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5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9/994

  “这个……这个好是好,不过我们元亨还有好几个股东呢,牵扯到股份的事儿总得和他们商量商量啊!”孙明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又开始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问题自己没想清楚,于是就想拖延一二。
  “你看,你要是成了我们大华的股东,那么自然有资格去看方子,方子再保密也不能避着自家的股东吧?至于元亨那些股东,谁不知道孙董事长你才是元亨最大的股东,他们也就是沾你的光分钱罢了,厂子里的事儿还不是你说了算!”沈隆还不清楚元亨的股权构成?给贾思雅一成股,孙明祖可是说给就给了的。
  “那咱们要怎么换?”孙明祖问道,“我们元亨可是比大华大,股份自然要比大华的值钱,总不能一换一吧?”
  “就一换一,也别多换,大华拿出一成股来换元亨的一成股就行了!这样厂子原来谁说了算,现在还是谁说了算。”别看现在大华比不上元亨,看上去好像是咱们占便宜,可用不了多久,孙明祖就该庆幸这个决定了。
  “那不成,元亨四个槽子,大华才一个,一比一换我们可亏大了!”孙明祖连连摇头,就差把自己的账本拿出来给沈隆看了。
  “孙董事长,你别看大华现在规模不大,但是咱们有方子啊,而且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方子,这么算的话你一点儿也不亏!”双方你来我往商量了好半天,沈隆和卢家驹咬死不肯松口,孙明祖和贾思雅又想拿到方子,于是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
  “好,就这么定了!明天就去找律师签合同!”孙明祖做生意和卢老爷子做生意又不一样,干啥事儿都得先签合同。
  找来青岛最好的律师帮忙草拟合同,然后孙明祖、沈隆、卢家驹等人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从这以后,大华和元亨就是一家人了。
  “原本给你们的方子其实就是真的,唯独少了一份助染剂而已,助染剂的方子也在这儿。”沈隆把助染剂的配方给孙明祖看了,“以后我们每个月准备给你们把助染剂送过去,当然,你们要自己生产也行,就是万一让别人知道了,那我可得追究你们的责任!”
  孙明祖有些纠结,要是拿回厂子里生产,难保不会有人被其它厂子挖了去,可要是让大华每月给送,那自家厂子生产了多少布大华不是清清楚楚么?但又一想,大华现在可是元亨的股东,人家想知道他们产了多少直接看账本不就行了,那用得着这么麻烦?
  于是爽快地答应下来,“行,就这么办,陈掌柜办事我们放心!”
  “咱们能合作的地方还不止这些呢!眼下咱们还能合在一起找藤井压价!他从日本运过来的那些坯布,除了咱们两家,青岛市面上还有谁能吃得下?以前咱俩斗便宜都让藤井占去了,现在咱俩合到一起,他这价格肯定得给咱们让一让!”
  “然后给那些东北、津门、山东各地的商人发货也是一样,咱们自己定个标准,以后都按照这个标准发货!”沈隆一项项好处说出来。
  听得孙明祖连连点头,“还不止这些呢,咱们还能和铁路上说说,让他们把运费降一点下来;还有从德国人那儿进口染料也能压价,他们要是不同意,咱们就去找英国人、日本人!”
  其实他们这种合作方式,已经可以算得上卡特尔了,就是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参加这一同盟的成员在生产、商业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
  大华和元亨合在一起占据了青岛染布市场的主要份额,他们还垄断着更先进的染布技术,足以控制该区域市场中高端成品布的市场。
  要是在后世,这种行为毫无疑问违法了垄断法,不过现在么,谁会管这些事儿啊?再说了,就算是后世,若干经济主体形成攻守同盟谋取超额利润的事情其实也不少见,比如控制石油价格的欧佩克组织、控制铝矾土价格的国际铝矾土联合会等等。
  原本孙明祖拿出这么多股份还有点心疼,可等拿到了助染剂的方子,又听说还可以获取这么多好处之后,马上兴奋起来,乐呵呵地就准备去找藤井商量新价格,之前为了从大华手里抢到坯布,他可是给藤井送出去不少大洋呢。
  “别急啊,我还没说完呢!孙董事长,我们大华现在可是打算扩大生产规模了,想再买一台染布机,添置一个染布槽子,你现在可是我们的股东,这么大的事情你也得听听啊!”沈隆一把把他拉住,当然,孙明祖也只是听听而已,他可没资格反对。
  “这感情好,这感情好!”孙明祖僵着脸说起了好话,其实他心里可是在滴血啊,大华购置新机器的钱,那都是从他手里出来的!
