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994


第0670章
回家
  “从咱们这寄到魔都估计得走一个多星期,然后《收获》杂志社审稿又要忙活一段时间,还有安排刊登的时间,估计最快也得等一两个月,你也别太着急了。”信塞进去了,田晓霞怕他过于牵挂,出言宽慰道。
  “没事儿,我这才是第一篇小说呢,能被《收获》的编辑看中固然最好,打回来也没关系,不还有那么多杂志么?”沈隆的心态很平和,他现在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了,并不会急切地期盼成功。
  俩人又像以前那样肩并肩向地委家属院走去,田晓霞觉得这个周末和沈隆忙了两天异常充实,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甚至低声哼起了歌,随着自己的歌声,脚步渐渐变成了进行式。
  “那下下个周六我再过去找你。”依旧是地委家属院门口,田晓霞分别前郑重地约定,这时候她又开始期盼周六会下雨了,因为下雨的话少平就没办法去揽工了,这样他俩就能在一起度过几乎一整天的时间。
  不不不,晓霞,你不能太自私了,少平现在可是干一天活拿一天钱,他的吃喝还有买墨水、稿纸的钱可都要从这里挤出来;这次忘了,等下星期再过去的时候,我给他带些稿纸吧,还有他那根钢笔似乎写字有些生涩,回头我去挑个好点的。
  然而,等到了又一个周六下午,田晓霞带着厚厚的稿纸、从图书馆借来的书还有新买的英雄牌钢笔来到窑洞外的时候,看到窑洞门紧锁着,田晓霞用沈隆给她的钥匙开门进去,只见桌上的书和稿纸已经被收走了,只有一张留给她的纸条。
  “晓霞,对不起,前几天收到家里的信要回双水村一趟,应该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不用担心,去地委找了两次你都不在,只能在这里给你留言了,这次回去估计待不了几天,很快就能回来,到时候我去地委家属院找你!哦,对了,抽屉里有我这段时间新写的开头,还请你帮我斧正!少平留。”
  回家?少平家里出了什么事儿么?田晓霞立刻紧张起来,虽然他信上写了不要紧,可一般情况下谁家里要是没事儿还会专门写信过来让他回去?回去一趟可不容易哩,车票都要好几块,够家里花销好一阵了。
  田晓霞将纸条收起,起身就要去找金波,原西县中几个在黄原的同学里,就数金波和少平关系最好,少平家里有什么事儿金波肯定知道。
  都走到门口了,晓霞想想又回来从抽屉里把稿子拿上,顾不得看稿子的内容,就赶紧出门往东关邮政所走去,到了邮政所门口,正好看到金波正乐呵呵和他爸金俊海说着什么,晓霞这才放下心来。
  金俊海经常开邮车回原西县,要是少平家里出了事他肯定知道,他知道了金波自然就知道了,看金波现在开心的样子,那肯定没啥事儿,要不然金波早就回去帮忙了,那还会像现在一样开心?
  今天没能见到少平,晓霞有些失落,不过一想到包里的稿子,晓霞又开心起来,没有去和金波打招呼就赶紧回去了,她迫切地想要马上阅读这个新故事。
  回到家里,坐在书桌前,田晓霞郑重地拿出稿件翻看起来,这个故事的名字是《老井》,开头是这样的:
  在苍茫的横山山脉深处,有一条小小的青龙河,这条河最终流出深山,汇入无定河;它途经一座大山时,在山根稍微留恋片刻,轻轻一拐,弯出了一道小山坳;这小山坳里,便嵌了一个小山村,叫做“老井”。
  这是一个雨雾弥漫的清晨,村东头辘轳井畔的小院儿里,闪出一起早担水的女子,头上搭一方花手巾,小扁担一横,挂一双吱吱轻响的水桶,悠悠向后山走去。
  这个故事同样和张艺谋有关,这部小说之后也被改编成电影,张艺谋担任男主角,并凭借孙旺泉这个角色获得了百花奖、金鸡奖和东京电影节的男主角,老谋子在当导演之前,就已经先后在摄像师和演员两个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黄土高原的老井村祖祖辈辈打不出一眼甜水井,老年人把打井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容貌俊秀的农村姑娘巧英,高考落第后只好回乡务农,她热恋著同村小伙子孙旺泉,两人有著向往山外世界的共同志向,他们在一起常常会憧憬著美好的未来。
  但事非人愿,万水爷为了给旺泉的弟弟旺才换娶亲的钱,硬要他做年轻寡妇喜凤的“倒插门”女婿,眼看著理想就要在眼前消失,两个倔强的年轻人巧英、旺泉决定离家出走,背叛这包办的婚姻,万水爷得知后大怒,砸锅摔罐,硬是将二人拦住了……
  后面还有带领村民奋战打井,并最终让村民们喝上甜水的故事,不过沈隆暂时还没有写出来……
  田晓霞沉浸在了故事之中,而这个时候,沈隆已经回到了双水村,前些天他接到信的时候,金波还替他感到担心,沈隆却没有太多顾虑,他知道,玉厚老汉这次让他回家是商量分家的事情。
  找到工头结了工钱,沈隆从头到脚换了身新衣服,又去理了个发,然后到百货商店给全家每个人都买了一件衣服,又买了许多吃食,那个烂黄提包显然不能再提回去,于是又买了一个很大的新帆布提包,出外拼搏的人总是这样,那怕在外面过得再辛苦,回家的时候也要尽可能收拾收拾,让人们觉得自己在门外干得不错!
