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994

  在省城热闹了两天,沈隆又带着晓霞和家人返回黄原,返回双水村举办下一场婚礼,这次张艺谋同样也跟来了,他除了要继续给沈隆的婚礼当摄影之外,还打算考察《红高粱》的外景地,要寻找一片面积非常大的高粱地。
  老孙家在双水村办得这场婚礼可是风光了,不仅有老派的戏班子,少安还从县里把电影放映队请下来,在双水村放了三天三夜的电影,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好好乐呵了一把。
  玉厚老汉这几天高兴地就没合拢嘴过,大女婿现在浪子回头了,大儿子如今的摊场越来越大,二儿子又娶了媳妇,小女儿现在成了大学生,一毕业就是国家干部哩,儿女们个个都有出息、懂事儿孝顺,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王满银似乎也忘记了沈隆当初打过自己的事儿,胸口带着迎宾的红纸条跑前跑后地招待来往的客人们,不断给他们发烟,和他们拉话,完全看不出当初那个混子的影子。
  兰香现在刚好放暑假,她也回来了,而且她也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把自己的男朋友带回来了,想借着这个机会介绍他给大家认识,这个男朋友不是别人,正是小说原著中的吴仲平,吴仲平看到晓霞的母亲时略微有点惊讶。
  他可是陪同自己父亲、省里的常务副吴斌见过田福军夫妇的,原先他只知道兰香和田福军是一个村的,没想到兰香的哥哥竟然娶了田福军的女儿,不过很快他就高兴起来,这样的话父母就更不会反对自己和兰香谈朋友了。
  在双水村办完婚礼的晚上,沈隆和晓霞回到装饰一新的窑洞里,沈隆的脑海中传来了任务完成的提示音。
  这也在他的预想之中,自己挽救了晓霞的生命,并让她成了孙家的儿媳妇,算是实现了任务的重要节点。
  不过他并不打算马上离开,虽然晓霞或许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沈隆觉得,刚结完婚就离开,这实在是有点太渣男了。
  婚礼过后,沈隆和晓霞又在双水村住了几天,以后他俩肯定长期待在省城,能多陪陪父母就多陪几天吧。
  就在沈隆和晓霞打算离开的前一天下午,少安突然找到沈隆,向他提起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打算。
第0739章
办学
  “前几天胡永合也来送礼了,他拉着我说了一件事儿。”少安蹲在门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如今少安出去跑生意的时候口袋里都装着盒装的好烟,不过自己抽还是喜欢抽旱烟,他觉得市面上那些好烟远不如玉厚老汉种的烟好抽。
  “他问我现在有了水泥厂和砖瓦厂赚了钱,然后打算干啥?咱们农民不能光满足办个什么小厂子;咱们应该干更大的事。别看现在把政策给咱放宽了,其实呀,咱们土包子农民在这社会上还没什么地位!钱赚到一定的程度,拿一把票子活着也没滋味!我想了想还挺有道理的。”说到这儿少安有些不开心。
  是的,他现在有钱了,现如今他不仅是石圪节公社最有钱的人,自从水泥厂开始销售之后,他的资产已经超过了胡永合等过去他在夸富会上只能仰望的那些真冒尖户,成了整个原西县最后钱的人。
  但是,他的社会地位依旧不高,虽然比往日肯定强了不少,可遇到那些体制内工作的,人家虽然内心羡慕少安有这么多钱,言语之间却不见多少尊敬。
  “胡永合给我说,咱们也可以参加它文化上的事,文化上容易出名,只要出了名,手里又有钱,咱们就不能在它政府里坐一把交椅?哼,说不定将来县委县政府都叫咱承包了呢!我就想着你也是文化人,他说的有没有理?”少安问道。
  “胡吹大气,还想承包县委县政府,他这是这些年赚了些钱开始飘了!”沈隆嗤之以鼻,然后安慰起少安来,“现在才开放几年?人啊,这思想要转过来也没那么快,等再过几年,大老板、企业家就成老百姓羡慕的对象了,到时候不用你提,原西县就会主动请你加入政协啥的。”沈隆觉得,少安的企业要是不出问题,这是迟早的事儿。
  “我也觉得他有点飘,不过他说打算牵头找些农民企业家出钱,拍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刘备,关公,张飞,鲁智深,曹操,这些人你又都知道,红火着哩!我觉得好像可以掺和下!”少安笑了,“对了,企业家到底是个啥?老听别人说,我还不知道这词和做生意的老板有啥区别?”
