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994

  对于沈隆开始科幻小说创作,有支持的自然也有反对的,在《乡村教师》刊出之后,文联的人就找到沈隆谈话了,对他进行科幻小说创作颇有些怒其不争的意思,沈隆知道要转变人的固有思维非常困难,所以他在科普了一番科幻文学的重要性之后,又把自己最近在写的、反应农村企业家创业的《黄土高天》拿了出来。
  这下对方不说话了,这篇小说虽然是沈隆的原创作品,但质量还是相当有保障的,而且极具现实意义,正是严肃文学界喜欢的题材;见沈隆并没有放弃严肃文学创作,来人才松了一口气,勉励了几句就走了。
  等他走后,沈隆一边继续撰写、修改《黄土高天》,一边琢磨着自己的第三篇科幻小说又该抄那部作品?实在是不好意思老是抄大刘一个人的啊,至于何夕、韩松还有王晋康的作品,他也一时没想到有什么合适的。
  要不再大胆一点儿?试着抄下刘宇昆的作品?刘宇昆是美国的华裔科幻小说作家,他同样获得过雨果奖,文章的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或许可是试试改写《狩猎愉快》?在进入《平凡的世界》之前,沈隆刚好看过那部大尺度系列动画剧集《爱,死亡和机器人》,对根据刘慈欣作品改编的那部《狩猎愉快》印象深刻。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末一个叫梁的诛魔师和一个叫燕的狐狸精的故事,梁在小时候遇到了燕却放过了她,并成为朋友;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的力量取代了魔法的力量,燕的力量越来越弱,而梁则来到了蒸汽朋克风的香江。
  在香江,梁开始学习机械知识,并成为一名天才的机械师,燕则沦落风尘,最后被总督改造为机械,燕想复仇,于是找到梁,让他改造自己,变成了一只机械狐狸,开始向那些殖民者复仇。
  《狩猎愉快》想要改造起来难度可就大了,尽管刘宇昆小说原著的尺度要比动画片小得多,但依旧不适合在这个时代发表,沈隆得费好大的劲才能改好。
  还没等沈隆把《狩猎愉快》改好,一个好消息从京城传来,陈凯歌顺利完成了《黄土地》的电影拍摄立项,马上就要去黄原实地拍摄了。
  不久之后,陈凯歌和张艺谋来到陕西,找到了沈隆,打算先和他进行一番交流。
第0709章
少安破产了
  他俩还给沈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老井》被导演吴天明看上了,想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听说他俩要来陕西,就让他俩先问问沈隆的意思。
  “这是好事儿,吴导的能力我还是很信任的。”沈隆满口答应下来,这原本就是吴天明的电影,交给别人沈隆还不放心来着,“等我有空就先把剧本改出来吧!”
  “诶,那最好不过了。”见沈隆答应,陈凯歌放心大半,“不过吴导现在正在和滕文骥导演合作执导《亲缘》,完了之后还要拍摄《没有航标的河流》,暂时怕是抽不出时间来拍《老井》,最快也要等两三年之后了。”
  “这没关系,想要拍好电影就急不来。”沈隆倒是不怎么在乎,他现在已经不会为一千多块钱的剧本费而激动了,而且《老井》原本就是1987年的作品,就算两三年后开拍也比原来的历史提前了不少。
  “那咱们就先去黄原勘景?少平你有时间吧?”陈凯歌问道,他们三个现在已经混熟了,彼此都直接叫名字。
  “嗯,没问题,写作么,去那儿都行。”沈隆答应下来,已经好久没回家了,刚好借着这次机会回家看看,也不知道少安的砖厂到底怎么样了。
  “少平最近有啥新作品没?”陈凯歌问道,张艺谋也露出期待的表情,现在找个好故事可不容易,能遇到适合自己拍摄的好故事就更难了,得亏他俩和沈隆关系不错,可以提前看到未发表的作品。
  “最近筹划着写一部长篇小说,估计要花几年功夫。”沈隆将《黄土高天》的稿子递给他俩,“这个故事怕是不好改编成电影,篇幅有点长;不过这几年我也会陆续写点短篇,要是有合适你俩的一定先给你俩看。”
  “哦,对了,这还有几篇短篇科幻小说,你俩可以看看。”沈隆将《乡村教师》、《中国太阳》和《狩猎愉快》交给他俩,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子冲动,不知道这两位拍科幻片又会是什么感觉?一定很有意思吧?
