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994

  “什么?这莫不是传言?”杨袭古闻言一惊,他困守西州多时,和外界断了消息,却不知道竟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如果这是真的话,颉于伽斯为相多年,一直手握回纥大权,现在回纥刚换了可汗,颉于伽斯正是需要巩固自己权位的时候,在此时出征的确不太合适。
  “或许颉于伽斯是想借助一次大胜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吧?”杨袭古这样猜测道,他对借助颉于伽斯的手收回北庭依旧抱有希望。
  “若是颉于伽斯进攻北庭,那可就是能胜不能败了,若是大胜或许还好些,新可汗忌惮他的军威,必然不敢动他;可要是落败甚至只是惨胜,他必然会对颉于伽斯动手,到那时候,大都护难道能幸免么?此事关系甚大,大都护还是谨慎些好!”沈隆继续劝道。
  颉于伽斯这次落败之后马上回到回纥,赶在可汗先下手之前就把他解决了,重新拥立了一位可汗,不过颉于伽斯也没有得意多久,不久之后他就在史书中消失了,这和他大败损失了自己的精锐应该有脱不开的关系。
第1005章
混乱的西域
  在大唐兵威显赫之时,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威震西域,尽管每个都护府只有两万多兵马,西域众多势力也不敢有丝毫怠慢,一旦都护府决定讨伐那家势力,西域众多臣服于大唐的势力就纷纷派出附庸军,协助大唐作战。
  所以大唐才能用较少的兵力统治如此庞大的土地,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日后的希望国一样,希望国在那儿作战,其他国家都会派出军队支持。
  而现在,安西都护府的大部分兵力被抽调回大唐,通往大唐的道路又被吐蕃隔断,于是西域的众多势力渐渐变得不听话起来,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唐的军队反而要成为其它势力的附庸军,要跟随他们作战了。
  一念至此,沈隆就不由得心生感慨,如今的西域可谓局势混乱,南边被吐蕃占据了大部分土地,原来归属大唐的安西西镇,碎叶城被葛逻禄占领,于阗和疏勒城被吐蕃占据,只剩下郭昕带领大唐残兵困守龟兹和杨袭古带着两千兵马驻守西州了。
  在他们的北方是葛逻禄、南方是吐蕃,西方是黑衣大食,东北方是回纥,可谓是四面环敌,其余还有白服突厥、沙陀突厥、黠嘎斯等势力混杂,这些势力一会儿你和我联合起来打别人,一会儿又是我联合了其它势力打你,可谓是混乱不堪。
  总得而言,势力和对西域影响较大的要数吐蕃和回纥两股势力,黑衣大食虽然在怛罗斯之战中大败高仙芝,但是这并没有对西域的局势产生太大影响,随后大唐发动反击,将黑衣大食挡在了西域之外。
  而在安史之乱后,吐蕃人接替唐军挡住了黑衣大食,继续将他们关在了帕米尔高原之外,中亚地区的小邦国纷纷臣服于吐蕃;一直要到约莫二十年后,黑衣大食内乱,麦蒙成为新哈里发,他任命法德勒为东方总督,开始攻打葛逻禄与吐蕃,吐蕃遭遇重创。
  葛逻禄在怛罗斯之战后强盛起来,逐渐取代突骑施,占有楚河流域西突厥故地,其中包括著名的碎叶城、怛逻斯城,去年葛逻禄在北庭一带,与吐蕃人联军,战胜了回纥和杨袭古的联军,不过他们现在实力依旧不足以动摇回纥与吐蕃的影响。
  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既然现在西域拥有回纥和吐蕃两股强大的势力,那么他们之间互相征战就成了难免的事情;由于吐蕃此前联合葛逻禄和白服突厥、沙陀突厥攻陷了北庭都护府,所以大唐眼下只能和回纥进行联合。
  杨袭古实在是没有其余选择,故而听到沈隆这么说之后仍有疑虑,“颉于伽斯既然已经决定出兵,那么对此事他定然有所打算吧?更何况北庭沦入吐蕃之手,本官身为北庭大都护,亦有收复失地的职责。”
  “敢问大都护,在下从未听闻有陷入内乱却能在外征战获胜的道理,回纥突然换了可汗,就算颉于伽斯有所打算,他属下的军队也能和他一般打算么?就没有想保存实力以备将来的?若是如此,此战想要取胜怕是不易!”
