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5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8/994

  沈阳收复之后,丁白缨和祖大寿一边将建奴俘虏运回船上,这些人将会被运送到矿山之中劳作致死;一边带着剩余的人马南下清理其它建奴残余势力,几路人马一起进攻,阿敏、代善等残余势力纷纷溃败,那些赫赫有名的奴酋首领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在逃亡过程中冻饿而死,要么成了大明的俘虏。
  待辽东所有城池都被大明拿下之后,孙承宗、毛文龙、丁白缨、陆文昭、俞咨皋等人带着大批的俘虏返回京城,祖大寿、吴襄等人也忍着恐惧来了,他们是不得不来,如今建奴已经彻底被平定,他们根本没有其它选择。
  这场大胜毫无疑问是值得午门献俘、告捷太庙的,沈隆高坐城门之上,看着一队队俘虏被押着从午门前经过,然后根据不同的身份处以不同的刑罚,那些小头领直接拉出去砍头了事,但凡有点名号的就加个档次。
  牛录额真什么的拉出去腰斩,非得痛呼好一阵儿才会咽气;至于多公公、阿敏、代善和布木布泰这些名声显赫之辈,那怎么也得凌迟不是?于是那些当初片儿了阿库拉等人的行刑手们又派上了用场。
  京城的百姓也是欢呼不已,先前建奴围城的事儿他们还没忘记呢,纷纷涌到菜市口围观多公公等人的悲惨下场,自从万历末年建奴起兵之后积累的无数仇恨这一刻终于可以消散了。
  但是有一个人沈隆并没有当场处死,那就是范文程,当陆文昭问起他的时候,沈隆轻描淡写地说道,“他不是自称范文正公的十七世孙么?既然范家出了这样的人,那就送到范氏后裔那里,让他们处置吧!”
  于是范文程刚来到京城不久,就又被送上囚车,押往江南,送到了无锡城中,到城门的时候,一群儒生黑着脸出来迎接,他们都是范仲淹的后人,范家原本祖籍洛阳,金兵和蒙古先后南下之后,范氏子孙就迁徙到了江南。
  其中最主要的一支在无锡落户,并建立了自己的堂号——后乐堂,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
  范家诗书传家又有这般荣耀的祖宗,一向在无锡受人尊敬,奈何今日却遇到了这么一档子事儿,范氏子孙竟然出了范文程这样一个汉奸,这让他们如何以堪。
  “辽东范氏和我们无锡范氏又不是一家,此等无耻之徒定然是冒认祖宗,坏我范家名声!二叔,咱们可不能认啊!”人群中有人黑着脸说道。
  “陛下有旨,这是能不认的么?”族长说道,他当然也知道这些,可范文程自称范文正公十七世孙的事情广传天下,他们这一支又是范仲淹的直系后裔,出了这样的事也只能认了。
  看着范文程金钱鼠尾的发式,这些人都把他恨得牙直痒痒,但是光生气可不行,陛下可是说了,这人让他们范家自行处置,那么到底该怎么处理他呢?
第1615章
衍圣公
  “此等无父无母之辈,带入宗祠恐会污了祖宗名号。”朝廷的使者将范文程交给他们了,这些人只能郁闷地收下,然后开始商量怎么处置他。
  “理当先开祠堂,将其开革出族。”这绝对是第一件要办的事儿,要不然人家日后一提起范家,说得可不是范文正公后裔,而是汉奸范文程的家族,这可太丢脸了。
  于是范家子孙统统涌到祠堂之中,痛哭流涕一番,感慨范家怎么出了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然后迅速写好了一篇文章,将范文程骂得狗血淋头,然后开革出族;但接下来又该如何处置?这些人再次陷入纠结之中。
  这可不是光开革出族就能完事儿了的,像范文程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他活下来,但是该如何处死才能让陛下和天下人满意呢?
  凌迟?以范文程的罪过绝对够得上这一刑罚,奈何范家没这门手艺啊,而且这是朝廷明刑正典的惩罚,他们也没资格这么干;其它的腰斩、五马分尸也是如此,至于宗族中常用的浸猪笼、打屁股等惩罚似乎又太轻了。
  大家伙儿商议了好一阵儿,范文程就跪在范家的大门外看着门头的匾额一言不发,往日里他可是把范文正公后裔这个名号看得很重,也曾幻想过自己能有一天风风光光地来到后乐堂,接受其它范氏子孙的认可,成为真正的范文正公后裔。
  没想到他如今倒是真来了这,但却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这次可是绝对地让祖宗蒙羞了,那怕是死了,恐怕也没脸去见范文正公吧?
