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92

  辞别周福,李悠骑着马慢慢悠悠的向自己的府里行去,最重要的两件事就算是办完了,现在距离国子监开学还有一段时间,是不是找钱骅四处逛逛?
  正思量间,忽然一道黑影出现在他的马前。
第105章
西园雅集
  “吁~”凿空西域时所练就的精湛马术在此刻发挥了作用,李悠用力一拽缰绳,骏马人立而起,总算避过了突然冒出来的不速之客!借着随从手中灯笼的光芒,李悠看到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从穿着来看似乎是一名大户人家的丫鬟,正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拍着胸口。
  “你是谁家的丫鬟?怎么如此不小心?”李悠眉头微微皱起,这条巷子里的人家不多,难道她是周学士家的丫鬟?
  “奴婢丹青见过小爵爷!”丹青红着脸偷偷的瞄了一眼李悠,旋即就将头低下行了一礼,“奴婢乃是周小……学士家的丫鬟。”
  “哦?不知丹青姑娘拦住去路有何要事?”李悠翻身下马走到丹青跟前,看她身上的打扮,显然不是一般的丫鬟;周学士身边用的是男仆,周夫人身边的女仆都是从小跟她的,如今年纪也大了。像她这样年纪不大,在府内地位又不低的估计应该就是那位周南周小姐的丫鬟了吧?李悠心中暗暗猜测着。
  李悠温和的语气让刚刚差点说出周小姐名字的丹青心情稍微平复,她定了定神鼓起勇气拿出一张请柬双手递了过去,“太平郡主三日后在西园举行雅集,还望小爵爷赏光前往!”
  “哦?雅集?”李悠好奇地接过请柬,太平郡主李令月的名字他也曾听闻钱骅说过,这位郡主是皇家近支,父亲乃是先皇的兄弟,深受先皇宠爱,今上和她是堂兄妹,双方关系一向交好,因此在先皇去世后她的恩宠有增无减。
  这位郡主阁下生性喜好交结各路青年俊才,先皇在位时就经常向他推荐得到她赏识的年轻人,名士王摩诘就曾经因为一手琵琶曲《郁轮袍》打动了太平郡主而被她引荐给先皇,后来更是在殿试中拿下了状元的名号。
  太平郡主喜欢举办雅集,雅集是指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在华夏历史上著名的雅集有西晋石崇的“金谷园雅集”,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唐朝让王勃一夜成名的“滕王阁雅集”等等。
  因为有王摩诘的先例在前,太平郡主所举办的雅集一向是大魏青年才俊趋之若鹜的所在!在这里不仅有机会得到太平郡主的赏识,为自己铺开青云之路,另外由于大魏民风开放,参与雅集的不仅有男性士子,还有京城各大豪门家的小姐,如果能得到她们的青睐,即使没有被太平郡主看中也是不虚此行。
  因为这两个原因,太平郡主所发放的雅集请柬一向是京中备受追捧的物品,据说甚至有人愿意花纹银千两来购买一封请柬,然而即使是这样也没多少人肯出让。
  “是,还望小爵爷到时候赏光!”丹青红着脸继续说道,很少和陌生男人说话的她现在脸红得都快滴出血来了。
  “嗯,我知道了,三日后我定会前往!”李悠将请柬转手递给许光,他又不是傻子,已经猜出这封请柬大概是那位周小姐所转赠的,据说她和太平郡主是闺中密友,想来是想借着这次雅集的机会摸清楚自己的底细吧?
  这算不算是古代版的相亲?李悠也想提前看看这位周南小姐到底是何样人物,于是干净利落的答应了下来。
  丹青闻讯长出了一口气,小姐交代的任务可算是完成了,于是再次行礼,“如此有劳小爵爷了!奴婢先行告辞,小爵爷一路小心!”说罢不等李悠回应,就一溜烟儿的向周学士府跑去。
  还真是个害羞的小丫头啊!李悠笑笑上马继续向回行去;这时候许光也赶了上来,“小爵爷,这太平郡主深受两代皇家宠爱,您若是能在雅集上得到她的赏识,日后继承爵位必能少几分阻碍!”
  “嗯,到时候去看看再说吧!”李悠还没有想好,此事该如何应对,因此随口敷衍道。
  回到府中洗漱一番上床休息,第二日一早钱骅又来到府上找他,当听闻李悠拿到了太平郡主的雅集请柬,钱骅不禁流露出羡慕的神色,“久闻太平郡主的雅集之上佳丽如云,文阳贤弟初入京城就遇到这种好事,真是让愚兄羡慕不已啊!”
