研究战略,要么就去马场熟悉新马具,整日忙得不可开交!而李悠这边在和他们讨论了一阵兵法却没有收获任何技能之后也歇了这门心思,要么和陈庆之、潘凤等人带着伏密驼和胡维什卡在长安城里四处游玩,要么自己悄悄地躲在一边练习射术,自己走后张骞还要在这个世界生活,留下隐患可不好!
  所以自从第一次在李广面前漏了底之后,李悠又找了他几次,整成了一副初学者样子;这让李广觉得分外可惜,他将上次李悠的发挥视为巧合,算是免除了一个隐患。
  除此之外他也经常去李广、卫青等人的家中做客,说些西域之事;这一日他受卫青所邀来到他的府中做客!进到府里却发现卫青身边带着一名两三岁大的小孩。
  “这是卫将军的孩子么?”李悠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口袋,好像没带什么礼物啊!
  “非也非也!此乃吾姐姐的孩子!卫某的外甥!”卫青被他的误会闹了个红脸,赶紧将孩子推到身前,“去病,快拜见太中大夫!”
  “霍去病拜见太中大夫!”粉嫩可爱的小孩闻言立刻有模有样地向李悠行礼,两只眼睛里透着一丝灵动。
  “好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嗯?你叫霍去病?”刚夸了半句李悠就被震住了!眼前这个看起来格外可爱的孩子竟然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冠军侯、骠骑将军霍去病?
  卫青有三个姐姐,其中卫子夫得到刘彻的宠爱被收入后宫,而另外一个姐姐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来霍去病!霍仲孺性格懦弱为卫青所不喜,所以他一有时间就将霍去病带到身边,看到李悠惊讶的样子他不禁有些纳闷,“张大夫?张大夫?您这是怎么了?”
  “此子未来不可限量!必定能成为一代名将!立下不世之功业!张某方才为他面相所摄,故而有些失神,失礼之处还望见谅!”李悠神棍了一番才将卫青的纳闷化解,身为长辈不管对方说的有没有道理,但是夸奖孩子的好话总是喜欢听的!卫青闻言也大为高兴。
  “来得匆忙,没带什么礼物!”李悠伸手在怀里乱摸一阵,总算摸出块玉佩递了过去,那霍去病不仅不认生,还直接伸出双手来让李悠抱他。
  “张大夫如此客气,倒让卫某有些不好意思了!”卫青也感到大为惊奇,自家这个外甥虽说不认生,但也从没有和外人这么亲昵过。
  李悠乐呵呵地将霍去病抱起来,一边跟着卫青一起向里走一边捏着霍去病粉嫩的鼻子说道,“去病啊!叔叔给你说件事情可要记住了!以后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不能喝生水,渴了的话一定要把水煮开了再喝!听明白了吗?”
  “去病记住了!”尽管还不能理解他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但霍去病还是奶声奶气地答应了下来!
  哎,但愿你记得住吧?不过现在中行说已经死了,或许他不会再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而英年早逝吧?
  悠闲的日子过了几天,李悠又被刘彻叫到了沙盘室之内,经过这么久的讨论,西征的路线也已经初步确定;卫青正手拿一根细棒在沙盘上给大汉的重臣们解说着行军的线路,“本次西征将派出精骑两万人,自陇西出发,进击河西匈奴,经过乌盩山(乌鞘岭),渡狐奴水(今甘肃石羊河),一路向西过焉支山,直到击破休屠王和昆邪王方可收兵……”
  “此外在河南地(指河套以南之地,并非今日的河南省)、河北(代郡、上谷郡、雁门郡等地)一带需安排重兵防备匈奴的进攻!”大汉这是打算采取东守西攻的战略,趁着匈奴河西一带空虚采取进攻,而在东边采取守势!
  眼下的大汉还无法同匈奴进行全面战争,因此这一策略是相当可行的!而卫青所解说的线路也和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所指挥的第二次河西之战路线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这次的出兵数量比霍去病那次多了一倍!
  这条路线是窦婴、田蚡和李广、程不识、卫青等人多日研究得来,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达成一致,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刘彻也对他们的决定表示赞同,“那好,就以此路线开始做准备!只是这次领军的人选你们想好了没有?”
第96章
领军人选
  刘彻话音刚落,沙盘室里的众将纷纷抬起头来,眼睛中闪耀着兴奋的光芒!此次西征,有了高桥马鞍、马镫和马蹄铁这样的新马具,再加上完备的地图!此战定能大胜,谁如果能获得领军的机会,谁就必将立下足以封侯的功劳!这又让他们如何能不激动呢?
  这其中又尤其以李广和程不识最为渴望,在他们看来窦婴、田蚡地位太高不用和他们去抢这些功劳,而卫青、公孙敖年纪太轻,尚无统率两万大军的威望!而李悠虽然熟悉河西事物,但缺乏领军的经验,他指挥作为辅助参与西征,绝不对成为领军人选;于是在全程参与西征谋划的大汉群臣里面,唯有他俩是最合适的领军人选!
