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94

  好在大家伙儿都是十六七,最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点还扛得住,不一会儿就有人撺掇着唱起歌来,大家伙儿你一首我一首唱着时下流行的革命歌曲,车厢里变得热闹起来。
  沈隆没有出这个风头,他靠在车厢上闭目养神;这个时期的火车速度很慢,他们乘坐的这列火车每小时估摸着也就二三十公里,从京城前往西安有一千两百多公里,再加上中间停车的时间,他们硬是花了三天两夜才抵达陕西。
  等下车的时候,这群人走路都是飘的,到了西安这些知青就散了,有的要继续向西,去大西北插队,有的从这里转车进川,沈隆则留在当地准备去陕北。
  在西安休息一晚,沈隆又和一群当地知青挤上了前往陕北的大卡车,卡车上搭了个棚子用来遮风挡雨,他们就站在车斗里抓着扶手一摇三晃向北方驶去。
  这可比做火车难受多了,没走多远就有不少人晕车吐了,司机也不停车,那些人就趴在车沿上往下吐,汽车开了一路,呕吐物洒了一路。
  他们要去的是靖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和安边、定边并称三边,在明代,大明的军队就在这里先后抵御了蒙古人、鞑靼人、瓦剌人的进攻,由此可知这地方到底有多偏远了。
  大家伙儿快把胆汁都吐出来的时候,汽车终于到了靖边县城,说是县城,实际上比起沈隆老家的镇子还要不如,县城总共只有一条街,街道两边全是低矮的房屋,水泥房子只有那么几栋,不是政府单位就是学校。
  “同志们,我是县知青安置办主任马贵平,欢迎大家来我们县插队……大家先吃饭,等吃完饭再送你们去公社。”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代表当地迎接他们,马贵平个子不高,但显得很精干。
  这就是钟跃民他爹的老警卫员吧?沈隆三口两口喝完玉米糊糊,找到马贵平,“马主任你好,我想向你打听个人,这人是我的朋友,也是从京城来的,比我早来一个月,叫钟跃民,不知道他下到那个公社了?”
  “北京来的?钟跃民?”马贵平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上个月我刚好出差去了,回头我帮你查查吧,下次你进城的时候来找我。”
  “哎,好勒,他爸叫钟山岳,您可别找错了。”沈隆特意点了一句。
  “啥?钟山岳?以前四野的那个师长?”马贵平立马站了起来,怎么自家老首长的孩子到自己家了,他现在才知道。
  “对,就是那个,他爸有问题没说清楚,跃民没办法当兵,就来陕北插队了。”沈隆说道。
  马贵平将这些件事儿记在心上,打算回头找出钟跃民插队的村子去看看他。
  吃完饭,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坐上大车前往各自的村子,和原著一样,沈隆要插队的地方是红卫公社白店村,他这个小组有十个人,七女三男,其它两个男生正在窃喜狼少肉多。
  沈隆却看着这七个女生直挠头,到底谁才是李奎勇的相好来着?
第0035章
秦岭
  原著中,李奎勇临死前和钟跃民说了自己这几年在白店村插队的情况,他在这儿有个西安来的相好,俩人好了三年,李奎勇害怕拖累这个姑娘,最后咬牙和她断了,经人介绍认识了自己的老婆王淑芬,才算成家。
  从李奎勇的话里可以看出,他是真喜欢这姑娘啊,沈隆自然要想办法满足他这个愿望,找到当初那个姑娘,可他继承李奎勇的记忆只是到被捅刀之前,之后的记忆完全没有啊,书里有没有出现这姑娘的名字,到底该怎么找去?
  这下沈隆有点抓瞎了,还有就算不和王淑芬结婚,帮衬她家一把也是应该的,只是淑芬这个名字太普通了,王又是大姓,恐怕也不好找啊?
  抱着万一的希望,沈隆开口说道,“同学们,咱们今后就要在一个锅里抡勺子了,大家先认识认识呗?我先做个自我介绍啊,我叫李奎勇,从京城来的。”
  “我叫胡建军,从西安来的。”这年头叫建军的挺多,得亏这家伙不是京城来的,要不然沈隆就要问他借那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来瞅瞅了。
  “江少安,也是西安来的,我四中的,你那个学校的?”
