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292


第240章
敲竹杠
  “呦,这不是大才子逸之兄么?自从国子监一别后多日不见,今日怎么有空到我家来了?”李悠大大咧咧的来到客厅坐下,优哉游哉的翘起了二郎腿。
  无礼!胡逸之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待遇?以他的出身即使去了各家尚书府上对方也会客套几句,断不会像里有这样对待他,可想起临走时父亲的叮嘱,他只能强忍着咽下气来,强自挤出一丝笑容道,“听闻文阳兄将要成亲,小弟这是贺喜来了。”
  “不对吧?今儿个在朝堂上是胡大人说要给我送贺礼来着,怎么到你这儿成了你来道贺?”说着李悠顺手拿起了胡逸之送过来的礼单,轻飘飘地说道,“我明白了,大抵是胡贤弟念在昔日同窗之情的份上,单独送了我一份礼物;胡贤弟的盛情实在是让愚兄惭愧啊,啧啧,这份礼物实在是太厚了,想必比起令尊要送的也差不多了。”
  噗,胡逸之好悬一口血喷出来,没想到自己一时口误就被李悠抓住了漏洞,把他代表胡松年送的礼当成了他自己送的,这样说岂不是他们胡家还要在送一份?这份礼物可是不轻啊,零零碎碎加起来可是让他们父子好一阵儿的心疼,要是再送一份那还得了?况且听李悠的语气下一份要是比这一份少他可不依。
  于是胡逸之立刻无视了自己年纪比李悠大,应该他称呼自己为兄的事儿,连忙分辨道,“文阳兄误会了,我这次来是……”
  “哎,我就说胡贤弟何必如此客套呢?你和胡大人本为父子,按道理说送一份礼物就行了。”胡逸之正要点头,却听到李悠话锋一转,“不过既然送来了我再退回去岂不是辜负了胡贤弟的一番好意?既然如此我就觍颜收下了。”
  “另外,胡大人的礼就不用贤弟亲自出面了,排个管家什么的送来就行。”理由根本不给胡逸之分辨的机会,“哦,对了,胡贤弟若是有空,帮我去通知卢怀慎卢贤弟一声,咱们虽然都是国子监的同窗,但也不用见外,无需在贺礼上攀比,卢贤弟的礼物和胡贤弟的送得差不多就可以了。”
  我什么要来的这么快?胡逸之现在是后悔万分,若是他赶在卢怀慎后面送礼不就好了?到时候即使也要送两份贺礼,这埋怨也落不到自己头上,而现在等出去之后自己非给卢怀慎他们骂死不成?更别说他那个视财如命的爹,听到这个消息非心疼的吐血不成。
  这时候一名仆从走到李悠身旁小声耳语几句,李悠闻言起身道,“哦,正说卢贤弟呢,卢贤弟就过来了,胡贤弟陪我一起见客吧。”
  说完依旧是不等胡逸之回话,李悠就让仆人把吏部尚书卢承庆之子、李悠和胡逸之在国子监的同窗卢怀慎带了进来;刚从朝堂上下来你们就急乎乎的送礼过来,这是想我早点走啊,既然如此就别怪我再敲你们一笔了。
  卢怀慎进来后没注意到胡逸之的眼神,双手将礼单送上,李悠接过来扫了一眼道,“哈哈,卢贤弟送的贺礼可比胡贤弟的贵重了不少啊?不知道来日卢尚书的贺礼是不是也比胡参政的重呢?”参知政事相当于副相,简称为参政。
  啊,不是,这是我们卢家送来的,可不是我自己的礼物啊!还有卢尚书的贺礼是什么意思?难道还要我们家送两份?卢怀慎此时也是和胡逸之刚才一样一脸懵逼,完全忽视了李悠当面打开礼单是一件很失礼的事情。
  李悠照样没给他说话的机会,三言两语将送两份礼物的责任推到了胡逸之头上,就借口又有人送礼将他们俩人打发走了;胡逸之和卢怀慎欲哭无泪,他们完全没想到为了区区一份贺礼,李悠就能如此的不要脸啊。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还不止这些,吏部考功郎中孟超然不久之后也领略了一番李悠的厚脸皮,他笑眯眯的送上一份礼单说道,“下官前些日子得了一副眉坡居士的真迹,想来也只有爵爷您这样的俊才方能品出其中的韵味,故而就给您送来了。”
  “眉坡居士的真迹?”李悠也不见外,直接从礼物堆里抽出一幅卷轴来,打开后歪着脑袋打量两眼道,“孟大人莫不是戏弄某家来了?谁不知道某家是勋贵出身,平日只懂舞枪弄棒,从不会什么琴棋书画?某家成亲孟大人送这样的东西莫不是讽刺某家胸无点墨?看看人家卢公子和胡公子,送的不是金就是银,怎么到了你这儿就如此吝啬?”
