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994

  就算比不上国家民乐团的那些大师,却也肯定胜过那些音乐学院的学生;至于笛子、洞箫、琵琶等传统乐器也不用担心,一法通万法通,大不了请几个老师教就是了。
  反正咱现在别的没有,钱和时间大把大把都是,天分也不缺,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入门,再努力努力,一个人重现那些宋词曲子也不是什么难题。
  到时候完全可以分开录制么,先录制自己弹奏古琴的背景音乐,然后再录制自己演唱宋词的声音,最后将这二者合二为一,我看B站好多视频都是这么干的,有的一个人就演奏了好几种乐器,然后剪接在一起。
  这种视频、音频软件操作起来又不难,沈隆觉得自己肯定可以轻松搞定;那么,去那儿去找老师教呢?沈隆马上就想到了石璞。
  上次和他一起过来的人里,可不只有玩书画的,文人墨客爱玩的东西就那几样,喜欢书画的,自然也会对古乐感兴趣,记得自我介绍的时候,好像就有几个玩乐器的来着。
  沈隆马上给石璞打电话过去,寒暄完毕直接说明来意,“是这样的,我最近呢有些想学乐器,不知道方不方便介绍几位老师?”
  “你想学什么?”这是好事儿啊,别的不说,带老师上门的时候,还能顺道再瞅瞅那幅画呢,这些天石璞可是一直念叨着沈隆挂在墙上的那副雅集图。
  “古琴我已经会了,其余笛子、洞箫、琵琶什么的还缺个领我入门的,上次咱们一块儿吃饭的时候好像听说有人是专业玩这个的,只是我和人家打交道的次数还少,不好贸然登门,还要拜托你帮忙引荐下啊。”沈隆说道。
  “这事儿容易,都是自己圈里的人,有啥不好意思的,你啥时候有时间,我直接带人过去就行,到时候你们自己谈。”石璞马上答应下来。
  “我最近可是天天有时间,你们随时都能过来。”这就是人脉广的好处了,玩传统乐器的,脾气多少也会有些传统,要是看不上你,人家才懒得教,现在沈隆也算是半个圈内人了,自己人自然好商量,就算不好意思开口谈钱,给他写幅字也就行了。
  “那我明天就上门吧,老刘笛子、洞箫都会,老顾琵琶弹得好,我把他俩叫上,还有几个擅长二胡、唢呐的,你要不要学?”石璞问道。
  “大家伙在一起聚聚挺好,反正我就这么大地儿,你感觉能坐得下就都叫过来,至于学么,二胡和唢呐还是算了吧!”二胡在宋代已经在勾栏瓦舍中出现了,不过沈隆倒是不记得有给宋词演唱伴奏的,或许是他听得好不多吧。
  至于唢呐么,这乐器太流氓了,甭管你弹的是古琴还是钢琴,吹得是萨克斯还是洞箫,只要唢呐一出,声音就全给盖住了!
  沈隆住的院子虽然大,左右也不是没邻居,自己没事儿在院子里弹个古琴、吹个笛子什么的还行,要是敢吹唢呐,非得有人给他丢西红柿不可。
  “得勒,您就瞧好吧!明天我就带上人去你那儿蹭吃蹭喝去。”石璞说话还是这么爱开玩笑。
  等到约好的时间,石璞就带人上门了,倒也没多带,就一桌子的数,石璞给他们引荐一番,就忙不迭的去看画去了。
  留下擅长笛子、洞箫的刘羽客和精通琵琶的顾瑾隆和沈隆细谈,这种高手教人可不仅仅是钱的事儿,人家更看重这人值不值得教。
  “沈先生,既然都是朋友,我也就直接点,不知道你现在已经学了多少?”顾瑾隆问道。
  “我会弹琴,弹得还算不错,这笛子、洞箫还有琵琶还真不会。”沈隆说道,哎,上次去《笑傲江湖》世界的时候,也不是任盈盈拜托的我啊,要不然还能多会两样。
第0565章
这东西有点意思
  “既然琴弹得不错,那就说明有这个天分,笛子、洞箫还有琵琶虽然和琴不一样,但道理还是通的。”沈隆这么一说,人家就信了,在圈子里吹牛可是会招人笑话的,要是没几把刷子还真不敢这么说。
  “嗯,改天先抽个时间帮你摸摸底,然后琢磨琢磨该从那儿学起,对了,你家伙事儿准备好了没有?”刘羽客问道。
  “还没有,琴的话我还能分辨些,这些就有些把握不住了,到时候还得请二位帮忙。”买乐器这种事儿没个行内人领着还真有些麻烦。
  “这倒容易,我们俩都收藏了不少,先找点入门级的给你练着,等练好了再换。”玩乐器的家里怎么可能没几把好家伙,一些不那么贵重的丢给沈隆也没关系,自己人就这么好说话,反正之前听过他在石璞那儿买墨的经历,这位绝对不会让自己亏了。
  “那接下来是不是该拜师了?”沈隆彻底放下心来,他们还是愿意教自己的。
  “这就不必了,我俩教你乐器,你叫我俩写字就行,咱们互相交流么。”现如今规矩也没有那么严了,只要不是正儿八经的弟子,拜师这回事儿就算了吧。
  于是,沈隆在酒桌上敬了二位几杯酒,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第二天沈隆就去了他俩的学校,嗯,这二位还在某个音乐学院当老师呢,这地儿沈隆倒也挺熟的,之前和秦岭来过好几次,甚至还瞅见了几位熟悉的面孔,只是这些人现在肯定是不认识他的。
