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994

  最多能让大宋少饿死、冻死一些人,现在听闻竟然有人真得实现了这一切,再联想到沈隆刚才所说的那些,心中出现了一丝微小的动摇。
  “好了,今日说得有些多,就先到此为止吧!介甫回去慢慢想想这些,至于方才说得种子,介甫可让人先整理出几块地来,到时候我帮忙种上。”沈隆说到这儿就停了,今天说得这些已经够王安石消化好一阵儿了,再多说也没啥效果,刚看他有些恍惚,今天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王安石刚进来的时候,只是想沈隆帮他出出主意,看看怎么样才能制定出更好的策略,压制文彦博、司马光等旧党,将自己的新政推行下去,没想到沈隆却给了他这样的回答,惊心动魄之余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沈隆也是当过官管过几千万人的人,他深知道官场有多难混,更别说做出一番成绩来,司马光、文彦博他们个个是人精,想要和他们在朝堂上玩花样绝对是费力不讨好。
  这就好比在网上和煞笔吵架,煞笔总能将你的智商拉到和他一个水平线,然后运用丰富的经验战胜你,去朝堂上和司马光、文彦博他们玩政斗,简直就和这一样。
  沈隆既然通晓历史发展方向,又有这么丰富的资源,何必再去干这种事情?完全可以另辟蹊径用更好的方式进行处理么。
  “今日听了这些,却是有些心乱如麻!”王安石实话实说,“车马已经准备好了,明日一早元泽就去相州;至于耕地,我也会让管家在附近买一些,明日等道长睡醒,我就让他过来请教,看看购置什么样的土地最好。”
  开封周围地价高昂,而且地主大多都不愿意出售,不过那要看想买的人是谁,若是王安石家的人出面,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卖这个面子。
  “在下要花些时日想想今天道长所说的这些,若是有什么疑问,还望道长不吝赐教。”王安石又说道。
  “介甫不用客气,此乃应有之意;我准备在开封城外修个小院儿,把我的房子也搬过去,到时候介甫可以去看看书房中另一面墙上的书。”沈隆说道。
  他那间书房,一面墙摆着经史子集等文科类的著作,另一面则是摆着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理科类的著作,不知道王安石看了这些又会是什么反应。
  “可是在下招待不周?”要不然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啊?王安石有些担心。
  “城中人多嘴杂,我那房里却是有好多东西不方便被人看到,想必介甫能领会吧?”沈隆笑着安慰道,“去了城外能清静些,哦,到时候让元泽也跟着我过去住些日子吧!”
  王安石官职太高不好走开,王雱官小,多请点假应该没啥问题。
第0482章
我在北宋当农民
  “道长,学士已经吩咐过了,小人已经约好了中人,今日就可去城外看看。”第二天醒来,刚用过午饭,王安石的管家就找过来了。
  “如此甚好,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吧!”沈隆出来,上了马车,跟着官家和中人一起向城外行去,一路上中人不断给沈隆介绍着这几处地方的情况。
  “天下土地,以开封城中最贵,尺地寸土,与金同价,其来已久;城外耕地则依水旱肥瘦分为数等,第一等的赤淤地每亩两贯五到三贯不等,第二等的花淤地每亩两贯到两贯五,最下等的瘦地就只要三五百文!若是连片土地,价格就要更贵。”
  “小人听闻是道长要买地,可是把最好的赤淤地都拿出来了,一大片约莫有两顷地,而且还带这个庄子,道长若是在城中住厌了,来城外欣赏一番田园风光倒也不错。”中人殷勤地说道,这都是冲着王安石家的声望来得,如若不然也不会一上来就拿出最好的土地。
  “休要糊弄我等,道长可是学士的贵客,区区两顷地如何拿得出手?”宋代一顷地差不多一百亩,这一出手就是两百亩,放到日后沈隆要是能在开封旁边拿到两百亩土地,要是搞房地产开发还不知道要赚多少。
  “道长勿用担心,学士这些年也有些积蓄,区区几顷地不在话下。”斥责完中人,管家又对沈隆说道,他早就把买地的钱备好了。
  “用不着那么大面积,也用不着那么好的地,用好地种出再多的粮食也显不出我的本事,买些最下等的地就好!”沈隆说道,眼下是四月份,这个季节种植玉米、红薯、花生最合适,这些大宋没有的高产作物对土地的要求可是和时下流行的水稻、小麦不同。
  “这可如何使得!”管家一听顿时急了,这些天沈隆住在王安石家里,王安石父子对他百般尊敬,现在让自己买地,沈隆却只要下等地,这要是传出去,岂不被人笑话?