  “陛下的意思,想必是让我们给这厮一个足以流传天下、警示后人的死法,若是死得太过寻常,陛下和天下人恐怕都不满意吧?”范家人倒也猜到了沈隆的想法,但对于怎么实现这一目的,又陷入头疼之中。
  “有什么办法快点拿出来啊!此人的名号如今可谓是臭不可闻,比之秦桧还有胜之,若是让此人一直跪在我范家门口,别人怎么看我们范家?”族中耆老都急坏了,他们最看重的就是家族的名声,而如今就好像一泡臭狗屎抹在了他们脸上,这如何能忍受?
  “臭?”一语惊醒梦中人,马上就有人想到了合适的办法,“诸位叔伯,既然此人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那么就让他臭死好了!”
  “贤侄,这是个怎么说法?你快细细道来听听!”一见有人想到了主意,大家伙儿马上就激动起来,连声问道。
  “不如将其丢入那五谷轮回之所粪杀,这地方倒是符合他的名声!料想传出去,天下人皆会拍手称快。”就是把范文程丢进厕所里淹死,这样估计天下的老百姓都能满意吧?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大家伙儿细细商议一番,马上就定好了方略,于是范家将范文程押到后门外,当着无数前来围观百姓的面,推倒了一面墙,露出了后院的茅厕,再把茅厕推掉,露出了下面的粪坑。
  范文程一看这个顿时急了,他那还猜不出这些人打算如何对付自己?他是想过自己这回肯定没活路了,可这样的死法实在是不能接受啊!这还不如被凌迟处死呢!
  围观的百姓却是兴奋起来,砍头、绞死之类的刑罚他们看得多了,就算是凌迟或者腰斩,去京城也不是没机会看到,但粪杀这可是第一次啊!就算翻遍史书,除了那位倒霉的晋景公,似乎也没第二个人是这样死的了。
  范文程拼命挣扎着,想要挣开绳索自己了断,然而范家人根本不敢有丝毫马虎,两名大汉将范文程夹得死死地,压着他跪在地上,然后范家的族长宣读了文书,历数范文程诸多罪过,最后宣布执行家法将他丢进粪坑里淹死。
  话音刚落,周围的百姓就齐声叫好,范文程则挣扎地越发激烈起来,这两名大汉旋即押着他走到粪坑边上,提起范文程直接丢了进去;然后猛地向后跳开,只听噗通一声,范文程就落入粪坑之中,在里面拼命挣扎,搅起无数粪水。
  周围的百姓连忙捂住了鼻子,这味道实在是有点太刺激了,隔着这么远都受不了,更何况掉到里面呢。
  粪坑里既稠且粘,不一会儿范文程整个人都沉了下去,唯有表面泛起的气泡证明他一时半会儿还没死呢!众人就这么定定看着,直到彻底粪坑平静下来。
  “此等无君无父的奸贼终于死了!”范家人马上行动起来,就在粪坑上面开始修建坟丘,光把范文程丢进粪坑里淹死还不够,他就算死了,也得继续待在这儿。
  在无数百姓的注视下,范文程的坟丘算是修好了,墓碑上刻着几个大字——“汉奸范文程之墓”,然后范家人干脆舍弃了这个后院,拆了所有围墙,让百姓可以随意进出观看,于是乎这座特别的坟茔倒成了无锡一景,来无锡的人总会参观一番,抒发感慨,并有无数诗文问世,无不唾弃范文程的所作所为,以此来警示后人。
  消息很快传到京城,沈隆听了淡淡一笑,“这范家人倒还聪明,如此处理倒是不错。”他最多也就能想个刻汉奸碑或者铸造铜跪像之类的办法,好像远没有这个传奇。
  “陛下,您之前让奴婢等查探衍圣公的事情,奴婢等已经查清楚了,衍圣公一家在山东颇有不法之事,百姓苦不堪言啊!”说完了范文程,王承恩又开始汇报另一件事儿了。
  他们家要是没事儿反倒奇怪了,沈隆心里嘀咕一句然后说道,“正好这些日子衍圣公就在京城,明日的大朝会上,把这些事情都拿出来吧,朕倒要看看他如何解释。”
  大明彻底平定了建奴,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但凡有点身份的都纷纷上表贺喜,能来京城的大佬们也都纷纷过来凑热闹,衍圣公孔胤植当然也不例外,这下倒是省了沈隆许多功夫,起码不用派人去曲阜拿人了。
第1616章
雷劈孔胤植