  “我铁一中的。”
  两个男生介绍完,一个面容俊秀、身材苗条的姑娘大大方方的开口了,“我叫秦岭,京城来的,不过老家在关中。”
  怪不得能把钟跃民迷成这样,这姑娘长得真漂亮啊,纵使沈隆这样看多了美女的人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剩下六个妹子挨个自我介绍,孙晓霞,金红梅,刘卫红,刘英,王丽萍,赵红霞,都是西安来的,让沈隆打算从籍贯找到李奎勇相好的希望落了空。
  “合着你们都是西安来的?就我们俩是京城的?”这下该咋办?沈隆挨个打量过去,他可以确定秦岭不是,剩下的六个那个看着都像那个看着又都不像。
  “我们这一批大多都是本省的,京城来的那波上个月就走了。”江少安消息灵通点,听他这么一说,沈隆有点明白了,自己因为受伤迟来了一个月,就只好跟着本省的知青一块儿过来了。
  “那咱们就算认识了,以后都互相帮助。”得,这下算是没办法了,自己和李奎勇性子不同,能吸引到的姑娘也不一样,怕是很难搭上他的相好了,既然如此,那就看看能不能找到王淑芬吧,沈隆摸出一包大前门拆开给江少安、胡建军还有白店村来接他的支书白明川。
  “呦,大前门,这可是好烟。”白明川没舍得抽,凑在鼻孔闻了两下夹在耳朵上,点起了自己的旱烟袋。
  “白支书,我问下咱们白店村到底啥情况?是不是都是姓白的啊?”一开口就问王淑芬太过唐突,只好旁敲侧击。
  “也不全是,白店村白是大姓,不过还有王姓、田姓,要是放到整个公社,王姓才是最大的,红卫公社起码一半儿人姓王。”白明川抽着烟袋说道。
  彻底完蛋,不仅是相好找不到了,老婆也没影了!公社相当于后世的乡镇,一个乡镇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号人,其中一半儿都姓王,叫王淑芬的肯定少不了,想找也没办法找去。
  路上没遇到回娘家的小夫妻,白明川也没唱信天游,大车就这么咯吱咯吱回到了白店村,欢迎知青们的大会开过,白明川赶着大车将他们送到住处。
  和钟跃民他们一样,白店村给知青们安排的住处是村边两个已经废弃的破窑洞,村里帮忙修整了下勉强能住人;现在那个村子都不宽裕,实在是没钱给他们大修。
  沈隆早有心理准备,胡建军和江少安没想那么多,指着窑洞说起了主席在延安的日子,几个女生脸上倒是有些不好看。
  把稍微好点的那口窑洞留给女生,沈隆带着他们从大车上往下卸东西,他身强力壮专找大行李搬,胡建军也不甘示弱,提起沈隆的箱子就走,差点被带了个趔趄。
  “奎勇,你带的都是啥玩意儿,咋这重的?”胡建军揉了揉肩膀。
  “都是些书,还有些主席像章,还是我来吧!”沈隆单手提溜起,顺道还提起了胡建军的箱子,轻轻松松就送到窑洞里面。
  “书?都是些啥书?我能借来看看么?”一听见是书,秦岭赶紧问道。
  “大部分都是数理化方面的书,还有些农业、工业方面的,小说也有几本,想看一会儿自己挑去,别弄坏了就成。”沈隆随意地答道,他知道秦岭是个爱看书的姑娘,刚认识钟跃民那会儿和他聊得都是《在路上》、《麦田守望者》、《向上爬》、《带星星的火车票》这些外国小说,用日后的话来说,秦岭就是个文艺女青年。
  “你们刚来,先歇两天,歇好了我再给你们安排任务。”车子空了,白明川拍拍屁股走了,知青们挤在男生窑洞里,开始讨论日后的生活。
  “白支书让咱们休息两天,咱可不能当真,明天要是没问题的话,咱们就去找白支书上工吧,刚来要给老乡留个好印象,要是让他们觉得咱们娇气就不好了。”看看没人开口,沈隆先说话了,“还有,我听说这儿粮食不够吃,每到断粮的时候村民都一起出去讨饭,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粮食尽量省着吃。”
  “不会吧?县上不是让村里给咱们粮食么?”孙晓霞问道。
  “这村子究竟啥情况你也看到了,就那么几片零零碎碎的地,还不是水浇地,一年能收多少粮食?供应村里怕都困难,再填上咱们十张嘴就更不够吃了。”钟跃民那儿断粮了,他们这儿估计也不会好过。
  “所以,为了节省粮食,咱们还是搭伙一起吃饭吧,你们都有谁会做饭?”做大锅饭不仅可以节省粮食,还能节省柴火,在沙漠边缘,柴火同样稀缺。
  女生那边会做饭的挺多,男生这边就沈隆一个了,“这样吧,开始时候我先替他俩做,让他俩慢慢学吧!”
第0036章
留下点什么
  现在是冬天,没什么农活儿,不过这时候全国各地都在大修水利,客观的来说,这十年并非全是坏事儿,起码这些水利工程很多一直到很久之后都在使用。
  经过昨天晚上的会议,沈隆无形之中就成了这十名知青中的头头,一大早带着他们找到了白明川,要求给他们安排上工。
  客套了两句白明川就带着他们去了工地,七名女知青跟着妇女主任去做些煮饭之类的轻活儿,剩下三人跟着生产队长白光亮挖土、运土。
  “你们都是城里来的娃,怕是没干过多少粗活,一上来先不要用死力气,照着我的样子来。”白光亮拿着锄头给他们做示范,等他回过头来的时候眼前一亮,“呦,你这个后生是个内行,以前也干过?”
  别提了,当初可没少被龟仙人折腾,沈隆憨厚地笑笑,配着李奎勇老实的面相让周围的乡亲觉得格外亲切,“没学过,是白队长教得好!”
