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994

  “大风厂依旧改制了么,已经不算国企了,所以我们做事的观念也应该变一变,多从商业的角度考虑问题。”沈隆耐心地开导,“你想想看,你继续留在光明区,离家倒是近了,但是厂子距离高速路口远,市区又经常堵车,光运输费这块儿成本是不是就比在郊区高?而且光明区的地价可不便宜。”
  “就算将来宣布蔡成功签署的合同无效,重新谈拆迁条件,给的钱恐怕也不够你们在光明区买到足够的土地。”至于说政府免费给他们弄一块儿地,就更不现实了,没这个道理啊,“要是把这笔钱用在郊区,不仅够你们买地,还有余钱升级机器设备,这样岂不好得多?”
  “同伟说得有道理啊,至于这几步路也不算很大问题,现在地铁也已经规划到郊区了,就是多走几步路的问题而已。”陈岩石被沈隆给说动了,“我看现在好多年轻人上班都挺远的,他们不也没说什么么?”
  “大风厂员工的居住区还是相对比较集中的,等厂子发展了,完全可以弄几辆班车么!”大风厂虽然改制这么长时间了,郑西坡还是国企思维,这样可不适应商业社会的发展。
  “说得也是,我这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这样一想思路就开阔多了,好像郊区的工业园还有税费减免优惠吧?”土地的问题解决了,郑西坡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蔡老板现在已经跑路了,厂里也没人能接业务,这事儿……”
  “西坡同志,你现在可是老板了啊!”沈隆都无语了,你一个老板连业务都搞不定,还干什么董事长?这才是一家企业的命脉好么?如果不是你们赖上了陈岩石,大风厂怕是早就完犊子了。
  郑西坡一阵儿脸红,“我这要是被大家伙儿硬推上来的,说实话我也觉得我没这个能力当董事长。”
  “这样吧,我估计啊,以前蔡成功也不想让你们掺和到这些事情里面,所以你们缺少这方面的资源和渠道。”人家这么坦诚,倒是让沈隆不好继续说下去了,“既然你们都是老工人,技术水平应该没问题吧?”
  “这个您可以放心,留下的都是干了多年的老工人,技术水平没得说,蔡老板以前找来的客户可是没有一个在质量上挑毛病的。”郑西坡拍着胸脯保证。
  “作为一家服装厂,大风厂是有缺陷的,你们没有设计能力,只能帮别人代工,而且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缺少争取业务的能力,所以短时间内我只能帮你们介绍几家服装品牌,你们想办法拿下代工业务,然后想办法从外面引进管理人才,对企业进行改革。”电视剧对大风厂结局进行了美化。
  事实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冒防其他品牌的服装被人家发现不仅没有惩罚,还接到了新业务?你开家服装厂假冒下美特斯邦威的服装试试看?
第0362章
案子有进展了
  “陈老虽然帮你们争取到了股权,但是你们的思想依旧没有发生变化,依旧没有把自己真正当做厂子里的主人,从来没有从长远角度考虑过厂子的发展问题;从改制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大风厂和原来相比还是老样子,一出问题就想着找政府解决。”到后来,沈隆说话就渐渐有点不客气了。
  “有些问题固然应该找政府,但是你们不能所有问题都找政府吧?这不是一家成熟企业处理事情应有的态度,你想想看,如果一家私营企业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会不会和你们一样?”郑西坡为厂子和工人争取利益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手段和方法实在是有太多可商榷之处了。
  “我感觉啊,虽然换了个老板,但是西坡你们的确和在国企的时候没太大区别,之前把所有问题都丢给厂子,后来就全丢给蔡成功,同伟刚说的那些话很对啊。”陈老爷子也被沈隆给说动了,“我看,是该利用这次机会对厂子进行改革。”