  “科幻小说啊?少平你怎么想着写这个了?”陈凯歌一脸嫌弃的样子,受时代的影响,他现在可看不上这玩意儿,张艺谋虽然没有说话,看表情也是一个意思。
  啧,这我可就有点不服气了,沈隆想了想说道,“你们俩有没有看过《星球大战》?”如今《星球大战》显然是不可能在国内公映的,不过他俩都是北电的,北电学生会经常看一些国外经典作品,说不定他俩真看过。
  “看过,故事结构颇有些黑泽明《战国英豪》的影子。”张艺谋闷闷地回答道,回答的话有些出乎沈隆的预料,细细想来却在情理之中,从导演的角度出发,张艺谋肯定更关注故事结构、镜头运用这些深层次的东西,而黑泽明又是他和卢卡斯的偶像。
  “我要说的倒不是这个,上次不知道是在那儿看到的资料,据说香江几位大导演在看了《星球大战》之后很是震撼,说他们有信心拍出《教父》这样的电影,却根本拍不出《星球大战》来。”沈隆没纠结黑泽明。
  “《星球大战》那儿能和《教父》比啊,从艺术角度来看,这两部作品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陈凯歌反驳道。
  “但是,你告诉我,让你执导的话,拍《教父》难还是拍《星球大战》更难?”沈隆反问道。
  “额……”陈凯歌不说话了,这两部作品都超出了他目前的能力,但认真思索的话,显然是《星球大战》更难,这和艺术无关,更多的技术问题。
  “《星球大战》我们根本拍不了,里面用的技术太先进了。”张艺谋老实,他实话实说,发出了和香江导演同样的感慨。
  “由于电视的影响,美国电影票房增长一直缓慢,直到《星球大战》的出现,才重新把观众拉回到电影院里;我觉得国内以后同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看九十年代的国产电影,都惨成什么样了。
  “所以,在这种时候,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特效电影,才能获得更高的票房。”从《星球大战》到漫威电影莫不如此,就算是国内,也是张艺谋的《英雄》重新把观众拉回电影院。
  “简单的故事片,在电视上看和在电影院看并无区别,甚至有时候在家里用电视看效果更好。”《肖申克的救赎》就是这样,这部电影影院票房血亏,录像带出售租赁却赚得盘满钵满,细细想来,这样的电影的确在家里安静地欣赏更合适。
  “而如果要拍摄特效大片,那么科幻、神话等幻想类作品显然更加合适,所以我才尝试进行一些科幻小说创作,希望将来咱们也能拍出《星球大战》这样的视觉大片来。”说了半天,沈隆绕回了正题。
  陈凯歌、张艺谋这一代的导演,太过注重艺术片,除了他们俩,日后能在票房上取得成绩的并不多,这对国产电影并不是一件好事儿。
  他们俩如今还年轻,还没有养成日后那股子不可一世的气质,听沈隆说得这么严肃,尽管和自己的固有理念有些冲突,他俩还是拿起这些科幻小说看了起来。
  “咦,这部作品有点意思啊。”对于《乡村教师》和《中国太阳》,陈凯歌不怎么喜欢,反倒是《狩猎愉快》有点让他欲罢不能。
  你对这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也感兴趣么?沈隆想起了日后那部失败的《妖猫传》,不知道陈凯歌来拍《狩猎愉快》会是什么样子的。
  “这部电影要拍的话,现在可不行,起码也得等到二三十年后。”沈隆遗憾地说道,看样子短时间之内自己是看不到了。
  略微改变了一点两位大导演的想法,沈隆第二天就和他们一起回到了黄原,前往原西县勘景,为电影拍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刚回到原西县,沈隆就听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少安的砖瓦厂垮了,少安现在已经濒临破产。
第0710章
失败也是一种财富