  你投资《三国演义》还不如投资《红楼梦》,要是能在拍摄《红楼梦》里的事情里掺和一把,你后半辈子就不用愁了,沈隆心里嘀咕了一句,还是没说出来,少安现在是陕西的企业家,而《红楼梦》的拍摄是在外地,跑到外地去投资,当地肯定有意见。
  “企业家也算是商人的一种,但是和商人还是有区别的,商人和企业家都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但有时候企业家追求的不仅仅是利润;外国有个造船厂,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他们说我们造最好的船,顺便赚点钱,换成咱们,就是咱们要烧最好的砖和水泥,顺便赚点钱,而商人则不管砖烧得咋样,只要能赚钱就行。”沈隆用少安能听懂的方式给他举例子。
  “现在是有些人烧些破破烂烂的砖,给采购送回扣卖出去,这种没良心的事儿咱不干。”少安理解了沈隆的话。
  “另外,企业家还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光自己有钱了还不行,还要让跟着自己干的人也能过上好日子,要是能带动厂子周围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就更好了。”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别看香江的富豪们被吹上天,但实际上他们之中能被称之为企业家的人少之又少。
  像任正非、比尔大门同学这样的人才称得上企业家,他们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商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我寻思着,不管《三国演义》也好,《红楼梦》也罢,距离咱们都太远了,你想给自己挣名声这是好事哩,不过一开始别弄那么远,先从双水村做起。”沈隆指着少平曾经工作过的旧学校说道,“你看,咱村里的学校都荒成啥样子了。”
  沈隆和少安走到学校里面,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喧,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
  这是他们弟兄俩当年读过书的地方,而现在这里已经不能用了,学校搬到了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少安家虎子也去那儿念书了。
  “听说刘玉升正撺掇着给村里修庙,我倒是觉得,修庙还不如盖学校,要是村里庙修起来了,学校还是这烂包样子,说出去咱双水村人都丢脸哩。”刘玉升是村里的神汉,改革之后,农村活力大大增强,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冒出来了。
  少安想起了自己当年在这里读书的时候,他还想起了虎子在棚圈里认真学习的样子,他开始为自己感到羞愧,刚你还说胡永合有些飘,我看你孙少安也是一样,你才赚了几个钱,就寻思着乱糟践了,你自家的娃娃还在棚圈里念书哩。
  少安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对,我该给双水村盖个学校,让娃娃们以后有个念书的好地方。
  “你说的对哩,我是双水村的人,《三国演义》啥的距离我太远了,要是双水村一团乱包,我在外面再风光又有啥意思,这学校我盖了,你说,这盖学校也算是文化上的事儿吧!”说到最后,少安爽朗地笑了。
  “也算我一份,我不光在这里念过书,我还当过老师哩。”沈隆也笑了,他觉得自己或许要等到学校建成之后再离开。
  “我这就去俊武商量下,你和我都忙,只能出钱,这事儿还得俊武帮忙操持。”少安下定了决心,大步朝着金俊武家里走去。
  而沈隆回到家里,将事情和晓霞说了一遍,晓霞也很是支持,她甚至还想给学校弄个小图书馆,让孩子多读些书,少平当年想读几本书多不容易啊。
第0740章
学校建成
  晓霞的假期用光了,她先回了省城,沈隆暂时留了下来,说起筹办学校的事情,他同样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生在双水村这样的农村孩子,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改变命运的了,起码在教育和高考还没有改变之前都是如此。
  少安很快说服了金俊武,金俊武也想让村里的学校好点,既然少安愿意出钱,那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沈隆担任顾问。
  俊武对少安说,他如果砖瓦厂的事忙,只需要牵个头,具体事由他替少安管理,马上就动手!两个人估算,原来的学校只是裂了缝,拆下的石头都能用,因此,不会花太多的钱;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栗剩余下了钱,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
