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994

  田晓霞还有两个月就要毕业了,大家自然而然地聊起将来,田晓霞想当记者,但黄原师专是师范性质的,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毕业后在黄原几个地区去当中学教师,这是她很不愿意从事的职业。
  一生当个教书匠,这对她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尽管她在理性上承认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绝对不合她的心意,她天性中有一种闯荡和冒险精神,希望自己的一生充满火热的情调;哪怕去西藏或新疆去当一名地质队员呢!
  但要摆脱当教师的命运,又绝非易事,这学校的历届毕业生,很少有过例外,以晓霞家里的背景,完全可以帮她实现这个愿望,不过她并不愿意这么做,田福军也不一定会答应她,他对身边人的要求一向很严格。
  不过最近晓霞找到了一个机会,省报给了黄原师专中文系两个实习名额,她作为这一届表现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拿到了其中的一个名额,如果她在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话,很有可能被省报留下。
  沈隆对此表示了支持,田晓霞思维敏捷,知识面广,性格泼辣,爱跑动,又不怕吃苦——这些都是搞记者工作所需要的。
  顾养民也为此感到高兴,因为这样晓霞就要去省城了,他并非对晓霞存有什么幻想,而是单纯的为有老同学生活在同一个城市而开心。
  金波想扩大自己的生意规模,他已经不满足从黄原批货回原西县卖了,他打算去省城一趟,摸清楚哪里的情况,寻找几种合适的商品卖到黄原来。
  最后,大家问起了沈隆,问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打算。
第0695章
获奖
  沈隆大大方方说了出来,会继续走文学这条路,继续创作新的作品,大家伙都不觉得意外,之前几部作品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他确实有资本走这条路。
  顾养民要当医生,田晓霞会成为记者,金波在商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沈隆瞄准了文学家的方向,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大家伙儿聊得非常开心,晓霞提议一人唱一支歌,他们四个人曾经一块参加过中学的文艺宣传队,这方面都是人才,便立刻响应晓霞的建议,开始再一次重温过去的快乐。
  晓霞带头先唱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两支插曲,接着金波又唱了他最动情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直唱得自己泪花子在眼里打转,少平和养民合唱了深沉的美国民歌《老人河》……还好这座窑洞比较偏,周围并没有其它住户,不用担心吵到别人。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呀!一直到晚上十一点,这个欢乐的聚会才结束,沈隆将晓霞送回地委家属院,一路上他们笑声不断,直到快到地委家属院门口的时候,晓霞脸上才露出几丝不舍,她马上就要去省城报社实习了,下次见面只有到两个月以后了。
  她在街边的路灯下站住,回头看着沈隆,微微昂起脖子,似乎鼓足了勇气,沈隆自然不会让她失望,低头轻轻吻在了她的唇上……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接吻,一向胆大的晓霞这时候也慌了,红着脸走进了院子。
  然后回过身来向沈隆挥手作别,沈隆扬起手,一直看着她的身影消失方才离去,回到家里躺在炕上,依旧在回味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晓霞走了,顾养民和金波也先后离开黄原,顾养民要回去继续上课,金波则带着次仁央金回青海去看望家人去了,然后他们会在省城停留几天,以寻找新的机会。
  于是沈隆这儿暂时冷清下来,只有贾冰时不时过来和他交流一番,将各个杂志社给他的回信还有汇款单转交给他,当他看到《青海湖文学》寄过来的回信和样刊时,一个劲的抱怨沈隆不够意思。
  你要是把文章发到《收获》、《十月》、《当代》、《花城》这些全国性的顶级文学杂志上,我也不说啥了,要是我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也肯定不会交给《黄原文艺》,可你这是什么意思?连《青海湖文学》都发了,就不给《黄原文艺》一篇?
  搞得沈隆只好连连道歉,许诺一定尽快拿个短篇出来交给贾冰,贾老师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他刚才抱怨这么久为得就是这个。
  第二天,还没等沈隆想好该写个什么样的小说交给贾冰呢,他就又过来了,沈隆赶紧说道,“贾老师,您这催稿也太着急了吧?”
  我这写得又不是网文,还能一天更个万儿八千的,这种纯文学小说可是非常耗时间的,这才一天时间呢,那能写得出来?
