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292

  果然如他所料,混元教并非派来了一个探子,但每个人都卡在了那句辱骂宋志清的话上面;其实李悠本来还琢磨着是不是留下一两个探子在营中时刻监视,同时不断放出假消息唔到宋志清,但是转念一想,这些人的危害极大、迷惑性极强,若是他们在团练种展开传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最后还是选择将他们干净利落的拿下。
  一连三天,李悠总算是将第一批五百人挑选完毕,为了提高他们的警惕性以及预防有人通不过前期的训练,李悠还多招收了一百人作为备选。所招之人全都是身家清白、吃苦耐劳、老实憨厚的汉子,那种来历不明的、沾染上油滑之气的一个都没要。
  第四天,李悠将这六百名流民召集起来,进军士兵们挥舞棍棒不断抽打,让这些人勉强排出了个似模似样的队伍。
  这些人连续吃了几天饱饭,脸上方才有了几丝血色,李悠站起身来走到高台前,静静地看着他们,待众人都安静下来方才说道,“你们这些日子吃得饱、穿得暖,比起在外面当流民的日子如何?”
  听着下面乱七八糟的回答,李悠非常满意,能感受到流民和团练的差距就好啊,有了差距他们才会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过你们也别高兴太早了,前面告示上已经说过了,本次只招收五百名团练,而现在站在这里的却有六百人!也就是说你们之中还有一百人会被淘汰,赶出大营继续当流民去。”
  没点危机感光靠棍棒教训是不行的,一旁守候的禁军士卒又是挥舞棍棒一阵乱打,将嘈杂声压了下去,李悠继续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正式开始训练;凡是在训练中偷奸耍滑的,第一次重打二十军棍,第二次重打五十军棍,第三次赶出大营;凡是训练中不听从教官号令的,第一次重打二十军棍,第二次重打五十军棍,第三次赶出大营……”
  李悠一连串的喊出了若干条军法,考虑到这些百姓大多不识字,记不住太过复杂的东西的原因,李悠将军法减了又减,最后只剩下这么几条最要紧的暂时先使用;日后再慢慢添加并灌输给这些团练。
  “等一个月后,若是被赶出大营的还不到一百人,那么就根据平时训练的成绩再进行梯次筛选,凡是训练排在五百名之外的,同样通通赶出答应。”当然这个并不一定会坚决执行,若是那些人的训练成绩都达到了标准,那么李悠也舍不得放他们离开。
  说罢李悠按照花名册对这些人进行了重新编队,按照十二人一队,三队一旗,三旗一司设百总,三司为一局设把总的编制进行分配;这和戚家军的编制如出一辙,也和李悠熟悉的三三制编制大致相似;他如今只招收了六百名团练,因此暂时还用不上营以上的编制。
  “大人,小的和有地是一个村的,您就把我和他分到一起吧……啊!”哀求的话还没说完,负责军法的禁军士兵就是一顿乱棍打过去。
  利用同乡、亲族的关系在队伍中制造小团体可是李悠尤其忌讳的事情,怎么会让他如愿,他编排队伍也是根据花名册中的籍贯、姓氏等严格筛选,尽量避免有亲近关系的俩人同在一个小队之中。
  花了好一阵功夫,才让这些人按照重新编好的小队站好,李悠又给他们一一安排了小队长;他所带来的两百禁军士兵也分成了好几个部分,一部分进入团练充当队长、旗队长、百总、把总等基层官员,对这些士兵进行管理;另一部分技艺出众之辈充当教官,教习他们最基本的技艺;第三部分则充当军法官,负责宣传、执行军法;最后一部分则跟在李悠身边另作他用。
  另外李悠也并未堵死这些团练的上升途径,他虽然将队长以上的职位都给了他带来的禁军,但同样责令每个小队选出一名副队长来帮助队长对新的队伍进行管理;日后若是扩军,他们将是新队伍的队长备选。
  重新编排好队伍之后,这些人就在各小队队长的带领下,按照李悠的安排开始了艰苦的训练;而李悠也放弃了安逸的日子,整日在校场中观察着他们的训练。
第252章
根据地
  接下来一段时间,云州的官绅们依旧不时骚扰李悠,希望他早日派兵出击,可李悠一直用团练尚未练成为借口拖延下去,再丢过去几颗征召团练时抓到的混元教教徒的头颅,以示自己并非没有功劳,这些人就无话可说了。
