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994

  警官哼了一声,没搭理他,带着手下的人走了,黄毛看着沈隆嘿嘿傻笑,要不是他更改了计划,将药放到其他地方,又把锦旗收走,这下可就真暴露了。
  “看到没,咱们得罪的可不是一般人,这才只是第一次,只要咱们还在卖药,警察肯定还会盯上咱们,你害怕不?”沈隆揉了一把他的黄毛,取出一根烟点上。
  “不怕!”黄毛继续傻笑,“要是他们抓住我,我就把事儿都抗了。”
  “你倒是讲义气,但是你说得出药是从那儿买的?又是怎么样从印度运回来的么?”沈隆有些感动,旋即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什么都不知道你还抗什么抗?”
  不过黄毛说得也有道理啊,制药公司影响力巨大,警方对仿制药的查处也会越来越严格,就算自己再小心,也迟早都会暴露,自己一旦暴露,新药的开发就会陷入停滞,这事儿得提前做好准备才行;烟雾缭绕中,沈隆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过了几天,张长林一脸兴奋地回来了,“勇哥,公司我还在调查,不过郊外的地我已经找好了,您要是有时间咱们过去看看!”
  “行,黄毛你帮我看店,我出去趟!”沈隆起身走了,黄毛满头雾水地看着他俩,前些日子勇哥不是还打了他一顿么?怎么现在又混到一起了?
  看完郊外的这块地,沈隆很是满意,张长林处理这些事儿还是很有一手的,“行,没问题,价格也合适,你再压压价,过两天就把合同签了吧!另外再雇点附近的农民,咱们尽快就把摊子铺开。”
第0421章
民科的正确打开方式
  “好,这些都是小事儿,公司的事儿我想办法尽快处理好。”张长林应道,他没敢问沈隆打算用这块地干什么,只是琢磨着场面肯定不小。
  回到市区,张长林自己忙活去了,沈隆重新回到店里,拿起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复习资料准备复习,多做些准备总是没错的;在他看书的时候,黄毛时不时瞄他一眼,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沈隆被看得烦了,干脆放下书问道,“说吧,到底有什么事儿?”估计再不问,这家伙就该憋坏了。
  “那个骗子为啥过来找你?”黄毛憋了半天就憋出这么一句,估计他从刚才沈隆他们离开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儿。
  “骗子有时候也有用处,刚才你也看到了,咱们已经被警察盯上了,就算再小心,迟早也会被他们发现问题,这时候就要有人顶上去了,张长林是个好人选。”这里不是二战后的美国,沈隆只能延迟被发现的时间,却没办法彻底避免。
  “等下次发药,我就让张长林给你们发,然后你们再散给其它病人,要是被警察抓到了,张长林会把这件事儿扛起来,我还是能继续给你们弄药。”沈隆不怕张长林不答应,只要给够了钱,让他坐几年牢算什么?他也不敢不答应。
  从抓到张长林,到重新锁定自己,警方需要一些时间,这就为沈隆赢得了宝贵的缓冲,到那时候种植基地的雪莲也该成熟,新药的研发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放心,你们不会有事儿,你们也是受害者,到时候把事儿全推到张长林头上就行了。”沈隆安慰道,电影里被判刑的也只有程勇一个,刘思慧、刘牧师他们都没有出事儿,归根结底他们只是帮其他病人从程勇这儿买药而已,既不是进货的,也没有从中牟利,就算有些小问题,法院也不会太过追究。
  这时候病人的身份无形中对他们进行了保护,要是把他们抓进去了,监狱还得给他们看病,那家监狱承担的起格列宁的价格?
  “他可是个骗子,你别被他骗了。”黄毛消化了好半天,才结结巴巴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想骗我还早得很呢!”沈隆笑笑不以为意,之前的手段已经将张长林收拾地妥妥帖帖,他压根儿就没这个胆子。
  上海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制药行业也较为发达,没过多久张长林就找到几家企业供沈隆选择,沈隆挨个考察一番,根据自己现在财力能承担的范围拿下了一家小型制药企业。
  在此期间他还参加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实践技能环节,不出意料地拿到了高分,借着这个理由,他再次提上东西找到翁泉海表示感谢。
  “不用客气,咱们中医药界如今发展困难,能让你这样的高手得到实践的机会,也是我应该做的。”翁泉海如今的态度已经大为改变,看待沈隆也越发欣赏起来,“中医馆的事情,我已经和那几个徒弟说了,你现在就可以办手续了。”
  “多谢翁老先生,您帮我约下这位师兄,看看他那天有时间,我上门拜会拜会。”该表示的肯定还是要表示的。
  “明天就行,这是他的名片,你按照名片上的电话和地址找他吧,一般来说,业内是这么个标准……”翁泉海还细心地点明了其中的门道,免得沈隆花冤枉钱。
  “没问题,这些分寸我还是晓得的;哦,对了,这次来我还带了篇文章想请您帮忙看看。”沈隆从包里拿出先前写好的论文递了过去。
  程勇先前就是个卖印度神油的,毫无医学根基,这样的人给人看病肯定会引起他人诟病,就好比民科参与正儿八经的科研项目一般,所以沈隆除了考取执业医师资格之外,也有其他准备,这篇论文就是其中之一。
  论文同样是鉴定一名医生水平的关键,许多医生评职称都有论文的要求,如果能在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也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一说起民科,大家可能都会以为官方科研机构对民间科学家十分反感,其实也不完全如此,正统科学家反感的那些不遵循科学规律、胡说八道的民科,比如郭英森这样的人,真有本事的人他们还是很欣赏的。
  在国外,有拉马努金这样的牛人,他早年间只是印度的一名普通小职员,通过自己的研究撰写论文邮寄给剑桥大学的哈代教授,哈代一眼就看出了拉马努金的数学天才,邀请他去剑桥做研究,拉马努金就此成为著名数学家。
  国内也有类似的案例,中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得者陆家羲原本也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老师,他利用业余时间长期研究组合数学,撰写出大量有价值的论文,最终也获得了正统科学界的认可。
  这两个例子都能证明,只要你有真才实学,能拿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正统科学界是会认可你的,你要是啥干货都没有,放着那么多的论文发表渠道不用,非要拿着自己乱七八糟的东西跑去清华北大门口堵着,谁会给你好脸色?
