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6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994

  不只是武将,沈隆还把马谡一起带上了,这位天分还是有的,只是缺少历练未免有些纸上谈兵,等他到战场上亲自见识一番之后,想必就干不出驻军山上的事情了吧?
  大军出征之日,刘备亲率群臣把沈隆送出城区,拉着他的手连番叮嘱;然后大军沿江而下,在两岸猿猴不住地啼鸣声中,战船已经悄然渡过了千万重山,来到了荆州境内。
  听闻沈隆前来,关羽立刻下令让关平前去迎接,然后沈隆带着众小将一起入城拜见关羽,关羽听闻要北上迎战曹真,不由得抚须长笑,这段时间他一直闷在荆州屯田,可是把他给闷坏了,现在一听有仗要打,马上就激动起来,“曹真小儿,不值一提。”
  “将军暂且稍安,此战的确要借用将军的威名。”要是关羽留在荆州不动的话,曹丕还真不一定会派出大量援军,但只要关羽到了樊城,昔日水淹七军的辉煌战绩就会像一朵乌云一般笼罩在曹魏众将的心头,逼得他们不得不重视。
  沈隆把此战的谋划对关羽说了一遍,“此战却非要克敌制胜,只是消耗曹魏的实力罢了,将军可安座城中,且看小儿辈破贼!”
第1699章
守樊城曹真无奈
  “某还以为能好生厮杀一场,却只是借用某家的名号!”关羽轻抚长须面有得色,仅仅凭借威名就能吓得曹魏大军进出,如今遍数天下恐怕也只有他了。
  而且这次打主力的还都是关兴、张苞、赵广、赵统这样的子侄辈,关羽实在是不好意思和他们争功,于是目视关兴等人,“尔等务必听从军师差遣,胆敢违背,某定严惩不贷!”
  “遵命!”关兴、张苞、赵广、赵统、马岱等人尽皆领命,然后随关羽、沈隆一起在荆州整顿兵马,起五万大军往樊城而去;如今孙权尚要抵御曹丕的进攻,暂且不用担心陆逊敢来进犯荆州。
  曹魏上军大将军曹真、左将军张郃、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刚过宛城,便得到了关羽亲率五万大军北上樊城的消息,尽皆讶然,立刻放缓大军行进的速度,派遣前往洛阳告知曹丕。
  先前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诱敌深入败徐晃、退曹仁、夺樊城的战果实在是太辉煌了,听闻关羽北上,他们麾下的士兵大多畏惧不已,甚至有人在营中夜哭,曹真连斩数十人才止住了这股气风气,然而士气却是无法抑制地开始衰竭。
  消息传到洛阳之后,曹丕召来群臣相询,贾诩又是旧话重说,言称刘备、孙权不可轻胜,既然他二者如今联合到了一起,那不如早点撤军回来为上。
  曹丕心中愈加不快,这可是自己登基以来的第一战,要是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那对自己的威望可是巨大的打击;于是他再次执拗地驳斥了贾诩等人的劝谏,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前往宛城支援曹真,命令曹真继续前进拿下樊城。
  无奈之下,曹真、张郃、夏侯尚等人只能继续率军南下,一路小心试探,终于到了樊城城外,开始安营扎寨准备进攻;沈隆并没有趁他们立足未稳就展开进攻,这次作战的战略目的并不是斩杀多少曹魏士兵,而是消耗他们的实力。
  如今曹丕增兵十万,加上曹真、曹休、曹仁三路兵马,曹魏动用的总兵力接近三十万,再加上运输粮草的民夫,一时间恐怕有百万青壮无法从事生产,都被调动到了战场之上,这样的状态每保持一天都是对曹魏的巨大消耗。
  沈隆巴不得他们在樊城城外停留的时间越久越好,又怎么舍得贸然出击呢!他带着马谡、马岱、关兴、张苞、赵广、赵统等人上城观察曹真大营的情况,顺便给他们解说一番,战术上的胜利和战略上的胜利的区别,这些话停在众人耳朵里,尽皆觉得大有收获。
  如今这个年代,或者说整个封建时期,兵法都是不传之秘,他们算是不错的了,有父兄辈帮忙教导,可也没听过如此鞭辟入里的话,一时都听得入了神。
  这些话传到关羽耳朵里,关羽也是若有所思,然后意识到这一大战略的要点就是自己的赫赫威名,不由得愈加得意,这要是换了任何一个人,恐怕也引不来曹丕的十万大军。
  沈隆在城头观察曹真,曹真也带着张郃、夏侯尚一起来到望车之上观察樊城的守备情况,这一看三人同时皱眉,“樊城守备如此严密,旦夕之间绝难攻下!”