  “就这么定了,某家眼下要种的粮食却是越差的地越好;挑选几处偏僻点、佃户老实憨厚点的地方带我去看,多得不要,三五亩地就好。”沈隆说道。
  中人和管家面面相觑,世间哪有这般道理?若是如此,赤淤地何至于卖出三贯的高价,下等地有只要三五百文?这里面可是差着好几倍呢。
  “喏,若是今日的事情办得好,这个就是你的了。”沈隆从袖子里摸出一颗珍珠给中人丢过去,这玩意儿是他在批发市场上买的,不值几个钱,可在大宋却是珍宝。
  “些许小事,不敢收道长的厚赠。”中人也算是见识过点世面的,眼看到这么大的珍珠,怕是都能卖一大片上等赤淤地了,哪还敢接,连忙咽着口水推辞。
  “送出去的东西就没有收回来的道理,让你拿着就拿着,只需帮我寻到合适的地。”沈隆将双手插回袖筒里不加理会。
  中人拜谢再三收下,细细回想还真被他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地方,前方不远处有个叫武家村的地方,村里有个叫武小乙的憨厚农户,守着村外的几亩地和寡母相依为命,最近他母亲得了重病,不得不买地诊病。
  这地方距离开封城门不远,却被一处小冈遮住,只有武小乙一家人住,刚好满足沈隆的需求,沈隆去看了看,很是满意,当即就拍板定下,然后又去看了看武小乙的母亲,对武小乙说道,“这病倒是不难治,回头我开个方子,你照方抓药就行,以后你母子二人还住在这里,你就帮我种地吧。”
  “还不赶紧拜谢,学士家的公子就是吃了道长的神药才好的,能得道长诊治,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分。”管家看武小乙还在发呆,赶紧瞪了一眼说道。
  武小乙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拜谢不已,沈隆将他扶起来,“明日进城抓了药之后,先回来把地里的庄稼都收拾了,我要种些新庄稼。”
  如今地里刚冒出苗来,农户人家哪舍得挖掉?不过现在地已经是人家的了,而且沈隆还帮他母亲看病,武小乙只好闷声应了下来,心里却在担忧,这要是种不出粮食来,下半年可该怎么过啊?
  进城立了契约,又让一个王家的仆役带着武小乙去抓药,沈隆让管家带着自己来到城中的铁匠铺,将几样图纸交给铁匠,让他们抓紧时间打造出来,这却是沈隆从后世农书上找出来农具图样,耕种的效率要远胜大宋所使用的农具。
  然后又让管家去寻一些泥瓦匠人,去武家村的耕地边给自己盖一座小院,供自己歇息,分做前后两进,前面的用砖瓦盖实验室,后面空出地方给自己的别墅。
  沈隆同样给了图纸,宋代已经有了青砖,沈隆的小院儿也打算用青砖修建,这样住着舒服些,还便于进行各种实验。
  打造农具、盖房子,这些哪一样都比买地的钱多啊,管家摇摇头,赶紧按照沈隆的吩咐找人去了。
  过些日子,铁匠铺将农具打造完毕,武小乙把地里的庄稼都收拾完了,泥瓦匠人们也开始在附近兴建院落,沈隆在开封城中逛够了,打算在城外待一段儿时间。
  而这时候,王雱也从相州回来了,他收到了一些带有文字的龟甲,准备和王安石熬夜研究,但是沈隆却让他请假跟着自己去城外。
  “嗯,干得不错,今天就跟着我一块儿干活儿吧,把新打造的农具都发下去,咱们今天先把地翻一遍。”沈隆今天换了身短打,从马车上取下一把锄头就打算开始干活。
  “道长,这可如何使得,这些粗活儿就让他们去干好了。”这可是把王雱吓得不轻。
  有啥不能干的,我当年还在陕北种过几年地呢,沈隆不仅没有歇息,还给王雱塞了把锄头,读书人这种光动嘴不动手的毛病得改改啊,你也跟着一块儿锄地吧!
