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6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994

  那不是废话么,我这还用了点其它门道呢,要是光这药能好这么快么?这药不忌酒肉,抹完药之后,沈隆陪着何大庚和王志武喝了几杯,然后就告辞离去,“媳妇儿做了包子在家等着我呢,下次等有空的时候咱们再喝!”
  “诶,您忙您忙,下次我再登门拜访!”俩人起身把沈隆送了出去。
  可没多一会儿,沈隆又回来了,手上还拿着个小瓶子,里面装有红色的液体,“刚差点忘了,先前配染料的时候,倒是捣鼓出一点儿稀奇的玩意儿来,这东西抹在伤口上能防止破伤风,我给你抹点吧!”
  这玩意儿其实就是百浪多息,开启了合成药物化学发展的划时代产品!
第1652章
大生意
  百浪多息是世界上第一种商品化的合成抗菌药和磺胺类抗菌药,是由德国法本公司下属拜耳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1932年发现的。
  1932年,多马克发现一种红色的染料,他将它注射进被感染的小鼠体内,能杀死链球菌;尽管多马克直到1935年才发表了他的发现,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还是听说了他的发现;他们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发现这种染料不但对小鼠有效,对人也同样有效,不管是注射还是涂抹都能有效抑制细菌;尽管它把人的皮肤染成了鲜红色,科学家们后来发现了这种药物可以裂解为两部分,幸运的是活性部分——磺胺是无色的。
  这个故事在化学界实在是太有名了,所以沈隆在自己研发染料的时候,马上就想到了这个,顺便把百浪多息也弄了出来,这才刚弄出来不久,就遇到这回事儿,何大庚这也是赶巧了,成了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百浪多息的患者。
  在青霉素被发现之前,这是最好的抗菌药物;百浪多息在体内能分解出磺胺基因——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与细菌生长所需要的对氨基苯甲酸在化学结构上十分相似,被细菌吸收而又不起养料作用,细菌就不得不死去。
  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吧,这就好比灾民吃观音土一样,观音土这玩意儿倒是能垫肚子,但是没有一点儿营养啊,细菌光吃这个可没办法吸收营养,过不了多久就完蛋了;没了细菌的繁殖,自然不会引发感染等诸多问题。
  “哎呀,这可是好东西啊!”何大庚一听马上就激动了,他干这行少不了要受伤见血,在这个时代,每次见血可都是鬼门关,止血什么的倒是好说,但如何才能不感染化脓,就只能看老天爷开不开眼了,要是有药能治破伤风,那可就等于多了好几条命。
  “这玩意儿也是赶巧了,你自己知道就行,别往外说,你有用得到的地方找志武就行了,我让志武给你拿!”这可是一座金山啊,贸然让别人知道,那可是会招来横祸的,沈隆虽然不怕,却也嫌麻烦。
  他又不是周赫煊,认识那么多大佬,能把这东西握在自己手里,沈隆打算等苗瀚东的纱厂改装好了,就再去趟济南,和他合伙来做这门生意,苗瀚东在山东这片地界上也算是一号人物,勉强能保住这东西。
  “我懂,我懂!陈掌柜你放心,这事儿就算是我亲爹妈,我也不告诉!”何大庚拍着胸脯保证,他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分寸。
  “这点你留着,每天就照我刚才说的法子用就行,我先回去吃饭去了!”沈隆给王志武丢过去一个眼神,柳子帮那儿也绝对需要这玩意儿啊,这个他大可以放心,我这儿早就给他备下了,王志武抽个空把东西送到山上就行了。
  等回到家里,卢家驹已经带着翡翠过来了,饭桌上沈隆没提这事儿,免得让采芹和翡翠担心,两家人吃着包子拉起了家常,卢家驹眉飞色舞的说着自己弄印花布的事儿,翡翠在一边用仰慕的眼神看着他。
  翡翠可不是一般人家出身,她爹当年那可是左宗棠手下的提督,跟着左宗棠一起去西北打过老毛子的。
  他老人家为官清廉,从西北打完了毛子,都五十多岁了,皇上赐黄马褂还乡,他就带着小包袱,装着那些在京官员写给他的字画回家了,别的什么也没有;他前胸后背除了刀伤就是枪伤,后来大清完蛋了,那点俸禄也没了,他一句怨言也没有;老人家自打回来的第二天就下地干活,等老了干不动了,就坐在地上看庄稼。
  卢家买下大华染厂的那六千块大洋,就是老人家辛辛苦苦这样攒下来的钱,而且俩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感情也好,所以卢家驹不管在外面有多少风月上的情谊,对这个太太可是由衷地尊敬。
  从这天以后,王志武就在大华染厂站稳了脚跟,训起大华厂原来的那些保安的时候,那些保安可是一点儿也不敢马虎,青岛码头大名鼎鼎的何大庚都给他给折服了,这些人又怎么敢不听他的话?
