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4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994

  早上醒来,郭燕给宁宁换上了新衣服,和沈隆一起开车送她去读书,“在学校好好念书,把巧克力也和同学们分下,晚上放学我再来接你吃饭。”
  目送宁宁进入学校,然后俩人回到车里,郭燕问道,“今天白天咱俩干什么?回家去看看?”
  “你要是回去了,可就别想消停了,家里非得被塞严实不可!我看还是晚上接他们来酒店好了。”这时候有亲戚邻居从美国回来,引起的轰动效应绝不亚于明星回家,沈隆可不想遭这个罪。
  “再说了,咱们还得帮东映株式会社干活儿呢,人家虽然放了咱们两天假,可咱们要是当真,啥也不干也不太合适;我琢磨着啊,今天白天先在京城里转转,路过民族乐团或者音乐学院的时候,先进去打个招呼,到时候找人也好办些。”沈隆说道。
  “嗯,是这个理。”郭燕想起了昨天家人问的那些问题,忍不住笑了,类似的问题她可不想再回答第二遍了。
  俩人开车行驶在京城的大街上,郭燕透过窗户看着窗外的景致,“昨天光想着宁宁了,一路上都没好好看,你还真别说,这才一年多没回来,京城就有这么大的变化了?放到过去谁能想到,京城竟然有喜来登这样的豪华酒店了!”
  “这才只是开始呢,我琢磨着啊,京城未来的变化只会更大!”等进入新世纪之后,京城那才叫一天一个样!这也是我为啥不愿意加入美国国籍的原因。
第1236章
惊讶的国内音乐界
  早上开车到处晃悠了一圈儿,中午找了家老字号吃了顿饭,尝到这熟悉的味道,让郭燕颇为怀念,“哎,在美国其它都好,就是怀念地道的京城菜,阿春那儿到底不是京派厨子,做出来的菜总是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这儿离民族乐团不远,吃完饭咱们就过去溜溜吧!”沈隆这顿吃得也很惬意,放到日后可吃不到这么正宗的京城菜。
  就像北大最帅的杨锐院士所说的那样,在起步阶段,老一辈的京城名厨还得费心费力的挑选食材、烹饪美食,等到他们下一代的时候,随着经济的起飞,他们所关心的就是如何通过资本运作将自家品牌的利益最大化了。
  到那时候,许多老字号开得全国都是,但他们的口味却远不如以前了,因为那些正宗传人早就脱下厨师袍,离开厨房,西装革履地坐进办公室谈大生意去了。
  另外还有饮食习惯的问题,如今老百姓缺油少盐,来点油水厚的菜品,那就是一等一的美食;而到了日后,大家对这些东西早就腻了,更关心的是健康饮食。
  所以有些老字号尽管一如既往的保持了过去的口味,结果在食客们心中的评价却是越来越低,全聚德的评价被大董压过就是这回事儿。
  因为距离不远,所以俩人就没有开车,吃过饭溜达着就过去了,还能顺便消消食,到了民族乐团的门口,表明身份说明来意,一听说是从美国回来的华人要和单位谈合作,门卫老大爷不敢怠慢,赶紧给领导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儿,领导就出来将他俩迎了进去,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人,互相报上名号之后马上就熟了,客套过后,领导说道,“哎呀,前段时间我也在新闻上看到你们在美国的演出了,可是给我们中国人争气了!”
  其实在心里他们还挺纳闷的,这美国人到底是咋回事儿?为啥对民乐这么感兴趣?而且你们俩以前不是在交响乐团拉大小提琴么?怎么去了美国没有继续干这个,却捣鼓起我们的玩意儿来了?
  “我这也是讨巧了,这就好比咱们国内也有学歌剧的,但你要去了美国,人家顶多好奇下,中国也有学歌剧的么?却不会相信你的实力;反倒是学京剧的出去,人家觉得新鲜,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哎,现在的人还是不够自信啊。
  所以沈隆多说了几句,“而且我们的传统音乐确实有东西,几千年的积累啊,比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悠久多了,未必没有胜过他们的地方!这才是我们的根,要是完全放弃这些东西,全部去学西方,那不就成了无根之木?”