  “不是催稿,是有大好事儿!”贾冰激动地涨红了脸,“刚我一个老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你的那篇《黄土地》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了!名单已经定了,很快就会宣布。”
  “哦?真的?”这可是个不小的惊喜,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含金量并不低。
  现在国内的文学奖项并不多,中国文学界含金量最高的茅盾文学奖刚刚设立,矛盾先生在今年逝世前,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现在还在筹备阶段,第一届颁奖要到明年去了。
  而且茅盾文学奖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沈隆现在完成的都是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也不符合评选要求。
  在其余国内重要文学奖项里,鲁迅文学奖要到86年才会创立;曹禺戏剧文学奖现在还叫全国优秀剧本奖,除非沈隆将来亲自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剧本,要不然肯定没机会获奖;红楼梦奖更是到2005年才会成立;至于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就更不用说了,姚雪垠先生现在还没有把他的《李自成》写完呢。
  所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后世更具权威性,也更加重要,几年前贾平凹就是凭借《满月儿》荣获这一奖项,正式步入文坛;而陕西另一位大作家陈忠实也凭借《信任》获得过这一奖项,从这个角度来看,获得这一奖项的确是个好兆头。
  “那还能有假?我听了之后马上又找人打听,大家都说你得奖了!”贾冰说完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少平啊,你看你现在都得奖了,是不是抓紧时间填个加入黄原作协和文联的表?我赶紧找人给你批了。”
  要不然等去领奖的时候人家一问,结果才知道他还不是黄原作协和文联的成员,这可就成笑话了,知道的清楚少平开始写作还没多久呢,不知道的可就要说黄原作协、文联都是一群有眼无珠、嫉贤妒能的家伙了,贾冰可不愿意担这个名头。
  沈隆可是当过一省大佬的人,秒懂,连忙谦虚地说道,“其实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就是担心自己不够格没好意思给您说,我这就赶紧申请去。”
  贾冰这才放下心来,墨迹未干就带着沈隆的表格急匆匆赶回去了,他还得抓紧时间完成审批手续呢,一般来说作协和文联纳新都有固定的时间,一年一次,这回可是破例了,不过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你要是有意见,那你也写一篇能发在《收获》上的文章,顺便再拿个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回来,我也给你特事特办。
  等贾冰办好手续,获奖名单也正式对外公布了,为此贾冰还把沈隆叫去,和黄原作协、文联的成员们好生庆祝了一番,这不仅是沈隆一个人的光荣,同样也是整个黄原作家圈子的光荣。
  等庆祝结束,沈隆就抓紧时间前往省城,匆匆见了晓霞一面,就赶紧转车去京城了,这一奖项要在京城颁发。
第0696章
你读过舍甫琴科的书没有?
  又回到了京城,从京城火车站出来,看着那熟悉的街道和建筑,沈隆似乎回到了《血色浪漫》世界当中,在那个世界,这时候他正在水木大学做研究呢,而在这个世界,他还是第一次来到京城。
  不同于其它第一次来京城的旅客,沈隆看了几眼就熟门熟路的找到公交站,前往颁奖仪式所在的地点,来到宾馆,报上自己的名字,出示自己的介绍信签到,领了房间的钥匙。
  如今国家经济条件还很困难,所以从物质方面来说颁奖仪式十分寒酸,不过幸运的是有许多大师依旧健在,得以见到他们还是让沈隆有些激动,纷纷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著作请他们签字留念,他现在已经越来越像是文学圈里的人了。
  大师们态度都十分和蔼,反倒是一些还没什么名声的作者就没那么好相处了,尤其是看到沈隆还如此年轻的时候,说话就不怎么客气了。
  最开始有人把他当成来为颁奖仪式服务的工作人员或者喜好文学的志愿者,动辄呼来喝去,沈隆可不惯他们的坏毛病;到后来听他报出孙少平三个字之后,这些家伙又迅速将傲气转为嫉妒,我都写这么多年了,还没得奖呢,你才多大年纪,凭什么得奖?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特么的我参加的是文学奖颁奖,又不是康麻子的千叟宴,啥时候还拿年纪来说话了?对于那些风言风语,沈隆统统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
  搞得最后他都懒得和这些人来往了,要么和同样来自西北的作家们交流,要么去向那些大师请教,偶尔有点空闲时间,也是去街上转悠,给晓霞还有家人朋友购买礼物。
  然而他不想招惹人,却有人来招惹他了,这不,在颁奖仪式之后的文学交流座谈会上,就有人对他发难了。
  交流会开始的时候,有人谈起了红色帝国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的经典作品《金蔷薇》,这是一部散文集,在书中帕乌斯托夫斯基探讨了写作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品构思的产生过程;作家应如何培养观察力、提炼素材、磨炼语言;想像的必要性;细节描写的功能;人物性格本身的逻辑性;灵感的由来等。
  此书问世时,庸俗社会学和教条主义尚盛行于红色帝国文坛,卫道者们言必称文学的阶级性和党性原则,强调作家的首要任务为世界观的改造,要求于作家的是歌功颂德,图解政策,把探讨自我表现和写作技巧的言论斥为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
  所以像《金蔷薇》这样一部挣脱条条框框的桎梏,探讨文学创作本身规律的作品的问世,在当时红色帝国读书界眼里不啻沙漠中的一泓清泉,长年来一直受到普遍的欢迎。
  而如今国内的运动刚过去没几年,作家们面临着和当年红色帝国作家群体同样的问题,所以客观地来说这部书对作家塑造自己的创作风格、打磨自己的创作技巧非常管用。
  但遗憾的是,这些人似乎并没有领会到这些,他们只是用这部书来给自己脸上贴金,想用自己认真研究过这部书来彰显自己的文学功底,虽然他们不一定有这玩意儿。
  “小孙呐,你来谈谈对这部作品的看法吧?”有人不怀好意地问道,他之前已经听到沈隆和身旁的人小声交流,坦诚自己没看过这部作品,他觉得这是个让他出丑的好机会。
  “不好意思,我没看过这部书,看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沈隆大大方方地说道,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可耻的,文学著作浩如烟海,又有谁敢说自己全部看过呢?