  沈隆抽空弄了一批百浪多息出来,让王志武给柳子帮送了去,柳子帮听说之后可是高兴地很,这年头很多受伤的士兵都是因为伤口感染而死的,少了这一层危险,他打起仗来就更加没有顾虑了,一鼓作气拿下了好几股子土匪,剩下的要么带着手下去其他地方,要么干脆归顺柳子帮算了。
  柳子帮这条过江龙算是在青岛站稳了脚跟,开始琢磨着该找那几家日本商人或者汉奸商人下手了。
  而在这时候,苗瀚东也发来电报,说济南的纱厂已经重新改建完毕,邀请沈隆去济南看一看。
  “家驹,现在这单色花布已经能拿出去卖了!你这段时间可是没白辛苦!你歇几天,带翡翠到处玩一玩吧!”卢家驹这段时间也是收获颇丰。
  “算了吧,六哥,我觉得捣鼓这玩意儿可比喝酒跳舞有意思多了!”自己辛苦多年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这段时间卢家驹可是开心地不行,其实对大多数男人来说,事业远比妹子有意思多了,妹子可以作为工作繁忙之后的缓解,但工作能带来的成就感可不是几个妹子就能取代得了的。
  “再说了,现在才刚染出单色布呢,人家魔都林家六合厂的多色花布那可是全国有名!咱们可不能输给他们!”卢家驹干劲满满。
  魔都林家是如今国内有名的纺织商人,有人说林家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荣家,他们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那也得歇几天,你看你现在满身颜料的样子,那还有当初风度翩翩的派头?翡翠怕是没少埋怨我!赶紧回家休息几天再过来!等休息完了就替我看着厂子,我去济南和苗先生商量一笔大生意去!”这百浪多息绝对是大生意啊!
第1653章
青岛第一
  “六弟!快来看看咱们的新厂子!”等沈隆抵达济南的时候,刚好是新纱厂开业的日子,苗瀚东乐呵呵地将他迎了进去,带着他在厂子里参观起来,“瞧瞧咱们这新机器,织出来的布是又快又好!我让账房算了算,就算是运到青岛,也比日本的布便宜!”
  “那也只有在苗哥手下是这样,要是给了别人,那估计还是得比日本布贵!”沈隆应道,济南可不比青岛,在青岛没人收税,济南这地方的军阀可是拼命压榨当地老百姓,这也多亏了苗瀚东是山东商人的一面旗帜,一般人不敢招惹他,要不然的话那开支可是海了去。
  照章纳税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这些军阀可不会完全按照法律的规定收税,他们可是想一出是一出,今天要和那个军阀打仗没军饷了,那就收上一波,明天要娶个七太太,又再收上一波,在这样的形势下,商人们的日子能好过才怪了。
  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想做生意难啊,想正儿八经做生意那就更难了;哎,眼下还能在青岛待着,等日后小鬼子占了东北,那就只能来济南和苗瀚东一起混了,到那时候自然也会遇到这些问题,想想还真是有点头大啊。
  “其实要是把青岛的纱厂也改建成这样,成本还能更低一些!”苗瀚东还是觉得有些遗憾,起码从现在来看,还是青岛更适合发展纺织业,“不过你说的也对,把这么好的东西放在小日本眼皮子底下,他们肯定啥事儿都能干出来,这么好的机器可保不住啊!”
  看完了工厂,苗瀚东准备带沈隆回家,“六弟,你在济南多住几天,等我的厂子存够了第一批货,你就顺便带回青岛去!以后想要多少直接发电报,我马上给你发过去!”
  “就算苗哥不说,我这回也得在你这儿住几天!”沈隆笑眯眯应道,到了苗瀚东家里,俩人边喝边聊了起来,沈隆把百浪多息的事情给苗瀚东说了一遍,然后总结道,“这肯定是好东西,不过留在青岛我不放心,我和家驹商量了下,想和苗哥你合伙干这件事儿,不知道苗哥你意下如何?”
  “真有这么神叨?”苗瀚东一时半会儿还没办法转过弯来,你做出来一种新染料,然后这种染料竟然能治破伤风?这事儿听着怎么就这么不靠谱啊?