  “你也别太担心,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过去了,培养出来的商业人才还是很多的,有能力主管大风厂的人有的是,只要你们愿意给他待遇,给他应有的权限,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来应聘的。”批评完了,也该安抚了。
  “不过这次你们可不能再向之前那样迟钝了,不要忘了学习,不要忘了对新总经理的监督。”沈隆语重心长地说道,“要不然,这次的事情过去了,将来还会遇到新的麻烦。”
  郑西坡默默无语,这些话他以前遇到的领导都没有和他说过,语气也很不客气,但是他觉得沈隆说得这些才是真正对大风厂好。
  “我在吕州招商小组工作的时候,曾经认识过一位做服装出口的老板,他这些年发展地不错,自己旗下的厂子已经无法满足业务的需求,不少业务都会外包出去,一会儿我给你他的联系方式,你就说是我介绍的,去和他谈谈合作的事情。”这件事儿其实也就是沈隆一句话的问题,相信黄总不会不给自己这个面子,但是这样起不到锻炼作用,沈隆还是希望郑西坡还有大风厂的工人们主动站出来迎接新的挑战。
  “打电话之前,先打听打听这家公司的情况,想想什么是他们急需的,什么又是你们的优势,这样才能说服对方不是?”哎,这么大的人了,这些基础的东西还得自己教,沈隆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郑西坡将联系方式和沈隆刚才所说的话记下,张张嘴吧似乎有什么问题要问,想想终究没好意思问出来,人家已经帮了自己这么多了,要是还纠缠那就太过,也显得自己和大风厂太过无能了。
  带着和往日所想截然不同的思想冲击,郑西坡告辞离开了,这时候也到吃饭的时间了,王馥真招呼着沈隆他们一起吃饭。
  “哎,老喽。”饭桌上,陈岩石长吁短叹,大风厂的问题困扰了他和郑西坡许久都没有拿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来,依旧只能想着找政府帮忙,却不想被沈隆三言两语就给解决了,这不仅仅是身份地位的问题,同样也是理念诧异的问题。
  “您可不老,您的身子骨可还硬朗着呢!”沈隆安慰道,陈老爷子可是一片好心。
  “思想已经跟不上了,刚不光是郑西坡听了羞愧,我也受了教育啊。”陈老爷子感慨道。
  “老爷子,不管时代再怎么变,有些东西还是不能变的,比如您那天在会上说得那些,比如您之前反映的那些问题也都的确存在。”或许在商业上面,老爷子没啥好主意,但是在监督方面,老爷子可是做得非常好的,“我们这些晚辈,还要靠您给我们提醒,帮我们把关。”
  “以后您要是遇到什么问题,还是可以找我么,只要确实存在这些问题,我肯定会处理到底。”接着沈隆又将自己和孙连城一起目睹的那些问题说了出来。
  老爷子也是极其愤怒,同时指出那些地方还有类似的情况,沈隆都一一记下,打算等过段时间再去看这些地方,他们有没有做出改变。
  事后没几天,郑西坡真的去给那个黄总打电话了,听说是新来的那位省长介绍的,对方不敢马虎,立刻让郑西坡去公司谈。
  听了一会儿,黄总就笑了,他做生意这么多年,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笨拙稚嫩的谈判对象了,但是郑西坡拿出来的几件样品质量确实过硬,开出来的价格也不高,他完全有足够的盈利空间。
  就算没有沈隆的面子,他也愿意多一个这样的合作伙伴,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郑总,你们厂子的实力我已经看到了,不过现在大风厂已经被查封,新的厂子还没有确定地方,我现在就算是有订单给你们,你们好像也没办法做啊?”
  郑西坡和同行的老马、尤会计小声商量了下,他们不好再因为这点小事儿去麻烦陈老爷子和沈隆了,于是打着胆子决定偷偷从窗户进去开工,现在拆迁已经暂停了,那些机器不能白白放在那里落灰吧?
