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5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0/994

第1620章
《大染坊》
  “来自《大染坊》的陈六子请求您的帮助,希望您能保住他的工厂。”正琢磨着呢,脑海中果然传来了系统的提示音。
  咦,这下可算是不用担心宅在家里无聊了,沈隆猛地坐起来,《大染坊》?我当年好像看过来着,挺老的一部电视剧,不过也挺经典的。
  《大染坊》讲述了清末民初山东周村一个名叫陈寿亭的讨饭少年胸怀大志,被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为义子后苦学染布手艺。十年苦心经营后与人共同创办大华染厂踏上了工业印染之路,终使大华染厂发展成为青岛第二大印染厂。
  期间穿插着大时代的变化,从满清倒台到军阀混战,再到日寇入侵,陈六子扛过了一波又一波的磨难,最终却没能抗得过历史的大势。
  七七事变之后,陈六子把自己工厂的所有关键部位全放上汽油,连上电线,日本一旦攻陷济南,宏巨染厂便是一片火海;他将八路付给的买布的钱捐给八路军,让他们多杀鬼子,替自己报仇,在他过生日那天,大家在工厂里给他祝寿,手下来报,韩复榘弃城逃跑;陈六子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了,最后说出“这是什么军队,这是什么国家!”,吐血昏了过去,随后命金彪炸掉染厂,面对一片火海的染厂,陈寿亭流下了眼泪。
  哎,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商人又怎么能得到保障呢?沈隆叹了一口气,别说在那个纷乱的年代了,就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中国的企业一旦做大,除非是窝在本国不动,等进入国际市场之后,要是威胁到了那些跨国巨头的利益,他们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对付这些中国企业,华为不就是这样么?
  这个任务不太好做啊!你要说把你印染厂做大,沈隆办法多得是,在化工方面他既有老白的知识储备,也有在《大江大河》世界里,和宋运辉等人一起搞大型化工企业的经验,他陈六子能把宏巨染厂做成青岛第二大的印染厂,沈隆甚至有能力把这家染厂做成全中国最大的印染厂,但有些事情可不是光有能力就行了的。
  要想做到这一步,可不仅仅是同商业上的对手竞争,此外掌握当地的军阀,对我华夏大地怀有野心的异国侵略者们,这些可不是光靠商业上的手段就能解决的。
  而且这还和《闯关东》世界不一样,在那个世界里,自己可以把握机会一跃成为东北的掌控者,利用自己的力量拦住侵略者;但是在这个任务里,陈六子的理想也只是保住自己的工厂而已,沈隆自然就不能走这个路线了。
  那么,还是先多准备一些资料吧,好好琢磨下该怎么样完成这个任务!现在不能出门了,就没办法召集相关专家来进行询问,不过也没关系,还是和之前处理口罩的问题一样,现实世界不行那就去其它世界。
  于是沈隆打开时空门,进入到《人民的名义》世界之中,先和高小琴、高小凤姐妹俩一起刷了一遍电视剧,再找出原著小说细细看了一遍,然后让自己的秘书帮忙查找这方面的资料,既有印染工业相关的技术资料,也有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资料。
  秘书对自家领导时常提出一些奇怪的要求已经习惯了,他什么都没有问,就去找到相关专家,给沈隆搜集到了厚厚一摞资料。
  慢慢地将这些资料消化完毕,沈隆就越发感觉到这个任务的艰难了,你要说在那个时代当个买办什么的,那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毕竟那几大家族不就是这么做的么?他们也因此成了外国人的朋友,为自己攫取了丰厚的利润,遇到什么事情还可以向外国人求助,让他们来帮忙解决问题。
  但要是想搞实业,那问题可就多了去了,从一些著名民族企业家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一二来,比如陈六子最敬重的商人苗海东,他的原型是民族资本家苗海南,他曾在英国曼彻斯特纺织学院求学,学成后回国,希望能促进中国的纺织业发展。
  在创办成通纱厂并大获成功之后,他雄心勃勃地拟定了“大西北计划”,准备从西安到兰州间每个重要城市都设面粉厂或纺纱厂,不久因日军入侵,大西北计划宣告破产。
  1938年日军进占成通,强迫苗海南与其合资;他极力反对,被日军逐出厂外;1939年他集资在南京筹建普丰面粉厂,任经理,到1944年,又被日军强征军用,直到日军无条件投降,才收回自营。
  他所遇到的问题和陈六子一模一样,都是外地的入侵导致了企业的失败;而侯德榜、荣毅仁等民族企业家除了这些之外,还遇到过更多的问题,果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层层剥削,买办阶层的压榨打压,这些都让民族企业家们举步维艰。
  买办们可没有发展民族工业的需求,他们通过进口国外的产品和设备就已经能够发大财了,在他们掌权期间,民族工业甚至产生了倒退,北洋军阀时期能造炮钢、枪管钢,经过民国“黄金十年”的“大发展”后,反而全不能造了。
  在加上滥发钞票导致的金融崩溃等等,那一时期的中国根本就不适合民族资本发展,陈六子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保住自己的工厂,何其艰难啊,就算没有日本人,估计也会被那些买办给吞了吧?