  “起明说得好啊!现在音乐学院招生,学生们都想报西方音乐有关的专业,民族音乐不太好招人,是该让他们听听起明的话!”沈隆这番话引起了不少人的赞同。
  客套完毕,大家伙儿说起了正事儿,领导关切地问道,“起明,你刚才说想和我们乐团合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哦,是这样的,之前在纽约喜多郎的工作室,我偶然碰到了东映株式会社的人……”沈隆将事情的缘由说了一遍,“……他们让我帮电影写配乐,我现在已经写好了,就差正式录制了,因为我在曲子里用了不少中国的传统乐器,所以就想着找你们帮忙来了。”
  “您想啊,日本人虽然学了我们上千年,也只学到了一些皮毛而已,论起这方面还得看咱们国内!遇到这种事儿,不来找各位帮忙我还能找谁?”
  “哈哈,那是那是!《三国》我们那个不熟悉?肯定能演奏出来那股子味道。”领导高兴地哈哈大笑,这可是给国家争光的好机会啊。
  接着,沈隆又给他们送上了一份惊喜,“这是商业活动,既然请各位帮忙,自然应该按规矩支付酬劳,我和东映株式会社的人说了,让他们用美元或者日元支付报酬!咱国家现在不是缺外汇么,现在咱们民族乐团也可以给国家创汇了!”
  领导原本还想客套几句,反正大家伙儿平时也有工资,日常的演出也不是很忙,这点小事儿找些人凑在一起练练就行了,哪好意思要什么钱呢,结果一听说东映株式会社愿意支付外汇,立马就不说了,这可是给国家创汇啊!
  “嘿嘿,没想到咱们民族乐团也有给国家创汇的一天啊!我马上和上级领导汇报,一定要抽调最优秀的人员来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去!”领导可是高兴坏了,要是能把这事儿办好了,自己说不定还能往上提一提,现在国家有多重视外汇,他再清楚不过了。
  其它音乐家也很高兴,一方面是收入的问题,就算这些外汇到不了他们手上,单位还不得发些奖金什么的?而另一方面则是源于音乐家的自豪,一想到自己的演奏能传到国外去,他们是打心底的骄傲。
  “起明,你先列个单子,看看要什么乐器,我们想办法给你找最好的演奏者,就算国内最好的演奏者不在咱们乐团,我也想办法给你临时调到京城来!”有这种好事儿,那还不是紧着对方的要求来,只要能弄到外汇就行。
  “这事儿先不急,我这回过来就是打个前站,等过两天我带东映株式会社的人正式过来签合同吧!”沈隆倒是更希望能用一些年轻人,比如持国天王方锦龙、上海第一笛杜聪、太极琴侠陈军、古筝掌门人王中山这未来的民乐四大天王;毕竟年轻人才是未来,要多给他们机会啊。
  去民族乐团转了一圈儿,沈隆在众人的恭送下离开了,然后这个消息一瞬间就传遍了国内的音乐界。
  啥,搞民族音乐的竟然可以给国家创汇?日本人还专门飞到京城来请他们演出?我没听错的?国内的音乐圈纷纷惊讶不已。
  而这时候,沈隆则在喜来登招待自己那些同事呢!