  “陛下!臣以为此乃大汉向匈奴反击的第一战,此战必须得慎重才是,程不识将军用兵稳妥,当为领军的最佳人选!”思虑片刻,窦婴出来说道,他的年纪到底是有些大了,心中想的是此战先立足于不败再谋求胜利。
  “魏其侯此言差矣,正因为此乃大汉反击匈奴的第一战!故而此战我大汉唯有大胜,才能一扫前耻、震慑匈奴!若是耗费钱粮无数最终却只落得个不胜不败的局面!那此战又有何益?”武安侯田蚡站出来反对窦婴的意见,“臣以为未央宫卫尉李广在任陵西、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太守时,曾多次与匈奴交战,斩获颇多!若由他领军西征,必可大破匈奴!”
  两位重臣各自支持不同的将领,这让刘彻有些为难,静静地听着群臣的争论,刘彻在心中不停地盘算着,若是使用程不识,那么这一仗无论如何也不会落败,但想要取得大胜恐怕也是不易;若是使用李广,获胜的希望大增,但也又落败的隐患,究竟如何是好啊?
  此时的刘彻终究是一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自己花费了这么长时间做准备,又有使团历尽千辛万苦从西域带回来的地图,若是只能不胜不败,那么这一仗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既然李广用兵不够稳妥,那么自己就派遣一名稳妥的将军去帮助他吧!
  刘彻缓缓伸出右手示意群臣停止争论,然后将目光投到李广身上,似乎已经有了决定,“李将军!”
  “臣在!”李广连忙从人群中出来,恭恭敬敬地回应,同时他的心跳开始加速,难道陛下要将此重任交给我么?
  “朕若是将两万精兵交由李将军统领,主管西征之事,不知李将军可否为朕带来一场大胜?”刘彻盯着李广看了半天,才缓缓说道。
  “臣必能为陛下扫平河西之地,取来休屠王和昆邪王的首级献于陛下之前!”李广脑袋嗡的一声炸开了,眼看着封侯之功就在眼前,他连忙跪倒在地大声答道;而一旁的程不识暗暗叹了一口气,哎,自己难道就要失去这个机会了么?
  “如此甚好!”刘彻击掌赞道,“传旨,册封未央宫卫尉李广为骠骑将军,位次三公,统领西征诸事!侍中卫青为骁骑将军、公孙敖为骑将军,位居李广之下参与西征!太中大夫张骞率原大汉使团余部为向导辅助骠骑将军!”
  汉代军制非常混乱,各种将军称号层出不穷,李悠的出现让骠骑将军这个称号早出现了十多年,而这一称号的首任者也由霍去病变成了李广!从刘彻的安排来看这一称号地位甚高,在武官之中应该是仅次于大将军的存在!而骁骑将军和骑将军为常设称号,大抵要比骠骑将军低上一些!不过考虑到卫青外戚的身份以及他和公孙敖的关系,两者若是联合起来也能对李广进行限制。
  这就是刘彻的打算,他用李广领军是想让他发挥自己的才华大破匈奴,而又将卫青、公孙敖塞到李广的属下是为了避免他犯错误!有了这三名将军再加上熟悉河西事物的李悠做向导,此战必可高枕无忧矣。
  刘彻的决定一出,田蚡满脸欣喜,而窦婴考虑到有卫青、公孙敖和李悠三人与李广同行,也就放心了些!沙盘室之中可谓皆大欢喜,唯独程不识一人闷闷不乐,参与西征谋划的众将都有了差遣,陛下为何偏偏漏了自己?
  “长乐宫卫尉程不识?”正思量间,刘彻的声音再次响起!
  “臣在!”程不识连忙出列!
  “此战我大汉若是攻入河西一带,匈奴必然不肯善罢甘休!军臣单于定会聚集兵马仿效围魏救赵之故计,骚扰我大汉的河南地、河北地!逼迫我大汉从河西之地退兵!”刘彻走到沙盘边,用细棒指着这两个地方说道。
  程不识意识到,陛下没有忘记自己,而是另有安排!果然稍倾之后刘彻就说出了自己的安排,“之前定下了西攻东守的策略!河西一带由李将军领兵出征,以击破休屠王、昆邪王诸部,收复河西之地为要!而在东边,朕打算让程将军领兵驻守边关,挡住匈奴人的进攻,不知程将军可能办到?”
  “请陛下放心!臣但有一口气在,定不让匈奴一人一马越过边关!”程不识激动得近乎呜咽,连忙拜倒叩谢!
  刘彻这样的安排可谓知人善用,用擅长进攻、用兵不拘一格的李广去担任进攻的任务,有很大希望获得大胜;让用兵谨慎、滴水不漏的程不识去负责东侧的防守,也能守住边境的安定,让远道而来的匈奴无功而返。
  果然不愧是名留史册的汉武帝啊!下首的李悠也大为佩服。
  领军主将已经确定,大汉开始加快战争机器的运转,上林苑中,重兵驻守的工坊日夜不息的制造着马鞍、马镫和马蹄铁!李广带着卫青、公孙敖从大汉军队中选出合用的士卒军官,并开始训练他们熟悉新的马具!一队队的车队在长安城中不断进出,运来了堆积如山的粮草、棉衣、兵甲等物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