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292

  “宫中也要做好准备,万万不能让他们隔绝了我们和太后的联系。”太后才是在明面上制约李圭的大杀器,只要他们和太后之间的联系畅通,就不用担心被事后清算。
  “御马监的掌印太监看来是保不住了,不过咱们这段时间也清理了不少李圭在宫中的亲信,只要魏士良也死了,宫中的事情就不用太过担心。”杨介夫手下的幕僚都是官场老狐狸,很快就将目前局势的关键理清楚。
  “今日我们先暂避一时,反正如今勋贵一系已经几乎全军覆没,只要我们将太尉府正握在手中,政权、财权、军权就全都为我们所掌握,那位即使想对我们下手也无人可用。何况那位贸然亲征、丧师三十万,不说民心尽失,恐怕就连那些勋贵的家人都对他满腹怨气。”这样的情况下,李圭还拿什么和群臣斗?只需要将今日先行敷衍下去,日后有的是办法,若是他愿意在宝座上当个傀儡便罢,若不甘心……宗室中有的是想当傀儡的人。
  “不知今日领军入宫的是谁,现在只怕他们在朝堂上大开杀戒啊。”有人说出了自己最后的担忧,要是李圭发起狠来直接在朝堂上将他们屠戮一空,那什么都完了。
  “老夫领人入宫,袁汝夔今日暂且告病在家以防万一,若是宫中但有异变,立刻指挥大军杀入宫中,为我等报仇;明儿你今日也不用上朝了,老夫倒要看看他有没有玉石俱焚的胆子。”杨介夫的应对也是极其狠辣,当然袁汝夔身边也有他的亲信,要是这位兵部尚书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立刻就会有人出来送他归西。
  “好了,时辰不早了,咱们也该入宫了。”说罢杨介夫径直起身精神抖擞的向门外行去,门外车夫早已备好了马车。
  而在奉天殿内,守卫大殿的金瓜武士陡然看到人闯入,立刻挥舞金瓜就要来打,却见李圭从人群中出来大声喝道,“尔等住手,是朕回来了。”
  众金瓜武士连忙放下手中的兵器,慌忙叩拜山呼万岁,李悠赶紧趁着还有时间让他们脱下袍服,叫自己的人手换上,将他们驱逐出去暂时接管了奉天殿的防务。
  “敲响钟鼓,召唤群臣上朝。”李圭重新坐回到宝座上,悬起的心才算是稍微落地,他将目光转向李悠,眼下似乎也只有他可以信任了,于是温言道,“李爱卿,这次你为朝廷立下大功,今日之后想要任何封赏朕都不会阻拦。”
  “谢陛下。”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李悠立刻大声回道,在众人面前将李圭的话钉死,还未自己日后返回嘉州满下伏笔。
  这时天色已经微亮,早已在午门外等候上朝的群臣听到钟鼓之声不仅有些诧异,现在似乎还没到上朝的时间啊,而且兵部尚书袁汝夔、工部侍郎杨德明等重臣似乎都没有到场,再联想到方才夜间京中的异变,许多不明真相的臣子纷纷悬起心来,不知道今日朝堂之上会是如何一番惊心动魄的景象啊。
  群臣按顺序进入午门、穿过奉天门进入奉天殿,眼前的一幕让他们目瞪口呆,宝座上高坐的怎么是远征在外的李圭?而宝座旁边不见了太后的身影。
  “臣等恭迎陛下还朝。”昌华伯钱飒、翰林学士王摩诘等臣子立刻拜倒高呼,连带着勋贵一系以及依附于太平郡主的小官也纷纷拜倒,其他不明真相的中立臣子下意识的跟着他们山呼万岁,杨介夫等人迟疑片刻,也只能和他们一起向李圭行礼。
  呼,今天算是暂时稳住了,李悠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只要杨介夫不当场发作,那自己就还有机会回到嘉州;可是既然掌握军权的袁汝夔和他的儿子杨德明都没有上朝的话,那就说明他已经提前有了防备,今日这一局双方都不算赢家。
  “尔等这些日子在京城辛苦了。”李圭忍着怒气,温言安抚道,“先各赏三个月的俸禄,待查明功绩后另有封赏。”
  现在时机尚不成熟,李圭只能暂时隐忍,他已经打定主意日后等将五城兵马司、御马监等要害部门都换上自己的亲信之后再和杨介夫等人算总账。
第201章
脆弱的平衡