第1237章
中外音乐交流的桥梁
  “起明,你这回可算是风光了!中午刚在民乐团说完话,下午整个京城的音乐圈都传遍了!我们团长还说了,既然有这种好事儿为啥不先想着老单位啊!”王起明和郭燕在交响乐团的同事邓卫一脸羡慕地说道。
  同时心里也暗暗琢磨着,起明当年在乐团里也不算出挑吧?难道美国人就这么好糊弄?要不我也想办法出去试试?他那里知道,对面早就换人了。
  “这回真不好意思,实在是这曲子里主要用的乐器都是民乐,以后要是有类似的机会,我肯定先想着咱们乐团!”沈隆连连抱歉,嗯,邓卫日后都是也出国了,结果刚去美国王起明就和郭燕小姨一样,把他带到地下室,丢了几百美金就走了,弄得邓卫好一阵儿埋怨。
  那时候的王起明已经被纽约同化了,适应了美国的生活,而且完全放弃了音乐,他光想着邓卫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不便,却没想过双方其实可以互惠互利,如今邓卫要是出去投奔沈隆的话,他肯定不会这么对待。
  “燕子,今天我差点都不敢认你了,看你这打扮,比电视、电影上的那些明星都好看,什么刘晓庆,什么陈冲都不如你!”郭燕在乐团的闺蜜小珍看着她身上的衣服眼睛直放光。
  “看你说的,我那能和人家相比啊!”嘴上虽然这么说,郭燕心里却是乐开了花,那个女人不喜欢听别人夸她好看?她取出一个袋子递给小珍,“这回回来也没带什么东西,就是一身衣裳和一点儿化妆品,你拿回去用吧!”
  小珍连连推脱,最后还是收了下来,只是她到底会不会自己用就不知道了,现在从美国带回来的衣服和化妆品可是硬通货,要是送对了人,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大问题,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绝对手到擒来。
  而沈隆则根据她的话想起了那两位明星日后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陈冲和刘晓庆都是眼下最当红的女性,同样通过前两年的电影《小花》一举成名,陈冲还因为她在《小花》中的表演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眼下比刘晓庆红多了。
  可到了后来,陈冲选择了移民到美国,刘晓庆留在了国内,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俩人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刚到美国之后,陈冲因为出演《末代皇帝》红极一时,但因为好莱坞拍摄东方主题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她渐渐失去了出演的机会,就算偶尔有,也只是一些很不起眼的配角而已。
  刘晓庆则不断出演各种影视剧,名声一路高涨,到了九十年代还利用自己的名声下海经商,一度登上了中国富豪榜;日后虽然因为一些问题身陷囹圄,可出来之后依旧可以不断获得机会,赢得了演艺和经济上的双丰收。
  不知道多年以后的陈冲再想起自己当初的决定会不会后悔呢?起码我是不会犯这个错误的,错过中国发展的黄金期,那简直太遗憾了。
  沈隆也给邓卫准备了礼物,从美国带回来的西装衬衫,还有一些男士用品,邓卫比小珍放得开,他直接就在酒店换上了新衣服,喜滋滋地对着镜子照来照去。
  “呦,我瞅着你要是穿上这身衣服出去,那还用得着操心媳妇的问题啊,想给你当媳妇的姑娘能从咱们乐团排到地坛!”小珍忍不住笑道。
  这也是实情,现在物资紧缺,能弄身进口西服穿着绝对能吸引姑娘的眼球,余华的《兄弟》里李光头不就是从日本进口废旧西装发家的么?
  而这一时期还曾经流行过假领子,做整件衬衫太费布,一般人买不起,所以就光做个领子、肩膀,往外套里面一塞,就好像穿了一整件衬衫一样。
  四个人热热闹闹吃了顿饭,在饭桌上邓卫不断和沈隆咨询着美国那边的事情,沈隆都一一如实作答,告诉他去美国的确有机会,但是想混出来却不那么容易;可惜邓卫似乎只听到了机会,完全无视了沈隆说得种种困难。
  等处理完私事,千原凛人重新来到了酒店里找到沈隆,于是沈隆带着他一起来到了民族乐团的办公室,见到千原凛人,乐团领导很是高兴。
  双方都愿意进行合作,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千原凛人拿出了沈隆所创作的《英雄的黎明》等曲目,然后根据编曲列出了所需要的乐器种类和演奏家数量;沈隆则借机提出想要请方锦龙、杜聪等人参与到项目中来。
  尽管这些人不都是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但是乐团的领导没有丝毫犹豫,马上答应了下来,只要这项目还是跟着乐团走,外汇还是他们赚,临时从其它单位借调几个人算什么?
  沈隆忍不住联想起来,这要是放到二三十年后,人们再重新聆听《英雄的黎明》等曲目时,看到演奏名单上那一个个闪亮名字的时候,恐怕会大吃一惊吧,这到底是什么神团队啊!怎么就找来这么多位大师呢?