  “这一张请柬可以带俩人进去吧?钱兄若是有空不妨和小弟一起过去?只是钱兄早已娶了嫂嫂,怕是无缘这些佳丽了吧?”李悠调笑道,钱骅的妻子是另一家勋贵宁远伯家的小姐,平日里管教颇严,他想娶个小妾恐怕不容易,更何况能参加太平郡主雅集的女子都是名门之后,也不会有人肯去钱家做小。
  “如此多谢贤弟了!”钱骅大喜道,看来这张请柬果然可以带人进去,“贤弟你这就不懂了,即使不能一亲芳泽,就算是去看看也是好的!咦,太平郡主和周学士家的小姐是闺中密友,贤弟这封请柬莫非是从周小姐手上得来的?”钱骅终于回过味来,忍不住调笑道。
  且不提这兄弟二人如何商议,在京中的另一处府邸之中,也有人在说着这次西园雅集之事,王维桢之子王清任正拿着同样的请柬走进了袁章的书房,“飞卿兄,今日小弟得了太平郡主雅集的请柬!飞卿兄若是能到场,必可一举成名!”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王清任对袁章的才华可谓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他想来只要袁章能到场,必能力压群雄。
  “大丈夫功名从来只向直中取,岂有依靠妇人幸进之理?”袁章不为所动。
  “飞卿兄!话可不是这么说的!科举之事五分靠本事,五分靠名气!若是能得到太平君主的举荐,您今科的状元就又能多几分把握!再说了,只要有真才实学,何惧流言?君不见可有人说王摩诘学士的坏话?”王清任连忙劝道,“飞卿兄才华无双,可惜来京日短名气终究逊色了些,太平郡主在京中交游广阔,由她一句话,胜过你投贴十家!”
  “哦?你是说太平郡主交游广阔?”袁章似乎想起了什么,点头应道,“如此也罢,我就陪你走一遭!”
第106章
名士云集
  “文阳贤侄果然明理,父母人伦乃是天地至理,赵王既然是陛下的生父,理应尊为皇考!那些读书人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平日里满嘴的忠孝,如今却力阻陛下至孝之举,实在是寡廉鲜耻之极!”英国公丘元德摸着胡须赞道,看来他对李悠的表态十分满意。
  “叔父过誉了!”李悠故作腼腆地说道,这两天他和钱骅一起四处拜访京中的勋贵之家,这些话已经说过无数次了,都快倒背如流了!
  “嗯,贤侄今后若是在京中遇到什么事情,尽可到府上来!”说罢丘元德端起了茶盏,李悠和钱骅连忙起身告辞。
  出得府外,俩人上马并肩而行,钱骅说道,“如今咱们勋贵一系虽然暂时被世家和寒门打压,但大魏开朝以来两百余年的积累亦不是吃素的;文阳贤弟若是在国子监受了那王维桢的刁难,大可以来英国公府上向丘太尉求助。丘太尉自不会坐视不理。”
  今日李悠已经表明了态度,丘元德也需要有年轻的血液补充勋贵一脉的实力,因此绝不希望李悠的袭爵一事受到阻碍,而且袭爵是勋贵们最关心的问题,谁也不希望在这件事上出问题;如果今日他们坐视李悠袭爵不利,日后他们的子嗣袭爵时遇到问题还指望谁来说话?
  “这几日有劳钱兄为小弟引路了!等明日西园雅集之后,我请钱兄去京中的长乐坊游玩一番!”李悠拱手谢过。
  “咱们兄弟何须如此见外?”钱骅不以为意的笑笑,转而正色道,“不过文阳贤弟你初来京城,正需要各路人马帮衬!明日事了,我帮你约上几位勋贵家的公子,咱们好好聚一聚!”
  “多谢钱兄!小弟明白!”李悠离京多年,京中的关系恐怕早就有些淡了,现在乘着还在京中的时间,正好和下一代的勋贵们多联系联系,日后也好有个帮衬!俩人边走边聊,很快将邀请的名单定下,比如什么英国公家的小公子、武定伯家的世子等等,都是祖上和李家、钱家交好之辈。
  翌日清晨,李悠早早的起来,带着许光乘马前往钱骅府上接了他一同前往城西的西园去赴太平郡主的雅集。
  “西园在京城之西十里处的西山之下,此地背山面水、风景旖旎,乃是京中贵人们避暑游玩的首选之所!其中又以西园的风景为胜!”一路上,钱骅摇头晃脑的给李悠解说着西园的来历,“开朝之初西园本为皇家避暑山庄,先皇疼爱蜀国公主,将西园赐给了她;而蜀国公主和太平郡主交好,因此我等才能进得园内一览风光!即使不为扬名天下,不为那些名门千金,但是能入园一览美景,也值得我等走一遭了!”