  看完这些资料,沈隆唯有叹息,他越发觉得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了,果然只有那些人才能拯救中国啊,那些在网上怀念民国的人真是莫名其妙。
  做好准备之后,沈隆将需要的物资和资料都放到自己的随身空间之中,然后返回现实世界,从现实世界进入到《大染坊》的世界之中。
  一道白光闪过,沈隆就从2020年的新中国西北小县城,来到了清末民初的山东,然后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来,咦,这时候朱开山到底在干嘛?是还在山东的地界上闹腾,还是已经闯关东去了?
第1621章
土匪
  东边的太阳才刚冒出头来,沈隆现在站的位置是通和染坊的门口,伙计们刚刚卸了门板准备开张,都是做熟了的事情,动作麻溜却又一点儿也不嫌慌乱。
  陈寿亭父母早亡,以讨饭为业,在冬天熬不过去的时候,装晕倒在了通和染坊周掌柜的家门口,他知道周掌柜人善想奔一条活路,也正如他想的那样,周掌柜收下了他,把他当做义子养活,陈寿亭也因此认识了周掌柜的女儿采芹,这么多年下来俩人早已情投意合。
  陈寿亭脑子活络,偷偷学会了染坊刘师傅的手艺,并说服周掌柜辞了他,自己独当一面,又是招揽客户又是染布的,因为他手艺好,为人实在,通和染坊渐渐做大,周村原有的众多家染坊,渐渐被挤垮,那些还没垮的也感觉到了危机。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穿着孝袍骑着骡子朝这边跑来。沈隆向街心走了一步。那人见了沈隆,放慢了速度,沈隆抬手抓住了缰绳,问那人,“四哥,这是怎么了?”
  那人下来,先是一笑,“六弟,笑话来了,我那老东家死了,这个王八蛋,七十二了,硬冒充二十七的,前天才又收了丫头进屋。你想呀,那丫头才二十一,正是十八路弹腿横着练的年纪,那老家伙怎么能抗得住?昨天晚上兴许是一招没接好,得了马上风,死挺了。六弟,这回出气了吧?”
  沈隆笑着说,“论说刘老爷这个年纪,轻来轻去的,练太极还马马虎虎,再唱这个是他娘的作死!快去报丧吧。回头过来喝茶,四哥。”
  四哥一笑,上了骡子,“我走了,死了老王八蛋,管得兴许就没那么严了。回并没有我还得找你杀两盘。”说罢,打骡子而去。
  沈隆笑容顿收,回身对柱子说,“柱子,备火纸,我去吊丧。”
  柱子纳闷,“六哥,你要饭的时侯,他见你一回,踹你一回,怎么还给他吊丧?我要饭的时侯他也踹过我。真不是东西。”
  沈隆回过身来,“兄弟,该咱们踹他了。”沈隆带着柱子前去吊唁一番,算是替陈六子出了一口恶气,顺便还给这家供应布匹赚了一笔。
  然后一转眼没多久,满清就垮台了,周村的人也变了模样,有秃头,分头,背头。老年人剪了辫子之后,任头发散在脑后,成了半毛,沈隆则根据自己的喜好剃了个寸头,显得格外精神。
  这天是通和染坊重新开业的日子,周家的通和染坊已经焕然一新,门面新装修过,门板上黑漆熠熠有光,当初的那块旧招牌也成了金字,并且门市两边还有了对子:“筹来天南海北色,嘉惠街坊四邻人。”黑底绿字,出自周掌柜之手,经过多年的磨练,写得还挺不错。
