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994

  “呦,有这么好?不过我瞅着这布颜色确实挺鲜亮,比咱们身上穿的好多了,赶明儿个要是有空,我也去布店看看去!”这位一下就动心了。
  队伍向前走着,孙明祖叹气,他对贾思雅说,“思雅,这就是陈六子的精明之处,之前飞虎牌的名声只有少数人知道,现在全青岛人都晓得了;要是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天,他还能再给染厂多添一个染槽子。”
  “昨天我去了渤海大酒店,没看到卢家驹,估计他忙活这事儿去了,一会儿我再去看看,早点把方子弄过来!”贾思雅也意识到,这事儿得尽快办了。
  孙明祖和贾思雅在这边琢磨着对付大华染厂,沈隆也在那边考虑如何对付他们,这做生意要是小打小闹也就罢了,但凡想做大的,就不可能不面对这些,同行是冤家,彼此之间肯定会产生激烈地竞争。
  现在大华染厂在技术上已经超过了元亨染厂,名声也打起来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从此以后就能高枕无忧了;元亨在这两方面竞争不过大华,却可以从其它环节出招,比如卡住大华的原料输入渠道。
  染厂所需要的染料是从德国进口的,这点孙明祖卡不住,但坯布则是从藤井那儿买的,贾思雅神通广大,和关东军的人都有联系,电视剧里就是用了这一手,让大华空有技术却根本没有坯布可以染。
  而且,就算没有这件事,沈隆也不想再从藤井那儿进货了,日后有一个网络段子,说你们现在购买的每一分钱日货,就是明日射向同胞们胸口的一颗子弹,这话放在和平年代有点夸张,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日本通过纺织业在中国赚取了大量的利润,而这些利润又被投入到对中国的侵略上,虽说自己这点量影响不了大局,但不做点什么沈隆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
  “我打算明天去趟济南,找下苗先生商量点事儿,厂子里的事儿你多盯着点!”沈隆说道,陈寿亭做事儿喜欢自己一把抓,这种情况并不利于把生意做大,卢家驹这人虽然毛病不少,但本质上不坏也有能力,沈隆也想多给他点机会,免得日后走了。
  “遇到事儿了,你和吕登标、王长更他们商量着办;和布店联系的事儿问吕登标,厂子里的事儿问王长更,这些天的料我都配好了,你让他们照着以前的法子去做就行!”沈隆安排道,要是还和陈寿亭一样,把秘诀都死死捏在手里,那出去办点事厂里就得停产。
  “诶,六哥你就放心吧!”卢家驹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心里格外高兴,连忙拍着胸脯保证,完了还问了句,“六哥,你找苗先生是什么事儿啊?”
  “咱们现在光从藤井一家进坯布,要是以前还好办点,现在青岛要归小日本了,难保藤井不会有什么想法!就算没有,把供货渠道放到一家上也不是做生意的道理,苗先生不是也开纺织厂了么,要是能从他那儿进货就好了!”沈隆是不想继续给小日本送子弹了。
  “要不是咱俩不能都离开,我也想跟你去济南见见苗先生啊!苗先生是山东最让人敬佩的工业家,也是留学的前辈,是带着清朝辫子去的英国剑桥;听说人长得极其气派,只是无缘一见。”卢家驹把苗瀚东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总有机会的,要是能和苗先生达成合作,还能少得了见面的机会?”沈隆拍了拍卢家驹的肩膀,“男子汉大丈夫,得有股子气势,苗先生是留学生,你也是留学生,只要你用心,苗先生能做到的事,你也未必不能做到!咱俩好好干,争取把大华开成青岛乃至整个山东最大的染厂!”
  “六哥,我那儿能和苗先生比啊!”卢家驹被沈隆这么一说,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谦虚地说道。
  “一会儿,你和我一起去给工人们发点奖金吧!工人们这些天也辛苦,咱们赚了钱也该让他们沾点光,这样以后他们干活儿才更卖力!”沈隆和卢家驹一起去给工人发了奖金,然后把自己要离开几天的事儿说了一遍。
  工人们连连保证,就算掌柜的出去办事儿,他们也不会有半点马虎;这些都是沈隆、卢家驹从周村、张店带过来的本地人,老实肯干,他们沈隆还是很信任的。
  安排好这些,沈隆就上了1904年通车的胶济铁路,准备去济南见苗瀚东。
第1638章
谈合作
  胶济铁路干线全长395.2公里,和魔都到民国首都金陵的距离差不多,所以一上火车,沈隆就想起了日后的一个段子:震惊,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就能八小时跑完全程,有些不带脑子的一看到这标题马上就开始喷高铁了,人家民国时期就能做到的事情,你们现在才做到,还好意思吹牛?