  翌日的大朝会上,文武百官济济一堂,脸上的神情比起沈隆即位之初可是好了不少,那时候建奴大兵压境,国内民不聊生,这些当官的压力也大啊。
  现在倒是好了,建奴已经被彻底干掉了;藩王、勋贵也被沈隆扫了一大片,大大减轻了朝廷的开销;再加上暴增的商税,大明的国库可是说是前所未有的充裕;就算境内时常出现各种灾害,由于有了徐光启推广的各种高产作物,大明百姓的生活倒也过得下去,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民作乱。
  就算偶尔有地方灾害太重,百姓过不下去的,朝廷也会安排他们去大员、去南洋以及去刚刚收复的辽东安置,断然没有大规模饿死的情况发生;以至于许多官员在私下里聊天的时候说,现在似乎可以称之为盛世了,只是他们知道沈隆不喜欢这些,才没有上表道贺。
  武将那边就更开心了,虽然说之前沈隆在京城和金陵收拾了许多勋贵,不少传承两百余年的家族就这么被沈隆连根拔起;但其后消灭建奴、横扫南洋,让许多武将获得了建立功勋的机会,许多人都因此封爵。
  训练腾骧四卫那些天子亲信自不待言,毛文龙也因为在辽东多年的付出被封为侯爵,终于了了自己的心愿,如今已经回到京城的五军都督府安享晚年,他在辽东辛苦这么多年,也该回来享受享受了,他手下那些官员也各有任用,不会被埋没,他可以说是了无遗憾了。
  俞咨皋也因为训练东海舰队有方,协助大军拿下沈阳的功劳被封为伯爵,此时俞咨皋已经胜过了他的父亲俞大猷,只是他还有些不太满意,因为郑芝龙那边可是得了承诺,将来会封侯的,俞咨皋并不愿意低郑芝龙一头。
  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因为沈隆已经和他说了,解决建奴并不意味着东海舰队就没事儿干了,大海那边还有倭寇等着俞咨皋去对付呢,要是能打好这一仗,他的爵位肯定还能提升,因此俞咨皋整日操练士卒,就等着开战的机会了。
  陆文昭也同样获得了封爵,锦衣卫在辽东一战中屡立战功,他又亲自潜入沈阳,帮助大明军队打开城门,俘虏了多公公等人,这么大的功劳不封爵可说不过去。
  除了爵位,更重要的是朝堂之上如今文武分明,武将的地位大大提升,见了文官再也不用像之前那般卑躬屈膝了,这才是他们最高兴的。
  大家伙儿想着建奴刚被平定,最近也没收到什么坏消息,所以文武百官的表情都很放松,想着今天的大朝会或许很快就能结束,大家伙儿说些好听的话恭贺一番陛下,然后就能各回各家了,然而没想到有人丢出来一枚大炸弹,把他们震得不轻。
  “微臣都察院御史张墨弹劾衍圣公孔胤植十项大罪:其一,持身不正,当年魏阉当政之时,孔胤植多魏阉多般巴结……其二,兼并土地,孔胤植仗着他们孔家的名号,在曲阜等地大规模兼并土地,致使朝廷在山东收缴的田赋一年比一年少,天启年间,山东一地每年的田赋……到了如今……”
  “其三,苛待佃户,每年孔家庄园之中被打死、折磨而死的佃户少则数十,多则上百,孔胤植如此狠毒,不仅有违朝廷律法,还妄为孔圣后裔。”
  “其四,勾结建奴,孔家在山东把持粮食进出,其中不少粮食都卖给了关外的建奴,此般举动实属大逆不道,理当如同范永斗等人一般处置。”
  “其五……其六……其七……”张墨一条条弹劾念下来,孔胤植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额头冒出了一层冷汗,手脚也开始颤栗发抖。
  这些事情他有的知道,比如兼并土地、打死佃户的事儿,孔家可是山东一代最大的地主之一……不,自从齐王等宗室被处置之后,他们就是最大的地主,没有之一,这么大的家族发生点打死佃户的事儿一点儿也不奇怪。
  有些他不知道,比如把粮食卖给建奴之类,但他觉得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谁让山东和辽东隔海相望距离不远,而建奴又出得起价钱呢。
  “陛下,微臣冤枉啊!”不等张墨把弹劾说完,孔胤植就忍不住想要辩解。