  今天第一天开张,人来人往,生意兴隆。周掌柜站在门侧,见人就作揖,眉开眼笑兼扬眉吐气。周掌柜气色光润,上身穿着祚丝绸带内衬的马褂,下身是长开衩的跨马裙,礼服呢皮底尖口鞋,神采奕奕。
  沈隆站在柜台外的店堂中央应酬生意。上身穿着波斯青对襟细布便褂,脚上是白底黑帮的“踢死牛”布鞋。“一刀裁”的短头发,眉清目朗,干净利索,人很精神。
  鞭炮过后,顾客纷纷涌进门来,沈隆笑脸迎了上去,店里的伙计也开始忙活起来;街对面的乡亲们则满是羡慕地议论着。
  他们说起了周家这几年的兴旺,将功劳都归在了陈六子身上,说通和染坊能有今天都是陈六子干得好,周掌柜当年做下的善事得了厚报。
  也有人说起陈六子的仁义来,当年八叔看着陈六子冻得不行,就让他到家里暖和了一宿,然后陈六子每年八月十五是五色的礼,到了年下,整个的后肘给他送,这种知恩图报的行为得到了大家伙儿的一致好评。
  但是在这一片祥和之中,也不是没有人不高兴,比如通和染坊隔壁大昌染坊的王掌柜就很郁闷,同行是冤家,通和染坊的生意越好,他的大昌染坊生意就越差,眼看着自家的生意就要被击垮了,王掌柜可是担心地不行。
  情急之下,王掌柜想了歪招,请沈隆过去喝酒,然后想要收买沈隆,让他把通和染坊的价格提上去,这样他的大昌染坊才能继续有生意,为此他愿意拿出两成的利润给沈隆。
  沈隆自然不会把这点小钱放在眼睛里,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王掌柜,等回到通和染坊,又把这事儿给周掌柜一家说了。
  王掌柜见收买不了沈隆,于是只好听从他小舅子的计划,打算找几个土匪绑了沈隆,吓唬吓唬他,让他把价格调上去。
  这天,沈隆出门去收账,他先去了趟锁子叔那儿,锁子叔是陈六子的救命恩人,他当初救了陈六子一命,陈六子当时就发誓,等自己有钱了就养他一辈子,他也是这么做的,给锁子叔租了房子,让粮店四时供应他细粮。
  周围的老百姓对锁子叔都是羡慕不已,说陈六子对他比亲儿子还要体贴;原本陈六子还想给他雇个丫鬟帮忙照顾,不过锁子叔觉得陈六子对自己已经够好的了,而且自己又不是啥大户人家,受不了这个福分,就没有接受。
  和锁子叔聊了一会儿,问起了他什么时候结婚,沈隆笑道,“快了,你就等着吧。到时侯我让你和俺婶在上首大席上,我和你侄媳妇过来给你行大礼。”
  啧,这又要结婚了,我这是第几回了?之前每次还能有个培养感情的时间,这回却是刚过来就要结婚,不过采芹也挺好的,该结婚就结吧。
  回去的路上,路过一道土垭子,沈隆突然停住了脚步,从上面跳下两个人,一个拿着棍子打向他的脑袋,另一个则拿麻袋等着他被打晕后套住脑袋。
  遇到沈隆,这下自然是落了空,沈隆笑眯眯地看着这两个土匪,“呦呵,我说哥几个这是打算干吗呢?”
  旁边一阵声响,更多地土匪冒了出来。
第1622章
大忽悠
  “兄弟,没看出来还有点机灵啊!”一个二十七八,光头浓眉,少了个门牙的土匪站了出来,带着七八个手下将沈隆围住,“原本想把你敲晕了带走,现在既然被发现了,你说怎么办吧?是你跟我们走呢?还是我们带你走?”