  这不仅仅是虚荣,更是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牵挂,除了金波和田晓霞,还没人知道他在黄原揽工呢,要是让玉厚老汉知道了,肯定会担心的。
  搭上金俊海的便车,一路上金俊海不住地感谢沈隆,感谢他给金波找了个营生,不过听得出来,金俊海并没有把这当成正经营生,在他的计划里,金波先这么干着对付一两年,攒点钱,然后等自己年纪再大点,就退休让金波接班。
  几个小时后,亲爱的双水村就在眼前了。
第0671章
给家人的帮助
  弟兄分家,或者父子分家,在农村已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和其他人家相比,少安和嫂子结婚几年都和他们一块过光景,这也就不容易了,现在他们要单另立家,不论从哪方面说都无可非议。
  沈隆看得出,少安心里很难过,沈隆理解他的心情,孙家穷了好几辈了,眼看着如今修起了新窑洞,盖起了砖厂,光景总算能好过些,他也想让家人和他一起过好日子。
  然而不管是玉厚老汉还是他媳妇秀莲都反对他这么做,秀莲跟着少安吃了好几年苦,想日子宽松点,而玉厚老汉则不愿意拖累他们俩;少安为此感到痛心,还有一丝隐隐地愤怒,就不能一家人好好过日子么?
  这其中难免也有对这个弟弟的责怪,要是他还留在双水村,和他一起烧窑,这样自己和秀莲也能轻松些,父亲也不用那么辛苦。
  “大哥,分家的事,你也不要过多地想什么。爸爸的考虑是对的,你和我嫂现在应该单另过光景了……家里实际上没几口人了!我和爸爸两个完全可以维持!”沈隆劝慰少安,说了好半天,少安感到多少日子来由于分家而给他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似乎减轻了一些。
  “对了,哥,我这回从黄原还给你带了点东西。”沈隆说完就开始从口袋里往外掏东西,衣服和吃食已经给了,现在是别的东西。
  “你在外面赚钱也不容易,挣下钱自己留着就行,不用给咱们买啥。”看到弟弟的样子,少安有些心疼,在他心里少平在黄原又没啥门路,除了揽工卖苦力还能干啥?他不忍心让弟弟为自己花钱,再说了刚不是已经给了那么多么?