第1647章
卢家驹还是有用的
  “我打算给藤井还有那个德国人内德都说下咱们要买新机器的事情,这种机器德国和日本都有,他们俩为了抢生意肯定会拼命压价,这样咱们就能坐收渔翁之利了!”沈隆拉着孙明祖说道,“要是你们元亨也想买一台,那就更好压价了!”
  “喏,看到没,这是最新式的滚筒机,全中国现在只有魔都有两台,要是到手这可是青岛独一份儿;这套机器用人少了,占地方又小,还特别快,用上之后不仅染布的速度更快,这成本也能降下来,你要不也来一台?”这可是好事儿,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这东西是好,可咱们没用过啊?而且要不少钱吧?”孙明祖又犹豫了。
  “呵呵,这开厂子可不比种地,别人要是都用上了,咱们再用那可就迟了!以前青岛都是手工染布,孙董事长率先用机器染布,这才赚下了偌大的元亨,怎么现在又保守了呢?”沈隆拍了拍他的肩膀,“钱的话,我算过,应该要不了多少,全套下来肯定不到一万大洋。”
  孙明祖的嘴巴抽了抽,咱能不提这一万大洋的事儿么?这可是我的钱啊,用我的钱给你们大华添置机器,我心疼啊。
  卢家驹则是乐开了花,当初买下大华的时候也只花了一万大洋而已,现在才过去多久?成本就完全收回来了,要是算上之前卖出去的那些布,大华已经开始纯盈利了!这简直比抢劫都来得快啊!这生意算是做对了。
  “还是算了算了,你也知道,元亨之前赔出去那么一大笔,现在账上不宽裕,还是等一阵儿再琢磨新机器吧!”孙明祖最终还是没有答应。
  沈隆也没有坚持,作为合作伙伴,我的义务已经尽到了,你不答应那是你的事情,于是他找到藤井和德国洋行的内德,说了自己要购置滚筒机的事情。
  这俩人立刻争起来这笔生意,最终还是藤井占据了上风,他向三菱公司、殖产机器公司和日本机器公司都发了询问函,从中选取了最优惠的价格,甚至没添加多少利润就卖给了大华;至于原因么,这可不是藤井做好事。
  一来,大华的生产规模扩大,他就可以卖出去更多的坯布,这才是利润的大头,卖一台机器又能赚多少钱?他当然不会因小失大;二来么,这是同德国人的竞争,藤井宁愿不赚钱,也不能让德国人把钱赚去。
  第三则是只有他把交易量做大大,政府才会重视他,才会对他在中国的活动提供帮助;同时,日本本土的企业不了解中国市场,总想把产品卖到中国来,但又找不到很好的代理商。这套设备订单,就是藤井实力的证明,能给他带来更多订单。
  机器从日本运过来之后,立刻进行了安装调试,沈隆还对机器进行了一番改造,让这台机器的效率变得更高,这样以来就算是有人买了同样的机器,也比不过大华染厂。
  更难得的是,在沈隆安装调试机器的时候,卢家驹竟然也来了,看着沈隆捣鼓了半天,然后不知道是不是这一幕让他想起了自己在德国留学的岁月,专门跑到库房里把原本厂子里那台海德堡的印花机搬出来试着研究。
  “我说,你不是不会开印花机么?咱们现在开始捣鼓这些了?”沈隆也是颇感欣慰,卢家驹好歹是留学生,只让他去招待大客户实在是有些浪费了。
  “我是不会开,可懂原理啊,我研究研究保管就能会了!”卢家驹虽然是留学生,但是和如今的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样,有着只喜欢动嘴不喜欢动手的习惯,毕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想法在这块土地上延续地太久了,这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过来的。
  他这也是看到沈隆经常在一线干活儿,才稍微有了改变,“六哥,你说咱们做花布怎么样?这生意有赚头没有?”