  做得出“日日深杯酒满”这样词句的人自称胸无点墨?眉坡居士的真迹还不如金银?孟超然当下脑子就宕机了,愣了好半天才分辨道,“爵爷,您可不能这么说啊?千金易得,眉坡居士的真迹难求啊。”要不是觉得自己今日在朝堂上得罪李悠得罪的狠了,孟超然也舍不得拿出这份礼物来。
  “价值千金?”李悠愣愣的看着这幅书法。
  “是啊,只要您放出风声,手上有眉坡居士的真迹,保管有人千金来求。”孟超然马上解释道。
  “呵呵,你当本爵爷傻得不成?我可听说眉坡居士一生穷困孤苦,他的真迹若是价值千金,那会落到个冻饿而死的地步?”李悠当即嗤笑道,“不想送我千金的贺礼也就罢了,拿着东西来忽悠人算什么?莫不是看不起本爵爷?”
  当时和现在那能一样么?孟超然被李悠的强词夺理折腾的快哭了,只好强忍着心疼说道,“是,下官错了,下官这就回去为您补上千金之数。”
  孟超然被李悠敲了一笔垂头丧气的离去了,至于那副眉坡居士的真迹,李悠压根没有还回来的意思,他也不好索要,只当是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今日的客人似乎特别多,孟超然刚走,仆人再次来报,他的国子监同窗、并且和他们一起护送李圭回京的王机来访。
  “快快有请。”这位可不适合敲竹杠,李悠起身迎出去。
第241章
直言不讳
  “士衡兄人来了就行,又何须如此客套呢。”王机身为曾经并肩作战过的好友,自然不能同胡逸之、卢怀慎一般对待,李悠亲自将他迎进屋内说道。
  “文阳即将成亲,我又怎么好空手上门呢,何况你也知道置办这些东西对我们家来说一点也不难。”王机走到椅子边坐下,忽然被桌上的卷轴吸引了目光,“眉坡居士的真迹?!”
  “是啊,所说不如《重阳帖》那般有名,但也算是难得的上品了,文阳若是喜欢拿去就是。”李悠又不是真的胸无点墨,自然知道这件作品的价值。
  “用墨丰韵、结字扁平、横轻竖重、笔画舒展,正是眉坡居士的笔意,孟大人的这份礼可不轻啊。”王机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指临摹起来,浑然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是啊,他可是说价值千金呢。”李悠笑眯眯地回到座位上坐下。
  “千金易得,真迹难求。”王机抻开卷轴继续向下看,“你是怎么回他的?”