  就算你跑去电视台做节目,除了引起一群对科学界并不了解的人的同情之外,也是毫无用处。
  拉马努金和陆家羲那样才是民科正确的打开姿势,沈隆也打算模仿他们俩的例子,所以才撰写了这篇论文。
  “《论昆仑金线雪莲的再发现和药用价值》?小程,你这是要发表论文啊?”翁泉海仔细看了一眼题目问道。
  “是的,我师父过世的时候给我留了点种子,如今我已经把种子种出来了。”沈隆将手里捧着的花盆放到翁泉海桌上,“这种就是古籍中记载的昆仑金线雪莲了,它对血症有非常好的效果,许多古方之中都有记载。”
  “我也在古书上见过,不是说这种草药已经绝种好多年了么?”翁泉海认真起来。
第0422章
刷声望
  “我师傅也是这么说的,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昆仑山到处寻找这种药草,最终只找到了几颗种子,自己却落下一身病根去世了,这也是我执意要考执业医师的原因,总不能让师傅的一生心血浪费吧?”沈隆说话的时候眼圈有些泛红。
  翁泉海也受到了感染,“哎,可惜了,要是我早些知道这些事儿,怎么也得去拜会拜会你师傅,这样的人才是我们中医药界的脊梁啊。”
  “这篇论文我一定要好好研究。”翁泉海郑重其事地说道,“如果没有问题,我给你做推荐,争取发表在《中国中药杂志》或者《药学学报》上。”
  这两份期刊也是目前国内中医药学最权威的期刊,影响因子都在1.4以上,对一些热门学科的期刊来说,这点影响因子或许算不上什么,但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影响因子超过1的都没几本,1.4已经是最顶尖的存在了。
  “最近我总算是把这种药草培育成功了,这盆您可以拿去做实验,对我的论文进行核实。”毕竟这种药草已经绝迹多年,中医药界对它的研究很少,没有其他论文可供参考,要想核实论文的真实性,就必须做实验。
  “嗯,实验肯定要做,到时候我也会附一份实验报告放在你论文下面;做实验的时候,我把上海几个老家伙都一起叫过来,他们肯定也对这种已经绝种的药草有兴趣。”珍稀药材对这些老中医的吸引力,就好比限量版奢侈品对女性的吸引力一样,不怕他们不来。
  “要是材料不够我这儿还有,我刚在郊外弄了个中草药种植基地,准备大规模种植这种草药,虽然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收获大量草药,不过一些做实验的材料还是有的。”在《人民的名义》世界,这种雪莲的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沈隆带了充足的种子和材料。
  “这可是大好事儿啊,现在一些珍贵中药的材料是越来越罕见了,规模化种植培育又要大量的金钱,可没多少人能承担。”翁泉海对沈隆的财力有点疑惑,不过人家都说已经尊卑好种植基地了,他也没多问,老派人对谈钱的事儿都很小心。
  “那我先走了,论文您慢慢帮我看,到时候通讯作者就写您的名字吧,就当我沾您的光了!”沈隆起身说道,通讯作者虽然比不上第一作者,但终究也能给翁泉海增添声望,这也是沈隆赠与他的好处,有了好处他办事儿才会更用心。
  “小程,这怎么好意思呢?”翁泉海笑了,沈隆如此懂事他很满意,客气两句就接受了,名义上他俩可是师徒,师傅当徒弟的通讯作者也是业内惯例。
  第二天,沈隆带着张长林一起去见了那位中医馆名义上的负责人,请他在某家老字号本帮菜馆吃了顿饭,在饭桌上,张长林发挥了自己的口才,将对方哄得开开心心,再送上自己给他准备的报酬,这件事儿就此敲定。
  “小师弟的事儿我不帮忙谁帮忙?你就放心好了,审批部门我也有些熟人,到时候改办什么手续我带你去办,争取尽快把《设置医疗机构筹建批准书》拿到手,这样你们就可以开始装修、购买医疗仪器还有招聘员工了;哦,对了,我家有个侄女儿是卫校毕业的,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师兄林正言顺便提出了一个小要求。
  按照有关规定,要拿到《筹建批准书》之后才能开始中医馆的筹建,人家能早点办下手续,帮忙节省时间,这点小要求自然要答应。
  “没问题,我们计划招聘四名护士,就让她先跟着老护士学习经验,等学会了就让她当护士长。”这都是小事情。