  没了这些人的骚扰,李悠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到练兵上,有了从戚继光那里学来的练兵之法和技能“六如”的加成,这些淳朴的农夫们进展迅速,让周伯符等禁军军官啧啧称奇。
  此间李悠还回了一趟嘉州,查看了一番许光他们征召团练的情况;嘉州虽然没有遭受兵灾,少了流民作为兵源,但李家在嘉州经营两百余年,早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再加上老爵爷昔日留下的恩惠,征召团练的告示一经贴出,同样有许多人前来报名。
  这就是他们对我李家的信任啊,短短不可辜负了他们的殷切希望,忠叔和许光取出了嘉州伯府的存粮,拿来供养这些团练;而有了他们做表率,嘉州其他的士绅也比云州那边的陆彬谦等人大方许多,纷纷送来钱粮进行支援。
  因此没有遭受兵灾的嘉州召集的团练反倒比云州多上不少,等李悠回到嘉州之时许光已经招到了足足三千名体格健壮、老实憨厚的青壮。
  这就是根据地的作用啊,难怪乎曹操在老家一下就能招到这么多的人数;李悠见状大喜过望,又陪着许光训练了这些士兵数日,等他们熟悉了他从戚家军那里学到的练兵之法后方才离去,许光熟悉军事、经验丰富,这些事情交给他李悠非常放心。
  “如今咱们的操练比禁军都要来得重,因此饭食万万不能马虎。”训练量加大之后营养必须要跟得上,“许先生和忠叔帮忙盯紧了,若是有人敢在这上面伸手,别管他在府里做了多少年,亦或是谁家的亲戚,都严惩不贷。”
  “小爵爷尽管放心,忠叔掌管府中事务多年,这些人若是使出小手段,定然瞒不过忠叔,到时候许某定会给那些有想法的人一个难忘的教训。”许光看到逐渐成长的李悠,不禁想起了昔日在老爵爷手下领兵的时候,小爵爷如今还不到二十,就已经有了老爵爷四十岁时的风范啊,这让他和忠叔愈加感到欣慰。
  当然这次招人的并非只有团练,顾将子那边的工坊也开始了前期的筹备工作,嘉州伯府名下本来就有不少矿山、工坊之类的产业,现在李悠直接将这些都交给顾将子来管理;顾将子也不含糊,上任之后先是在这些工匠面前露了下手艺,并表示可以考虑将这些手艺传授给他们,那些原有的工匠顿时被他收服。
  这个时代想要学会一门手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么需要祖传的传承,要么需要先当上个十年八年学徒伺候好师傅再说,纵使如此往往也只能学到些皮毛,那些技艺的精髓往往只有师傅最疼爱的儿子或是关门弟子才能学到;现在顾将子竟然愿意将这些远远超过嘉州工匠水准的精湛技艺教授给他们,这些工匠怎么会犹豫?这可是往日跪下求人都学不来,而且足以传承数代的珍贵技艺啊。
  于是乎顾将子的工坊学堂也顺理成章的搭建起来,只是他对传授墨家的思想依旧很慎重,目前只是初步的教授一些工匠的基础技术,他打算先观察这些人一段时间,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行传授不迟。
  “顾先生果然好手艺。”李悠拿起一把狼筅赞道,当初他也只是画了一幅草图、和顾将子自己交代了自己的要求,没想到这么快他就做出成品来了,而且以李悠的眼光看来,这把狼筅的质量甚至还在戚家军的之上。
  “爵爷过奖了,小老儿以前从未打造过这些东西,眼下尚在摸索之中,这才是第一批成品,若是下一批小老儿保证比这次的更好。”受到如此重用,再加上墨家有了复兴的希望,顾将子这些日子甚至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
  “这些兵器虽然要得急,但顾先生也不要忘了打造水车、耧车之类的物件,这些才是我嘉州富强的根本;对了,我这里还有几幅图,顾先生可以拿去参详一二。”说罢李悠又拿出几幅图纸交给顾将子,这些是他根据小时候在农村玩耍的记忆所画出来的犁、风车等农家工具,料想到了二十一世纪还在使用的物件,定然要比现在用的好上许多吧。
  “当然,顾先生也不要以为我拿出来的东西就是不可更改的。”李悠提醒道,“顾先生可以从乡间请些擅长耕种的老农帮忙,待样品做出来后让他们给些意见,看看是否何用,以及能不能改得更好。”