  “哥,不是别的东西,我去黄原图书馆查了些资料,又去工厂问了下那些老工人,他们说砖窑要是这么改下,就能更省柴火,烧出来的砖废品也少得多。”沈隆拿出一摞图纸递给孙少安,上面是他这段时间画出来的结果。
  烧砖终究来说是一种化学反应,他先前看了看少安的砖窑,就想出了许多改进的办法,只是当时找不到借口提起,现在出去一趟总算是有理由了。
  “你看,咱们给里面这么改下,废不了多大功夫,一下就能节省三成柴火,算起来也不是不少钱哩。”黄土高原植被缺乏,烧砖窑最大的开销就是燃料还有人工,人工方面现在少安和秀莲自己扛着,忙得时候玉厚老汉也一起过来帮忙。
  就算是这也忙不过来,直到少安去把村里傻子田二的傻儿子憨牛拉过来帮忙才好了些,可燃料方面的开支就没办法节省了。
  “我看看。”孙少安接过图纸,蹲在地上抽着自己卷的旱棒烟琢磨起来,图纸画的简单,却能让人一眼就看明白,旁边还用通俗易懂的话进行补充说明,以孙少安烧窑积累起来的经验,他模模糊糊地意识到,或许这办法真能行。
  “哎,当年应该让你再去考一回大学咧,你没能好好念书实在是太可惜咧。”孙少安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到砖窑里看了一圈,拿着图纸对那几个改动的地方比比划划,越发觉得靠谱,“刚好我最近打算把窑补一补,顺道一起干了好了。”
  “我来给你帮忙!等你下一窑砖烧出来再走,要是有啥情况,我再回去查资料、去问老师傅。”沈隆说道,方法虽然简单,可少安一个人干他还是有点担心。
  “你还不如留在村里,咱俩合伙烧砖,不比你在黄原晃荡强?”孙少安又旧话重提,沈隆笑笑拒绝了,这样那还叫分家啊。
  安抚完孙少安,商量好修窑的事儿,沈隆回到孙家的老窑洞里,帮着奶奶看了看身体,把自己准备的药交给母亲,让她每天偷偷给奶奶吃;要是直接给奶奶,她可舍不得吃,早些年给她买的药,都过期了她还没舍得吃。
  然后找到玉厚老汉,从包里拿出一些烟丝低了过去,这件事儿也可以提一提了,“这是别人给的一点儿烟叶,我觉得比自家种的好,所以问他要了点种子,你先抽着试试看,要是真觉得不错,咱以后就换成这种烟叶种。”
  玉厚老汉没在意沈隆的话,说起捣鼓烟叶,不管是种植还是晾晒炮制,他都是双水村数一数二的人物,他对自己的技术有着自己的骄傲和坚持,并不相信沈隆拿出来的烟丝比自己的还好。
  可这是自己孩子专门从外地带回来的,玉厚老汉几口把烟袋锅里的烟丝抽完,瞧瞧烟袋磕去烟灰,捻了一点儿烟丝塞进烟袋锅里,“咦,闻着倒是不错。”
  点燃抽了几口,味道超乎寻常的好,沈隆又赶紧把完好的烟叶还有种子递了过去,玉厚老汉接过烟叶仔细观察,这并不是他的手艺不如人,而是种子的问题,这种烟叶可比他往日种的品种好多了。
  农民天然就喜欢各种好种子,玉厚老汉小心翼翼的将沈隆给得烟种收好,打算等明年开春了就把一半烟草地换成这种种子。
  毕竟是没种过的种子,玉厚老汉难免要小心一些,这并非是他胆小,而是家庭的贫困让孙家经不起任何风险,这点烟草田虽小,却供应了他和少安两口人的烟丝,而且逢场赶集还能拿到石圪节公社去换点活钱,好买油买盐。
  要是新种子种不出来,那明年买油买盐的钱就要另想办法了;不过要是能种出来,那卖烟丝的钱搞不好还能涨上一点儿,到时候用钱也能宽松些。
  看到玉厚老汉收下,沈隆暂时放心了,新砖窑加上新种子,家里多少能好过点,现在唯一头疼的大概就是姐姐孙兰花了吧?那个该死的王满银不知道又浪到那里去了。
  一想到这个极品亲戚,沈隆就一阵儿头大,家里的事情好解决,那怕是没有自己的帮助,玉厚老汉和少安也能把家里照顾得妥妥帖帖,可姐姐那儿就不太好办了!