  林正言得了实惠,也有了面子,很是满意,转天就带着张长林去跑手续去了,也不知道是他的面子还是张长林使了什么手段,《筹建批准书》很快就拿到手,房子也找好可以进行装修了,药柜、药材这些东西也在翁泉海的帮助下开始慢慢进货。
  这几天时间、翁泉海也审核完了沈隆的论文,这篇论文从医理药理上无懈可击,他和几位上海的老中医对沈隆送来的雪莲实物进行了分析,效果也果然如论文所写的那样灵验,这下再无疑惑,马上给期刊投了过去。
  翁泉海的名字还是管些用的,期刊编辑一看到他的名号,马上就将这篇论文列为优先审核对象,分发给多名审稿人,让他们进行审核。
  一个月时间过去了,中医馆的装修已经进行到一半儿,中草药种植基地长满了新芽,沈隆也完成了综合笔试,自我感觉高分不在话下,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论文也顺利发表在了《中国中药杂志》上。
  “小程,不错不错,说实话我那几个徒弟想在这上面发表论文都不容易啊。”翁泉海现在有点后悔当初没厚着脸皮把沈隆收下了,有这么一个徒弟多长面子啊。
  “要不是您帮忙,我就算拿着猪头也找不到庙门啊。”沈隆恭维了一句,这倒是真的,他在中医药界没什么名声,审稿编辑看到他的名字也不会引起重视,就算最终还是能发表也绝对没有这么快。
  “我这儿又写了一篇论文,是关于昆仑金线雪莲在古方中的应用的,我研究了几个古方,总结出了一点儿东西,您看有没有用?”沈隆又递过一篇论文,刷声望就像网游打怪,发一篇论文就相当于干掉一个boss,boss打得多了等级自然就涨上去了。
  “好,我一定认真看,最迟明天给你回话。”翁泉海乐呵呵的收下了论文和材料,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又能多一次挂通讯作者的机会了。
  而与此同时,在中科院中医药研究所,马蔺教授正在翻看最新一期的《中国中药杂志》,匆匆扫过目录,他的目光停留在《论昆仑金线雪莲的再发现和药用价值》上。
  嗯?这种药还没有绝种?
第0423章
诺瓦公司的反击
  飞快翻到正文,习惯性地先看了作者,看到通讯作者栏里翁泉海的名字,他微微点头,老翁还是有点水平的,这篇文章可能是他徒弟写得吧?
  翁泉海在上海是有数的老中医,可马蔺对他的评价也只是有点本事而已,马蔺现在虽然还没评上院士,可在全国中医药圈子里已经算得上是最顶尖的那批了,能被他称赞一句有点本事已经很厉害了。
  这就好比那个学物理的得了爱因斯坦的称赞,学数学的被格罗滕迪克表扬,打篮球的被乔丹……额,这个还是算了吧。
  文章写得不错啊,不像是老翁能教出来的吧?马蔺对翁泉海的本事还是比较清楚的,这篇论文所体现出来的东西和翁泉海的专长范围还是有区别的;程勇?这个名字也没听说过,回头得打听打听。
  马蔺把这个名字记下,然后又看了一遍这篇文章,将文章里的东西和自己记忆中的进行对比,倒是对内容信了七八分。
  可惜手边没这种药材,要不然可以拿来分析研究,这件事儿勾得马蔺心中痒痒的,恨不得马上就见到这种草药,血症也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他比一般专家更加看重这篇论文,如果这种草药真被培育成功,而且古籍中记载的那些方子确实有效的话,对他的研究可是大有好处。
  得抽个时间去上海问问老翁,不过最近好像抽不开身啊,有好几个重要会议要开,而且自己的项目也进入到关键阶段,看来得过段时间才能去了。
  先给老翁打个电话问问情况,要是能让他邮寄一些样品过来就更好了,想到这儿马蔺拿起电话给翁泉海拨打过去。
  “论文我看过了,已经顺手帮你投递过去了,你上次的论文反响很好,好几位老朋友都专门给我打电话过来问这事儿,还让我给他们邮寄样品过去。”翁泉海红光满面,他可是很久没出过这种风头了。
  “样品没问题,回头我就给您送过来。”翁泉海的老朋友肯定都是中医药界的牛逼人物,让他们见识见识这种药的好处也有利于自己以后的计划,沈隆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反正从《人民的名义》世界带回来的样品还挺多的。
  “种植基地的药草已经出苗了,那附近风景也好,您有时间可以过去放松放松。”沈隆建议道,刚好借着这个机会让他见识下自己的财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