  相对于昨夜的血战,今日的早朝到显得波澜不惊,袁汝夔和杨德明等人的缺席让李圭知道自己是没办法把杨介夫一党一网打尽了,明白京中局势的他也害怕这些人穷鼠噬猫发动兵变,因此并未立即发动报复。
  而杨介夫等人也知道现在奉天殿上都是李圭的兵马,因此也不敢对他威逼过甚,大家不咸不淡的说了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早朝就这么结束了;散朝时李圭召集李悠、钱飒等支持他的群臣入内叙话,而杨介夫一党出宫之后也找了安静的地方商量对策。
  “此次朕能够平安回京,昌华伯居功至伟。”进到内殿,分令振威营的士兵看护左右,李圭首先嘉奖钱飒。
  “这都是有嘉州伯命人传讯给吾等,不然老臣还不知道那些文官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若非不得已老狐狸钱飒也不愿意和杨介夫他们作对,只是这一次杨介夫明显将矛头对向了所有勋贵,英国公丘元德、顺昌伯陈玉、江夏侯郭永忠等数十名勋贵殒命于唐括部之手,鲁国公曹雨田被人暗害,若是他再不反击,等杨介夫一统朝堂时就是自己的末日了。
  同时他还有些庆幸,若不是许光前些日子引荐的那位僧人,以他对京中勋贵家实力的了解,没有人能制定出如此周密、犀利的计划,这样的人能为李悠所用,看来他其志不小啊,不知道他会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势呢?
  杨介夫执掌朝堂多年,李悠方才不到二十岁,想要和这样的老狐狸在京城斗法,即使有道衍大师这样的谋士相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陛下,丘指挥使已经率领后军入京了,姚指挥使他们最多后日就能到达京城。”正说话间魏士良面带喜色进来汇报道,如今城中只有三百可信的兵马,远远不足保护他们的安全,有了丘尚俭率领的五千援兵足以让他们稍微轻松些。
  “快宣丘尚俭入内。”重新夺回宝座的李圭开始琢磨起自己一方的势力分布来,这五千人里以李悠的兵力居多,钱骅次之、丘尚俭再次;而李家和钱家又是多年的世交,将自己的安全全都寄托在李悠的忠诚上殊为不智,或许自己今后要重用丘尚俭了。
  再加上他身为英国公之子,在勋贵一系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若是由他来收拢京中勋贵,或许可以和那些不听话的文官稍加抗衡吧?连续吃了几次大亏的李圭终于成熟了点。
  后日,姚平仲和秦谭胜率领着从尉州城突围的两万大军回到了京城之中,这些人和听从文官命令的五城兵马司及京营禁军形成了脆弱的平衡,京中的局势暂时安稳下来。
  李圭也将郕王重新送回到郕王府之中,命人严加看管起来,他府中的太监奴婢也都齐刷刷的换了一茬啊,换成了魏士良精心挑选的亲信,但凡郕王稍有异动,各种消息都会在最短时间内传到宫中。
  同时他还借着这两万禁军的支持,将御马监掌印太监换成了自己的人手,和魏士良分庭抗礼,以免宫中大权都落到他的手里。
  到了这个时候李悠才有时间从宫中出来,回到自己的府上,离京多日,嘉州伯府中也有些人心惶惶,见到他回来众人方才露出喜色;在那些仆役们看来李悠这次立下了大功劳,或许陛下马上就要为他升职封赏吧?
  只是李悠知道,现在还远远不是可以安心的时候,他一会到府上,顾不得打问其他人的消息,就立刻找到了呆在后院的姚广孝,准备和他商议接下来的打算。
  姚广孝在夺门之后就悄然返回了嘉州伯府,每日读书诵经,府上的仆役们都以为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僧人,完全没有人想到这些天京中的剧变都是由他一手策划而成。
  “多谢道衍大师,若不是大师,李某恐怕只有领兵遁逃了。”进到姚广孝的住处,李悠挥退众人,恭恭敬敬的谢道。
  “既然是为主公效力,那么这些小事也是贫僧该做的。”姚广孝淡淡地说道,不等李悠继续恭维他就反问道,“主公接下来有何打算?”