第0672章
妹妹
  两天后,在孙玉厚的主持下,完成了分家仪式,孙少安没有要家里的任何东西——其实家里根本就没啥可分的东西,只是和秀莲到新修建起的地方另起炉灶过日月罢了。
  实际上也没办法分的那么清楚,少安的孩子虎子离不开爷爷奶奶,孙玉厚也舍不得这个孙子,两家要是有什么事情,彼此依旧会下死力气帮忙。
  分完家,沈隆就该离开了,不过不是马上回黄原,他还要去隔壁的罐子村看姐姐,去原西县看妹妹,临走前他和玉厚老汉说了自己的打算,“我现在在黄原基本谋到出路了咧,这些钱你先拿着,过两年攒下钱了把家里收拾收拾翻新下。”
  “你走你的!这两年爸爸还康健,能种了这点庄稼。只要你能在外面闯出个世事来,爸爸不拉你的后腿!你出门爸爸放心着哩,不会闯出大乱子来……”玉厚老汉豁达地说道,“你只管闹你的世事去!你到了外面,可要你自己操心哩!爸爸盼你这辈子不要象爸爸一样,活得蜷胳膊曲腿的……”
  沈隆鼻子微微有些发酸,玉厚老汉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和绝大多数中国父亲一样,他们自己受再多的苦也不说,只希望孩子能过得好一些。
  “你赚的钱自己留着,家里现在也没啥用钱的地方,穷家富路,你在外面花钱的地方多着哩。”玉厚老汉死活不愿意收沈隆的钱,还是沈隆硬塞到他手里。
  不用担心,我赚钱的门道多着呢,最多再有一两年的功夫,我就回来给家里箍新窑,盖的漂漂亮亮的,让大家都看得原先双水村最穷的老孙家有出息了。
  和玉厚老汉道完别,沈隆又找到少安,砖窑现在已经改造完毕,开始试烧第一窑砖了,堆在外面的柴火还剩下不少,的确比原来节省多了,透过观察口可以看到里面的青砖已经快烧好了,花费的时间也比以前短,效率提升了不少。
  “还是有文化好哩,那能想到这么改下就能省这么多钱还有时间,这回原先烧三窑的柴火和时间就能烧四窑砖哩。”少安激动地说道,这意味着他可以赚更多的钱,原先一个月能赚七八百,现在或许能赚到上千块。
  “这样你和嫂子就更累了。”沈隆说道,乡镇企业的创业期都是异常辛苦的,新窑节省了燃料和时间,却让他们不得不加快和泥、打砖坯的速度,“上回那个老师傅说咧,这种情况最好是置办个制砖机,把泥巴从那头倒进去,砖坯就从另外一头吐出来了,比人打的快多了,质量也好。”
  “那怕是要花不少钱吧?搞不好又得借钱。”贫困家庭出生的人,对借钱总是充满畏惧。
  “这不是借钱纯花销,而是自己给自己挣钱咧,就像你早些时候买骡子运砖一样,迟早能赚回来。”沈隆提醒道,借贷在商业活动中是常有的事情,少安既然走上了创业之路,就该早点适应这一切才行。
  “嗯,等我再多烧几窑砖就好好寻思寻思这回事。”少安认真说道,他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中看到了以前无法感受到的希望,他也想更有奔头一些。
  “我到时候也帮你打问打问,看看能不能先便宜弄个谁家不要的旧机器,这样也能少花点钱。”制砖机还是有点贵的,孙少安一时怕凑不够这笔钱,贷款的话也不好办,尤其是对他这种小个体户来说,要是能帮他解决就帮一把吧。
  告别了家人,沈隆提上行李去了隔壁的罐子村,少平的姐姐兰花带着猫蛋、狗蛋两个孩子留在村里,不仅地里的活儿全要她干,还要拉扯两个孩子,那个可恶的王满银则满世界浪去了,丝毫没有尽到丈夫和父亲的义务。
  那天要是让我在外面遇到了,非得打断他的腿不可,不过要真被打断了腿,兰花肯定会心疼的吧?而且这家伙现在还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只记得小说里提到过过年时候他在省城火车站,吃了一碗省城一把手送的饺子,还认识了贩手表的南阳女人。
  因为这个女人,气得兰花喝了老鼠药,幸亏老鼠药是假的,不然可就危险了,这件事必须要阻止,这样的话过年就要在家里多待几天了。
  沈隆在兰花家留了几天,帮她收完地里的庄稼,又给她留了点钱买油买盐,给猫蛋和狗蛋换了身新衣服,这些年不管是地里的活,还是两个孩子,都是玉厚老汉还有少安、少平两个弟弟帮忙照看的,王满银根本没尽到什么责任。
  短时间之内,还没有太好的办法帮兰花,这让沈隆有点小小的郁闷,他带着郁闷的心情上了前往原西县的班车,来到了这座承载着少平青春美好与酸楚记忆的城市,这也是少平认识田晓霞的地方。
  现在的原西城似乎比往日要纷乱一些。十字街北侧已经立起一座三层楼房;县文化馆下面正在修建一个显然规模相当可观的影剧院,水泥板和砖瓦木料堆满了半道街。
  原西河上在修建大桥,河中央矗立起几座巨大的桥墩;拉建筑材料的汽车繁忙地奔过街道,城市上空笼罩着黄漠漠的灰尘。
  这对孙家尤其是少安来说是好事,这意味着在这种建设大潮中,砖瓦这样的建筑材料根本不缺销路,只要能烧出来就能卖得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