  今后村中有人考上中专或大学,就给奖一部分学费,另外,还可以高薪请个小学英语教师,农村学生高考主要吃亏在外语上;如果他们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论,那升学率就可能大大提高……
  谁说农民愚昧来着?他们一下就想到了关键点上,只要能解决这些问题,双水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就能上升一大截;沈隆也补充了几点,他和晓霞会给学校捐一个图书馆,存放一些适合学生们阅读的书籍,同时会再给学校弄一台电视。
  相较于城市里的学生,农村学生还弱在眼界的开阔上,他们缺乏了解世界的渠道,有了这些书和可以收看新闻的电视,肯定能好一些。
  至于该给他们捐赠什么书,沈隆和晓霞也计划好了,除了那些适合小孩子看的经典名著,当然也少不了杨潇他们编辑的科普作品,另外前些年刚刚重新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也要来一套,或许还可以弄些农业种植、农村小手工业的书籍,让村里的成年人也能从中获益。
  金俊武和少安对沈隆的建议大为赞同,实际上双水村的人也的确需要这些,许多人都不甘于只在地里刨食吃,可他们又不知道该干什么。
  玉厚老汉有些不理解少安为啥要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不过他一向不干涉孩子们的决定,再加上这也是给他的孙子盖学校哩,玉厚老汉当然不会反对。
  几天以后,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不用说,这非凡之举博得一片赞扬之声,许乡村民都找到少安和俊武,也要为建校多少出一点钱,并承诺只要用得上他们,他们就免费出劳力。
  也有许多政治思维比较敏锐的人隐隐看出,双水村的政治格局正在出现变化,老一辈的田福堂、孙玉亭等人已经渐渐退出舞台,轮到金俊武、孙少安这些年轻一辈当家做主了,或许再过几年,双水村就又是一番新气象了。
  对于这种变化,那些思维敏锐地村级政治分析家们表示了乐观的期待,田福堂、孙玉亭在位的时候可搞不出孙少安这么大的排场。
  少安在第一时间就把钱拿了出来,有了钱,金俊武就马上组织人手开始修建学校,少安从砖厂和水泥厂运来了建筑材料,村里的老少爷们但凡能抽出空的,都来给学校帮忙,这可不是给其它人干活哩,这也是给自己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谋个好前程。
  沈隆去省城和晓霞聚了聚,又回了双水村,虽然如今已经结婚了,晓霞依旧是风风火火的性子,遇到大新闻总要第一个冲上去,这导致她和沈隆团聚的时间很短,沈隆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不快,如果一结婚就安心当个家庭主妇或者把重心全都转移到家庭上,那她就不是田晓霞了。
  回到村里,沈隆或是去学校的工地上帮忙,或是在窑洞里安静地写作,如今他已经开始筹划着书写《黄土高天》的第二部了,第一部主要描绘的是农民企业家创业之初的艰难,主要镜头还是放在了村镇上,而到第二部,小说的主角也该去看看更广阔的天地了。
  他将正式进入县城,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以及广为广阔的市场,许多农民企业家都倒在了这一步,少安目前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第二部主要描绘的就是这些。
  而等到第三部的时候,说不定就该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市场了,到第四部的时候,我们的农民企业家就能走向世界的舞台,甚至和鲁冠球一样将美国的企业收入囊中。
  这是沈隆规划好的写作步骤,当然,正式开始书写的时候也不一定会按部就班的进行,仅仅在县城的时候,也可以参加广交会将自己的产品输送到国外么,一切都会根据沈隆对如今农民企业家的现状进行调研之后再做决定。
  秋天慢慢到了,村民们开始了忙碌的收割,他们从地里回来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再加上其他零碎的收入,今年可以过个好年了。
  由于农忙,学校的建设稍微放缓了一段时间,等农忙结束,村民们又再次聚集到哭咽河畔,或是背石头,或是帮忙和水泥,或是涂抹窑洞的墙壁,又或是帮着学校打家具,娃娃们念书也得有好桌子、好椅子哩。
  等到1984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双水村小学终于盖好了,当年拦河打坝震坏的校舍窑洞,已经被一排气势宏伟的新窑洞所替代,这些窑洞有教室,有图书馆,还有教师们的办公室和宿舍,当年的学校操场也扩大了一倍,栽起一副标准的篮球架,还有一些其他庄稼人叫不出名堂的玩艺儿。
  操场四周砌起了围墙。铁栏式大门上面,拱形铁架上“双水村小学”五个铁字,被红油刷得耀眼夺目。
  据说一两天内就要举行“落成典礼”,到时乡上县上的领导都来参加;听说黄原还要来人拍电视哩,村里人都说孙少安小子虽然破了财,但这下可光荣美了!
