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6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5/994

  “小五,可算是看到你了!”大姨带着孟小杏和她妹妹过来了,两个小姑娘正在抢一瓶北冰洋汽水呢。
第1916章
北冰洋汽水
  “大姨,路上还好吧?”沈隆上前打着招呼,他知道大姨带着孟小杏是过来打秋风来了,不过看着孟小杏姐妹俩穿着破破烂烂的样子,他其实也能理解。
  没办法,家里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四个闺女儿两个儿子,光靠她一天一毛一的工分那能养活得起啊?别说现在还没包产到户,就算到了那时候,想靠自己养活这么多孩子也难啊,除了找亲戚帮忙还能有什么办法?
  这样的事情沈隆在现实世界里也经历过,他父母从村里进了城,然后他家几乎就成了沈家村驻县城办事处,村里的亲戚有啥事儿进城了,总会到他家借宿,遇到为难的地方了,也会找他们借钱,请他们帮忙想办法,为此沈隆小时候也没少埋怨过。
  这几乎是建国后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共同现象,相信很多七零后、八零后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差异,绝大多数时候,城里的生活再困难也比农村好一些。
  只要是能帮沈隆的父母也都会多少帮一点,实在是没办法的也只能实话实说了,能体谅的自然会体谅,不能体谅的回去后少不得要埋怨一番,幸好这种人终究只是少数,所以沈隆一家在村里的名声还算不错。
  一直到八零后长大,这种情况才渐渐消失,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的经济也在好转,大家遇到为难的地方也少了;其二么则是现代人对亲戚看得不如以前重了,除了关系特别近的那些人之外,一般的亲戚最多也就是在回老家的时候见见而已,他们自然也不好意思上门。
  可就像电视剧里的韩春明一样,我们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你们既然是来寻求帮助的,态度能不能好点?不求你们带点啥,多少能让咱们心里舒坦点成不成?
  瞧瞧这俩姑娘像话么?哦,看到北冰洋汽水好喝就买了?就不想想你们怎么回去?合着连车费也得我给你备上?我家还吃饭不吃饭了?你要是没钱那我们是得给,可你把钱都拿去喝了汽水可就有点不像话了吧?我都没喝呢。
  “大姨,您和我妈那是姐妹,那感情自然是没话说,可我们现在住的大杂院儿里面可还有好几家人呢,要是他们看到您每回上门啥都不带,估计就该嘀咕咱们家亲戚不懂事儿了。”沈隆和韩春明一样点了几句,“得,我妈给我五毛钱让我买书去,我给您称点水果带上吧,到时候就说您给我妈买的,这样大家脸上都好看。”
  沈隆没拿韩春明的哥哥嫂子当挡箭牌,这么说自家亲戚有点不太合适,于是换成了左右邻居,大姨讪讪地答应了,沈隆去水果摊买了点水果自己提溜着,这要是给孟小杏保证路上就给吃光了,你要说小的不懂事也就罢了,你都这么大了还这样那怕是有点不合适吧?真是逮住啥吃啥啊。
  “这瓶子还能拿回去退钱。”沈隆指点孟小杏去把北冰洋汽水的瓶子给退了,现在北冰洋汽水一瓶一毛五,汽水其实只要五分,拿着瓶子过去可以退一毛钱。
  许多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饮料记忆,这种记忆在京城叫“北冰洋”,在天津叫“山海关”,在沈阳叫“八王寺”,在太原叫“太钢”,在重庆叫“天府可乐”,在西安叫“冰峰”……这些汽水构成了许多八零后的共同记忆。
  等九零后成长的时候,这种记忆就少了,因为这些品牌都没了,许多地方饮料都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收购,他们自然不会再维系这些品牌,直接把他们雪藏,这一事件有个说法叫“两可乐水淹七军”,沈隆看网文的时候还在马博士那本书里看过。
  直到多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才重新把一些饮料品牌从外资企业手上拿回来,于是“北冰洋”、“天府可乐”等许多八零后的童年记忆重新出现在了货架上,然而除了“北冰洋”、“冰峰”等少数品牌日益火爆之外,其它品牌都难拾昔日辉煌。
  要不等将来赚钱了试着把北冰洋这个牌子买下来?替京城保留下这份记忆?避免它被雪藏十五年的悲剧,不过这事儿可能不太好办,西安的冰峰能够躲过两可乐水淹七军的风波是因为地处内陆,经济不够发达,没能引起两可乐的重视,北冰洋可是在京城啊。
  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把大姨他们带到家里,韩春明的母亲马上找钱让沈隆去买肉和史进面准备包饺子,哎,不管自家再怎么难,亲戚来了总得招待一顿好吃的。
  沈隆走到门口遇到苏萌,想了想把她带走了,免得孟小杏和大姨再厚着脸皮去找苏萌要破衣服,其实光这一点沈隆依旧能理解,穷到过不下去了那可就真顾不上颜面了,只要孩子能有衣服穿,自己丢脸又算得了什么?
