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5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6/994

  拿着这些奖项回到团里没多久,沈隆就又得和方老师一起出去了,因为又到了另一个电影奖项颁发的时候。
  百花奖的全称是大众文艺百花奖,是总理当年提议举办的,由观众投票产生奖项,能够反映观众对某些电影的喜爱程度,却不能证明这些电影的专业水平。
  所以在老一辈电影家们的热心倡导和直接参与下,中国电影金鸡奖正式创办,评奖委员会是由中国最具权威的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电影剧作家、摄影家、音乐家、美术家,以及电影理论家、教育家、事业家共同组成。
  为什么命名为金鸡奖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奖项创办的时候恰逢农历鸡年,以金鸡啼晓激励电影工作者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兴旺发达而奋发努力;其二则是因为中国戏剧史上有一块著名的碑石叫金鸡碑,这块碑是研究中国戏剧历史的活化石。
  《高山下的花环》不仅获得了普通观众的欢迎,也得到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再次拿下了多项大奖。
  和《巴山夜雨》一起拿下了最佳故事片奖,谢导再次拿下了最佳导演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届原本拿下最佳导演的也是他,只不过那次他带来的电影是《天云山传奇》,由于沈隆的干扰,这部电影被延后了,《高山下的花环》却提前诞生了。
  沈隆再次囊括了最佳音乐和最佳编剧两项大奖,吕晓禾的最佳男演员奖也没有旁落,何伟同样获得了最佳男配角奖。
  只是可惜王玉梅并没有入选最佳女配角奖,在专业人士的眼中,盖克在扮演梁三喜妻子韩玉秀的过程中,发挥地更出色一些,只是她也没有获奖。
  不过也不遗憾,少了一个最佳女配角奖,却多了一项最佳剪辑奖,负责《高山下花环》剪辑工作的周鼎文拿到了这一奖项;百花奖可没有最佳剪辑奖,因为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剪辑这项工作实在是有点太专业了,很多人连这个概念都没有,更何况评奖了。
  其他获奖的电影沈隆大多都不怎么熟悉,毕竟都是些老电影了,不过有两部作品他倒是有些印象,第一部是最佳科教片奖的获得者,《生命与蛋白质——人工合成胰岛素》,讲述了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的过程。
  另一部就更有名,魔都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三个和尚》获得了最佳美术片奖,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谁不知道?
  这一时期正是魔都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黄金时期,除了《三个和尚》,他们还制作了诸如《哪吒闹海》、《阿凡提》、《雪孩子》、《滥竽充数》、《南郭先生》、《崂山道士》、《九色鹿》、《猴子捞月亮》等一系列经典作品,都是满满的童年回忆啊。
  可惜到了后世,魔都美术电影厂就已经没落了,不过幸好还有饺子等人接过了魔都美术电影厂的旗帜,依旧能为我们送上精彩的动画电影。
  带着这些奖杯回到文工团,还没顾得上去看何小萍呢,沈隆就被宁政委叫了过去,等到了宁政委的办公室,沈隆发觉他的脸上并无喜色,似乎不是恭喜他获奖的。
  宁政委皱着眉头招呼沈隆坐下,叹了口气道,“按道理呢,我不该在你正高兴的时候说这些,不过早说晚说也是说,早点说或许还好点。”
第1520章
文工团要解散了
  “你也清楚现在的形势,虽然现在边境上还在打仗,依旧有战争的风险,可和平的力量越来越强,而且中央认为,国家的安全保障最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家的经济建设是大局,所以,现在必须要有取舍。”宁政委说道。
  “我们文工团要撤销了么?”沈隆已经意识到宁政委要说什么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到这个时候了。
  “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们军队现在的规模远远超出了实际需求,所以就必须得给军队消肿;之前是骑兵部队,现在轮到咱们文工团了。”宁政委说得很明白,像骑兵部队这样的战斗部队都解散了,文工团这种非战斗单位就更要缩编。
  “接上级通知,军师一级的文工团全部都要撤销,这一点那个部队都不能例外。”宁政委强调了这一通知的严肃性,沈隆所在的文工团是属于军师一级的,按照这个规定,他们团也必须撤销,并不会因为他们是模范文工团而例外。
  “不过你可以放心,我们军队是不会放弃你们这些专业素质过硬、为军队立过功的功臣的;你们团的编制虽然没了,但对于团里的优秀成员,还是可以继续留在部队的,就像是之前骑兵部队解散时候的那些精英一样。”裁军瘦身裁撤的肯定是平日里表现不好的,对于真正的人才,部队还是非常重视的。
  沈隆之前在前线慰问演出的时候,不就遇到从骑兵部队出来,继续在步兵队伍里担任军官的了么,人家在这场战争中表现非常出色。
  他所在的文工团接连拿出过《骑兵连,冲锋!》、《血染的风采》、《军中绿花》等优秀文艺作品,并且第一个去前线进行慰问演出,第一个提议为残疾军人进行义演募捐,要是这样的文工团都被全部撤销,那恐怕有些不合适吧?