  “嗯?衍圣公难道都不准人家把话说完么?”沈隆冷哼一声,殿上御史马上出来呵斥,硬是让张墨把所有弹劾念完才允许孔胤植辩解。
  “陛下,这些事情微臣实在是不知道啊,或许有些是家奴犯下的错,可我孔家绝对不敢违背朝廷法度啊!”一听到张墨念完,孔胤植马上痛哭流涕地辩解道。
  “陛下,衍圣公乃圣人后裔,料想断然不会做出此等不仁之事。”孔家毕竟是孔圣人的后代,代表了天下读书人的脸面,所以马上就有人出来帮着孔胤植说话了。
  “正因为衍圣公乃是圣人后裔,所作所为须得当得起天下读书人之楷模,孔胤植形势如此不堪,如何当得起衍圣公一职?”张墨也不是孤军作战,他那边也有支持者,其中不少都是山东出身的官员,在孔家面前吃过亏的,他们好不容易才等到机会,那肯轻易放过?
  文官们你来我往争执不休,在朝堂上炒成了一团,武将们却是笑眯眯地作壁上观,这事儿和他们可没多大关系,看热闹就完事儿了。
  大明文官的战斗力可是不俗,孔胤植又是仓皇应战,很快就有点措手不及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衍圣公若是心中无愧,可敢对天发誓?”
  孔胤植脑子一热,马上就举手发誓,“我孔家若是犯下如此多的错事,我孔胤植甘受五雷轰顶之罚!”
  话音刚落,就听见轰隆一声雷响,朝堂的屋顶直接被打了一个大洞,咔嚓一道闪电劈在了孔胤植的脑袋上,然后第二下、第三下,一连五声雷响,五道闪电劈在了孔胤植的脑袋上。
  群臣见此一片肃然,半天没人说话。
第1617章
孔家完了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所有文武大臣都死死盯着孔胤植,心中惶恐到了极点,这也太可怕了吧?孔胤植刚发过誓,竟然马上就应验了,五雷轰顶一下不多一下不少,当场就把他给劈成了黑炭,难道就连上天也受不了他了么?
  我以前都发过什么誓来着?是不是还有遗漏的地方,不行,等回去后一定要好好想想,赶紧把发过的誓都兑现了,要不然将来应验了怎么办?我可不想和孔胤植一个下场啊。
  不对啊,这大殿屋脊上面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结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眼睛行至地底,避免雷电击毁大殿;这样的话就算有雷电降下,也劈不到大殿里的人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徐光启、孙元化等懂科学的则忍不住看向屋顶。
  不好意思,一时没有忍住,你要是发个别的誓或许也就过去了,可你好死不死偏偏说什么五雷轰顶,沈隆一想到孔胤植先投李自成再投建奴的事情,就没忍住给他当场兑现了,唤来五道闪电把孔胤植劈了个外焦里嫩。
  “陛下,孔贼欺君罔上,连上天都看不过眼了,降下雷霆惩罚,臣请陛下严查孔家诸般不法之事,以免上天重又降下责罚!”张墨第一个醒来,按捺住心中的狂喜说道,今天这件事要是传出去,足以让他名留青史。
  瞧见没有,我刚弹劾了孔胤植,上天就降下雷霆惩罚与他,这说明就连上天也认同了我的弹劾,这必将为我迎来巨大的声望。
  “陛下,微臣有罪,微臣没有看穿孔胤植这厮的真面目,被他给蒙蔽了!还请陛下允许微臣将功赎罪,微臣愿意前往曲阜,亲自查清孔家的种种不法。”先前支持孔胤植的大臣也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直接批判起孔胤植来。
  这不改口也不行啊!孔胤植都当场被雷给劈了,你让我还怎么帮他说话?再不改口,我自己也得受连累啊!许多大臣都恨恨地看着孔胤植,你做了这么多坏事还敢发誓?这不是找死么?你自己找死不要紧,别连累我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8/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