  “额。”李悠稍微愣了下,他的确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只是这次来是想听听姚广孝有没有其他见解,现在却被他先问出来了,于是只好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如今京中局势错综复杂,将精力耗费在这上面得不偿失,因此我打算回嘉州去。”
  “嗯,京中的确不适合继续待下去。”姚广孝点头表示赞同,“如今宝座上的那位并非明主,和杨介夫的争斗无论是胜是败对咱们都不会有太多的好处。”
  若是杨介夫赢了他们这些李圭的死党肯定落不了好,而若是万一李圭侥幸赢了,以他那般寡恩的性子,恐怕就要考虑鸟尽弓藏了。
  “更何况唐括部尚且在外虎视眈眈,今年和去年大魏接连丧失四十万精锐大军,军中宿将十不存一,若是明年他们再来,京城都有危险。”李悠知道在姚广孝面前没有必要隐瞒这些,因此他毫不顾忌的表达了自己对大魏的悲观情绪,“加之近些年来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如今大魏又损失了这么多兵马,或许不久之后就该有人起事了。”
  “乱世就要到了。”姚广孝发出了和李悠同样的感慨,只不过不同的是李悠当时是为自己即将失去平静生活而感到惋惜,姚广孝则是因为自己的才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而感到欣喜,“乱世之中最重要的是手上要有兵,要有地盘,而嘉州远在南方,暂时不用担心唐括部的进攻,正是主公积蓄力量的好地方。”
  双方正要就这个问题详谈,忽然听到许光在外面呼喊,“小爵爷,周学士府上来人请您过府一叙。”
  看来是自己的岳父岳母大人和没过门的小娘子担心了,李悠只好暂停了和姚广孝的谈论,换了身衣服带着人马向周学士府上行去。
第202章
大明嘉靖三十九年
  “侄儿拜见伯父、伯母。”进到周府之内,李悠发现周寿夫妇正在客厅等候,左右打量一番,却没有看到周南的身影。
  见他这副模样,周夫人不禁抿嘴笑道,“都快要成亲的人了,怎么还叫伯父伯母?”李悠关心的周南的样子让她十分满意。
  “小婿拜见岳父岳母。”李悠马上换了称呼,周夫人脸上的笑容更盛,就连一向古板的周寿也没有表现出不悦。
  “文阳此次出征辛苦,能平安回来就好啊。”周寿感慨道,此次御驾亲征之时他愿意为会大胜而归,没想到却是一败涂地,三十万大军仅剩下两万多人回京,特别是英国公丘元德等勋贵殒命的消息传来,东城满是一片白色,四处可以听到哭声,这让他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打探着李悠的消息,生怕自己老友的孩子、女儿的姑爷有什么意外。
  特别是李悠被困尉州城、消息不通那些时间,周夫人整日唉声叹气,周南以泪洗面,好在许光悄悄回京才将他们安抚住;可是这仍然不能让他们放下心来,如今见到李悠回来才算是彻底放下了担忧。
  “劳烦岳父岳母为我担心,小婿实在是罪过。”李悠连忙告罪,哎,也不知道周南这些日子到底哭了多少回鼻子。
  “这次你既然立下了大功,那就和皇帝求个情,给你换个轻松点的官位,以后也就不用出征了。”心疼女婿的周夫人劝道,她可不想自己的女儿再为李悠担心了。
  “小婿过几日就打算向陛下辞行返回嘉州去,此次前来也存了想让二位同意小婿在嘉州举办婚礼的打算。”李悠实话实说,如今是能早一日离开京城就早一日的好,目前京城的平衡十分脆弱,稍有差池就会被打破,他可不想再在这上面耽误时间了。
  “好好地为什么要回嘉州去?你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陛下岂能不封官加爵?”周夫人有些不甘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个有出息的人?在她看来李悠这正是要大展前途的机会,为何却要急流勇退?