  他们也不想一想,民国时候的首都和现在的首都,那是一个城市么?从京城到魔都可是有一千三百多公里,而从魔都到金陵只有三百公里而已。
  民国时期的火车跑到四十公里的时速那还得是路好、车好、调度的好,就算是路上一点儿事儿也没有全速行驶,跑完京沪线那也得三十多个小时;而现在高铁从魔都到金陵,则是要短短的一个半小时时间。
  从青岛站出来,一路经过蓝村、胶州、高密芝兰庄、青州、临淄最终抵达济南,沈隆是早上出发的,等到济南已经是下午了;苗瀚东做事周到,一听说他要来济南,就派了人在车站门口守着,一路把沈隆接到了家里。
  进到里面,苗瀚东马上出来迎接,他身着缎子夹袄,器宇轩昂,四十多岁,头发漆黑,远远地就伸出双手,“六弟,你可算是来济南了,我可是盼得很啊!怎么样,青岛那边的生意如何?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说一声就成,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苗瀚东可不是一般商人,为人大气的很,一点儿也不在乎金钱,人家说给钱那可是真给钱,绝对不让你还的那种;当然,能享受到这种待遇,那也得是他看得上眼的人,陈寿亭就是其中之一,其它人苗瀚东可不在乎。
  “托您的福,大华染厂现在是在闹市区做买卖——生意兴隆!给您带了点我们染厂自己染的布,您可别嫌弃!”沈隆也不见外,直接就把礼物递了过去。
  “哎,当年就给了你一块儿饼,从那以后你每次上门都不空手啊!”苗瀚东陷入回忆之中,然后爽快地亲手接过一匹匹布,“不过这既然是你们自家染的布,那我就收下了!我倒要好好看看,你的手艺和在周村相比,有进步没有。”
  那是当然,陈寿亭又不是《九品芝麻官》里的刑部尚书,那可不只是一块儿饼啊,那是救命之恩,再怎么尊敬也不为过。
  “好布啊!这可比你在周村时候染得布鲜亮匀称多了!六弟,你这手艺又长进了!”来到客厅坐下,苗瀚东让管家送上茶点,自己则仔仔细细看起沈隆送来的布匹,他名下除了成德面粉厂之外,还有成通纱厂,自己在英国学得又是纺织,看这个也是内行。
  “这可不是手艺进步的问题,用机器染布固然有种种制约,但有一样好处是人工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那就是质量始终如一,好是一样的好,坏也是一样的坏,所以用机器染布比手工染布色泽匀称多了!”沈隆笑着回答。
  “对,就是这个道理!”苗瀚东击掌赞道,“你这句话算是说到关键了!就算是同一个工匠,做活也有好有差,可机器就不一样了,只要调试好了,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个样!”对做生意的人来说,大批量质量稳定的产品那可是好事儿。
  “原本以为你没读过多少书,到了用机器的大工厂里,想彻底搞懂还得一些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出这种水平的布来。”苗瀚东赞叹不已。
  “苗哥,我现在可是开始读书了!”能不能不要每个人见我都说这个?我现在也是读书人了,沈隆又把说了好几遍的借口说了一遍。
  “哈哈哈,古人说得好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六弟你不读书都这么厉害了,现在又肯下狠功夫读书,日后那还得了!”苗瀚东哈哈大笑。
  “这个我知道,是三国里鲁肃说吕蒙的话,我听说书先生说过。”这句话就更像是陈寿亭说得了,陈寿亭不喜欢读书,却非常爱听说书,许多道理都是从说书先生那儿学的。
  就说话这会儿功夫,管家已经把酒菜准备好了,俩人一起入席,喝了几杯,沈隆就说起这回来的正事儿了,“苗哥,实不相瞒,我这回来济南是找您帮忙来了!”