  “我说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不就是几个字么哪能值千金?让他回去给我补上这千金之数。”李悠将方才逗弄孟超然的事情说了一遍。
  “哈哈,文阳兄真乃妙人也,这孟超然现在该后悔早朝上的那一本了吧?”李悠的话惹得王机哈哈大笑。
  “呵,他才不会后悔呢,料想此事过后他也该升官了,花费千金买一级官位,即使再加上眉坡居士的真迹,这笔生意也不亏啊。”李悠讥讽道。
  “原来文阳早就看出他是受人指派了啊?”王机终于放下了卷轴,眼神飘忽不定,仔细留意着李悠面上的变化。
  “哎,如今我遭了陛下的猜忌,而杨介夫他们又深深忌惮与我,若不借着这个机会远离京师,恐怕连自身也难保啊。”李悠叹了一口气,吐出半句真言。
  “如今正是非常之时,陛下还做出这般举动来,实在是……”王机摇摇头,不知道怎么安慰李悠才好了。
  “也罢,京中险恶,我还是回嘉州去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吧。倒是王兄,日后还是要小心些,那杨介夫等人怕是早已视王兄为眼中钉了。”李悠认真地嘱咐道。
  “小弟知道,所以我最近也在琢磨外放的事情。”王机坦然说道,“以我们琅琊王家的底蕴,只要不触怒他们,谅他们也不敢继续纠缠。”
  “如此就祝王兄日后一帆风顺了。”李悠不禁有些好奇,按道理说他不是怕事的性子,为何会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城?不过他既然不说的话,李悠也不想多问,二人聊了几句王机就告辞离去,一切的谜底唯有等到将来再揭晓了。
  今天嘉州伯府格外忙碌,王机前脚才走,钱骅后脚就走了进来,不过他并未携带任何礼物,一进来就直接问道,“文阳贤弟,如此紧要关头,你却离开京城?究竟是何道理啊?”
  “子骐兄,小弟以为京城之事亦不可为,故而先行一步,伯父也是看清了局势方才没有加以阻拦,而且我没猜错的话,伯父想必已经在为子骐兄准备后路了吧?”李悠直言不讳地说道,他和钱骅相交甚笃,自然不愿意钱骅留在京城。
  “是啊,父亲让我随他一起回去,想必陛下也不会挽留吧?”钱骅眼中闪过一丝黯淡,从尉州到京城,他历尽了千辛万苦方才将李圭送回京中,保他重新做到了那张宝座上,谁知道宝座尚未坐热,李圭就开始猜忌他们,这实在是让钱骅有些心灰意冷。
  “那就走吧,如今支持陛下的势力本就弱于杨介夫一党,陛下还如此行事,早晚必败;我等又何必为此送命呢?”在大唐,李悠有与睢阳共存亡的打算,那是因为他身后有为数百姓需要守护;而在大魏,他可没有陪着李圭去送死的想法,他可以忠于华夏民族,却不会终于某个帝王,而且还是李圭这种根本不合格的帝王。
  “文阳,吾等世受君恩,因为这些就抛下陛下真的好么?”钱骅终究还是有些年轻,历来受的又是忠君的教育,一时之间难以转过弯来。
  “伯父是怎么劝你的?”李悠反问道。
  “家父说他年纪大了,想让我留在身边尽两年孝。”钱骅如实答道。
  用孝道来对抗忠君之道对钱骅的影响,钱飒真是一条老狐狸啊,这个借口简直无懈可击,李悠再次对这位前辈便是佩服,“伯父说的是,小弟就颇为后悔昔日只懂得读书习武,忘了在父母面前尽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世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此啊。”
  李悠为了让钱骅心安,不惜用自身的经历来劝说钱骅,“再说了,事情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杨介夫年纪毕竟大了,陛下只需静待时日,等他走了自然会夺回朝政大权。”
  好言相劝一番,钱骅总算抛下了心头的疙瘩,叹了一口气道,“哎,昔日我等共守尉州,如今你我都要离去,只剩下丘兄一人留在京城,我还是不放心啊。”
  “英国公府和咱们不一样,丘兄身上的担子比我们重。”丘尚俭是没办法离开京城的,因为他们家的根基就在这里,李悠也不好去劝,唯有日后让京中的人手多多留意他们家,要是遇到事情了看能不能帮他们渡过难关吧。
