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4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5/994

  啥?我没听错吧?你们还想赚外汇?
第1292章
像雷东宝这样的好同志必须支持
  “哦,你们现在做的是竹编工艺品吧?”姜老从一位老人手中接过尚未完成的工艺品,这是一个用细竹篾编制的果篮,虽然还没有全部完成,却也能看出这东西制作精巧,“好手艺啊,这果篮编的漂亮。”
  “就差一点儿就编好了,领导您要是喜欢,我这就给您弄好。”老人听到领导喜欢自己的手艺,很是高兴。
  “那我可不能白拿,东宝,你打算把这东西卖多少钱?我出钱买!”姜老还真有些喜欢这个果篮,说着就要让秘书掏钱,“还有,东宝,你怎么想到用这东西赚外汇的?”
  “我这不是在报纸上看了吗?说东阳木雕在广交会上颇受好评,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我就寻思着,我们村虽然不会木雕,可这几位长辈做竹编和竹雕可是一把好手,说不定也能去广交会换外汇。”虽然79年才开始改革,可广交会却是从1957年就开始了。
  早期的广交会,因为中国工业发展比较落后,缺乏对外出口的工业产品,但是手工艺制品却很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好评,东阳木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等沈隆在村里几位老人家里发现有竹编和竹雕工艺品之后,他马上就想到了这一点。
  工业落后的国家依靠旅游和手工艺品赚取外汇也是常见的事情,在沈隆穿越过来的那个年代,大家伙儿去尼泊尔、柬埔寨之类的国家旅游,肯定不会带工业制品回来,却大多都会带一些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这个市场还是比较广阔的。
  “东宝,你这个办法虽然好,不过省里可没办法给你支持,去广交会的名额有限,我得照顾那些大型企业和已经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姜老有些迟疑,用手工艺品换取外汇他当然知道,可如今也不是谁都能去广交会的,小雷家这点摊场肯定拿不到这个资格。
  “没事儿,我也听说了,不少人都带着自己的东西到广交会外面等机会,我这些天也在和我媳妇一起学英语呢,到时候我就带着东西到门口守着去。”不怕,只要我去了广交会,我肯定能把东西卖出去,现如今可没多少人比我更懂外国人的喜好。
  “你还学英语?”姜老彻底服了,“哎呀,随着咱们国家的对外开放,能用到英语的地方可是越来越多了,可我身边都没多少会英语的呢,让他们学还不用心,这回真该把他们都带来,让他们看看,东宝你一个农民都在学英语,他们还好意思不努力?”
  “来,东宝,给咱们说两句,看看你学得咋样了?”徐县长也很意外,英语我都不会呢,我就当初上大学学过俄语。
  沈隆张口就来,“Welcome
Mr.Jiang
to
investigate.Xiaoleijia
can
not
get
rich
without
the
support
of
superior
leaders。”
  完了挠挠脑袋,“这几句是我让我媳妇提前差了字典教我的,其它的我就只会最简单的hello啊,how
much啊啥的。”
  “哈哈,挺像回事儿啊,来给我说说,东宝刚才说的是啥?”姜老顿时乐了,旁边有懂英语的秘书帮他翻译了下,“东宝书记说,欢迎您来考察,小雷家能致富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东宝书记的语法虽然有点问题,不过发音还是很准的。”
  听到这话,姜老就更高兴了,“哎呀,这么多年我可没少听人对我说类似的话,不过用英语来说还是第一回呢!就冲这个,我也得支持啊!”