  这得亏还是卢家驹刚毕业不久,在德国学得那些东西还没有忘,你要是放到日后去济南的时候,他早就把这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到那时候你再让他琢磨这些那就别指望了。
  所谓印花在坯布上高温印染出花纹,生产出来的布匹带有各式各样的花纹,比单色布更加漂亮;其实这种工艺在唐宋时期已很盛行,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并深受人们的喜爱,被作为陪嫁被褥、衣服的必备品。
  如今各地也都有手工印染花纹的工坊,制作时,先将白布下水浸泡,用豆面、石膏搅成糊状,用硬油纸制版,刻上花、鸟、虫、鱼图案,将版铺在白布上,用刮刀印制,然后投入染缸中洗染,阴干后剥落图案上的附着物即成。
  只是这种做法工艺繁复,制作出来的印花布价格高昂,平常人可消费不起;要是用机器印花的话,毫无疑问会大大降低成本,所以市场还是有的。
  沈隆将这些说了一遍,“现在国内的印花布市场都让魔都那边占着,从魔都运印花布到北边来卖,那成本可是高了去了,所以只要咱们能弄出印花布,肯定能赚钱!你要是想干,我支持你,不过这样以来你怕是就没时间去勾搭姑娘了!”
  “六哥,看你说的!好像我就是个只会花天酒地的纨绔一样!”再说了,翡翠不是快来青岛了么?等他过来,我那好意思再干这些事啊。
  “不过,六哥,这印花和染布还不一样;染布,蓝色的染砸了,咱改黑的,可是印布印砸了,布就废了;特别是多色套印,一共得有十五六道工序,四五套色版,一遍一遍地往上对,可麻烦了;我以前只在书本上学过,咱真要干还得去德国请几个熟手操弄机器!”卢家驹难得地认真起来。
  “这没事儿,德国那边刚打了败仗,老百姓日子苦着呢,只要肯花钱就不愁请不来人!”沈隆伸手拍了拍卢家驹的肩膀,“家驹啊,只要你真心想做点啥,刚开始赔点没什么。”
第1648章
柳子帮来了
  “只要想做事,那就没有不犯错的,我当年刚偷学染布的时候,可是染坏了不少,可周掌柜也没怪过我啊!你先合计合计,要想把弄出印花布来,得花多少钱,我看账上还能凑出来不?”他愿意干点事,沈隆肯定大力支持。
  “六哥!”卢家驹激动地眼圈有些泛红,从小到大,除了读书之外,家里人可没指望他能干点啥,老爷子老觉得自己轻浮办不了大事儿,就算做生意还从外面找人帮忙;弟弟呢又总觉得家里把资源都给了自己,要是给了他肯定比自己有出息。
  到了青岛也是一样,虽然大华赚钱了,可行业内那些商人见了自己表面上虽然有说有笑,可心里却没把他当一回事儿;之前又出了大洋马那事儿,一时传为商场上的笑谈。
  现在沈隆却相信自己能把这事儿办成了,还愿意花钱让他冒险,卢家驹怎能不激动呢?他认真地说道,“六哥,你放心,我这就联系我在德国那些老同学,让他们帮忙找几个开印花机的好手过来;这段时间我也和你一样,就待在工厂里了,多色套印暂时没把握,我先试试单色印花好了!”
  “成,不管是要钱还是要人,你吱一声就行!待在厂里就算了,你可没吃过这个苦,下了班你还是回家歇着吧!午饭也回家去吃。”沈隆可不觉得他能吃得惯厂子里的大锅饭。
  接下来一段时间,卢家驹还真一改往日的作风,一大早就坐着黄包车来到厂子里,开始调试印花机,他还把自己从德国带回来的书本资料都搬到厂子里来了,遇到什么问题就赶紧翻书研究,一时竟然有些废寝忘食的意思。
  有时候工作入了迷,还得沈隆去催他吃饭,偶尔遇到关键的时候,他干脆懒得回家,就和沈隆一起吃大锅饭,不过这个他还真有点扛不住,吃了两次之后他就该让二太太给自己送饭了;尽管如此,卢家驹的改变也赢得了工人们的认可,见了他脸上的尊敬也真诚了不少。
  这天,沈隆正在车间和工人一起忙活呢,就见卢家驹兴冲冲地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块红布,“六哥,六哥,我弄出来了!我弄出来了!你瞧这牡丹怎么样!”