  张郃有些奇怪,“关云长用兵一向攻大于守,这种布置恐怕不是他的手笔吧?”张郃可是和关羽打过很多次交道的,从在袁绍手下就开始了,以他对关羽的了解,若是遇到大军来攻打,关羽肯定会出城迎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稳守不出。
  “听闻前番樊城被破,却是出自沈隆沈子丰的谋划,此次这沈子丰又从蜀中到了荆州,如今在城中主持军事的恐怕是他而非关云长!”曹真说道。
  “这沈子丰到底是何等人物,以关云长之傲竟然也能听从他的安排?”张郃犹自不敢相信,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以前从未听说过?
  “沈氏名声不显,唯有光武时济阳太守沈戎有几分名声,然则沈戎之后居于会稽乌程,如何也不会投奔刘备。”曹真蹙眉道,他还是按照当今的习惯性思维来分析沈隆的来历,这么厉害的人肯定是世家子弟,可如今沈家并没有多少出色的人才啊。
  “那我等如何是好?”夏侯尚看着城头严密的守备也是头疼不已,这要是强攻,得损失多少兵马啊。
  “陛下已经到了宛城,无论如何我等也得打过才行!”曹真想的通透,你要是一直不打,曹丕可是会来找麻烦的。
  大军在城外修整一日,旋即开始了攻城,沈隆将关兴、张苞等人安排在不同的城墙段上,让他们指挥兵马防御;在关羽拿下樊城之后,沈隆就建议修补城墙,如今城头防御体系健全,再加上士兵得力、军官指挥有方,曹真猛攻一日竟不得寸进。
  日落时分,他们丢下上千具尸首黯然退去,曹真、张郃、夏侯尚等人相视苦笑,今天他们连番试探,奈何沈隆不漏丝毫破绽,要想在短时间内打下樊城似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至于绕过樊城直逼荆州,那也是不可能的,任谁也不会将数万大军留在自己的身后,到时候大军从樊城出来,截断他们的后路,将他们堵在樊城和荆州之间,那可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有死路一条了。
  “先攻打些时日,然后上书陛下请求退兵吧!”曹真也只能如此安排。
  接下来半个月时间,曹真、张郃、夏侯尚等人继续派兵攻打樊城,只是攻势明显比第一天弱了不少;只是偶尔会露出破绽,引诱城中兵马出击,张苞倒是跃跃欲试,可沈隆却再次拿出了战略和战术的区别来解说一番,就算出城偷袭赢了也对战略目的无益,张苞只好熄了心思。
  沈隆也看出了曹真的想法,他现在肯定已经萌生了退意,但是你就算想退恐怕也不容易吧,沈隆随即下令,让细作开始按计划发力。
第1700章
施巧计曹丕南下
  “曹真、张郃、夏侯尚皆为当世名将,为何竟止步于小小樊城之下,旬月不得寸进?”听到前线竟然没有一点儿好消息传来,镇守宛城的曹丕气愤不已。
  “关云长威震华夏,沈子丰智计百出,樊城亦是当世有名的坚城,轻易难下亦在情理之中;如今大军出征日久,若再不收兵,唯恐耽误耕种,陛下不如收兵回洛阳吧!”贾诩、刘晔等人劝道,他们已然看不到这一战获胜的希望了。
  然则曹丕刚刚收到消息,中路军先锋常雕,领精兵去取濡须城,遥望城上并无军马,常雕催军急进,离城不远,一声炮响,旌旗齐竖,朱桓横刀飞马而出,直取常雕,战不三合,朱桓一刀斩常雕于马下;吴兵乘势冲杀一阵,魏兵大败,死者无数,朱桓大胜,得了无数旌旗军器战马,曹仁领兵随后到来,却被吴兵从羡溪杀出,曹仁大败而退。
  东路军曹休率舰队沿资江而下,直至东吴建威将军领丹杨太守吕范指挥把守下的洞口要塞,初期吕范遭遇大风翻船,死数千人,于是败于洞浦;但扬威将军孙韶和建武将军徐盛率领的援军使魏水军的进攻陷入僵局,曹休命镇东将军臧霸追敌,不利,将军尹礼被吴偏将军全琮与徐盛枭首。
  两路兵马尽皆败退,更兼镇守合肥的前将军张辽病逝,三路兵马伐吴,其中两路都已经失败,而且损兵折将,要是这一路也无功而返,曹丕的脸可就真丢尽了。
  于是曹丕一时难以决定,正在他犹豫着准备退兵的时候,宛城之中多有人议论,言称曹丕不通兵法,若是黄须儿曹彰南下,恐怕樊城早就已经被拿下了。
  谣言传到曹丕耳中,曹丕勃然大怒!曹彰乃是曹操次子,曹丕之弟,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建安二十三年,曹彰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威震塞北。
  更关键的是,曹操病逝之时,曹彰曾经自长安领十万大军前来,曹丕当时大惊,遂问群臣曰,“黄须小弟;平日性刚,深通武艺。今提兵远来,必与孤争王位也。如之奈何?”