  见杨袭古依旧犹豫,沈隆又加了一把火,“再者,就算此战能够获胜,北庭真的能回到大都护手中么?大都护要如何从颉于伽斯手中把北庭要回来?就凭城中这两千将士么?”如今的西域可谓是弱肉强食,两千人马守住西州尚且捉襟见肘,更何况北庭那么大的地盘。
  “哼!”杨袭古闻言忽地停住脚步,转过身来直视沈隆,沈隆的话毫不留情的将他如今所面临的窘迫局势揭露出来,让他很不舒服。
  沈隆丝毫没有畏惧,同样直视杨袭古,“大都护,既然此战很难获胜,且即使获胜也讨不到什么好处,如此着实不能让这些同袍前去冒险了!大都护好不容易才保住了这些人,理应留待来日,等候更好的机会才是!”
  “郭郡王派你来,是让你来动摇我的军心来了么!”杨袭古面色不善,伸手按住了腰间的横刀,沈隆说话的声音很大,周围的白发兵们已经开始小声议论,通过他们的神情,杨袭古能感觉到他们已经动摇了。
  在广告的末尾,杨袭古带领西州城的白发兵们举着火把开始行军,这幅画面无比壮观,然而他们踏上的却是一条不归之路,此战之后,只有百余名士兵幸存下来,如今大唐在西域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沈隆绝对不允许这两千人马葬送在敌人之手。
  “这些话却不是郭郡王吩咐的,实在是在下不忍心让诸位同袍毫无意义的送死!”如果连西州城都沦陷,只剩下龟兹一座孤城,大唐军队在西域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杨袭古握着刀把的手握紧然后又松开,如此数次才长叹一声,“你且下去歇息吧,此事容本都护好生琢磨一番。”
  沈隆稍微松了一口气,看样子,杨袭古已经开始动摇了,如果能说服颉于伽斯的话,那么这两千白发兵或许就可以暂时保下来了。
  休息一番,吃了点东西,沈隆再次被杨袭古叫过去,这次西州守军的将领悉数到场,他们细细追问沈隆关于回纥新换可汗的情况,沈隆根据自己从史料中读到的细节,将这些情况仔仔细细给他们说了一遍。
  最终杨袭古和西州城的众多将领也都倾向于暂且停止向北庭进军,只是此事可不一定由他们说了算,颉于伽斯如果执意北进,他们依旧得出兵。
  “前次大败,这位回纥大相憋了一肚子的火,要想说服他恐怕不容易啊!”杨袭古露出为难的神色,以他对颉于伽斯的了解,这位显然不是轻易可以说服的。
  杨袭古派遣使者去和颉于伽斯商议去了,沈隆则继续留在西州城中,第二天一早,卢十四对沈隆说道,“郭兄,小弟今日就打算启程返回长安,不知郭兄可否分我一匹马?”
  “卢兄弟先和我一起去见见杨都护吧!”沈隆道。
第1006章
前往长安
  找到杨袭古,将卢十四的情况向他介绍了一遍,然后沈隆拱手道,“都护,安西、北庭与中原断绝消息已经二十多年了,想必都护麾下的同袍亦是想念家中亲人吧?都护不若也让他们写封家书,让卢兄弟一起带回去。”
  这是能够鼓舞士气的好事,杨袭古当然不会拒绝,于是他下令让军中文书帮助士兵们写家书,对卢十四的行为他也是大加赞赏,“真乃义士也!”
  卢十四连连摆手,眼圈又开始泛红了,“小人……小人只是一个逃兵而已,都护不责罚与我已经让小人受宠若惊,当不得都护如此称赞!”
  杨袭古手下但凡会写字的一起出动,忙活了一整天,写好的家书装了满满两箱子,就连杨袭古和西州军中的将领也都写了家书摆脱卢十四带回去。
  但是等把这些书信装好放上马背,卢十四忍不住面露难色,这些书信实在是有点太多了,光靠他自己恐怕很难将这些书信全部送回长安,要知道此去长安万里之遥,兼之途中险恶,他自己能不能平安回去都不好说,更何况带着这么多书信。
  杨袭古也看出来了,他咬咬牙道,“是我思虑不周,卢兄弟孤身前往,怕是带不了这么多书信,卢兄弟还是把西州军的家书留下,只带着你们宣威军的家书上路吧!”