第0741章
回归
  在落成典礼开始之前,双水村刚刚经历了换届,就如同双水村村民预料的那样,金俊武接替田福堂出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而孙少安接替金俊山出任了村民委员会主任,这并不意味着少安的威望比金俊武低,只是因为他太忙了,没办法把精力都放在村里。
  在双水村新校舍正式举行仪式的前一天,大忙人孙玉亭跑前扑后指挥人做了最后的准备,这个因为怕累从工厂里逃回双水村的家伙,自从运动结束之后,第一次如此振奋。
  因为大部分人家都有娃娃上学,村民们对这件事都自动表现出十分积极的热情,许多人一大早就跑来,听候孙玉亭的吩咐,将窑洞式的教室布置一新,操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其它村干部领着村民清理了道路,几个文化人书写好标语,在学校的墙上和村中道路两旁的树干电线杆上挂得到处都是。
  晓霞也来了,不过她并非只作为捐赠者出面,她还承担着将这个新闻传递给全省群众的任务,开放之后,先富起来的人慢慢变多,但绝大多数都只顾着做大自己的事业,或者享受生活,像孙少安这样肯让身边的老百姓活得更好的却不多,宣传部门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树立一个典型,让更多先富起来的人参与到类似的事业中来。
  晓霞最先去拍摄的当然是学校的图书馆,这里面不少书籍都是她的藏书,有她当年借给沈隆的《热尼亚·鲁勉采娃》、《简爱》、《牛虻》等等,也有沈隆写的几本书《红高粱》、《黄土高天》,还有刚刚结集出版的《流浪地球》,这部合集囊括了沈隆出道以来完成的所有科幻小说,以及如何创作科幻小说的指南。
  还有《科幻文艺》编辑部、省文联、省作协、省科协捐赠的一些书籍,这些都是沈隆化缘化来的,当然还有晓霞从省报化缘来的图书,新旧不一的图书将这座小小的图书馆挤得满满当当,双水村的孩子们将在这座图书馆放眼看世界。
  村里人见到沈隆、晓霞纷纷点头露出或是憨厚、或是腼腆的微笑,他们都知道这两个年轻人给村里做过什么,他们都是村里的好后生、好儿媳妇。
  村里的两位女老师正在指挥村里的小学生们排练,他们手上拿着彩色纸做的绢花,分成两行,跳跃欢呼,向中间那些臆想中的领导人致敬。
  这两位老师一位是金光亮的媳妇姚淑芳,另一位却是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熟人,晓霞在原西县中的同学,孙少平的初恋郝红梅,郝红梅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嫁给了田福堂的儿子、晓霞的堂哥田润生,如今他们算是亲戚了,人生有时候就这么奇妙。
  晓霞也知道郝红梅和少平的事情,多年以后再次相逢,她们并没有纠结于那段青春期不成熟的感情,就像老同学重逢那样聊了一会儿。
  这次来的老同学还有金波,他如今可是村里仅次于少安、少平兄弟的富户,这次盖学校也捐了不少,还给村里的孩子一人发了一只圆珠笔,他如今的生意越做越大,这些都是他跑到沿海那边运回来的。
  校舍中间大墙上有一块黑色碑石上,这块碑石记述了孙少安新建本学校的经过和情况,以及孙少平、田晓霞、金波等捐赠者的名字,因为这是全县第一个由农民个人出资办教育事业,所以县宣传部和教育局都很重视,请文言文功底很深的县文化馆长亲自撰写了碑文;并由石圪节著名的匠人雕刻在碑石上,这可以看作是这些年轻人的一块人生纪念碑。
  第二天一早,领导们陆陆续续来了,除了少安熟悉的县长周文龙之外,甚至还有黄原市一位分管文化教育的副市长,比原著中多了不少官员;小说里这次仅仅是少安的个人行为,而这次还多了几位,尤其是还有田福军的女儿女婿,自然值得更重要的人物出面。
  这些人的到来让少安激动不已,他没有想太多,单纯的以为自己牵头的这件事儿引起了领导们的重视,自己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不知道为什么,他脑子里忽然冒出胡永合当初和他说起过的《三国演义》来。
  假如自己当初听了胡永合的话,将钱都花在《三国演义》上,恐怕不会有今天的风光吧?少平说得对哩,咱做人呐就该脚踏实地,不能太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