  “哈哈!钱兄才华过人,想来此次定会有佳作问世!”李悠知道钱骅当年通过国子监的考试可是很轻松的,他是勋贵家为数不多的文武全才,他的诗文当年在京中也深受好评。
  “罢了!我等勋贵家的富贵全靠武勋得来。此次进京后就要去禁军报道,愚兄最近把心思都放到兵法韬略上了。诗词不过是些小道,今后大概不会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精力了!”钱骅半是解释半是规劝地说道。
  “嗯,小弟明白!”李悠知道他这是为了自己好,因此诚恳的拱手谢过。
  不多时,二人已经行至西门之外,道路两边做文士打扮的人也越来越多,看他们前行的方向,大抵也都是前往西园而去。
  “前面可是文进兄?”交游广阔的钱骅很快在人群之中发现了熟人,连忙高声呼喊,见前人停步回过头来对李悠介绍道,“这是前国子监祭酒吕希文大人的次子吕景昭字文进,文进兄在诗文经义上颇有建树,贤弟日后可多向他请教!”
  说话间俩人已经到了吕景昭跟前,相互介绍作罢;吕景昭不无遗憾地说道,“文阳贤弟若是早些进京就好了!咱们尚能在国子监多加交流,可惜如今家严已经另改他任了!”
  “既然吕大人尚在京城,那小弟日后亦能上门拜访向吕大人和吕兄请教学问,倒也不算迟!”李悠笑呵呵地说道。
  吕景昭为人谦和儒雅,没几句话李悠就和他混熟了,顺带邀请他参加长乐坊的聚会,吕景昭欣然应约,接着三人又说起今日赴约的名士俊才来。
  “听闻此次王维桢大人的公子王清任也会赴约,王公子的诗文在下一向是佩服的,不知这次会不会有佳作问世!”吕景昭虽然有些不满自己父亲的职位被王维桢取代,但说起王清任来也并没有出言不逊,可谓是真君子。
  “小弟也曾听闻王摩诘学士也来了。摩诘学士诗画乐三绝,今日吾等有福了!”即使是钱骅这样不看重诗词之人说起王摩诘来也是心生向往。
  “今日太平郡主是为了招待京中赶考的青年才俊,王摩诘学士或许会一展自己在书画和琵琶上的才华,这作诗恐怕是不太可能了。不然的话有他的珠玉在前,那个青年才俊还敢献丑?”吕景昭不无遗憾地说道。
  “那还真是可惜啊!”李悠也很想看看这位和王维姓名相仿的诗人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诗词,现在听闻他不太可能亲自下场也难免觉得惋惜。
  “李贤弟不用可惜!”吕景昭忽然变得兴奋起来,“王摩诘学士今日虽然不太可能作诗,但今日亦有一位不输于他的青年才俊到场,想必他不会让二位贤弟失望的!”
  “哦?究竟是何样人物?竟让吕兄如此佩服?”钱骅好奇的问道。
  “此人乃是前朝大名士龙溪先生的衣钵弟子!姓袁名章字飞卿!”吕景昭说起龙溪先生时面露崇敬之色,“他方才得了院试的案首,本次入京专为状元而来!入京不到半月,这袁章就接连作出佳作,被众士子拿来和当年的王摩诘学士相比,认为今科状元舍他其谁!今日他必定会有佳作问世。我等不虚此行啊!”
  这世界还真是小啊!李悠想起了姑苏花船上那次不愉快的见面!
第107章
错综复杂
  “这位仁兄,您手上可有西园雅集的请柬?小弟愿出纹银千两,只求仁兄带小弟进去!”王清任和袁章刚到西园外,就有一大群士子围了过来。
  “些许财物也敢在西园门口拿出来显摆?这位仁兄一看就是品行高洁之士,定不会将银子放在眼里!”还没等他俩回话,又一名士子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这位兄台,您只要带小弟进去,小弟愿意将祖传的《重阳帖》借给仁兄参详!”