  “黄总,您放心好了,您可以先给我们点小单子试试看,我们保证能按期保质完成。”他们拍着胸脯向黄总保证,黄总想想答应了下来,给了他们一笔小单子,能成最好,不能成也算是多了一个和祁省长聊天的话题不是。
  第二天,郑西坡就召集人手,在大风厂厂房窗户那儿搭了个梯子,工人们就从这里进出,大风厂重新恢复了生产。
  大风厂的复工引起了滨江集团的不满,开始有人找相关领导反映问题,试图让他们施加压力推动大风厂的拆迁工作。
  而与此同时,侯亮平和陈海双剑合璧,已经锁定了蔡成功的所在将他带了回来,这起备受关注的案子终于取得了初步进展,这下很多人可是慌了。
第0363章
死亡凝视李达康
  这件事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李达康,蔡成功将欧阳菁供了出来,侯亮平和陈海也找到了欧阳菁受贿的证据,但是该如何抓捕可就麻烦了。
  “我去吧,毕竟我才是汉东省反贪局的局长,这是我份内的工作。”陈海主动请缨,无论如何,欧阳菁也是李达康的夫人,去抓捕她肯定会得罪李达康。
  “还是我去吧,蔡成功的口供是我问出来的,我应该负责到底。”侯亮平想得要远一些,自己来汉东只是过渡,等这起案子结束就会回到最高检,就算得罪了李达康也没关系,反倒是陈海,他以后还要在汉东省内长期发展,得罪一名重量级常委并不合适。
  虽然他俩都不害怕这些,但能少点麻烦终究是好的,双方争执一番,最终还是侯亮平占据上风,获得了带队抓捕欧阳菁的资格。
  和电视剧里一样,抓捕欧阳菁的时候李达康依然在场,他那种交织着高高在上的官威、尊严被侵犯的愤怒、保护不了老婆的自怨、发妻从此两诀的悲伤的复杂眼神给侯亮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达康的死亡凝视在他脑海里徘徊久久不能忘记。
  以至于在沈隆面前,他还专门提起了这个眼神,“……当时这个眼神盯得我是一阵儿头皮发麻,还好李达康终究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并没有从车里下来。”
  “上次丁义珍是暗渡陈仓,这次又开车送欧阳菁去机场,李达康是越来越明火执仗了。”陆亦可对李达康很有意见。
  “亦可!”侯亮平赶紧制止,虽说这次是私下聚会,但在一位常委面前说另一位常委涉嫌违法,这显然不合适。
  “上次通知丁义珍的不会是李达康,他这个人一向小心谨慎、顾惜自己,丁义珍的事情他或许会装作没看见,但绝不会和丁义珍同流合污。”沈隆提醒道,他不想让陆亦可他们的精力浪费在李达康身上。
  “当年开会的时候就那几个人在场,就他们知道要抓捕丁义珍的事情,不是李达康还能是谁?丁义珍可是他手下的副市长啊?”见沈隆主动接过这个话题,陆亦可没有顾忌侯亮平的警告,和他讨论起来。
  “丁义珍虽然是李达康手下的副市长,但是他的人脉关系可不仅仅局限于李达康。”沈隆稍微点了点,“对了,上次让刘洪生送给你们的材料收到没有?”
  “已经收到了,从这些材料里可以看出,龙惠公司涉嫌违法的事情有很多,而且这些材料里几个主要人员和滨江集团的关系也不简单;哦,对了,还有关于梁家公子的那些材料也很有用,这或许可以成为突破口。”侯亮平回答道。
  他有些奇怪,当初自己这位学长已经查到了梁瑾涉嫌云川县李勇生案件的线索,为什么没有继续追查下去,不过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这些线索缺乏直接锁定梁瑾的证据,而那时候梁群峰还在位,很难突破梁群峰的阻挠取得突破。
  现在可不一样了,梁群峰只剩下半口气在医院躺着,再加上他最近查到的一些线索,已经可以对梁瑾进行抓捕了。
  “梁瑾可是肖钢玉的二舅子,你这么直接抓捕怕是比抓欧阳菁还困难吧?”沈隆提醒道,一方面是点出问题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未尝没有暗示他肖钢玉也有可能涉案的意思。
  “有困难也要上,不可能因为存在困难就不办案了吧?”侯亮平可是带着最高检的命令来的,他有这个底气和肖钢玉过招。
  “嗯,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就算有些事情我解决不了,不还有沙书记和田书记么?”沈隆开始给侯亮平撑腰了,“你们几个都一样,藏在暗处那些人是不会举手投降的,他们肯定会做出反击,这种反击有可能来自体制外,也有可能来自体制内,你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蔡成功还给侯亮平埋了个炸弹呢,现在检察院里有很多肖钢玉的人,搞不好那天就被这件事儿挖出来了。