  “小老儿记住了。”顾将子喜滋滋的将图纸收在怀中,自从他见到里又开始,这位小爵爷每次拿出的图纸都能给他带来颇多惊喜,想必这次的也不会意外吧。
  “还有,这些军中所用的东西,尺寸规格必须统一,我看顾先生和嘉州工匠所使用尺规略有不同,这些还是统一些的好。”没有统一的度量衡就没办法开启流水线作业的大杀器,因此李悠忍不住提醒道,顾将子一一答应下来。
  忙完公事,李悠来到了他家的别院之中,向周寿夫妇请安,如今还没有成亲,周寿一家不好搬到嘉州伯府中去住;好在这所别院周围风景清幽,无论是周寿夫妇还是周南都非常的喜欢,另外还有周伯符的夫人等京中熟人作陪,倒也不显得寂寞。
  “我们一切都好,不用过多挂心,只是贤婿,如今你到了云州一个多月才能回嘉州一趟,这定好的婚期该不会再变了吧?”自己家的女儿都来了嘉州,若是婚期再推迟可就闹笑话了。
  “岳父大人但请放心,我这次回来就是安排忠叔他们筹备婚礼,到时候定然要南妹妹风风光光的嫁过来才行。”李悠笑呵呵地回道,这段日子大概有他们忙的了。
第253章
勋贵的根基
  “丘兄慢走,来日我等再痛饮一番。”夜色渐黑,王机将喝得醉醺醺的丘尚俭送出门外,还不忘细心地叮嘱着他的仆役将他照看好。醉眼朦胧的丘尚俭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勉强挥挥手就算打过招呼,在侍从的搀扶下上马摇摇晃晃的离去。
  重新回到府中,王机吩咐仆从看好门户,自己悄无声息的来到后院之中,“父亲,客人已经送走了,孩儿可以进来吗?”
  “进来吧。”获得许可后王机推开房门走了进去,书房中一位相貌清癯的文士正在烛光下翻看着朝廷最新颁发的邸报,若是杨介夫等人看到此人定会大为惊讶,当代琅琊王氏的家主王逊竟然偷偷进了京城,而他们对此却一无所知。
  “孩儿拜见父亲。”世家大族最是讲究礼仪,王机也收起了在李悠、丘尚俭等人面前那副洒脱模样,一丝不苟的行过大礼。
  “哎,进京之前我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可是现在你却是让我失望了。”王逊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摇摇头轻叹道。
  “父亲,孩儿进京后不敢有丝毫马虎,自觉行事并无疏漏,若有错处还望父亲指正。”若是一般人家,那个后辈得了状元,还不马上被夸上天去?但是琅琊王氏却不一样,他们家族已经绵延近千年,祖上不知道出过多少宰相、三公之类的高官,区区一个前途未卜的状元还不能让他们动容。
  “李悠和钱飒这一老一小两个狐狸已经觉察到了京中的不妙,率先逃离了京城,唯有丘尚俭不知深厚还指望重振家声,早已成了杨介夫等人的眼中钉;这个时候你还和他来往如此密切?就不怕遭受池鱼之灾么?”见王机还要争辩王逊抬手制止了他的话语,“若仅仅是你也就罢了,但要是杨介夫以为这是我琅琊王氏的决定,这个责任你可担负得起?你不要忘了,在朝堂上你不仅代表着你自己,还代表着整个琅琊王氏。”
  家族的重担顿时压在了王机的肩上,让他无可辩驳;是啊,自己和丘尚俭的交往是个人私谊,但却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误解;试想一下,世代掌握军权的英国公之子和根基深厚的琅琊王氏后人凑到一起,这样的局面杨介夫定然不会放心。
  “杨介夫好大的手笔啊。”见王机似乎听了进去,王逊继续说道,“御驾亲征大败之后,不仅陛下的声望跌入谷底,就连和我们世家及寒门一系斗了两百余年的勋贵也没了翻身的机会,自此以后朝政就要落入杨介夫的掌控了;幸好他年纪大了,杨家的后辈又不争气,不然这大魏恐怕就要变天了。”
  “英国公等宿将虽然殒身国事,但各家年青一代尚在,再过上几年未尝没有翻身之日。”王机自觉抓到了父亲话语中的漏洞,“李悠、钱骅、丘尚俭都是人杰,待杨介夫死后他们定会卷土重来。”
  “糊涂。”王逊毫不客气的训斥道,“难道你到现在还不清楚那些勋贵赖以立身的根基是什么吗?此役过后他们根基损耗太甚,又那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呢?”