  可沈隆绝对无法接受孟小杏的举动,苏萌的奶奶不愿意把这些东西给她们,你就咒人家拿这些破衣服去垫棺材,人家欠你还是怎么了?要是让沈隆动手,把她嘴打烂都是轻的了。
  他俩走后,程建军偷偷在后面打量着,他喜欢苏萌,看到苏萌和沈隆单独出去心里自然不舒服,要是让沈隆知道他怎么想,巴不得他俩赶紧好上,这种姑娘谁爱要谁要去,本大爷反正是不伺候了。
  苏萌和沈隆一起走了,大姨和孟小杏她们自然也就没了和苏萌搭话的机会,于是孟小杏那张破嘴暂时留了下来,没被沈隆撕烂。
  好生招待了她们一番,临走的时候韩春明的母亲又把家里能送的破衣服都送了,沈隆给买的水果还是让她们原样带回去了,她可不忍心收,沈隆送她们上车的时候似乎听到大姨嘀咕,“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直接把买水果的钱给我算了。”
  听得沈隆是直翻白眼,回到家,母亲又说起了工作的事儿,“春明,要不买点东西给街道办主任送过去?”
第1917章
救人
  “我再给你五毛钱,你提点水果送过去吧!”母亲掏出了一些毛票递给沈隆,沈隆拿着钱发了一会儿呆,我这是成五毛了?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五毛钱真的挺值钱的,电视剧里韩春明在义利食品厂上班,一个月工资才十七块五而已。
  这要是换成他穿越过来那个时代的工资水平,五毛钱起码相当于后世的几百块,要是用购买力来衡量,说不定更高。
  沈隆原本不想要,可想想又揣着钱走了,破烂侯倒是挺有意思的,借此机会去认识下倒也不错,于是他还是和电视剧里一样,在街上溜达了一圈儿找到了破烂侯,把五毛钱给了他,破烂侯也不占沈隆的便宜,从怀里掏出几本书递给沈隆。
  看到这一幕,沈隆下意识就去瞅书皮,嗯,还好不是《如来神掌》,这幅画面和《功夫》里那个经典镜头实在是有点太像了。
  “呦,还真是好书,这可比我那五毛钱贵多了,谢了,回去我好好研究研究。”沈隆翻了翻,都是一些讲文物收藏鉴别的书籍,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路货。
  “你还懂这个?”破烂侯来了兴趣,现在这年月,能遇到个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不容易,“那儿学的?”
  “不敢说懂,就是稍微熟悉一点儿明末、三国、北宋中期和中唐西域区域的物件儿而已。”嗯,我在那儿待过,熟得很。
  “你这学的可是有点怪!”破烂侯有些怀疑,按道理说京城这地界上,还是熟悉明清民国这一时期的人多一些,民国是因为离得近,明清则是因为朝廷在这儿定都,“你要是手上有好东西,可以带到胭脂胡同一百三十七号去找我。”
  好东西那多得是,我就怕拿出来吓死你,传国玉玺想看么?我以前没事儿就拿着盖章!苏东坡的字想看么?就在我家书房挂着!你要看外国的也有,维纳斯像和胜利女神像还在我院子里竖着呢,你们玩的那些鼻烟壶啥的根本不算啥。
  不过这些小玩意儿也有小玩意儿的好处,多学点知识总是没坏处的,沈隆笑眯眯应了下来,“成啊,那天我就去您那儿拜访去!”