  “回嘉州也好。”这些日子京中局势的变化也让周寿心惊胆战,他知道此时的京城以锦盒之前大有不同了,李悠的话也让他萌生了退意,“老夫也打算告老还乡,既然你想回嘉州的话,老夫就亲自将女儿送过去吧。”
  周寿的话让周夫人吃了一惊,但出于对丈夫的信任,她并未直接发问,反倒问起李悠这些日子的经历来;李悠挑了些轻松地事情说了即将,对于那些危险的事则一带而过,尽管如此也听得俩位老人吃惊不已。
  他甚至还听见窗外传来一阵阵倒吸冷气的声音,或许周南现在正和丹青俩人在外偷听吧?两位老人倒也开明,说了一会儿话就借口困了先行退去,李悠这才有了和周南单独说话的时间。
  “这些日子爹爹总是不让我出门,太平那里也少有聚会,我本以为是什么原因呢?没想到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的门道。”周南上上下下的打量他一番,发现他并未受伤才算安心下来,忍着泪水说道,“现在你可算是平安回来了。”
  见四下无人,丹青也躲到了一边,李悠连忙怜惜的将她搂到怀里安慰道,“本爵爷武艺出众、精通兵法,那是那么容易出事的。”
  “嗯,悠哥哥最厉害了。”若是以前周南或许就要笑话他厚脸皮了,可此时却是一脸认真地表示赞同,她方才在外面也听到了李悠的话,能在这样不利的局势下全身而回,自己这位姑爷还真是不同凡响。
  终究是还没过门,俩人不好单独待太长的时间,稍微说了几句话李悠就该回家了,临行前说道,“等过几日我去向陛下辞行,然后在咱们一起去嘉州,等成亲后我带你去游览嘉州的美景。”
  周南闻言红着脸小声的应了一句,显然也很期待李悠所描述的生活。
  从周学士府上回到嘉州伯府,还没顾得上和姚广孝继续商议,许光就又送来了一大堆的请柬,这里面既有太平郡主这样在京城之变中出力颇多的盟友的,也有丘尚俭这样和自己并肩作战多日的,还有郑亮等国子监同窗的……等李悠把这些看完病选出在那些不得不去的,和许光商量好行程后,已经是亥时了。
  尽管已经夜深,但事情紧急李悠也不顾得其他,立刻匆匆赶到姚广孝的房间里,和他继续商量起接下来的对策。
  “现在为难的就是如何说服陛下将我放行了。”李悠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最担心的问题,“如今陛下在京中并无多少可靠的人手,我算是比较得他信任的人之一,他恐怕没那么容易将我放行。”
  “此事贫僧已经想好了。”姚广孝智珠在握,“如今陛下对主公是既信任又猜忌,信任是因为您多次救他与危难之间,猜忌是因为您在他这一方的人马里威望过高;您若是离京可以让他方才猜忌,所以若是有合适的理由,他不会过于阻拦。”
  接着姚广孝慢慢道出了自己的计划,李悠一边点头以便为姚广孝查漏补缺,毕竟他才来到大魏没多久,对于大魏朝堂上的各种习俗及势力分布并不全都清楚,还需要理由根据他的思路来完善计划,不过姚广孝的这个方法听起来似乎的确可行,双方一直商议到子时才算将此事确定,然后各自回房睡去。
  李悠洗漱完毕躺在床上,还没合拢眼睛,虎符就再次亮了起来,“任务时间到,请宿主做好进入任务世界的准备,本次进入的世界为大明嘉靖三十九年,进入方式为肉身进入……”
  大明嘉靖三十九年?这是要参与什么战争?而且还是肉穿?这可是第一次啊,没了虎符所准备的身份,自己到底该如何来完成任务呢?还没等李悠发问结束,一道白光照射在他的身上,他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第203章
倭寇
  “公子,公子,该起来了。”一阵急促的呼喊声将李悠从睡梦中惊醒,他睁开眼睛一看,只见一名农夫模样的男子正慌张的冲了进来。
  李悠下意识的就向腰间摸去,但却摸了个空,平日里随身携带的唐刀此时毫无踪迹,不过稍倾他就冷静下来,以这名农夫的身板想要对他不利他完全应付的过来,尚不清楚自己究竟身处何地,李悠只好含糊的问道,“怎么了?”
  “公子,您昨日叫小的一早就叫您起来,您忘了么?”农夫委屈地说道,“小的方才起晚了,怕耽误您的事儿就赶紧来叫你了。”
  “哦,是我刚睡醒有些迷糊了。”李悠的话让他安静下来,找了借口将他哄了出去,李悠独自留在屋内研究起自己现在的装扮来,只见他一身青衫士子的打扮,怀里还有一些散碎银子和一份身份文书,上面的资料显示这是一名四处游学的秀才,名字么到依旧是李悠,应当是虎符为他提前准备好的。
  再调出虎符面板观察一番,只见唐刀和震天弓都在面板之内,箭矢什么的也不缺,可以随时取用,只是李悠怕吓着方才那名农夫所以还是暂时存放在虎符面板里吧。
  洗漱完毕出了屋子,李悠打量一番,这里应该是他某个靠近海洋的小村子,他向东望去,远远地可以看到大海潮起潮落。
  这时候方才那名农夫也送上了饭食,李悠吃完后从怀里摸出一小锭碎银子给他,然后问起自己所在的方位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