  “那还是我跟几位好汉走吧!”看到这些土匪,沈隆莫名地觉得亲切,这些人让他想起了自己在《闯关东》世界里遇到过的震三江、老鹞子等人。
  “算你聪明,一会儿到了地方我们也不难为你,只要你照我们说的去办,我们就放你走。”土匪头子对他的反应很是满意。
  一行人簇拥着沈隆到了一座破旧的关帝庙,借着那火把的火还能看清庙门上的对子,红漆早就褪去,字迹也有些斑驳,横批是“亘古一人”,上联为“写春秋读春秋一部春秋”,下联为“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冲门的关羽金身破旧;旁边的周仓手里的刀头也没有了,只攥着一根棍子;关平上身不在,只有半截腿。
  将沈隆带到关帝庙里面,土匪头子凑了过来,“兄弟,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沈隆一笑,“大昌染坊,有话就说吧,能答应我就答应,我答应不了,你宰了我也没用。”他倒是觉得这些土匪还没有坏透,因此也愿意和他们聊聊,要不然早就动手了。
  土匪跟进一步,“好,痛快!我说,你怎么知道是大昌染坊出的签子?”这黑话沈隆可是能听懂,就是大昌染坊拜托他们来绑沈隆的意思。
  沈隆笑眯眯说道,“嗨,这还不容易?我就是一个染匠,既没钱,也没地,也没得罪人。不是大昌能是谁?呵,有话你就说吧。”
  土匪头子挺高兴,“兄弟,一看你就是个明白人;咱兄弟也是受人之托,事儿很简单,你把你通和染坊价钱抬上去,也别用什么德国染料。你只要答应这些,我就放了你。你痛快,我也痛快。怎么样?”
  沈隆抱拳道,“兄弟,我看你也是个讲道理的人,所以我就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吧!我陈六子是个孤儿,当年冰天雪地晕倒在通和染坊门口,幸得周掌柜收留才捡了一条命,周掌柜把我当亲儿子看待,供我吃喝,我才能有现在。”
  “是个仁义人儿!”土匪们听故事入了迷,纷纷点头道,“这世道活下去不容易,你算是碰着好人了!”他们也不是天生就想当土匪,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干了这个的。
  “你说,这人得了别人的大恩,那能不想着回报吗?关二爷和刘皇叔拜把子当了兄弟,此后为刘皇叔出生入死。”沈隆对着关二爷拜了一拜说道,“咱虽然比不上关二爷,可山东爷们义字当先,既然受了周掌柜这么大的恩惠,理当尽心尽力回报。”
  “那是那是!”听到山东爷们义字当先八个字,这些土匪都觉得说的是自己,忍不住把脊背挺直了几分。
  “周掌柜是做生意的,那我自然就得帮着他把生意做好,我陈六子在周村一向诚信经营,不管来的是什么客人,都不敢有丝毫马虎,保证颜色匀称,过水不褪色;也多亏十里八乡的乡亲信得过咱,都把布拿到通和染坊来染。”
  “我琢磨着呢,通和染坊生意能好起来,都靠这些乡亲,所以也愿意给他们一些优惠;兄弟们也清楚,乡亲们挣点钱不容易,土里刨食难啊,汗水摔成八瓣儿从春忙到冬,才能攒下几文钱;才能买点布,给家里人做件新衣裳,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不容易,是不容易!”这些人也是苦出身,沈隆的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一时间竟然忘了正事儿,纷纷应和道。
  “所以,我染布的钱少了两成,乡亲们就能有点余钱去多买点布,家里的孩子也不用光腚到处跑了,你们说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沈隆反问道。
  “好事儿,这肯定是好事儿啊!”这些人是穷人,自然也是向着穷人说话的。
  “对啊,我也觉得这是好事儿,乡亲们得了实惠,我们通和染坊也能多点生意不是?”沈隆一拍手道,“但是有人看不下去啊!我其实不愿意背地里说人坏话,可大昌染坊的王掌柜,有些事情做得太过。”
  “你说你做生意就好好做呗,可他不啊,非要以次充好,人家辛辛苦苦挣了钱在他这儿染布,可他倒好,染好布拿回去,过两次水就褪色了,这是做生意的道理么?一来二去,他那边生意就不怎么好了!然后却把这事儿埋怨到我头上!”
  “让我把店里的价格涨回去,还不准我用好染料;说只要我这么办,就给我两成的利润!听听,这都是人话吗?这是让我吃里扒外啊!放到江湖上,那可是要三刀六洞的!大掌柜,你说要是有人收买你手下,让他吃里扒外,你答应不答应?”沈隆看向土匪,“还有各位,要是有人让你们背叛大掌柜,你们能干么?”
  “那肯定不答应啊!”土匪头子一拍大腿,竖起了大拇指,“我邹平常山柳子帮没服过谁,就服那些讲义气的人,兄弟你是这个。”
  “绝对不答应!”众土匪连忙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0/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