  “嗯,这也算是意外之喜吧!”沈隆点头道,“事后我找人试了试,不光是破伤风,肺痨也能治,还有我们厂里有个工人,他老婆生了孩子之后发烧不退,病急乱投医用了点这种药,结果也能治!”这就是产褥热。
  哎,可惜白七爷现在不在山东,要不然这方子交给他也成!“我这回过来也带了些样品,苗哥可以找个信得过的医生,拿去给病人用一用,等见了效果咱们再说下来的话!”
  “六弟你这是什么意思?苗哥信不过别人,还能信不过你不成?你说这些可就见外了!”苗瀚东责怪了沈隆一番,在沈隆的坚持下,还是找来医生,秘密做了这门实验,实验结果可是把苗瀚东吓了一跳。
  “这可真是好东西啊,这药要是能做出来,可是能救无数性命的!”苗瀚东马上也想到了自己开始生产这种药之后会面临的问题,不过为了山东百姓、为了中国百姓,他还是决定去做,然后再次旧话重提,“六弟,我看你和家驹还是来济南算了!”
  “我说这话你可能有点不高兴,你开染厂才能赚多少钱?咱们开药厂又能赚多少?这笔账你该会算吧?等你俩到了济南,咱们就一起把这个药厂做大!”
  “我在染坊呆了十多年了,离开这染坊啊,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这事儿还是算了吧!我把方子交给苗哥就行了,苗哥你容我偷点懒成不?”沈隆再次婉拒,将来的确要来济南,然而却不是这个时候。
  “哎,你让我说你啥才好!”苗瀚东指着沈隆连连摇头,“那好吧,这生意就算我跟你和家驹合伙的,你出方子,我出钱买地建厂招工,等赚了钱咱们三七分,我拿三成,你和家驹拿七成!”
  “苗哥,这可不行,咱们一人一半儿好了!”双方你来我往推让一番,最后定在了四六分,苗瀚东拿四成,沈隆和卢家驹拿六成;这么做倒是还算合理,虽然买地建厂招工花不了多少钱,可苗瀚东却能保住这门生意不被别人夺走,这个价值可是无法替代的。
  忙完这事儿,沈隆就带着新布返回了青岛,一见沈隆和孙明祖同时在自己这里减少了购买,藤井立马就急了,他可是肩负着为日本开拓海外市场的重任,之前好不容易才揽下这两个大客户,结果人家竟然不买了!
  “陈先生,我们之前合作的一直很愉快,您为什么突然改主意了呢?”藤井连忙找到沈隆问道。
  “藤井啊,咱们之前合作的是挺愉快的,不过你也是商人,商人都是追求利润的,我现在能买到和你质量一样,价格却比你更便宜的布,这事儿放到谁身上都会改主意的吧?”沈隆表示了无辜。
  “这不可能!”藤井完全不相信,要知道这一时期日本国内压榨纺织工人可是比中国狠多了,一点儿也不比当年英国压榨童工差,而且他们的工厂规模更大、生产效率更高,中国的纺织厂机器好多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咱们可能比日本的成本还低?
  可惜他没想到沈隆竟然开挂了,等沈隆把账本一拿出来,藤井就彻底无语了,人家苗瀚东给的价格的确比他低。
  有了更廉价的原料,再加上沈隆改造了机器,大华染厂的成品布价格又往下调了调,让更多地人都能买得起这种布,一时间青岛的布店里,卖得全成了大华的飞虎牌还有元亨的栈桥牌。
  没两年功夫,大华染厂就超过孙明祖的元亨染厂成了青岛最大的染厂。
第1654章
诗人张宗昌
  元亨被大华从青岛第一的宝座上赶了下来,孙明祖稍微有些郁闷,却也没有太生气,因为如今元亨的产品可不只是在青岛销售,栈桥牌和飞虎牌一起卖遍了山东、东北、京津,甚至还卖到了如今中国的纺织业中心魔都。
  元亨染厂在青岛的排名掉了一位,然而他们的利润却是打着滚往上翻,这些年孙明祖赚到的钱比过去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又怎么可能埋怨沈隆和大华染厂呢?就算是抱怨,也只能埋怨自己不敢像大华厂那般大胆。
  “哎,你说我怎么就这么胆小呢?大华厂好好的机器才用了两年就要换新的,我舍不得跟他们一起换!这下可好,产量立马就被他们拉下来了!”孙明祖对贾思雅唠叨着。
  “哼,人家现在又打算换机器了,你倒是说说看,这回要不要跟着寿亭、家驹他们一起换?”贾思雅没好气地说道,因为孙明祖的保守,她也少赚了不少钱。
  “换!这回说啥也得换!”说这话的时候,孙明祖那叫一个心疼啊,如今元亨染厂的机器,刚用上才一年多点呢,上面的铭牌都是崭新的,等新机器运回来,这些老机器可就没用了,就算能卖到济南、津门,那也得打个大大的折扣。
  “别舍不得那点钱,这一年时间,买机器花的钱早就赚回来好多倍了!大不了我再去趟津门,想办法把你这些机器卖出个好价钱来!”贾思雅一眼就看出他在想什么了。
  “顺便再去问问寿亭和家驹吧,看看他们的机器找到买主没?没找到的话也一起帮他们卖了吧!”现在孙明祖和沈隆合作可是真心实意的了,一遇到什么的问题就会首先想到他们。
  “这还用你说?”贾思雅白了他一眼,起身就准备离开,“我约了六哥和家驹一起吃饭,顺便就把这事儿给说了!”