  回了院里遇到程建军,“春明,工作的事儿怎么样了?要不要我帮你问问我爸?听说义利食品厂最近有招工名额。”
  义利食品厂在后世挺有名的,这家企业始于一九零六年,英国商人詹姆斯·尼尔在上海创办义利洋行;一九五一年,义利由上海迁至京城,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食品工业骨干企业之一,主要生产面包,后世会进行企业重组,成为京城有名的老字号。
  不过上班还是算了,以后有机会的话买下来倒还不错,义利面包和北冰洋汽水一样,也是许多老京城人的童年记忆,只要不作死,光靠这份情怀就能赚钱。
  程建军的父亲是个有办法的人,电视剧里韩春明也是得了他的帮助进入义利食品厂,不过很快就因为给苏萌偷面包和去村里收鸡蛋卖给厂里,惹上投机倒把的官司被开除了,然后开始走街串巷收破烂。
  他之所以要帮韩春明,一来是想在他面前显摆下自己的能力,二来么是他看不上食品厂的工作,想去更高大上的单位。
  “不急,我自己再瞅瞅,谢了啊建军,有好事儿还能想着我。”沈隆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对去公家单位上班没啥兴趣,至于涛子和蔡晓丽,以后找机会再认识吧,反正蔡晓丽和韩春明都是一起插队的知青,也不愁没理由认识。
  “春明,现在回城的知青这么多,找份工作可不容易啊,你可得想好了!”程建军愣住了,他没想到会被拒绝,然而等他说话的时候,沈隆已经回房间了。
  程建军还是想办法弄到了名额,想要送给苏萌,然而苏萌也看不上义利食品厂的工作,人家想去文化宫上班,嗯,她唱歌跳舞都不错。
  这天,沈隆溜出四合院,想去北海公园转一转,韩春明曾经在那边救过人,可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让那位给死了。
  “春明,我怎么感觉你这几天老是神出鬼没的,这又是打算去那儿啊?带上我吧!”结果刚出门呢,就让苏萌给撞见了。
  沈隆怕耽误时间,只好和苏萌一起出去了,坐着公交车来到公园里,这回倒是没有逃票,沈隆身上还有些零钱,其实说实话,韩家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差,家里四个孩子都有工作,都有工资拿,在这个时候那可是了不得。
  到了公园沈隆一边胡乱转悠一边留意水里的情况,苏萌则兴冲冲地和他说说这个说说那个,沈隆则很少搭话,反正都不想要这妹子了,但愿她能感受到自己的冷淡自动离开吧。
  转了一会儿,沈隆终于看到有人落水了,于是连忙脱了衣服跳进水里救人,没费多大功夫就把人给捞了起来,等上岸的时候沈隆顿觉不妙,我去,你这眼睛里满是星星到底啥情况啊,这是看上我了?
  我说大妹子啊,你能不能换个人喜欢?你这种脾气我可有点扛不住,沈隆换好衣服,苏萌还想在公园里玩呢,沈隆却借口衣服湿了直接回去了。
  回家换了衣服,母亲又说起了工作的事儿,“春明啊,我怎么听说建军原本想介绍你去义利食品厂,你为啥没去啊?多好的单位啊,去了就不用愁饿肚子了;咱可不比人家,人家可以想办法进好单位,咱可没那个路子。”
  “妈,没事儿,我有打算。”那么到底该干点啥呢?考大学?这个绝壁没有一点儿问题,将来说出去也有面子,不过还是算了吧,我都上过好几回大学了。
  进政府机关?好像也不行,现在正净网着呢,写这个可是会被封的;进事业单位或者企业?沈隆又不耐烦被管。
  我还是出去吧,看看能找到啥机会,见母亲又要唠叨,沈隆有点怕了,赶紧出门走人。
第1918章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滴
  走在大街上,沈隆琢磨着发财的门道,现在才是1976年,想做生意可不容易,毕竟要到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提出应该鼓励回城青年自找就业门路,恢复小吃点、小摊点之后,才能开始相对正大光明的做生意,不过暂时还不能雇工。
  开始雇工则要等到傻子瓜子年广九的事情之后了,那时候另一位经济学家林子力,从马大胡子著作中翻出一个算例,推算出一个结论,“8个人以下就叫做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削。”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胆大的其实已经早就开始干了,福耀玻璃的老板曹德旺,先是偷偷从老家收白木耳拿到江西去卖,然后又去卖树苗,这样在去年的时候他就赚了六万块,眼下一名工人每个月才挣几十块,这六万块差不多相当于二百多工人一年的工资,曹德旺不敢露富,只能将钱全部藏在家里的床铺下面,铺了整整一叠。