  “我看看!”沈隆放下手里的活儿,接过红布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多了几朵艳丽的牡丹,正是时下结婚流行的款式。
  “家驹,还真有你的!老爷子没白花钱送你去德国!要是印出来的花布都是这个水平,就能直接送到布店里去卖了!”以沈隆的眼光,这种单色印花布毫不意外还差得远,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卢家驹拿出来的这块布已经不输给魔都产品多少了。
  “东家厉害啊!”工人们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这布是挺好看的!”
  “那是当然,东家可是去德国留过洋的,学得就是这个!”吕登标也挺直了腰杆帮着自家的表姐夫吹嘘起来。
  “今儿个东家高兴,晚上给你们加菜,吕登标,赶紧出去割上几块肉,我请大伙儿吃肉,吃白面馒头!”卢家驹听到这些就更高兴了。
  吕登标却没有马上答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沈隆,厂里花钱可是这位爷说了才算;沈隆自然不会扫兴,大声说道,“东家这些日子一直在捣鼓印花机呢,现在终于搞出名堂了,这是咱们厂的大喜事,理当一块儿高兴高兴;吕登标,再买点酒吧,大家伙晚上喝两杯!”
  “谢谢东家,谢谢掌柜的!”众多工人齐声道谢,然后沈隆让他们继续忙活,自己拉着卢家驹来到了安放印花机的车间。
  “六哥,你说咱们是不是马上就开始印布往外卖?”卢家驹依旧沉浸在喜悦当中。
  沈隆却拿着布,用指甲在花纹上抠了抠,刮下来颜料对着阳光仔细打量,“家驹啊,做生意可不能这么冲动啊!现在这花纹是出来了,可你试没试过用水洗?我瞅着这花纹颜色有点不稳,或许洗过两次水就得褪色,这要是拿出去卖,非得砸了我们飞虎的牌子不可!”
  卢家驹本能地就想反驳,可一想到六哥的染布技术,顿时闭嘴了,挠了挠头拿着布就去找人洗涮,洗了几次之后,牡丹果然开始掉色了。
  这下卢家驹就好比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了,“六哥,我还真是没用啊,连这点小事儿都干不好!”
  “谁说的?这不挺好的么?你满青岛打听打听,除了你之外还有什么人会开印花机?能印出这么好看的花来?”沈隆继续勉励,哎,这孩子心理素质太差,这才多大点儿事儿啊,就开始怀疑人生了。
  “可印出来的花卉褪色啊!这那能赚到钱!”卢家驹依旧哭丧着脸。
  “那又怎么样?总比一开始好多了吧?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你能做成这样,就等于走了九十里路,就差最后十里了;我琢磨着,可能是颜料的配方不大对,我再给你几个方子,你挨个试就行了!”
  经过沈隆的安慰,卢家驹重新焕发了斗志,开始拿着沈隆给的方子继续研究起来;等到了晚上,也没有回家吃饭,而是和工人们一起喝酒庆祝。
  喝着喝着,卢家驹就有些醉了,小声对沈隆说道,“六哥,我怎么觉得在这儿喝酒比在渤海大酒店和娘们儿喝酒还要滋润呢?”
  “那是当然,那些娘们都是图你的钱;这些工人可是真心实意地感激你、尊敬你,当然不一样了!”
  “六哥说得有道理,看来以后我还得在厂子里多待待。”卢家驹深以为然。
  吃过饭,沈隆把卢家驹送上黄包车,目送他离开之后正要返回厂里,就见一个黑影偷偷摸了过来,定睛一看原来是王志武。
  “六哥,大掌柜的带着兄弟们来青岛了,让我来给你报个信,想请你喝酒来着!”王志武说道。
  “柳哥来了?”沈隆顿时一喜,这可是好事儿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9/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