  沈隆这次回来要待一段时间,于是他索性就让文联帮忙,让他在原西县工商联挂了个职,以便于了解原西县农民企业的发展现状,好为他撰写《黄土高天》做准备,然而没想到刚到工商联,就得到了少安破产的消息。
  问了问,沈隆才得知事情的经过,少安承包砖厂之后,将摊子搞得很大,但也因此背上了上万块的贷款,也许是为了节省开支他,又或者是他缺乏鉴别能力,以至于将砖厂最要紧的大型制砖机交给一名不靠谱的工匠操作。
  这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第一窑砖烧出来之后全是裂痕,根本没办法卖出去,少安的资金链因此断裂,根本没能力再进行生产了。
  哎,当初就多次叮嘱要重视技术,还是在这方面犯错了,沈隆叹了口气,赶紧坐上班车赶回双水村,中途路过少安新承包的砖厂时,那里已经没了烟火。
  回到家里,说起这事儿玉厚老汉不断唉声叹气,一个劲的说老孙家天生的穷命,好几辈人都没有翻过身,少安这下可是欠了上万块的债务,怕是还到虎子这一辈都还不完。
  沈隆无意和玉厚老汉争吵,这些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他宽慰道,“一万来块也不是啥大事哩,我手头还有几千块,拿去给哥先用着,有了这些钱砖厂就能再开起来,等出上几窑砖,那一万来块也就能还上了。”
  玉厚老汉听到这话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喜色,同时还有几分担忧,如今两家人名义上已经分家了,按道理说少安捅出来的大窟窿不该少平去填,现在少平能主动提出来,让他感到颇为欣慰,但是他也被砖厂搞怕了,要是再失败可怎么办?
  “我先去我哥那儿看看,哥这些日子心里怕是不好受哩。”沈隆没过多解释,说再多也没用,等少安重新站起来,一切都能解决。
  来到少安的家里,只见家里只有少安和虎子两个,秀莲却不见踪影,少安看上去憔悴了许多,两只眼睛里满是血丝,见沈隆进来,他想要起身招呼,张了张嘴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沈隆从包里摸了些糖给虎子递过去,告诉他爷爷奶奶让他过去吃饭,等虎子走后,沈隆给少安递了一根烟,“嫂子那儿去了?”
  少安点燃烟抽了一口,呛得连连咳嗽,他也是老烟枪了,还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说明他现在的心情已经乱到了极点,好一会儿才说道,“她去娘家帮忙借钱去了,马上就过年了,各家都要用钱哩,不管咋说也该把工钱给人家结了。”
  “哥,你这就不对了,咱俩是亲兄弟啊,嫂子的娘家再好也还隔了一层,遇到这事儿你该找我来着。”沈隆说道。
  “我也想过来着,但去省城太远……况且你也刚去省城,开销大着哩……”少安话说到一半儿就停住了,这件事儿终究还是他做得不对。
  “你别担心,我在省城好着哩,今年又写了几篇文章,存了点稿费,虽然不够你还贷款的,但重新开始烧砖不是问题。”沈隆从包里拿出厚厚一摞钞票塞到少安手里,他回来来不及取款,还好碰巧金波在原西县,这些还是他问金波借的。
  “说真的,我现在是有些怕了。”也只有在自己弟弟面前,少安才能吐露心声,这段时间他天天早出晚归,不想和村里人碰面,只闷头干自己的农活;就算如此也没少受村里人责怪,那些在砖厂干了一个多月还没拿到工钱的,都来向他讨债。
  回想起刚包下砖厂那段时间,村里人求着自己进砖厂干活的场景,两相对比让少安凉透了心,可他又无话可说,上工拿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人家要账要的理直气壮。
  但他二爸孙玉亭的所作所为就有些让他心冷了,孙玉亭怕苦怕累,不愿意来砖厂上工,只把婶子打发来砖厂做饭,现在他的砖厂倒了,孙玉亭不仅不安慰,甚至还登门讨要工钱,这像是血脉亲戚做得事情么?