  “对了,上次去高老师家里说起了你,听他们说好像你和吴法官已经很久没去他那儿了!”沈隆再次点了陆亦可一句,如果能从吴法官口中获知真相,事情就好办多了。
  从沈隆这儿得到了上级的支持,侯亮平等人满意地离去了,沈隆想想给李达康打了个电话,毕竟认识这么多年,欧阳菁出了事,自己也得去安慰安慰啊。
  来到李达康家中,看到王大路刚好从屋子里出来,想来是李达康拜托他去美国一趟,帮忙安慰他的女儿,以李达康的身份,可不方便出国。
  来到李达康家中,看到李达康精神有些沮丧,等他进来了才想起来迎接,说了一会儿欧阳菁的事情,李达康不太想聊这个,就转移了话题,说起沈隆之前对懒政问题的批评来。
  “这些事情简直太不像话了!我已经让市财政挤出一笔钱,对信访局的柜台进行整改,另外还在全市范围内强调了这个问题,让各部门都重视起来,务必要断绝本部门懒政的问题。”在自己的辖区内被查出这么多问题,李达康脸上也不好看。
  “原本这种问题就长期存在,早些时候好多人都是一杯茶一张报纸在单位混一天;自从沙书记冻结了人事任命之后,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京州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下面的市县反应可是有点迟钝,搞不好我还得再下去一趟啊!”有些人,不推他他就不动弹,甚至还有些推了也不动,非得拿鞭子抽着走!
  李达康从这段话里获取了好几层意思,首先这件事儿不是冲着京州来的,也不是冲着自己来的,这让他有些宽心,但是后面又点出了沙瑞金冻结人事任命的问题,又引起了他的警觉。
  这些名单都是赵立春留下的,他又在自己面前提起到底是什么用意呢?
第0364章
见招拆招
  这天,沈隆接到了沙瑞金的电话,让他过去一趟,沈隆来到沙瑞金的办公室里,见高育良、田国富还有汉东组织部长吴春林都在,应该是有重要问题要谈。
  “刚才育良同志给我提了个建议,说是之前冻结的一百二十五名干部任用,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同志年龄已经快到线了,如果再不提拔恐怕就要错过机会了。”沙瑞金说道,干部任用也是有年龄规定的,有时候差一个月都不行。
  一般情况下,副省要在六十岁退休,正省则会推迟到六十五岁,其它级别也有类似的规则,所以也因此衍生出了一个七上八下的惯例,到了五十七岁,还可以再进一步,等到五十八岁干不了几年,也就不适合提拔了。
  沙瑞金一来就冻结了干部任用,其它年龄差些的还可以等待,而其中有些眼看着就要超过七上八下年龄界限的人就着急了,要是再拖下去,生日一过可就没指望了。
  “是啊,很多同志差几个月就不能上了,耽误不起啊,像陈老那样的悲剧不能再发生了!”高育良语重心长地说道,他知道沈隆和沙瑞金同陈岩石关系好,还特意点了陈岩石临退休错过提副部的事情,来增加说服力。
  高育良着急了,沈隆心里想着,沙瑞金一上来就冻结了干部任命,让他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所以才有了这次试探。
  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将干部任命冻结化解,就说明沙瑞金或者更高层次对赵立春并没有意见,这仅仅是沙瑞金初来乍到立威的手段而已;他可以凭借这个机会收获一大批人情,还能缓解沙瑞金给大家伙儿带来的压力,以免有人慌乱之下出错。
  “这个情况我也注意到了。”一看现在办公室里的几个人,沈隆就明白沙瑞金的意思了,高育良是此事的倡议者,吴春林负责组织人事工作,谈这个问题他俩肯定是离不开的,剩下的田国富和自己都是空降到汉东的,该站什么立场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把手是不会轻易表态的,尤其是在这种人多的情况下,要是被顶回去可是会损害一把手的权威,所以最好其它人先发言,一把手最后总结拍板,于是沈隆接过高育良的话题,“我觉得可以让组织部门和纪律部门提前考察这些临近到线的干部,咱们既要考虑同志们的政治前途,也要把好用人关么!”
  这一手连消带打将高育良的试探化解与无形,松开对压线干部的考察避免了有人因为干部任命冻结而耽搁,体现了组织的细心,而剩下的人继续考察则能够继续施加压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