  谏议大夫贾逵出城见曹彰,曹彰开口就问,“先王玺绶安在?”
  贾逵正色而言道,“家有长子,国有储君。先王玺绶,非君侯之所宜问也。”
  曹彰默然无语,乃与贾逵同入城,至宫门前,贾逵又问,“君侯此来,欲奔丧耶?欲争位耶?”
  曹彰此时气势已竭,说,“吾来奔丧,别无异心。”
  贾逵追问,“既无异心,何故带兵入城?”曹彰只能叱退左右将士,只身入内,拜见曹丕,然后将本部军马尽交与曹丕。
  尽管如此,曹丕从来没有对曹彰掉以轻心,他连不通军事的曹植都忌惮不已,更何况在军中深有威望的曹彰?日后曹彰在进京拜见曹丕的过程中突然得了重病暴病身亡,死时年仅三十五岁,曹丕实在是难以洗清嫌疑。
  所以听到百姓将自己和曹彰相提并论,而且言称自己远不如曹彰,曹丕马上就想起了曹操死后,曹彰率领大军前来拜祭一事,于是愈加骑虎难下。
  正当此时,前方信使来报,关羽说了同样的话,“若是黄须儿尚在,吾尚且顾虑三分,现在曹丕率军来攻,就算吾离了樊城,他也攻不下来!”
  然后关羽说完这些话之后赫然返回荆州去了,只留下关兴、张苞等一群稚子镇守樊城,如此轻视曹丕,实在是让他怒不可遏,随即下令尽起宛城兵马,亲率十万大军南下,前来攻打樊城,贾诩、刘晔等人苦劝不能止。
  “这沈子丰果然狡诈,十万大军南下樊城,耗费粮草无算,他只需镇守樊城不出,便能耗我国力,纵使诸葛孔明,恐怕也想不出此等妙招啊!”私下里,贾诩对沈隆的计划可谓是赞不绝口。
  “更妙的是,黄须儿流言一出,关云长撤回荆州,逼得陛下不得不南下,而且将来任城王若是有事,陛下必遭怀疑,任城王之旧部难免生乱啊!”贾诩既然号称毒士,对人心的揣摩可谓当世无双,一下就猜中了沈隆的心思,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引诱曹丕南下。
  是啊,人家都说了,要是曹彰领兵南下,说不定樊城早就打下来了,你曹丕麾下十万大军,难道就不敢去试一试么?要说关羽还在城中,你有所忌惮那还勉强能说得过去,毕竟关羽可是和曹操同辈的名将。
  但现在关羽已经走了啊,镇守樊城的不过是关兴、张苞这样的小将,要是这样你都打不下来,怎么好意思继承曹操的霸业?