  “对了,钱兄,若是返回钱塘,还是练些团练的好,如今流民四起,朝廷兵马又多不堪用,手上有些力量,总归要好一些。”李悠压低嗓音劝道,钱家父子对他照顾有加,他可不希望他们家出事。
  “此事我记住了,等离开京城之前,我也去禁军中问问,看看有没有愿意跟我返回钱塘吧。”钱骅在禁军之中也是有些亲信的。
  二人一直聊到夜深方才散去,明天就可以去禁军之中挑选人手,还有去户部和兵部、工部索要钱粮、兵器还有匠人器械了,这些可是他们在朝堂上答应好,决不能让他们赖账。
第242章
漂没
  “伯符,可愿与我一同前往云州平贼?”李悠第一个就找到了周伯符,这样的猛将如果放过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只要有仗打,让某家去哪里都行,自从回到京城,这日子过得都淡出鸟来了。”周伯符一听说有机会打仗,立刻就答应下来。
  “好,江南的花船、青楼可比京城的有情调多了,等到了江南,我一定带伯符兄去好好玩玩。”如此轻易地就将他拉拢过来,李悠很是高兴。
  “某家不去,江南的小娘都喜欢吟诗作对,一点也不爽利,某家就喜欢直接推到就上的。”看来这周伯符并不是一个传统文化的支持者。
  “哈哈,这有何难。”李悠忍不住大笑起来,“到时候咱们用银子砸就是了,我就不信江南真有那么多不爱银子爱才子的青楼女子。”
  说罢李悠和他一起去说服了陌刀队的其他人,有周伯符做表率,这些人也很快答应下来,全部准备跟随李悠前往江南;这也就是不知道陌刀队威力的大魏了,若是放在大唐初期,哪个敢把这样的战略性军队收为己有?
  光有能打能杀的陌刀队还不够,李悠又从军中选了一些精干的伍长、什长、百户之类的基层军官,还有一些掌管军需、军法的辅助军官,这些人才是他将来组建军队的核心力量,花费了几天的功夫,三百人的军队和若干军官的名额就已经凑齐了,他终于有了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暗地里又仔细叮嘱了周伯符等核心团队成员一番,让他们去和家人商量商量,最好将家人都迁往江南;未来京中肯定有大变局,李悠并不想让他们遭受丧亲之痛,至于那些士卒相对要好一些,他们都是从大魏各地选出,绝大多数都是单身,尚未来得及娶亲,家人也不在京城之内,李悠打算等在江南安定下来再帮他们写信劝说家人迁往江南居住。
  团队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下来就该去兵部、户部和工部索要物资了,李悠直接带上周伯符。掌管军需的军官和一些陌刀队的士兵大摇大摆地来到了兵部衙门。
  “本爵爷要的兵器你们都准备好了没有?”径直走进兵部衙门,找到负责兵器发放的主事,李悠大大咧咧地坐下问道。
  “爵爷,都给您准备好了,刀枪一千五、弓五百、箭矢五万……”主事麻溜地报出李悠所需的物资清单,恭恭敬敬地将李悠带到武库之中,将给他准备的物资一一指出。
  “去点一下,看看有没有少的,还有那些破了的、生锈了的、烂了的垃圾咱们可不要。”李悠一挥手,在振威营中负责掌管军需的孙初阳立刻带着几名手下上前仔细查点起来。
  “大人,刀枪只有一千二,其中还有两百把不堪用的。”第一项物资查点清楚了。
  “这是?”李悠目光转向那名兵部主事。
  “漂没。”兵部主事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来,考虑到这是尚书大人千叮咛万嘱咐要办好的事情,主事还解释了几句,“爵爷,这是兵部的规矩,物资准备不易,经手之人落点好处他们才肯用心不是?下官想着这是为爵爷您准备的,已经擅自做主将漂没从三成降到了两成,您看,给南阳知府张果准备的五千刀枪可是只有三千出头的。”
  “哦?这么说我还要感谢你了?”李悠拉长了语调,声音中听不出究竟是什么心情。
  “不敢不敢,只要爵爷能体谅咱们的难处就好。”主事的腰弓成了虾米一般,点头哈腰地说道。
  “大人,弓也只有四百,其中有五十张遭了虫蛀水浸的。”孙初阳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