  所以宁政委在说清楚形势之后拿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鉴于你之前为残疾军人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为文艺战线赢得了那么多荣誉,所以上级部门决定把你从正营级提到副团级,调入战旗文工团继续工作,你的爱人也会和你一起调到军区文工团。”
  战旗文工团是大军区级的文工团,并不在裁撤的范围之内,他们还能一直生存到新世纪,直到下一次裁撤,进了这里,就相当于拿到了铁饭碗。
  “那其它战士呢?我可不能光顾着自个儿!”关于军队和地方上的级别,有县团级、地市级、省军级的说法,把沈隆提拔到副团级,差不多相当于地方上的副处级,当然,军人退伍去了地方是要降级使用的,不过副团级去县里,当个正科还是没问题的;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好事,沈隆却没有因此而感动喜悦,他感觉宁政委的这种做法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个逃兵。
  “之前在《骑兵连,冲锋!》的演出过程中、前线慰问过程中、义演过程中、《高山下的花环》拍摄过程中立下过功勋的,收到过上级表彰的,这部分人依旧可以留下,和你一起加入到战旗文工团之中。”宁政委解释道。
  “至于那些平日里表现比较一般的,就只能把他们转业了;刘峰啊,为你们争取到这些名额可不容易,我还得从战旗文工团给你腾出名额来,要不是你们有模范文工团的称号,要不是军区首长特意点过你们文工团的名字,这事儿可不好办。”这事可不是宁政委说了算的,据说通知下来之后,张将军专门提过一次,他们才拿出了这样的方案。
  这就可以了,裁军就是一个裁汰老弱保留精锐的过程,沈隆对那些混日子的也有些看不惯,只要付出辛苦劳动的人没有被辜负,那就足够了,“我服从上级的命令!”
  “下去后你一个个和同志们谈话,对于那些能留下的,让他们都放心,对那些要离开的,要做好安抚工作,要是有什么咱们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就尽量帮忙吧,总归得让他们有个合适的去处。”宁政委叹道,这也是他呆了多年的老部队啊,看到老部队被撤销,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这是具体的命令和安排,回去后你就按照这上面写得去做吧。”宁政委给沈隆递过一摞文件,上面清晰地写了XXX文工团裁撤的通知,另外还有进入战旗文工团的审核标准,以及剩下人员的遣散方案。
  沈隆细细看过后起身,“我知道了,我回去就开始办这件事。”
  “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我知道大家伙儿都舍不得,但命令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折扣!”宁政委重重地握住了沈隆的手,他心里也在犯嘀咕呢,幸亏刘峰同志之前弄出了那么多花样,让自己能在临离休之前网上调了一级,进入战旗文工团,要不然自己这次也得在被裁撤的名单里。
  回到文工团的三层红色小楼之后,沈隆并没有马上宣布这个消息,而是认真考虑该怎么样和这些团员讲。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强,文工团即将被裁撤的消息已经在团里传开了,他们之前可是多次见过骑兵部队被解散的场景,一想到自己也会变成那样,于是都有些慌了。
  有的赶紧找关系多方打听,郝淑雯和陈灿成了他们打听的焦点,郝淑雯家里的背景大家早就知道,陈灿的身份大家也嗅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我是听过一些传言,但是靠不靠谱我可不知道,你们想知道直接找团长去呗,团长肯定清楚,而且他也不会骗咱们,该是啥就是啥!”郝淑雯不愿多说。
  于是大家伙儿找到了沈隆,沈隆也没有说谎,直接拿出了宁政委交给他的文件,“的确如此,接上级通知,军师一级的文工团全部解散,咱们也不例外!”