  原本沈隆和千原凛人想马上就签署合同,但是领导可不愿意这么草率,这可是涉及到创汇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大事,没有领导出面怎么能行?
  千原凛人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NHK还想在中国拍摄纪录片呢,能见到这么多大人物肯定好啊。
  于是他们赶紧准备了一番,请来文化部门、外事部门、贸易部门的几位重要领导,以及新闻媒体的记者,在领导和记者们的见证下,双方郑重地签署了合同。
  签完合同之后,领导们和沈隆、千原凛人热情地聊了起来,非常支持他们的这次合作,甚至还有大领导握着沈隆的手说道,“王起明同志,你这次可是为中外音乐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啊,今后还希望你多多努力,再多搞几次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
  妥了,有了这句话,以后我再想干什么事情,相比有关部门都会一路开绿灯吧!
第1238章
演出邀请
  有了领导的支持,这事儿就更快了,民族乐团很快就从各个单位抽调了人选,将他们集中在京城,开始了《三国志》第一部配乐的制作工作。
  东映株式会社从日本运来了先进的录音设备,从全国各地找来的青年天才演奏家们根据沈隆谱写的曲目开始了练习和演奏;等磨合完毕之后,千原凛人听了最新的演奏效果后赞叹不已,“真是让人惊叹的音乐啊!”
  “是啊,比起当初在纽约完成的版本,这一版实在是胜出太多了!”沈隆同样赞道,在纽约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优秀的演奏家,喜多郎工作室的那些日本音乐家的演奏技巧,比起方锦龙、杜聪等人实在是差远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演奏家是在中国长大的,从小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润,对《三国演义》的理解比那些日本演奏家更加深刻,演奏出来的曲子味道自然大不一样。
  “王先生,照这样下去,第一部配乐的制作很快就可以完成了!我想到时候这部动画电影一定会让全日本都为之惊叹吧!”根据东映株式会社的规划,这部《三国志》将分为三部,总长度长达七个小时。
  现在先制作的是第一部,这一部的名字也根据沈隆所创作的音乐被命名为《英雄的黎明》,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符合三国故事大幕开启的背景了。
  “接下来第二部和第三部的配乐恐怕还要辛苦王先生了!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中国。”千原凛人觉得,实在是找不到比这个组合更好的合作对象了。
  “哪里的话,我也应该感谢东映株式会社能看中我的作品才是。”沈隆谦虚地笑道,这对他来说也是好事儿,不仅能有不菲的收入,还可以和郭燕一起回中国来看看,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哦,对了,刚才听到他们的演奏,我有个想法,不知道王先生能否接受?我想在电影正式播出之后,全日本的观众一定都会沉醉于您的音乐之中吧?既然如此的话,不知道您是不是方便带着诸位演奏家一起去日本开巡回音乐会呢?”千原凛人脑子活络,马上就想到这或许是一个多赢的方案。
  《三国志》主题的巡回音乐会可以更好地宣传东映株式会社的电影,为将来的第二部、第三部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沈隆也可以从中获益,更加重视第二部和第三部的配乐;东映株式会社也能借此加深和中国的交流,为后期的合作形成铺垫。
  “我这边没有问题,相信他们也很乐意将自己的精湛技艺展示给日本的音乐爱好者!”沈隆满口答应,送钱还能不要?而且领导刚说了我架起了中外音乐交流的桥梁,现在又能把他们带出国去,向日本人展示中国的民族音乐,他们一定也会很高兴吧?
  “稍后我去同几位领导沟通下,相信他们也会乐见其成的!”沈隆说道,这其实只是走个过场而已,不管是那些领导也好,还是这些演奏家也罢,相信他们都不会拒绝。
  “嗨!那就拜托了!”千原凛人立马给沈隆来了个九十度鞠躬,这次来中国真是大有收获啊,不仅完成了《三国志》音乐的制作,还引发了这么多的好事,相信等回到国内之后,我一定能得到上级的表彰吧?千原凛人仿佛看见,部长的位置正在对自己招手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