  “来,东宝,和我说道说道,你们小雷家眼下都需要什么帮助?哦,广交会那事儿可不成啊,这事儿省里早就有统一的规划,现在都八月份了,名单早就定下来了。”姜老说道,沈隆今天给了他太多的惊喜,他现在心里就是一句话:雷东宝这样的好同志必须要支持。
  只是广交会分春秋两季,秋季那次在十月中旬举行,本省要去的单位的确都定了,在这方面他的确帮不了忙,全省都在指望这点外汇来引进设备呢。
  “我能不能请您帮个忙?别……别把我们要去广交会的事儿传出去,要不然去的人多了,我们小雷家的东西可就卖不出去了。”沈隆装作不好意思,吞吞吐吐地说道。
  “哈哈,你啊你,到这时候就开始只顾自己的利益了?”姜老又乐了,刚才的沈隆一直表现地不太像农民,现在这句话倒是体现了农民特有的狡猾,让姜老觉得亲切了不少。
  “不过这个你倒是可以放心,私下去广交会原本就不是什么适合宣传的事儿,小钟,这事儿你也先别写了吧。”姜老不仅自己答应了,还叮嘱了新华社的记者钟大俊一番。
  钟大俊也答应了,然后沈隆又提了一个要求,“还有,我想如果我们小雷家运气好,能换到外汇的话,能不能留下来自己用;姜老,我不是打算买别的,就是之前安云大学那几位高材生,帮我推荐了几款国外生产饲料的先进机器,我想买来用。”
  这时候外汇可不是能随便使用的,各家单位赚取的外汇都得上缴外汇管理部门,然后再给进出口公司打报告申请引进某些设备,要是走正轨渠道,像小雷家这样的村办企业根本没有机会。
  姜老也不觉得沈隆能弄到多少外汇,这点小数额他还是能做主的,于是随口答应下来,“好,只要你能弄到外汇,我保证都留给你自己用。”
  “诶,那谢谢姜老了;哦,还有件事儿,等饲料厂开起来,肯定要用到一点儿计划内的物资,我保证数量不会很多,我也不会拿去倒卖给别人,就我们饲料厂自己用,您能不能帮忙解决下?”饲料厂虽然也要用计划内物资,可那都是微量化学产品,数量一点儿也不大,比预制板厂所需要的钢筋水泥小多了。
  “这也没问题,我也想早点看到你们小雷家的饲料早日生产出来。”这同样是小事,别说姜老了,徐县长都能搞定,自己好不容易开次口,怎么都是这种小事儿?“东宝,还有别的要求没有?”
第1293章
杨巡
  “没有了,我觉得小雷家眼下有这几样政策支持已经足够了,以后肯定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到那时候我再去向徐县长,向您求助。”沈隆没有继续索要好处,这世上从来没有不需要付出的收获,你拿的东西越多,欠下的也越多,东西好拿债不好还啊。
  他当然可以索要更多的东西,就凭姜老今天这么高兴,只要不是太过分,他就能答应下来,但是他对小雷家的印象会不会变坏?拿来的东西会不会对小雷家的发展造成妨碍?华西村当年靠着双轨制,依靠政策能获得大量计划内物资,从而赚取了大量利润,但是也对华西村的日后发展买下了隐患。
  “不等不靠不要,小雷家要发展好,还是得靠自己啊。”徐县长担心姜老生气,出来打圆场了,“姜老,您放心,小雷家这儿有我盯着呢,日后要是有问题,我也会及时找您汇报。”
  “嗯,像个当兵的,我当年打仗的时候也不会总找上级要支援,东宝,你继续好好干,我还等着小雷家继续给我报喜呢!”姜老却不怎么在意,反倒是又高看了沈隆一眼。
  在竹棚里休息了一会儿,喝了碗沈隆给老人们准备的绿豆汤,姜老结束了这次的考察,他一天事务繁忙,能在小雷家身上花一天时间,已经很难得了。
  姜老走了,徐县长也陪着姜老返回县城,钟大俊和其它考察团的代表却留了下来,他们还要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他们也看到了许多姜老还没来得及去看的东西,比如说挤得满满当当的扫盲班课堂,比如村里最好的建筑——学校……
  这些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给小雷家提供太多帮助,甚至还会减少小雷家投入到工业、养殖业、种植业上的投入,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极其有益的。
  钟大俊和考察团的成员们纷纷把这些记到笔记本上,忙活了好几天,他们总算是把小雷家的情况都摸清楚了,然后告辞离去。
  等他们回去之后,小雷家的全新面貌还会传到更多人的耳朵里,刊登到更多重要报纸杂志上面,给小雷家带来更大的声望。
  等他们走了之后,沈隆终于有时间陪着宋运萍回娘家了,如今村里的新稻子下来了,沈隆想送点过去给老丈人尝一尝,他招呼宋运辉道,“小辉,你也跟我一块儿回去吧?”