  先从基本功练起,这时候沈隆新得到的音乐天分就显露出来,学得非常快,搞得这二位都有些后悔了,也就是开始学的年龄大了点,这要是年轻个十来岁,不,甚至用不着十岁,他们肯定会抢着收沈隆当自己的关门弟子。
  这段时间沈隆干脆把店里的生意暂时停了,专心致志用于学习,渐渐地一些简单的曲子也能上手了,除了学习之外,晚上回到家里就开始琢磨让宋词唱法重现人间的事儿。
  先选了几首不太难的,用古琴进行伴奏,然后演唱,等素材录制完毕,就传到电脑里进行后期加工,细心聆听每一句的唱法发音是不是有错误,再重新录制,将这种错误纠正过来,最终剪切成完美的曲子。
  现在可用不着王雱在一边帮忙了,王安石虽然不去青楼,但是他对宋词的理解远在王雱之上,沈隆自己就能判断出那里错了,那里有瑕疵。
  他没拍自己的视频,而是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找了些素材剪切在一起,然后把自己录制的伴奏和唱段当成配乐放了出来。
  他所选择的第一首曲子是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倒也不是沈隆不想选更有名的,而是他在大宋的时候,苏轼的大部分代表作还没写出来,他自己也没有听过,虽说可以根据词牌名来推测出唱法,可现在还是刚开始,一上来就上这么大难度有点吃力。
  至于柳永的词有点太悲切了,沈隆不怎么喜欢;李煜的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才选了这首,这首词在宋词里面也算是很有名的了,不用担心大家听不懂。
  视频做好之后,检查了好几遍,确定没有问题,然后重新注册了个帐号,将视频发到了B站,加上古风之类的标签;我这可是原汁原味的宋词唱法,绝对是正宗的古风音乐吧?
  视频很快通过审核,沈隆也没有继续盯着,新帐号一个粉丝都木有,短时间内那有什么人看啊,还是等明天再来看弹幕和评论吧,希望到时候能有。
  第二天去学校学习回来,沈隆打开手机,还真稀稀拉拉多了几条评论和弹幕,只是那些话可不怎么好听。
  “UP主还是先学会普通话再来发视频吧!视频剪得不错,可这口音听着也太别扭了吧?”
  “听着有点像是粤语,不过认真分辨下又有些不像,这倒是那儿的口音啊?有没有人知道?”
  沈隆看到顿时笑了,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宋代官话,在宋代时主要是由河洛方言加开封方言而形成,是以中古音《广韵》为代表的音韵系统,现在的南方口音比如广东话则较多地保留了中古音的成分,所以听起来有点像是粤语。
  但是原来宋朝时的声调有8个,现在的粤语只有9个声调,而且宋朝时的韵母发音比现在复杂,声母有36个,还分清浊音,现在的粤语已经不分这些了,所以听起来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沈隆也没费心思去解释,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明白的,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做一个视频出来,于是他又埋头剪切编辑起来。
  就这样过了好些天,沈隆帐号下面的上传视频越来越多起来,帐号下面也稀稀拉拉多了几个粉丝,别管这些歌能不能接受,起码视频剪切得很漂亮。
  也有人注意到了他那独特的发音,有位粉丝依稀记得自己好像在那儿听过这种发音方式,于是就把视频连接发给了他的高中同学,一位读语言学博士的朋友。
  这位博士当时正在导师的办公室里帮忙呢,刚好导师有事儿出去了下,他就顺便偷个懒顺手点开这个视频放松起来。
  听着听着,博士脸上的表情就不一样了,一般人听不出来里面的门道,他可是多少懂一点,一时竟然听得入了神,一首曲子听完还不过瘾,连忙点开第二首曲子接着听了起来,一口气从后向前听到了第一首。
  《浣溪沙》听完他觉得不过瘾,又重听了一遍,连导师回来都没有发觉,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他的导师、古音韵学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国家核心专家晋教授正盯着他看呢。
  “教授,我……”博士有些慌张,连忙关闭了视频。
  “别关啊,再听听!再听听!这东西有点意思啊!”晋教授赶紧说道。
第0566章
我和教授一起上B站
  “把声音开大点,有点听不清楚。”晋教授毕竟年纪大了,耳朵有些不好,凑到手机跟前听了会觉得不过瘾,直接让苦逼的博士打开电脑,“隔壁不是有两个音响么?去借过来接上,我要好好听听。”
  “好的。”苦逼博士慌慌张张跑到隔壁,将音响接回来插好,然后把声音调到合适的音量,晋教授听得入了神,苦逼博士还是一头雾水。
  没听说晋教授喜欢听歌啊?还是这种生僻的古风歌曲?以他的学识,不管什么样的古风歌曲恐怕都入不了他的耳朵吧?