  这么干是有风险的,因为按照现在的法律规定,这些都算投机倒把,抓住了不仅会没收非法所得,甚至还会蹲监狱;曹德旺就是在卖木耳的时候被民兵查了,不仅没赚到钱,还赔的一无所有,为了还清乡亲们的钱,他去村里修水库,然后发现了卖树苗的门路。
  沈隆倒是不怕被查,不过现在大家伙儿都住在四合院里面,肯定会有人发现他干这个,韩春明的母亲知道了肯定会担心,所以还是先琢磨琢磨其它门路吧,等过两年再考虑做生意的事情吧。
  大街上像他这样无所事事闲晃悠的年轻人挺多的,现在知青们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回城了,可城市的安置能力有限,想找到工作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过眼下还算好的了,韩春明插队的地方就在房山,放到后世这还没出京城呢,所以回来的快,属于最早一批回城的知青,现在回来的人数不多,勉强还能安排一些。
  所以他才有机会进义利食品厂,程建军才能进钢琴厂,等再过几年,全国各地的知青都回来之后,那就更难,大学扩招之后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和知青们遇到的情况比起来,压根儿就不算什么。
  街道两边的商店不多,甚至还比不上后世的乡镇,服务态度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售货员可一个个都是大爷,牛逼着呢,一路走来,没少听到里面吵架。
  路过一家照相馆的时候,沈隆又听到了吵架声,他有点无聊,就过去看热闹,听了一会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了,两个和他一样刚回城的知青姑娘来取照片,结果发现照片把自己照的并不好看,于是就有意见了。
  现在的照相馆也是公家单位,里面的照相师傅都是吃公家饭的,态度自然没有后世的影楼好,于是就吵了起来,“嫌我这儿照的不好,你去别的地儿啊?不怕告诉你,去了别的地儿也是这样。”
  “我瞅瞅,那儿照的不好了?”沈隆凑了过去,一看顿时明白了,照片的风格依旧保持着革命时代的风格,把这俩姑娘拍得就跟革命战士似的。
  再看这俩姑娘穿得不错,虽然不是日后喇叭裤、蝙蝠衫那种夸张的风格,可款式已经带有一点儿港台那边的特征,这说明她俩肯定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接触到外面的一些东西,于是这种老旧的审美自然没办法满足她们的需求了。
  人家要的不是革命年代那种严肃和英气,而是能够体现出女性魅力的照片,这就有点难为照相师傅了,沈隆看了一眼照相师傅脖子上挂着的海鸥4型双镜头反光相机说道,“海鸥不是多层镀膜膜头,在逆光或者杂光刺进镜头时画面的影响很大,如果使用了大光圈,画面整体质量下降,而且边缘和中心差距很大,喏,你们的照片就是出了这种问题。”
  这款相机挺经典的,从六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生产了二十余年,其中有几个型号成了深受摄影者喜爱的收藏品,后世升值的幅度挺大的。
  “你会拍照片?”两个姑娘一听眼睛顿时亮了,看了下沈隆的打扮,感觉像是回城知青,于是又多了几分亲切,“你也刚回京吧?以前在那儿插队?”
  “不远,就在房山,你们是想要更柔美一些的效果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能使用现在这种光线了,可以用纱巾套在镜头前,依靠纱网的密度和松紧来控制柔光的效果,这样就可以让照片效果变得朦胧,达到如梦如幻的效果。”沈隆说道。
  他在《教父》世界的时候,曾经和黄宗沾聊过摄影技巧,那位可是足以留名史册的大摄影家,稍微跟他学一点儿就够沈隆忽悠人的了。
  “还能这样?”听到这个,照相师傅也顾不上吵架了,终究是吃这碗饭的,谁都希望自己的技术能好点,“小同志,你是跟谁学得这些?”
  “哦,一位姓黄的老照相师傅,他啊,以前是专门给那些电影明星拍照的,不过也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嗯,我说的都是实话,黄宗沾的确是靠给好莱坞明星拍照起家的。
  “怪不得,是以前老上海滩的照相师傅吧?”店里的照相师傅还以为沈隆说得是胡蝶、阮玲玉这些明星呢,又聊了一会儿,他对沈隆越来越佩服了,甚至主动取下相机让他露两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5/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