  众人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有些脆弱的甚至开始流泪,有人问道,“文工团解散了,那我们怎么办?”
第1521章
各奔东西
  沈隆现在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就让大家伙儿进来挨个谈话,讨论他们的去留问题,郝淑雯第一个进来,“上面还是挺珍惜咱们这个模范文工团的招牌的,像你这样为了团里立过功,受到过荣誉表彰的,要是愿意留下来,可以调到战旗文工团,继续从事文艺演出工作;你到底是怎么个打算?”
  “还是算了吧,这些年一直待在部队,虽然说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可难免会觉得有点不自由。”郝淑雯也难得的认真起来,“陈灿和我说,现在外面的政策放宽了,国家又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出去做点生意什么的或许不错。”
  她和陈灿已经走到一起了,这两家门当户对,两个人能有这样的发展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出去做生意么,有他们家里帮忙罩着,只要不犯什么大错,想不赚钱都难。
  “想好了?好吧,那我就不劝你了,希望你能在外面赚大钱,不过赚钱归赚钱,一些底线还是要有的;还有,有时间的话,也回来看看小萍,她也没多少朋友。”好吧,既然人家已经想好了,那沈隆也就不再劝说。
  “一时半会儿估计还得待在蓉城呢,找门路也不是一下就能找到的;放心,我就算忘了别人也忘不了小萍啊。”郝淑雯笑着说道,“对了,将来我俩结婚的时候,你和小萍可得去啊,那时候也不在军队了,估计就能好好热闹热闹。”
  “行啊,你结婚我和小萍还能不去?”或许继续留在文工团对其他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可对郝淑雯而言,却是根本不算什么。
  郝淑雯走了,陈灿走了进来,不等沈隆说话,他就直接说道,“团长,我也想好了,和淑雯一起转业算了;你知道,我是吹小号的,想在团里出彩也不容易,您就别留我了。”
  陈灿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又和郝淑雯不一样,郝淑雯想的是外面能自由一些,陈灿却觉得自己在文工团没有出路,你要是像卓玛那样能在舞蹈剧中挑大梁,或者像连云伟那样能凭借自己的演唱功底名动一时,亦或是能像萧穗子那样成为创作员,那么在文艺系统未必没有出路,以他们家的背景将来提干成为某个文工团的团长一点儿也不奇怪。
  可号手想出名就太难了,单纯的乐手在文工团里地位并不高,之前外面不安定的时候可以在文工团里混日子,现在外面那么多机会,陈灿当然不愿意留下。
  “嗯,你的想法淑雯刚才也和我说了;哦,对了,差点忘记恭喜你俩了,结婚的时候可别忘了通知我;在外面闯荡也要有原则,不能什么事情都做。”沈隆倒是没有指点他干啥能发财的意思,反正他在外面也亏不了。
  “谢谢团长长期以来的照顾,那我就不耽误你时间,先出去了。”简短的谈话之后,陈灿就出去了,然后把卓玛叫了进来。
  卓玛没他们这么多想法,能继续留在文工团自然再好不过,一听说有机会进入战旗文工团,她马上答应了下来;连云伟也是如此,何小萍就更不用说了,沈隆去那儿她就会跟着去那儿,这样原来团里的精干人员倒是没有都走光。
  然后就轮到萧穗子了,萧穗子也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团里,只是她的理由和陈灿、郝淑雯不大一样,“我这人吧,唱歌跳舞都算不上顶好,我还是更喜欢写点东西,不过以前都是自己琢磨,我又不像您那样天才,总觉得自己的写作技巧有些缺陷。”
  “所以我想到大学里进修一番,先前京城有家单位想让我过去,能给我一个去大学进修的名额,我之前就想找您说这事儿来着,可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现在倒是好了,我总算是可以和您说出来了。”
  萧穗子还是和以前一样,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地规划,并不会被其它东西绕花眼,继续留在团里,她只能当一个还算凑合的歌舞演员,而去了京城,则有很大的希望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该怎么选择她很清楚。
  “那我就恭喜你了,希望你今后能创作出更多地好作品来!”沈隆起身和萧穗子握手,他知道别看萧穗子只是个小姑娘,却要比许多人都坚强地多,她肯定能成功。