  “再过两天我自己回去吧!”宋运辉把头埋在笔记本里,飞快地写着什么,“前两天钟记者看了我的文章,说我的行文还有一些问题,我要按照他说的进行修改,估计还有两天才能改完。”他的书呆子气又犯了。
  沈隆只能带着宋运萍先走了,在路上宋运萍有些担心地说道,“东宝,小辉这孩子太傲气,又对人情世故一无所知,在学校可能还好些,等工作以后我怕他吃亏啊。”
  “没事儿,这些东西等正式工作了再学也不晚,再说了,他不还有这个姐夫么?我能让他吃亏?”我既然叫你小舅子了,就肯定会护着你。
  到了红卫公社,看到两辆崭新的自行车,在看到车后座驮着的稻子、猪肉,沿途的邻居们都羡慕不已,纷纷和宋运萍打着招呼,夸她嫁了个好人家。
  以前宋家因为戴帽子的问题,村里人都不怎么和他们打招呼,现如今帽子也摘了,宋家的日子也好了,这些人又贴过来了,宋运萍虽然觉得他们这么做有些势利,可看到宋家有了这般景象,倒也十分高兴。
  “萍萍,我觉得他们都说错了,这那是你嫁得好啊!这明明是我娶了个好媳妇!”沈隆在宋运萍耳边小声说道,倒是把宋运萍逗了个大红脸,然而心里去乐开了花。
  “来就来,还带这些东西干什么?”等来到宋家,看到女儿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宋季山和宋母都很高兴,连忙将他们迎进去,就要给他们做饭,“东宝,你先坐着歇会儿,一会儿你陪你爸多喝两杯。”
  沈隆那会这么不长眼色啊,喝了口水就赶紧帮老丈人家挑水去了,回来没多久,宋母就把菜给做好了,恰好这时候门外传来了叫卖声,“馒头,鸡蛋换馒头喽,热乎乎的馒头。”
  “东宝,你去换几个馒头回来。”宋母拿了几个鸡蛋给他,宋运萍却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妈,听着好像是后山的小杨巡啊,我和东宝一起出去和他说会话吧!”
  宋运萍和宋运辉当年曾经在后山插过队,可没少接受过杨巡他妈杨主任的照顾,一出去,杨巡就认出了宋运萍,连忙打招呼问好,“萍萍姐,可是好久没见了,这是我姐夫吧?我可是到处都在听有人夸我姐夫;对了,小辉呢,小辉放暑假没回来么?”
  这家伙嘴皮子倒是挺甜的,很适合销售这份工作啊,沈隆脑中灵机一动,现在或许已经到帮小雷家引进人才的时候了,小雷家的人缺少销售人才,老猢狲鬼心眼多沈隆不会把关键的事情交给他,四宝这人还是不争气啊,去魔都的之前自己给他说了那么多,他拿回来的东西还是不能让沈隆满意。
  这俩人比起杨巡来都差远了,所以沈隆干脆一把拉住他的挑担,“走,既然是小辉的朋友,到了门口咋能不进去吃饭呢!”
  “东宝哥,你说的是在理,可我这儿还有这么多馒头没解决呢!”杨巡婉拒道,其实他知道,这是宋运萍带着东宝哥回娘家来了,他一个外人去吃饭像什么话?
  沈隆却不愿意放弃这次机会,“没事儿,你这馒头蒸的好,我全包了,一会儿带回去给小辉和他的同学吃!”
  一听说是给小辉吃,杨巡就不好意思拒绝了,推辞了两次后,硬是被沈隆拉进了宋家,宋季山和宋母也记得杨家的恩情,对杨巡的到来也很欢迎。
  “小杨巡,你今年才十六吧?那我不给你多喝,你和我爸还有你东宝哥碰一杯就行了。”宋运萍给他倒上酒,大家开始吃饭了。
第1294章
人都有私心
  “杨巡,你这个年纪应该还在上学吧?怎么自己出来做生意了?”沈隆存了借机招揽杨巡的心思,于是故意说起了这个话题。
  “我家孩子多,家里穷供不起那么多人念书,我是老大,总得先顾着弟弟妹妹,所以就出来自己想办法挣钱了。”杨巡又端起了酒杯,“来,东宝哥,我敬你一杯,可惜咱们后山没有你这样的领导,要不然我也不用退学了。”
  小雷家如今虽然才刚刚脱贫,可对于教育,沈隆却是很舍得下本钱,不光在村里重修了学校,那些在公社、在县里读初中、高中的孩子,但凡是家里有困难的,村委会就会出面帮忙,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好好读书。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种鼠目寸光的,觉得如今村里日子好过了,在砖厂拿的工资比县城国企工人还要多,所以想撺掇着读高中的孩子退学回来考饲料厂,然后被沈隆一顿怒骂怼了回去,更放出话来,谁家要是敢让孩子退学,他全家都别想在村里的厂子上班了,加上如今大学生还非常金贵,总算是刹住了这股子风气。