  而且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少安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来,就算拿了少平的钱,我真能把砖厂搞好么?下一窑砖就能烧好么?他也不敢保证,如今已经是跌落谷底,要是再失败,那可就是十八层地狱了。
  他自己失败不怕,反正现在已经是事实了,可如今要是再失败就把弟弟也拖累进去了,这几千块怕是弟弟这么久的积蓄吧?如今弟弟也大了,他也该在省城弄套房子,成个家了,少安不知道省城弄套房子要多少钱,但想来肯定比双水村贵很多。
  要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耽误了弟弟的人生大事,少安怎么也不会原谅自己,于是他又把沈隆递过来的钱推了回去,“这钱你还是拿回去吧,砖厂我再……我再想办法。”
  可那还有什么办法好想啊,他孙少安又不认识什么大富大贵的人,贷款又借不下来,要是不拿这几千块,那就真起不来了。
  “哥,你要是觉得拿着不安心,给我写个借条好了,和银行一样算利息,等你赚回来再还我。”沈隆不仅是想宽少安的心,更是在慢慢引导他如何做个真正的商人,对于商人来说,任何一笔钱财的进出都异常关键,都要弄得正轨才是。
  “反正我的钱放着也是放着,存款能有几个利息,那有放贷款的利息多,我这是瞅着我哥能干,想沾光哩。”沈隆还开起了玩笑。
  少安脸上终于绽开一丝笑容,他被沈隆的话逗乐了,“要真想沾光,早先就该和我说得一样,砖厂你占一半儿股份,这样也就不至于我一个人为钱发愁了。”
  不,如果弟弟真留在砖厂,他那么有文化,肯定不会犯和自己一样的错误。
  不管怎么说,少安的心情总算好了点,沈隆继续开解道,“哥,其实要我说,你这回失败也可以说成是好事儿来着。”
第0711章
东山再起
  沈隆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真心实意,见少安露出诧异的神色,沈隆解释道,“哥,咱都没做过生意,那可能一帆风顺来着,现在出问题总比以后摊子搞大了出问题强;刘皇叔一开始还不是一直失败?最后不也成事了?”
  举商人的例子少安可能不大明白,沈隆于是就拿出了《三国演义》做例子,刘关张的事儿在民间可是广为流传,少安当然也知道,要不然他也不会被胡永合一忽悠,说《三国演义》剧组缺钱,他就琢磨着想要捐钱了。
  “关老爷就是早些时候太顺了,最后输了一场就在麦城把家底赔完了。”沈隆拍了拍少安的肩膀,“这回倒了咱不怕,能吸取教训,下回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了。”
  “是哩,这回要是能再起来,我就把你上回给我说的那个啥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现在想想,这砖窑烧垮了也不光是制砖机师傅不行的问题,先前村里人干活的时候,也不都按规矩来,我寻思着都是乡里乡亲的,又只是些小事儿就没说,以后那一步都不能出错哩。”少安缓缓点头,他把沈隆的话听进去了。
  “你想带着村里人奔前程是好事哩,不过也要考虑到啥才是最关键的,你的砖厂好了,村里人自然就好了,你的砖厂要是不好,平时对他们再好也没用。”想必这次失败会给少安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此事之后少安的管理水平肯定会大大增强。
  “回头我也琢磨琢磨,把和泥、烧窑也按照你先前给制砖机弄得那些一样,整理个流程规范出来,今后不管干啥,都按流程来办。”到了这一步,少安已经渐渐脱离了农民的身份,开始用商人和企业家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了。
  “这些都要慢慢学,办厂子做生意里面的学问也深着呢,不比兰香念大学简单,这回回来的匆忙,过些天我给你弄些工厂管理的书,你慢慢看。”现在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少,但也不是没好东西,比如《鞍钢宪法》就很优秀,虽然可能有些不适合少安这个规模的小厂子,但看看总不是坏事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