  “可是前朝眉坡居士的《重阳帖》?”这下子就连袁章都有些按捺不住了!眉坡居士乃是前朝书法大家,这幅《重阳帖》乃是他罢官被贬客居他乡,重阳节时忆起远在京城的友人所作,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他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重阳帖》也因此成为备受文人墨客推崇的高妙之作。袁章的老师龙溪先生曾经对他讲述过这段典故,更是称其为“天下第三行书”!难怪乎袁章会如此动容。
  “正是!我家祖上曾与眉坡居士的后人有过交往,因缘际会之下这幅书帖到了我家手中。仁兄只要能带我进去,出来后我必会带仁兄去我家做客,将此书帖借给仁兄临摹三日!”这名士子见袁章似乎动心了,连忙说道。
  “袁兄!是小弟乔一舟啊!”这会功夫,已经有熟人认出了袁章,连忙上来套近乎,至于他的目的么,自然是和前面那些人一样,也是希望袁章能带自己去参加这次雅集。
  如果是其他时候,袁章肯定会放弃这次机会以换取一睹《重阳帖》真容的机会,可是这次却是不行!王维桢已经明言短时间内不会向他透露当年构陷龙溪先生的究竟是谁,他唯有自己想办法打听,而太平郡主交游广阔,必定知道此事的真相!他还想今日得到太平郡主的青睐,从而得知仇人究竟是谁,因此只能舍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摩诘学士,今日雅集可就要您费心思主持了!”西园之中,太平郡主李令月对王摩诘说道,想必有了这位名士在前,那些年轻人一定会竭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吧?
  “谨遵郡主之命,王某定当尽力!”太平郡主是王摩诘的恩主,对于她的请求,王摩诘自然心甘情愿的遵从,“本次雅集倒也有些才华不凡之士,想必不会让郡主失望。”
  “哦?都有哪些俊才,学士不妨为本郡主介绍一二?”太平郡主虽为女儿身,但一向对朝政大事颇感兴趣,可惜因为身份的缘故不能参与其中,因此只能用为朝廷引纳贤才来弥补一二,所以听到王摩诘的话顿时来了兴趣。
  “有琅琊王氏的新一代千里驹王机王士衡,有蜀中七岁能诗的苏少游……哦,对了,还有今年姑苏院试的案首、龙溪先生的衣钵弟子袁章袁飞卿……”王摩诘一连说出几个他欣赏的才子,当然这里面并没有李悠的名字。
  “嗬,王士衡和苏少游倒也罢了!那袁章算得了什么俊才?不过是仗着诗词小道糊弄些凡夫俗子而已!吾听闻他在姑苏时曾自夸‘今我辞乡入京去,琼华宴上谁第二’,此等狂妄之辈岂可入朝为官?”不等王摩诘说完,太平郡主身边的另一名男子就插话道,言辞之间对袁章很是不屑!
  太平郡主不用回头也知道说话的是宰相杨介夫家的公子杨德明,她眉头微蹙似乎想起了什么,不过转瞬就烟消云散,三言两语将话题引开,“嗯,这几位俊才的名字本郡主倒也听过!且看今日谁能夺得诗会的头名吧!哦,对了,此次诗会当以何为题?不知摩诘学士想好了没有?”
  “本次诗会既然是在西园,如此当以游园为题!”听到杨德明的话,王摩诘不由得一阵儿心惊,他仔细回忆了一番,没有想起有丝毫得罪对方之处,为何他会如此生气?再偷偷瞟了一眼,却发觉杨德明正用阴鸷的眼神瞪着他,不由得让王摩诘汗如雨下。
  “嗯,如此甚好!你们在此稍事歇息,本郡主先去隔壁坐坐!”说罢太平郡主长身而起,转到隔壁。
  隔壁是女宾聚集的地方,亭子外笼着一层薄纱,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但外面的人却看不到里面。大魏风气虽然开放,但男女大防还是要注意些的。
  “南妹妹!听闻你家的姑爷今日也会前来?到时候我可好好得帮你看着点,若是他一无是处,姐姐我可不会让你嫁给他!”过来这边,太平郡主说话明显轻快了许多,毕竟她如今也才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而已。
  “郡主您又调笑小妹了!”周南面色一红低下头来,称呼也从之前的月姐姐换成了郡主。
  “好了好了,姐姐不闹了!”见周南有些不好意思,李令月也就不再调笑,转而正色道,“久闻嘉州伯文武双全、治家有方,想必这位李公子定不会像京中那些纨绔子弟一般不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