  “什么!你居然没有看过《金蔷薇》,那你怎么敢写书?”他立刻起身大声说道,言语之间激动极了,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可饶恕的话一样。
  “为什么没看过《金蔷薇》就不敢写书?”沈隆毫不客气的反驳道,“搞文学又不是搞自然科学,你要说没看过《相对论》就不能谈理论物理,没看过《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就不能谈黎曼几何我认,没看过《金蔷薇》就不能写书,这是什么道理?”
  “巴金先生难道是看过《金蔷薇》之后才开始写书的?魏巍老师难道是看过《金蔷薇》才学会写书的?姚雪垠先生难道是看过《金蔷薇》之后才开始写书的?”沈隆一连串反问道。
  不等对方反驳,沈隆又接着问道,“另外,我觉得另一位红色帝国作家安德烈·舍甫琴科先生关于文学理论的阐述同样深入,你有没有看过他的书?”
  “当然……当然看过。”对方回答的有些心虚,其实他并没有看过,甚至连这个作家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但要是坦诚自己没看过,岂不就和沈隆一样了?
  “呵呵。”沈隆脸上露出讥笑的神色,“对不起,舍甫琴科这个名字是我刚编的,他可没有写过什么文学理论著作。”安德烈·舍甫琴科只会踢球,不会写书,而且他现在还是个不到六岁的孩子呢。
  “哈哈哈!”有人没忍住笑了出来,会场上顿时笑声一片,自古文人相轻,但凡遇到作家聚到一起的时候,总免不了吵架,可吵得这么精彩的,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挑衅沈隆那人顿时涨红了脸,胸口不断地起伏,让人担心他会不会给气炸了,最后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挽回的机会,只能退场。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好意思出现在类似的聚会上,有些好事之人甚至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舍甫琴科先生,一遇到类似的聚会,大家都会热情地打听,舍甫琴科先生来了没有啊?听说他是红色帝国文学理论的研究专家?我这儿有些文学理论的问题要请教他呢!
  有舍甫琴科先生的例子摆在面前,其它人也不敢挑衅沈隆了,沈隆受到的骚扰顿时少了许多。
  在会议的最后一天,有两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来找沈隆了。
第0697章
改编电影
  “孙……孙老师您好,我是京城电影学院的陈凯歌,这是我同学张艺谋。”陈凯歌在报纸上看到颁奖典礼上出现孙少平三个字就赶紧过来了,等见面的时候完全没想到对方这么年轻,老师两个字叫的有些别扭。
  “哦,你们好!”沈隆心里暗爽,这俩一个是国内第一个拿下戛纳金棕榈的大导演,一个更是被称为国师,现在竟然都叫自己老师。
  “孙老师,我们有点事情想请您帮忙,咱们找个安静点的地方慢慢聊吧?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反正第一声也叫了,陈凯歌也就放下了芥蒂,他虽然一向倨傲,可现在是有求于人,情况又是不同。
  “会议已经开完了,暂时倒是没什么事儿。”沈隆打量着这两位大导演,在这个时间,他们脸上依旧留有几分青涩和稚嫩,和他后世在电视上看到的可不一样,一听说他俩的名字,沈隆大概也猜到他俩是为什么来的。
  “那咱们去旁边的咖啡店慢慢聊吧!”陈凯歌可是大院子弟,对京城熟得很,带着沈隆出了宾馆,没走多远就到了一家西式咖啡馆外面。
  张艺谋看到咖啡馆的装修,有点畏畏缩缩,陈凯歌则大大方方走了进去,三人到了里面,陈凯歌熟练地给自己点了一杯蓝山,“孙老师和艺谋想喝点什么?”
  “我之前倒是没进过咖啡馆,你帮我选吧!”以孙少平的身份还真没尝试过,沈隆也懒得装这个逼,大大方方说道,他坦然的样子倒是让张艺谋减轻了不少拘束感,看待这个老乡越发的顺眼了。
  陈凯歌讨了个没趣,帮他们点了咖啡还有糕点之后,并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而是借着张艺谋和他同属陕西人的关系攀谈起来。
  沈隆和张艺谋说些陕西的事情,不知不觉间双方拉进了关系,陈凯歌感觉时机差不多了,才开口说道,“孙老师,是这样的,我和艺谋都快毕业了,马上就要考虑该拍摄什么作品,之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故事,直到在《收获》上看到您的《黄土地》,这次听说您来京城,我们俩就赶紧跑过来了,想问问您能不能允许我们拍摄?”
  当然行啊,给多少改编费?沈隆真想这么问,要是放到后世,以他俩的身份和咖位,改编费少于几百万根本就开不了口。
  可惜如今可没有影视改编权这一说,现在的电影是统购统销,电影拍出来中影公司统一收购,黑白片50万,彩色片70万,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会给改编费,不过写剧本是有钱拿的,一个故事片剧本1500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