  沈隆率先干了起来,王雱呆了一会儿,想起父亲的吩咐,咬咬牙也跟了上去。
第0483章
王韶
  大宋的读书人可比不上大汉的读书人,汉朝不少读书人可是坐下能论道,上马就能砍人,不仅学识高,身体素质也是相当的好;王雱可没那种本事,勉强干了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了,再看前面的沈隆,却是一点儿事儿也没有。
  “元泽若是累了,可以去旁边休息会儿,然后接着干,这几亩地咱们三个平分。”四体不勤的毛病可不能惯着,该他干的活儿还得他干。
  “道长,衙内可从来没干过这些啊,要不我们帮着干好了。”跟着来的仆役可是别扭得很,赶紧上前问道。
  “是啊,道长,衙内是读书人,那里干得了这些粗活,也没几亩地,小人自己也能干得了,道长和衙内还是歇着吧!”武小乙看着他俩干活儿也觉得难受。
  “你们要是闲了,去那边帮着修房子去!”沈隆先安排了那些仆役,然后对武小乙说道,“我也是读过书的人,既然我能干,为何他就不行?就算是这种地的手艺,你都还得跟着我学呢。”沈隆打造的农具可是和大宋时下流行的不太一样,武小乙刚上手还不太适应。
  “听见没有?你们都去帮忙吧!”王雱气喘吁吁地说道,他觉得沈隆的安排定有深意,孟子曾经曰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要能挽救大宋的命运,这点苦他还能坚持。
  将仆役赶走,王雱擦了把汗,接着干了起来;等到午间吃饭的时候,沈隆的两亩地已经锄完了,武小乙锄了约莫半亩地,王雱的地还没啥动静呢。
  饭菜是仆役们去武小乙家借了锅灶做得,远不如王安石府中的膳食精致,要是放到以往,王雱怕是吃不了多少,可今天干了一早上的体力活,吃啥都觉得香,不知不觉就吃了两大碗,吃得直打饱嗝。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刚吃完饭就歇息不太好,元泽跟我走一走吧!”王雱原本身体就不怎么好,现在又干了这么重的活儿,沈隆还真有点担心把他累着了,于是就带着他往村外溜达过去。
  “元泽今日觉得如何?是不是有些委屈?”感觉王雱好像有什么话要问,又不好开口,沈隆索性先问了出来。
  “不敢,只是在下有些不解,这种事情让武小乙和其它人去干就好,道长又何必亲自动手呢?”王雱没敢说自己累。
  “呵呵。”沈隆知道,他嘴里说的是自己,心里却还是替他本人感到委屈,于是笑了笑说道,“先前都已经和你们说了,你们儒家缺的就是做饼的本事,这农学也是做饼的本事之一,你要是不自己都干一遍,那能学会这些本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你自己干过,你才知道地该挖多深、埋种子的时候又该注意什么,苗长出来了该怎么照顾……这些活儿村中一些老农都会,但是他们不识字,没办法把自己的经验告知给更多人,所以就要用你们这些读书人……我不会告诉你们这些粮食该怎么种,一切都得你自己总结,你能领悟到多少就是多少,将来大宋能不能有亩产千斤甚至是万斤的粮食就看你了!”
  这话一说,王雱的压力顿时就大了,他也是聪明人,要不然不会这么年轻就考中进士,想了想然后说道,“在下明白了,这就好比学射箭,《射经》背得再熟,终不如上场亲自弯弓射上几箭,在下定会用心耕种。”
  要是以前王雱肯定不愿意干这种事儿,可先前被沈隆刺激地实在是太狠了,再加上亩产千斤、万斤的诱惑,王雱硬生生忍了下来。
  看来我之前给他们看那些东西还是有效的么,王雱已经有所改变,这说明大宋的读书人并非全都是死板的家伙,还好程朱理学尚未兴盛,要不然就麻烦多了。
  “给,喝点能多恢复些力气,下午还要继续干活儿呢!”沈隆摸出两罐红牛,打开一罐递给王雱,种地也算运动吧?喝运动功能饮料应该没问题。
  王雱接过尝了几口,觉得味道有些怪异,却十分好喝,也不知道是真管用还是心理作用,等一罐红牛喝完,王雱自觉恢复了不少力气。
  “道长,咱们回去接着干吧?”自己的两亩地还差得远呢,王雱有点着急了。
  “不急,你且看看天上日光!如今正是日光最烈的时候,这时候出来干活体力消耗更快,所以除非是抢收抢种,一般情况下,还是再过半个时辰,等阳光不那么烈的时候再干活比较好,这也算是一种有用的经验。”沈隆指着日头说道。
  “你是读书人,不能光干活儿,还要多想,想想现在用的农具是不是最好的,有没有办法打造出更好的农具,再想想地为什么要锄这么深,浅一点或者深一点有好处还是坏处……这些可都是学问啊!”沈隆试图把王雱的思维冲传统文人扭转成理科生思维。
  “当初在江宁读书时,也见过午间农家在路边阴凉处歇息,当初还以为他们是耕种累了要歇歇,没想到还有这般道理,此中亦有大道。”王雱琢磨一番,发现的确是这么回事。
  不知不觉俩人已经走到了村外通往开封的大路上,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王雱下意识就想掩住自己的脸,他现在一身短打,辛苦一早上又弄得脏兮兮的,觉得有些丢人,不想被熟人看到。
  可一看沈隆,却是大大方方站在那里,一点儿不自在都没有,王雱顿时有些羞愧,又把手放了下来。
  这时前方出现一队人马,为首那人约莫四十左右,仪表颇为不凡,面带风霜之色,似乎是赶了很远的路。
  王雱定睛一看,不由得有些吃惊,“咦,这不是王子纯么?他也回京了?哦,是了,道长给的书上曾经说过,子纯的确是这时候回开封的。”
  “王子纯?莫不是王韶?”沈隆想了想问道,“既然道左相逢,元泽何不去打个招呼。”
第0484章
我也想种地
  王韶是江西德安人,王雱是临川人,他们俩都是江西出来的进士,两人年龄差了十多岁,不过此前王韶拜访过王安石几次,王雱也跟着见过。
  王雱想起沈隆交给他的史书中所记载,王韶可是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的得力援手,于是理了理衣服迎了上去,站在路中招呼道,“可是德安王子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