  “都护!”周围的将领士卒纷纷发出哀求,他们和家中已经断绝消息多年,今日好不容易能有一次和家中通书信的机会,谁也不愿意错过。
  “都护,卢兄弟独自一人携带书信前往长安的确不易,不若让在下也跟随卢兄弟一起前往吧!顺便还能告诉朝廷,让朝廷知道,咱们大唐的兵马依旧守着西域!”感觉时机已到,沈隆站了出来,他也想利用这次机会回一趟长安。
  一来好寻找机会在途中说服颉于伽斯暂且不要进攻,从而保住杨袭古这两千兵马;二来希望能从长安带回来一些能够鼓舞士气的旨意;三来么,他也想借助长安的影响来提升自己在安西都护府的地位,从而可以在安西军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按道理说,沈隆要想回长安的话,得先回龟兹获得郭昕的许可,不过龟兹在西州的西边,这一来一回难免耽误时间,所以他想先获得杨袭古的同意,然后由杨袭古将这个消息传给武威郡王、安西大都护郭昕。
  杨袭古和众将商量了一番,出于对同家人通家书的渴望,他答应了沈隆的请求,随即写了一封书信,命人带给郭昕,然后亲自送沈隆和卢十四出西州城的东门,目送他们踏上前往长安的道路。
  “郭兄,这回又要劳烦你照顾了!”卢十四对沈隆说道,他见识过沈隆的武艺,觉得有沈隆一起,他回长安的机会又多了几分。
  “若不是卢兄弟,在下也没机会回长安啊!”沈隆答道,然后两个人骑着马,同时牵着两匹马向伊吾城的方向行去,“前面就是吐蕃人的地盘了,咱们得小心才是。”
  到了伊吾城还得再向东,依次通过瓜州、玉门关、肃州、甘州、凉州、兰州、渭州这些原本属于大唐,如今却被吐蕃所占领的土地,才能进入大唐的凤翔府,回到长安;这一路上都是吐蕃人的地盘,所以沈隆和卢十四都换了打扮。
  有沈隆在前面带路,他可以通过天上的鹰鸟观察前方,一路避开吐蕃人,所以第一天还算平安,两个人没遇到多少麻烦就走出两百余里地,等夜幕降临的时候,沈隆和卢十四到了鄯善城外。
  如今俩人带着的粮食和饮水还剩下不少,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们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准备休息。
  “卢兄弟,你先歇息吧,我来值夜!”搭好帐篷之后,沈隆让卢十四先行休息,不久之后,卢十四的鼾声响起,沈隆观察了一番周围,发现并没有什么能威胁到他们的情况之后,就悄悄乘坐筋斗云飞上空中,朝着颉于伽斯大军的驻地飞去。
  到了颉于伽斯军中,沈隆隐身潜入营地,找到几个将领利用摄魂取念询问一番,弄清楚了颉于伽斯的营帐所在,然后摸了进去,施展魔法进入颉于伽斯的梦中,警告了他一番,然后悄然离去,回到了鄯善城外。
  如今的回纥笃信明教,沈隆在颉于伽斯的梦中具现了大明尊的形象劝说他暂停攻打北庭,希望这一办法能延缓他进军的速度,暂时保住杨袭古大军。
  过了几天,等沈隆他们到达伊吾城的时候,他再次偷偷回到颉于伽斯营中,发现回纥大军依然没有北上,反倒是露出几分想要回兵的打算,这让沈隆稍微松了一口气,不管究竟是回纥可汗换人的消息传来,还是因为自己在颉于伽斯梦中所做的一切,起码杨袭古手下的两千兵马还有西州城暂时保住了。
  只要他们能坚持到自己从长安回来,那么就算是颉于伽斯再想进军北庭,沈隆也不用太过担心杨袭古会失败了。
  “前面就是瓜州了!咱们是不是进城去弄些吃的啊?”卢十四看着前方问道,走了这么多天,他们从西州出发时所带的食物和饮水已经消耗干净了。
  “不用!”沈隆装模作样的趴在地上听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前面似乎有盗贼出没,约莫有五个人,我俩去把他们收拾了,食物和饮水自然就有了!”
  卢十四握紧了自己的横刀,和沈隆一左一右包抄过去,远远地看到几个盗贼在围追堵截一名僧人,俩人随即杀出,等卢十四把自己面前的盗贼解决之后,他看到沈隆已经将其余四名盗贼收拾完毕,正牵着他们的马往回走呢。
  “大师,受惊了!”沈隆看到这名僧侣看起来有些像是唐人,于是上前打了个招呼。
  “贫僧法界谢过两位施主!”听到僧人自曝法号,沈隆略吃一惊,这不是悟空么?