  “还请父亲明示。”王机依旧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凝神倾听着父亲的教诲,他知道这些都是长辈宦海多年的经验,任何一句就能让他受益无穷。
  “勋贵赖以在朝堂上安身立命的根基又二,其一乃是传承。”王逊竖起了第一根手指,“我等世家子弟和寒门出身的进士纵使能同一年得中,日后的发展也会比他们好上许多,这是什么原因?除了有家中多年经营的人脉提携之外,我们手上还握有族中长辈多年为官的经验传承,知道在官场上遇到了什么事情该如何应对,和族中培养的幕僚可供晚辈驱使,有了这两样,他们处理起政事来也要比那些埋头苦读的寒门士子轻松许多,政绩上也要好看不少,如此纵使没有长辈的帮助,他们的晋升速度也会比寒门士子快。”
  “那些勋贵也是一样,大魏为什么非他们不可?那是因为他们手上同样握着带兵打仗的经验传承,他们知道这些用人命换出来的经验是家族立身的根基,因此不会有任何人将这些经验诉诸笔墨,只能父子口口相传免得让别人得去。”
  “纵使书坊之中有各种兵书,料想你当年也曾看过不少;现在想想看那些兵书里写的是什么?不外乎一些‘用兵之道,存乎一心’之类大而化之的话,可有教你如何练兵、如何行军、如何计算粮草这些根本性的东西?就好像你若是担任地方官,自然明白要为政清明,但如何压服那些地方豪绅,让他们按照你的命令行事才是最关键的。”
  “此外那家勋贵不是靠吃空饷供养精锐亲兵方才能掌控军队,打得了胜仗的?如今这些多年积累的亲兵也都被杨介夫借着唐括部之手葬送了,这就好比是做知府没了得力可靠地幕僚就安定不了地方一样,他们也再难以控制住大军打得了胜仗了?”
  “眼下大魏掌握着这些经验的勋贵宿将丧失殆尽,这份经验传承也就此断了;多年积累的亲兵也毁于一旦,就算是这些年轻人能重入军营恐怕也不能向他们的父辈一般应付自如;打不了胜仗的勋贵对朝廷又有何用?纵使有一二才华横溢之辈能自行摸索出这些经验,但对整个勋贵集团的没落却是不可挽回的了。”
  说了好长一段王逊才停住了话语,他方才的语气路有一丝萧索,不知道是不是眼见勋贵的没落而想到了他们琅琊王氏的未来。
  “孩儿受教了。”一向自傲的王机听到这番赤裸裸的分析,方才明白自己和这些老奸巨猾的长辈还差得远呢。
  “好了,起来坐下吧。”见爱子显然是真的听了进去,王逊深感欣喜,继续问道,“方才和丘尚俭说了什么,宫中最近又有什么动静?”