  “没说的,你既然开口了,那我肯定得帮。”苗瀚东根本不问什么事儿,就一口答应下来。
  “是这么回事儿,我们大华染厂呢,以前一直在日本商人藤井那儿进坯布,但是最近不是要把青岛给小日本么?我这心里啊就不想用他们的布了;而且做生意也不能把原料放到一家身上,我就想着苗哥您不是也有纱厂么?所以就想问问,能不能从您这儿进货!”沈隆说明了来意。
  “你这是照顾我生意啊!我那能不乐意呢?不过,说实话,我在青岛虽然有纱厂,可厂子不大、产量不高,质量也一般,要不然早就让人给你送货了!你要是真想另找个门路,我可以帮你和周学熙打声招呼,他的华新纱厂那可是德国人的底子,质量绝对没问题!”苗瀚东却没有直接答应,而是为沈隆考虑起来。
  青岛在民国时期和魔都、津门并称国内三大纺织基地,有着上青天的说法,许多大商人都在青岛设立工厂,周学熙就是名气最大的一个。
  周学熙出身名门,他父亲周馥当过两广、两江总督,周学熙自己在袁世凯旗下主持北洋实业,著名的开滦矿务总局就是他的手笔,而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曾经流传过“南张北周”的说法,“南张”,指的是功盖东南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北周”,指的是华北新式工商业的开拓者周学熙。
  青岛的第一家纺织厂,是1902年德国人在青岛沧口开设的“德华缫丝厂”,这家工厂存在了6年,于1908年停业,1913年,天津实业家周学熙买下厂房和设备,改建成华新实业公司(华新纱厂)。
  “不怕您笑话,华新厂我有点不大看得上。”
第1639章
说天下
  周学熙可是如今民国商界的扛鼎人物,建立开滦煤矿、督办天津官银号、创办京城自来水厂等功绩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说他的诸多爱国举动,单说周学熙的财力,他以天津为基地,创建了一个为世人瞩目,在其后几十年中享誉海内外的“周氏企业集团”,投资领域包括了燃料、建材、纺织、五金、交电、机械、金融多种行业,形成了以启新、滦矿、华新三公司为核心的庞大资本集团。掌握着公路、铁路和运河的运输主动权;企业内部拥有自己的电力系统和给水系统,总资本高达四千多万元,这可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卢家驹和陈寿亭买下大华染厂才花了一万块而已,周学熙的家产等于四千个大华厂,这么比喻虽然有点不合适,却也能看出差距来。
  另外,周学熙还是山东大学堂的首任校长,在苗瀚东这样的本土读书人心里地位崇高,因此听沈隆这么说,他就有点不高兴了,“六弟啊,我知道你心气高!心气高是好事儿,可也不能因此就小觑天下英雄,周先生的本事我都还差得远呢!”
  “华新纱厂的管事是周先生的次子周志俊,他曾经在美国亚力山大汉弥尔顿商学函授学校学习资本主义经济学,用的是美国美兴公司的设备,请的是英国的甘博士当技术主管,不管是从设备还是规模,都是国内一等一的!”
  “苗哥,对周先生,我还是很佩服的,可这并不代表华新厂的布就好,起码和日本人的布比起来,他们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有不如。”沈隆没有畏惧苗瀚东的态度,而是实话实说,要是华新厂的布真的好,他也不至于去找藤井买布了。
  这下苗瀚东真说不出话了,日本人的布现在大多都是从国内运过来的,比青岛本地的布多了一层运费,就算如此人家的布也更便宜,至于质量就更不用说了,日本的技术肯定比华新厂的要先进,毕竟民国工业的发展和日本相比可是晚了许多年。
  “呵呵,你要是连华新厂的布都看不上,那我的就更不入你的眼了!”苗瀚东摇头道,他在青岛的厂子比华新厂更小,设备更加落后。
  沈隆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继续说起了周学熙,“我听说周先生在办启新洋灰公司的时候,很注意改进技术,时刻关注外国水泥制造工艺的改进和新设备的发明,一旦有新设备能促进水泥质量的提高,他总是不惜重金买进使用;启新公司的水泥在产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
  周学熙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水泥之父”,启新洋灰公司垄断中国水泥市场达十四年之久,京城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北体育馆、魔都邮政总局等当时有名的建筑,都是用启新水泥建造的。
  “料想周先生在办华新厂的时候也是这么办的吧?”听到这儿苗瀚东的脸色有所和缓,然而沈隆却是话锋一转,“不过,现在丰田织机所已经开始生产纺织机械了,而且质量还要胜过美兴公司的产品,我们还一直都在进口纺织机,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赶上日本啊?”