  苦逼博士终于忍不住了,借着一曲结束的间歇问道,“晋教授,这歌莫非有什么门道?”嗯,这肯定不是教授品味的问题,绝对是人家听出了什么我没有听出的东西。
  “这是……这是正儿八经的宋代官话啊!”晋教授激动地涨红了脸,“你研究方向不是这个所以听不出,我刚开始听得时候还有点怀疑,听了这么多终于能肯定了,这绝对绝对就是宋代官话,用宋代官话演唱宋词,这人了不得啊!”
  “宋代官话?”苦逼博士一听就愣了,文字什么,只要有宋代的典籍流传下来,就不会断了传承,而且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了文字度量衡之后,不管唐宋也好、明清也罢,文字都是一脉相承、大同小异,后世的人去读前世的文章并不会出现多大障碍。
  可这发音就不同了,历朝历代的官话都多多少少有些区别,唐代官话发河洛音,宋代的官话融合了开封口音,元朝定都大都,京城话便成了当时的官话,而到了明代,金陵话又成了官话,一直到清代中叶,才形成了今天流行的普通话。
  要是后世的人去了前世,想听懂当时的官话可就要费点劲了,毕竟古代可没有录音机,说话的口音没办法流传下来。
  而晋教授就是做这方面研究的,主攻方向就是宋代官话,沈隆演唱的宋词听到他耳朵里,马上就听出了区别。
  “我们这伙人费尽心思挖掘宋代官话的读音,倒也琢磨出来一些东西,可只是一些零散的玩意儿,并不成系统,感觉他好像对宋代官话的了解比我还深。”晋教授感慨完指了指电脑,“这是那个网站?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它视频?”
  “这是一个视频分享网站,只要注册帐号关注这个人,就可以经常看到他的视频更新了,最近一段时间他几乎隔上几天就上传一个新视频。”苦逼博士介绍道。
  “哦,那倒挺好的,对了,注册帐号之后还可以给他发消息联系吧?”晋教授对网络也不是一无所知,人家还有自己的微博帐号,还积累了不少粉丝,说着就开始着手注册起来,可注册到一半儿顿时郁闷了。
  啥?注册帐号还要答题?这些问题都是啥玩意儿啊?我怎么一个也不懂?这下就注册不下去了,晋教授将目光投向苦逼博士,“要不你的帐号给我算了?”
  “行,我帮您改下绑定的手机号。”苦逼博士还能说什么?大佬都发话了,这能不给么?可怜我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五级号啊,前一阵儿有人花两万块买我都没卖,现在却是要白白送人,想想真舍不得啊。
  到了周一,晋教授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里给学生们上课,只是今天他没有讲书本上的东西,而是打开投影仪、接通教室里的音响系统,不一会儿,投影幕布上出现了B站的画面。
  “呦,教授今天是要给我们分享什么视频啊?没想到晋教授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懂得上B站?”学生们顿时议论纷纷,有点搞不懂晋教授要干啥了。
  视频打开,画面缓缓开启,美轮美奂的画面顿时将学生们震住了,“咦,这个UP主水平不低啊,画面剪得好漂亮。”
  随即音乐声传来,刚开始听伴奏的时候大家伙儿还很正常,可等到开始唱的时候,大家伙都有些发愣,这是用什么地方的方言唱得啊,怎么听不懂?
  第一个视频结束,晋教授才揭晓了谜底,“这是用正统宋代官话演唱的宋词,做视频的这个人了不得啊,你们可要好好听听。”
  旋即又打开了第二个视频,这下不少学生都开始留意起这个UP主的帐号来,有人拿出手机打开B站关注了沈隆,还有人拿出手机开始拍摄视频准备分享到抖音、B站以及微博上去,标题他们都想好了——《我和教授一起上B站》。
  教授和B站这两个词放到一起格外吸睛,大家都觉得当教授的人一般都很古板,而B站又是年轻人的玩意儿,于是一看到这个标题,马上就点了进去。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是一头雾水,等后来看到视频上传者的解说,这下明白了,竟然是原汁原味的宋词演唱,这东西有点意思哈?
  哦,原UP主的帐号是这个啊,我也去B站瞅瞅去?于是沈隆又多了一波粉丝。
  不仅是晋教授,这些视频很快也引起了一些其它大佬的注意,还有专门研究宋词唱法的,他们赫然发现,这位不但用的是宋代官话,而且唱法似乎也和自己研究出来的那点东西基本吻合,宋词唱法不是失传了么?竟然有人能复制成功?
  这可了不得啊,不光是我要好好研究,也得让我的学生们好好看看,一有什么新词牌的唱法出来,就得第一时间看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