第254章
落水
  “丘兄如今已经调离宫中,陛下身边的太监宫女也被换了一批,太平郡主的人手逐渐被清除出去,连魏公公近些日子好像也有失宠的迹象,如今要获取消息不像当初那般容易了。”王机先解释了一番,然后说道,“只是有消息说陛下最近似乎喜欢上了饮酒,几乎每日都要召集嫔妃宴饮,据说……据说还有几次喝醉了在宫中大骂众臣。”
  果然这大魏的江山要有大变动啊,王逊又想起了当初自己在琅琊郡王氏老宅之中的青箱楼上所看到的异像,荧惑犯太微乃是天下大乱之兆;自从那以后先是唐括部犯边,又是御驾亲征,大魏数十万精锐丧失殆尽,如今皇帝和文武百官不和,没了勋贵支持的他恐怕在龙椅上坐不了多久了。
  再加上北方连年干旱、南方水涝,朝廷又多年不兴修水利,数十年前不值一提的小小灾害都能让百姓流离失所,更有那些借机兼并土地的土豪劣绅逼得活不下去的百姓越来越多,这大魏四处都是乱象。
  前往漠北、西边的王氏子弟屡有消息传来,说漠北的唐括部首领阿鲁布英明果决,再加上袁章梳理内政,大有攻入中原成就一番事业的景象;而西北延绥镇亦有豪杰揭竿而起,处事公道、属下皆愿意为其效死,颇有王者气象。
  那日在青箱楼上看到的潜龙远不止这两位,东南亦有异像,值此关键时刻,王逊也不敢继续在琅琊郡老家继续休养,而是动身来到京城窥探天下变局,希望能早日做好准备;现在漠北和西北已经有王氏子弟更名改姓潜藏,但东南却没有着落,听闻王机说起那位年轻的嘉州伯的面相,王逊立刻动了心思,但此时非同小可,他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决定。
  “你外放的事情先不要做决定,这位嘉州伯的所作所为我还有些摸不透。”斟酌再三王逊吩咐道,“我这段时间会留在京城帮你盯着云州和嘉州的消息,等为父做了决定再为你寻觅一处合适的地方外放。”
  李悠本来就有护驾大功,手上还握着一股能决定京中局势的兵权,外面还有太平郡主、钱飒这样的实力派交好,若王逊处在这样的居室中恐怕会琢磨着如何控制皇帝、压倒杨介夫等文官了;没想到李悠却轻而易举的放弃了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转而返回嘉州老家办起团练来,这让王逊有些琢磨不透他,因此将王机的外放暂时向后压了压。
  “是,孩儿遵命。”王逊方才关于勋贵的分析已经让王机心服口服,所以纵使心中有所疑惑,也只会认为其中还有许多自己没想明白的地方,当下不敢分辩,打算回去先将这些日子的事情理一理再说。
  “嗯,你下去休息吧。”临走前王逊还不忘叮嘱一句,“依我看这些日子杨介夫也该琢磨对付丘尚俭了,你还是暂时和他疏远些吧。”
  “这……”王机愣了下,他终究不过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胸中少不了年轻人的热血,如今听闻父亲要自己放弃友人,他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如今乃是非常时期,切不可因为一时冲动而让我王家蒙难。”王逊一字一句地说道,语气虽然并不严苛,但还是压得王机喘不过气来。
  “孩儿……孩儿明白了。”王机知道自己对友谊的珍视让父亲不满意了,他行礼后退出了房子,看着他消逝的背影,王逊眯起了眼睛,他似乎看到爱子的腰似乎没有进来的时候那么直了。
  从后院出来,王机呆呆的看着天空中的月亮,无数人都羡慕他有一个显赫的出身,但只有他才知道身为绵延千年的世家子弟自己需要舍弃多少东西,家族的名声,千年的荣耀……这些从小就压在了他的肩膀之上,压得他都快要喘不过气来了,有时候他宁愿出生在寒门,纵使没有锦衣玉食,起码不用受这么多的拘束。
  郁闷之下王机想要仰天长啸,但想想后院的父亲,老宅祠堂中那一个个显赫的名字,他终究没有喊出声,只能摇摇头叹了口气,慢悠悠的回房休息去了。
  王机最近过得很压抑,而李圭这段时间同样郁闷,自从他为太平郡主钦点郡马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他看宫中的太监宫女,谁都像是外面拍进来的奸细,无论自己做了什么他们都会很快把消息传出去,要么传给太平郡主,要么传给杨介夫。
  正因为这个原因,他喜欢上了饮酒,那种醺醺然的感觉让他忘记了至今未能通过的大礼仪,忘记了御驾亲征的惨败,忘记了长安门外那淋漓的鲜血,忘记了宫外的郕王、忘记了朝堂上那些虚伪的面孔……
  “拿酒来!”今日来到御花园中散心的李圭有了饮酒的欲望,园中的姹紫嫣红也不能让他的心情好一些,唯有美酒方能解除他心中的忧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