  然后是其它参与过《骑兵连,冲锋!》、前线慰问演出、巡回义演并获得过上级表彰奖励的文工团员,他们听说能继续留在文工团,还可以上调到战旗文工团时,都高兴地不行,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这些人的工作都很好做,除了陈灿、郝淑雯和萧穗子之外,没人选择离开;但接下来的文工团员就有些不好处理了。
  他们听闻自己必须专业之后,或是痛哭流涕,或是激动地怒骂,亦或是哀求沈隆把他们留下,长期在文工团的安定生活让他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如今家没了,大家伙心里都满是迷茫不安。
  沈隆只能温和地安抚他们,给他们讲述转业之后的安排,祝愿他们在新的岗位上能获得更好地发展。
  轮到林丁丁进来了,按照宁政委所给的标准,林丁丁是没有资格上调战旗文工团的,不过林丁丁看上去一点儿也不慌张,在沈隆问起的时候,她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容,“这事就不用团长你操心了,我收到了京城一家剧团的公函,要调我去京城工作。”
  哦,沈隆明白了,她还是和小说里一样,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搭上了一位京城来的领导家子弟,估计过一阵儿就要嫁过去,成为领导家的儿媳妇了。
  这倒是帮我省事了,沈隆面带微笑表示了祝愿;在和所有人都谈完话之后,沈隆组织了文工团最后一次演出,大家伙儿都拿出自己最擅长的节目,演着演着就哭了……
  一星期后,这栋三层红色小楼就空了,昔日朝夕相处的战友就这么各奔东西,有许多人从此以后再未谋面。
第1522章
再见林丁丁
  沈隆和何小萍俩人是最后离开的,他俩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看着这些熟悉的场景,心里都颇有感慨,那些哭着追问文工团为什么要解散,舍不得离开的团员们都离开了,他们或是轻装上阵重新追寻自己的梦想,或是加入战旗文工团继续自己的文艺生涯,或是转业回到地方上和家人团聚然后开始新的生活。
  “哎,看到这大门,就忍不住想起我第一次到这里的时候,每次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庆幸,幸亏在这里遇到了你,遇到了淑雯、穗子、卓玛她们,要不然我肯定和现在不一样,说不定还是没有走出原来的阴影呢。”何小萍挽着沈隆的胳膊,眼睛里满是留恋和甜蜜。
  和原著小说、电影都不一样了,沈隆改变了刘峰和何小萍的不幸命运,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的未来,同时也改变了更多人的命运,让他们获得了比原来更好的机遇。
  “走吧,司机师傅估计都等急了,就算大家都分开了,可只要是朋友,以后肯定还会见到的。”沈隆拍了拍何小萍的手,挽着她一起出了文工团的院子,在外面有辆车等着他,是新单位派来给他搬家的,他现在已经是副团级干部了,这点待遇还是有的。
  汽车缓缓离开,将这栋承载了他们青春的建筑抛在后面,何小萍靠在沈隆的肩膀上,默默地看着那栋红色小楼,一直到小楼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才回过头来,靠在沈隆的胸口,微微闭上了眼睛,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似乎在回想昔日的美好。
  绕过半座城市,汽车驶入战旗文工团的家属院里,沈隆如今被提拔为战旗文工团的副团长,负责继续带着文工团上调的这批人,团里也给他分了新的房子,比原来的宽敞些,是个三室一厅的房子,原来的装修就很不错,沈隆简单地改了下就可以直接进来住了。
  沈隆、何小萍和司机一起,再加上闻讯赶来的卓玛、连云伟等人把家具、电器都搬上来安放妥当,然后沈隆请大家伙儿吃了一顿,又重新回到了房子里。
  打开电视,一边看着新闻一边聊起了近期的安排,“团里给咱们的假期还有几天,不如一块儿回去把你爸接过来吧,这么大的房子也够住了。”
  “嗯,我爸一个人住肯定闷得慌,早点接过来也好。”何小萍点头应了下来,第二天一早他俩就上了火车,去把何小萍的父亲接了过来;何小萍的父亲算是个文化人,在文艺方面也有所建树,和沈隆相处的比较愉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6/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