第1007章
悟空和八戒
  这名叫法界的僧人,俗名车奉朝,京兆郡云阳县人,唐玄宗天宝九年(750),罽宾遣特使赴长安,表示意愿归附。
  次年(751),唐玄宗派中使内侍省张韬光及40余众护送罽宾使者返西域时,车奉朝任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天宝十二年(753),唐使团启程从罽宾返回长安,抵达罽宾国王冬天驻地犍陀罗。
  至德二年(757年),车奉朝因患重病,不能如期随团返中原,便留在犍陀罗养病。病中发愿:如待病愈,愿落发为僧。时罽宾佛教盛行,高僧云集,车奉朝病愈后便皈依佛门,师从犍陀罗三藏法师舍利越魔,舍利越魔赐车奉朝法号法界。此后,法界随舍利越魔学习梵语,并随其游历罽宾、天竺等国访师问道,研学佛法。
  几年后,法界萌生返唐之意,于是向师傅提出东归请求,舍利越魔怜悯其心,准其所求。舍利越魔赠与法界梵文《十力经》、《十地经》和《回向轮经》及佛舍利等圣物,请法界带回大唐。
  法界取来时的道路,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疏勒,他在疏勒和于阗(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作了暂短停留,然后北上,到达龟兹,法界见龟兹物产丰饶,佛教昌盛,遂留驻龟兹莲花寺,与龟兹高僧勿提提犀鱼等僧众,共同翻译从印度带回的《十地经》、《十力经》、《回向轮经》等佛经,法界共在龟兹生活30余年。
  或许是因为安西都护府动乱,法界遂于去年启程返回大唐,并与今年将带回的佛牙舍利及所译经卷进奉入内,经功德使窦文场的奏请,德宗皇帝敕命他住长安章敬寺,并赐法号“悟空”,他也是《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原型之一。
  也正是他将安西都护府依旧存在的消息带回了大唐,让大唐知道郭昕依旧在安西都护府坚守,只是此时大唐已经开始衰弱,并没有能力给郭昕提供多少帮助。
  另外,八戒这个法号在历史中同样存在,汉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被赐法号八戒。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他从长安西行出关,渡过沙漠,展转到了大乘经典集中地的于阗取经,可以说是西天取经第一人,二师兄取经的时间可是比唐玄奘还早了四百年。
  沈隆在翻阅资料的时候看到悟空这个法号的时候吃了一惊,心下琢磨着,你师父都回长安一百五十多年了,大师兄你怎么才回来?可是在路上睡忘了么?
  “原来是莲花寺的法界大师,在下乃是郭郡王麾下武威军玄戈营第九骑兵队郭元正!”沈隆行了一礼,大师兄在龟兹的名声可是很响亮的,能在这里遇到他对自己也是大有好处,如今在位的唐德宗崇佛,要是回到长安之后大师兄能帮忙在德宗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自己或许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原来是郭郡王手下的精锐,怪不得武艺这般出众!”大师兄出身军旅,又在龟兹住了三十年时间,见了安西都护府的士兵自然觉得亲切。
  他双手合十向沈隆回了一礼,然后道了声歉,前去给那些盗贼念了一段往生咒,沈隆见状也上前和他一起将这些盗贼安葬,卢十四则撇了撇嘴,觉得他们这是多此一举。
  收拾妥当,沈隆分了一匹马给大师兄,然后将他带回来的经书、舍利等放到另一匹马上,回长安的队伍中又多了一人。
  一路上,沈隆和大师兄聊起了佛法,沈隆继承了王安石的学识,对佛法也是异常精通,聊了一阵儿大师兄就开始感慨,“当初在龟兹之时没能认识郭施主,着实是件憾事啊!若那时就能与郭施主交流佛法,定是一桩幸事。”
  那时候你就算认识郭元正,估计他也不怎么懂得佛法吧?沈隆笑了笑说道,“从这儿往东各州尽皆沦于吐蕃之手,我等跟着大师,不会给大师带来麻烦吧?”
  “无妨无妨,二位稍微委屈下,扮作贫僧的弟子和随从就好,吐蕃人一向崇佛,却不会对僧人动手。”大师兄连连挽留,估计他能平安返回长安也是这个原因,之前遇到盗匪只是偶然情况罢了,一名高僧在吐蕃境内还是备受尊崇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