  周学熙已经算是这个时代很有眼光的商人了,可就算是他也没有想过要自己制造纺织机械,民国所谓的繁华大多都是这个样子的,商人们进口各种外国机械,利用本地的资源生产一些轻工业产品,没有自己制造机械的能力,这种繁华终究不过是虚妄而已。
  这就好比后世的精密机床或者光刻机,这些东西不能自己掌握,就等于被国外卡住了脖子,始终无法发展长久。
  “没办法,咱们办实业的时间太短了!”苗瀚东就是学这个的,他当然清楚沈隆所指出的问题,不仅对沈隆更加刮目相看了,“六弟,你这段时间长进不少啊?是那个卢家驹告诉你的?我们山东又出了一个了不得的留学生啊!”
  他觉得陈寿亭一个一直窝在周村的乡下人,怎么可能了解到这些信息,肯定是在海外留学、学成归来的卢家驹说的啊。
  就当是他说的吧,要不然我还不大好和他解释了,而且沈隆原本就打算把这些安到卢家驹身上,要是顺着他的话题说了下去,“家驹告诉我,染布、纺织这些叫做轻工业,而生产纺织机、面粉机这些则叫做重工业,一个国家的经济想要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重工业,也就是拥有制造机械的能力!”
  “能有这份见识,在年轻人里算是不错的了!不过,这制造机械可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苗瀚东是既感到欣慰又有些遗憾,欣慰的是山东出了这么个优秀的年轻人,而遗憾的是梦想虽好,却没有实现的基础啊。
  苗瀚东兴建面粉厂、纺织厂这些轻工业工厂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是投入更高、建设难度更大的重工业工厂?他当然知道自己研究制造纺织机械是一件大好事,可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条件啊。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你们能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可是急不来,等你们先把染厂做好了,再考虑这些事情吧!”其实他并不认为沈隆和卢家驹能做到,毕竟这是他和周学熙都做不到的事情啊。
  “家驹在德国学习纺织印花,德国的重工业非常发达,所以他才有了这样的想法,经常找机会去德国的工厂参观,偷学人家的门路。”沈隆取出一摞纸递给苗瀚东。
  “这是家驹根据他在德国学到的东西,对苗哥你在青岛纱厂所使用的机械制定的改造方案,咱们现在要自己从头开始打造纺织机械可能有点难,但改造总归还是有希望的!”沈隆继续说道。
第1640章
又见柳子帮
  这其实是沈隆自己弄出来的,但是陈寿亭的经历苗瀚东都知道,你说自己搞的,苗瀚东肯定不信啊,所以假借了卢家驹的名字。
  沈隆刚才谈工业的那些话赢得了苗瀚东的信任,他以为这些都是卢家驹说的,因此对这个年轻人也颇有好感,伸手就接了过来,“那我可得好好看看,哎呀,我这出国留洋的时间早了,现在国外的机械一天一个样,好多我都搞不太明白。”
  “呦,这机器我的纱厂也在用啊!这是小卢去了我那儿看过之后出的图纸?”苗瀚东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图纸上的机械是根据自家纱厂现有的设备改的。
  “嗯,家驹看过之后可是花了好几天的功夫,您看这改进合用不合用?”沈隆笑着说道,事实上这是他根据后世纺织机械的原理改的,他可是继承了伊凡·万科的能力,伊凡·万科在机械方面那也是一等一的大牛,技术水准超过了现实世界的最高水平,虽说纺织机械和钢铁战衣不是一回事儿,可捣鼓这些落后了一百多年的技术还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你先别说话,我好好琢磨琢磨!”苗瀚东紧皱着眉头,这一看就入了神,嘴里还时不时嘀咕两句,“哎呀,这个法子妙啊,我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呢……这儿又是怎么一回事?我有点看不懂啊……哦,原来是这样。”
  他这边看着呢,沈隆也不催,慢条斯理地吃着菜,偶尔在喝上两口,一直到酒足饭饱,苗瀚东终于看完图纸了,他一把头抬起来就赶紧喊道,“来人呐!”
  等管家过来,他立刻吩咐道,“去把李主机叫过来,去的时候把车带上,不管他在干什么,让他马上过来,有天大的事情!”
  管家连忙走了,苗瀚东看了看沈隆,一拍脑袋,“哎呀,六弟,真是对不住,看图纸看得入了迷,一时把你给冷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