  “我也去!把我那两瓶好酒带上,这回可要跟他俩好好喝一回!”孙明祖去酒柜里拿了两瓶酒,跟着贾思雅一起出门上车,往临海大酒店而去;嗯,如今元亨染厂和大华染厂都各自买了一辆汽车,每辆花费一万大洋,加起来都够买六万个丫鬟的了。
  到了临海大酒店,四个人聚在一起喝了起来,孙明祖马上就把自己要和大华染厂一起买新机器的话说了出来,卢家驹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明祖,这就对了,我早就告诉过你了,听六哥的准没错!你看你之前不听,现在后悔了吧?”
  “现在开始听也不晚啊,来来来,六哥,我给你满上,这回我可是说啥也要赖上你了,等机器到了之后,还得请六哥帮忙调试呢!”孙明祖也发现了,就算是同样的机器,人家大华厂的生产效率就是比自己的高。
  “成啊,等这批新机器到了之后,北方成品布市场可都是我们青岛的了!津门那些染厂根本不是咱们的对手!”沈隆一口答应下来。
  说完了正事儿,大家伙儿聊起了青岛市面上的新鲜事儿,孙明祖看了看四周,把脑袋伸过来小声说道,“六哥,听说了没有?藤井那倒霉催的又遇上事儿了,他送往潍坊的一批货被崂山上的好汉给抢了!藤井这回可是亏大了!”
  “诶,你说这到底是为啥啊?崂山上那帮子好汉为什么只抢日本人,就从来不抢我们呢?”卢家驹也好奇地问道。
  “怎么?家驹,看你这样子,是不是巴不得被人家抢一回啊?要不这样,等下次发货的时候,你跟着一块儿走!看看会不会有人来抢你?”那我就提前跟柳子帮打声招呼,让他吓唬吓唬你,好给你过过瘾。
  “别别别,六哥,我就这么一说!其实在我心里,对这些好汉还是很佩服的!藤井那边吃了亏,咱们可就赚大了啊!咱们现在和藤井可是竞争关系!”虽然沈隆他们现在很少在藤井那儿买坯布了,不过他的坯布被抢了就意味着又市场空了出来,苗瀚东和大华、元亨更好补上这个缺口,周学熙等其他青岛纺织业大亨也能享受到福利。
  “六哥,你可别吓唬家驹,咱们还指望家驹帮咱们挑选合适的机器型号呢!”贾思雅连忙说道,由于沈隆的改变,卢家驹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沦为一个单纯的吉祥物,他在印花、机器选择上面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家伙儿的认可。
  “你们放心好了,这些年我虽然一直待在青岛,可从来不敢荒废学习,我每个月都会和在德国的老师通信,请他们帮忙购买最新的学术期刊,如今欧洲那边有什么新机器,我这边一清二楚!”卢家驹得意地说道。
  不过一看到沈隆,他马上怂了,“当然,等机器运回来之后,还得请六哥帮忙改装,到时候保管比德国大染厂的机器还要好!”
  “哈哈哈哈!”孙明祖和贾思雅同时被卢家驹的样子逗乐了,但笑过之后他俩也在心里感慨呢,哎,人家一个要饭的出身,就能学到这么多有用的东西,我俩这些年可是一点儿长进都没有啊!这人和人还真不能比。
  “那买机器的事儿就交给家驹了,咱们这回两家厂一起买,要的货多,肯定能拿到一个好折扣;我明天去济南,家驹你就多操心点!”经过沈隆这些年的培养,卢家驹已经能独当一面了,这点小事儿难不住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