  其它村子就没这么好运了,如今上学的学费虽然不高,可现在农村家里孩子多,要是每个孩子都读书,不是殷食人家还真撑不住,所以像杨巡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沈隆和杨巡喝了这杯酒,然后说道,“杨巡啊,你现在这样走街串巷做小买卖也不是办法啊?那天要是抓投机倒把你可是得进去。”
  就和农村的改革一样,在市场经济这块儿,政策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时紧时松,从温州的八大王到傻子瓜子的年广久,这些改革开放之初的商海弄潮儿都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打击,电视剧里,杨巡也真的被抓进去过,还是宋运辉找到徐县长才放出来的。
  杨巡苦笑道,“那我也没办法啊,我也想去正式单位上班,可没人要我啊,留在家里种地,我弟弟妹妹的学费、课本费怎么解决?”而且他心思活络,实在是不愿意留在家里种地。
  “你要是愿意,就来我们小雷家上班吧!我瞅着你这能说会道的,肯定能干好销售的工作,接下来我们小雷家的饲料厂马上就要建成了,你先帮着我们卖猪饲料,然后十月份跟我一块儿去羊城参加广交会去,咱们把东西卖给老外去!”杨巡用馒头换鸡蛋估计也赚不了太多钱,沈隆觉得小雷家的工作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一听说是小雷家招人,还能去羊城,杨巡顿时就动心,不过他心思细,想着如今十里八乡谁都想去小雷家干活,可小雷家基本只要本村人,于是迟疑地问道,“要是能去小雷家干活儿当然好了,不过我一个外人,方便去么?”
  “你要说光有一把子力气想干苦力赚钱的,那我们小雷家真不缺,眼下也不会招外人;不过对于有真本事的人,我们小雷家还是很欢迎的,就我们现在那砖厂,有几个大师傅就是老书记从外村请来的,他们拿的工资比小雷家的工人都高,也没谁说个不是!只要你有本事帮我们小雷家把产品卖出去,晾谁也说不出话来。”小雷家要发展,光靠本村人肯定不行。
  “你去了之后,我一个月给你开五十块工资,东西卖得好还有奖金,我琢磨着,就你这本事,一个月赚一百多两百说不定都不是问题!”沈隆给杨巡算了一笔账。
  “小杨巡,你就听你姐夫的,你姐夫看人准,说你行就肯定能行。”宋运萍当年没少受杨巡的母亲照顾,现在当然希望杨巡能过得好一些。
  “你去了先试用一个月,等表现合格了就转正,我们小雷家可有规矩,在小雷家上班的人,就能让他们家的子弟来咱们村的小学读书,你姐就是学校的老师,她的本事你应该知道,有她当老师,你那些弟弟妹妹将来肯定能考上大学。”沈隆又加了一把火。
  这番话终于打动了杨巡,他又端起了酒杯,“东宝哥,姐,我谢谢你们,你们俩放心,我去了肯定不会给你们丢脸。”
  吃过饭,杨巡要帮着沈隆把馒头送到小雷家,沈隆没让,“你自个先回去吧,给你家里说说,然后收拾收拾,明天一早来小雷家。”开啥玩笑,俺和萍萍俩人慢慢溜达回去多有情调,再加上你这个电灯泡算啥?
  回到家里,宋运萍将遇到杨巡的事情和宋运辉说了一遍,宋运辉得知自己儿时的小伙伴也要到小雷家了,感到非常高兴,“一会儿我把宿舍收拾收拾,就先让杨巡和我住一个屋好了。”
  宋运辉和张卫东他们暂时住在小雷家小学的教师宿舍里,原本他可以住在沈隆家里,不过他觉得还是和安云大学的同学住在一起更好一些,沈隆则琢磨着,他估计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自己的姐姐已经嫁人了吧。
  第二天一早,沈隆刚到村委会,就看到杨巡已经来了,正拿着扫帚帮忙打扫卫生呢,这又让沈隆对他多了几分好感,别的不说,就人家这勤快劲就很能给人好感,做销售的就是要这样。
  “杨巡,你这还没报到呢,就开始干活了?来,歇着吧,我和你说道说道小雷家的事儿。”沈隆劝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5/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