  他不光自己干,还帮着胡建军、江少安调整动作,白光亮拿锄头几十年了,会干不会说,沈隆会干也会说,很快这俩也干得有模有样了,旁边的村民竖起了大拇指,一个劲的夸赞他们三个是好后生。
  农民其实是很淳朴的,刚开始时候可能觉得村里多了十个人分口粮有些不舒服,可现在看到这些娃娃一点儿也不娇气,愿意和他们一起干活,心里的怨气也散了些。
  干了一阵儿,休息的时候,沈隆也和他们一样将锄头放平坐在锄头把上,拿出大前门散了个精光,“抽完这些我也没了,以后怕是还要找你们要旱烟抽。”
  “你个后生,见外了不是?回头我给你找个烟袋锅,想抽了我给你抓烟叶。”对比其他村里那些偷奸耍滑的知青,白光亮越看沈隆越满意,就刚才那么一会儿的功夫,沈隆干得活比村里两个壮劳力还多,可惜他不是白店村的,要不然就凭这把子力气,白光亮就愿意把闺女嫁给沈隆。
  大伙儿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说起了闲话,在场的除了白光亮之外,大多都是些年轻后生,年轻后生聚到一起话里话外自然离不开女人,这会儿边上也没外人,他们开得玩笑一个比一个荤,还有些故意找他们几个城里后生逗。
  胡建军和江少安脸红的不行,沈隆却开始反击了,他瞅着刚才闹哄得最凶那个叫白喜娃,于是想起了一个看过的笑话,“光听你们说了,我也给你们说个;话说村里有个后生叫喜蛋,有一天喜蛋老婆看喜蛋不在,就去公公家找他,进门一看公公正在洗头,就问,爹,喜蛋了?公公看了一眼没吭声,喜蛋老婆还以为他没听见,又问,爹,喜蛋了?公公立马火了,洗蛋?爷一会儿还要洗逑了!”
  “哈哈哈哈哈哈!”众人秒懂,看着白喜娃笑得前仰后合,自那以后,众人再也不敢拿沈隆他们开玩笑了,生怕给自己惹上麻烦,至于白喜娃,好多人都开始喊他喜蛋了。
  中午一顿是在工地上吃的,散工之后,众人回到窑洞开始自己做饭,村里给的都是些高粱、玉米之类的粗粮,最多加点土豆、萝卜当菜,不过沈隆的手艺也不是白给的,简单的菜肴也让他做得很不一般。
  吃得胡建军一愣一愣的,“高粱面啥时候这好吃了?”
  “不是高粱好吃,是奎勇的手艺好。”秦岭抿着嘴笑道,“这下可坏事了,你们的口味怕都让奎勇养叼了,以后轮到我做饭的时候别嫌难吃啊。”
  吃过饭,江少安和胡建军主动接过洗碗的活儿,秦岭过来找沈隆借书,沈隆打开箱子,从一堆《数理化自学教材》下面翻出一本《帕乌斯托夫斯基选集》递给秦岭,“给,我觉得这本书不错,他的作品不像其他苏联作家那么充满苦难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幻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够苦难的了,偶尔看看他的作品倒也不错。”
  这还是沈隆从废品回收站里翻出来的,时下流行的那些充满革命斗争精神的作品他不大喜欢,反倒是这本书比较符合自己的口味,就带到陕北来打发时间,以他对秦岭的了解,他觉得秦岭大概也会喜欢。
  “倒是没看出来,你还喜欢这种书?”秦岭有些惊讶,李奎勇的面相不太像爱读书的,而且他的穿着打扮也和那些干部子弟不同,一般来说这种人平时接触不到这类型的书籍,更别说喜欢上了。
  “读书总是有用的,别看现在各个学校都停课了,可一个国家总归还是需要知识的。”沈隆避而不谈,反倒拿起一本《数理化自学教材》,“每天下工回来时间还早,直接睡觉太浪费了,你回去问问都有谁想学习的,咱们一起自学好了。”
  “好,我这就去!”秦岭回去了,走到窑洞口她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沈隆,她觉得眼前这个男人和自己此前接触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她是书香门第出身,认识的知识分子很多,可那些知识分子总爱端着,很难沉下来和农民打成一片,而一般贫民出身的孩子又没有他看得那么深远。
  问了一遍,胡建军还有孙晓霞、刘英、王丽萍几个想继续读书,剩下几个当初在学校就嫌读书辛苦,现在好不容易自由了,谁还愿意继续刻苦?
  沈隆也不勉强,一个人的命运啊终究还是要自己负责的。
  就这样过了大半个月,沈隆和白店村的乡亲们都认识了,和白光亮、白明川也混熟了,他感觉时候差不多,就找到白明川,“支书,我问个事儿啊,咱村里的学校咋不办了?这些天就看到娃娃们一个个光着腚满村乱跑了。”
  “村里没钱,供不起呗。”白明川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说道。
  “支书,你看这样成不?我们住的地方旁边不还有两口破窑洞么?收拾收拾弄成教室,几个知青轮流给孩子上课。”在白店村还要待好几年,多少也该给村里留点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