  “曹丕小儿果然上当,子丰思虑深远,吾远不及矣!”关羽也没有想到,自己啥也没干,就是去了趟樊城,又返回荆州,然而曹魏的大军就被轻而易举地调动了,这种手段着实让他瞠目结舌。
  “直恨不能杀回樊城,将曹丕小儿留在城下。”关羽叹道。
  “君侯切勿轻动,如今曹休、曹仁两路兵马已退,东吴上下士气正盛,若无君侯镇守荆州,难保陆逊不会觊觎。”马良赶紧劝道,“再言之,若是君侯返回樊城,曹丕小儿闻风而遁,军师的谋划可就落空了。”
  关羽听后只得长叹一声,返回荆州一边防备陆逊,一边为樊城输送粮草,同时为来年的春耕开始做准备;不知道这沈子丰从那儿弄来的良种,播下之后产量大增,荆州去年大获丰收,若是今年也能丰收,将来北伐的粮草就不愁了,这件事儿也同样重要,关羽还分得清轻重。
  “哈哈,来得好!诸位成名的机会到了!”听闻曹丕率领大军南下之后,沈隆哈哈大笑,这次出战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
  “修整一日,明日便开始攻城!”与此同时,城下曹丕下旨道。
第1701章
困樊城曹魏误春耕
  “不想吾等也有独面十余万大军的时候啊!”关兴在城头之上,看着城外密密麻麻地连营叹道,他当然向往父辈的荣耀,只是觉得就算自己领兵征战,也只能从冲锋陷阵的先锋开始,和十多万大军的大战恐怕要到三十岁以后才有机会,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自己这才是出蜀第一战,就遇到了曹魏的十万精锐,而且领兵的还是魏国皇帝曹丕。
  “只可惜不能出城厮杀,未免有些不爽利!”张苞贪婪地看着下方的曹魏众将,若是能阵斩一两员曹魏大将,等日后回到成都,父亲定然会大喜过望吧。
  “我等既有坚城可守,何必出城厮杀?”赵统倒是和他的父亲一样思维缜密,一点儿也不为所动,继续指挥手下备好滚木礌石、灰瓶金汁、弓弩箭矢。
  马岱抬眼遥望西北的方向,心中暗道,兄长,军师神机妙算着实让人佩服,说不定吾等将来还有重返西凉的机会啊,到那时候就能为家人报仇了。
  马谡则是一手拿着书册,一手握着毛笔,清点人数、守城器械,忙得不可开交,在见识了真正的沙场征战以及沈隆是怎么指挥作战的之后,他再也不敢轻易纸上谈兵了。
  沈隆从蜀中带过来的这一批年轻人,多多少少都获得了成长,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接过关羽、张飞、黄忠等人的旗帜,继续为蜀汉征讨四方。
  与此同时,曹丕亲率十万大军南下威逼樊城的消息,也传到了孙权和刘备的耳朵里,孙权听闻之后不禁大喜过望,连忙召来陆逊,“伯言,如今曹魏大军紧逼,樊城已然危在旦夕,正是收复荆州的好机会啊!”
  “主公万万不可!”陆逊连忙劝谏道,“先前曹魏三路攻伐我等之时,刘备不仅没有乘人之危,还派遣大军帮助我等挡住了曹真,我等若是趁此攻打荆州,恐怕天下人都会嘲笑我等皆是忘恩负义之辈啊!”
  “更何况关云长如今已经返回荆州,有他坐镇,荆州定然不可轻下;相反,如今张辽已死,吾等不出乘此机会攻打合肥、徐州,一则可以开疆拓土,二则就当是围魏救赵,还了刘备的恩情吧!”陆逊给出了自己的方案,攻打荆州不如攻打合肥、徐州。
  张辽的死确实相当于搬开了压在孙权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要不然他一想攻打合肥,就会想起那一日在逍遥津,被张辽八百破十万的噩梦,但荆州又让孙权无法割舍,“伯言,昔日孤也曾想攻打徐州,然则子明却道,徐州地势利于陆战,不利水战,纵然得之,亦难保守,不如先取荆州,全据长江,别作良图;伯言为何又劝孤攻打合肥、徐州?”
  “此一时彼一时也,彼时关云长志得意满,荆州疏于防备,若非突然冒出来一个沈子丰,恐怕荆州已然为我江东所有!然则今日沈子丰坐守樊城,关云长镇守荆州,有此二人在,就算尽起东吴之兵也轻易按下。”陆逊连忙解释道。
  “反观合肥、徐州,此前曹魏损兵折将士气正衰,兼之张辽故去,曹仁病重,曹丕又尽起大军攻打樊城,合肥、徐州兵少将寡,一战即可拿下!”荆州既然没指望了,能在东边获取一些地盘也是好的。
  “既如此,此事就由伯言安排吧!”听他这么一解说,孙权也只好应了下来,于是陆逊起大军五万,率领韩当、周泰、凌统、徐盛、丁奉等人进军合肥。
  同时孙权以诸葛瑾为使者前往成都,向刘备通报这一消息,就当是还了刘备派沈隆和关羽为他拦住曹真的恩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