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7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5/994

  “店里的员工可都住宿舍,这也是为了方便管理,从咱们这儿到饭店可远着呢,你住这儿的话就得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你起得来么?”沈隆开饭店选址故意选了个距离大杂院比较远的地方,先前是不想让院里人发财,没想到现在却派上了意外的用场。
  “啊?这么远啊?”孟小杏有些发愣,她可是有点懒,才不会起这么早,好说歹说才把这姑娘给哄住了,沈隆只觉得心累。
  沈隆这边郁闷,苏家也不太好受,如今苏老师的手术已经完成,病情渐渐稳定,然后苏母就和他说起了借钱的事儿,“哎,你说这几十年的邻居了,借钱还得给人家打欠条,这韩春明现在还真成商人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这么大一笔钱,人家能借给咱们本身就是情分!打借条那是应该的;哎,这下咱们该怎么还啊!”苏老师叹了口气,这可是三万多块啊,就当苏萌马上就能去教育局上班儿,一家三口的工资加起来,也得十年才能还完。
  “只要人还在,什么都好说,咱们以后省吃俭用慢慢攒呗。”苏母握住了他的手,苏萌也挤出一丝笑容,“爸,你就放心养病吧,别操心这些。”
  说起来电视剧里演得还真是有点不太靠谱,欠了这么大一笔巨款,苏家的生活条件似乎没有一点儿下降,你要搁到现在,一个月薪一万的孩子背了三百万的房贷,那儿能像以前一样随意地花钱啊。
  “说得对,只要人还在就没事儿。”事到如今,苏老爷也不能责怪苏萌不该借钱,于是避开这个话题重新说起了韩春明,“苏萌啊,这事儿咱们的确应该感谢韩春明,不过他这人没什么文化,将来肯定不会有多大出息,你别和他走得太近!”
  苏老师知识分子的臭毛病又犯了,自以为自己懂点文化就觉得高人一等,什么人都看不起,实际上呢,他也就是读过几本书而已,批评起别人来一套一套的,除了教书之外,真让他干点啥他就不行了。
  “对,你看他一天吊儿郎当的样子,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只知道一天到晚瞎混,别看现在有点钱,将来肯定守不住。”苏母也在一边帮腔,她心里其实也挺担心的呢,生怕他对苏萌有啥想法,要不然怎么肯借钱给他们?而且还是这么多钱,他肯定是看上苏萌了。
  她那儿知道啊,沈隆纯粹是钱多不忍心看着邻居去死罢了;苏萌在沈隆问她要借条的时候原本有些伤心,可听父母这么一说又疑惑了,“他对我没啥想法吧?要不然也不会问我要借条了,妈,借条可还是你签的呢。”
  “就算是打借条,现在谁敢借给咱们两万多?这可是二十来年的工资!”苏老师的压力又大了,“要不是对你有什么想法,肯定不会借给你!”
  “嗯,我琢磨着也是。”苏母也和他观点一致,“照我看啊,他是既喜欢苏萌,又舍不得自己的钱打水漂,将来苏萌要是答应他,这借条也就算了,不答应的话,还能收回本,不愧是做生意的,账倒是算的精明的很。”
  这是把沈隆当成程建军了,程建军要是遇到这样的事儿,说不定真会这么干;而沈隆只是不想做烂好人罢了,大衣哥倒是大方地很,可是你看他身边那些人都是怎么干的?要是让人知道沈隆借钱还不要借条,保证立马蹦出来一堆人问他借钱。
  好像……说得有道理啊,两万五千块呢,一般人谁愿意随便借人啊,我家又不是啥有钱人,这笔钱还值不定什么时候才能还上呢;苏萌也被父母给带歪了,开始重新琢磨起沈隆对自己的态度来,或许他是因为喜欢我才愿意借钱的?
  哦,对了,他说还是掏空了账上的钱才给我凑出来的,要是对我没意思怎么会这么上心?沈隆当初随口说出来的借口竟然成了证据。
  一想到这些,苏萌有点坐不住了,马上找了个借口,“爸,你好好休息,别想这么多;妈,今天辛苦你下,我还有回去改毕业论文呢。”
  说完就起身离开,然后直接回了院子里,一进门就到韩家要找沈隆,“阿姨,春明在吗?”
  “在,进来吧!”韩母看了苏萌一眼,这才将她迎进屋子里,沈隆见到苏萌过来有点意外,她上次不是挺生气么?
  可人既然已经来了,那也只能礼节性地问候,“苏老师的手术做得怎么样啊?好点了没有?”
  这话又让苏萌误会了,他要是不关心我,干嘛问这个?脸色又好了不少,“多亏你借给我的钱,我爸的手术很顺利,用不了多久就能出院了。”
  咦,这妹子的情况不太对啊?沈隆心里咯噔一声,合着那张借条白打了?他继续不咸不淡地应付着,苏萌的态度却是越来越好了。
  嘿,你看这事儿闹得,好不容易把苏萌给打发了,沈隆急得直挠头,这孟小杏还没安置好呢,苏萌又给蹦出来了,这是一天也不让我安宁啊,这可怎么办才好?
  不行,我得出去避一阵儿去,沈隆立马开始收拾东西,母亲看了问道,“春明,你这是打算去哪儿啊?”
  “出去挣钱去,最近有个大生意,我估摸着没个三俩月的功夫回不来!”沈隆说道,“今天就得走,妈,你自个儿照顾好自个儿啊,遇到事情别舍不得花钱!”他还有俩哥哥俩姐姐呢,倒是不用担心韩母没人照顾。
  从家里出来,到了保龄球馆里,沈隆开始琢磨,到底该干点啥好呢?
第1945章
倒爷
  眼下倒是有个很赚钱的门路,利润率绝对高,有人就靠这个发了财,当年在国内很是流行过一段儿时间,以沈隆目前的关系网也能轻松搞定,那就是去霓虹收旧衣服回来卖,把霓虹人不要的旧衬衫、旧西装运回来,马上就能赚大钱。
  在霓虹这些东西都是垃圾,直接按重量买就行了,运回国内之后甚至都不用洗,直接把衣服摆出来,有的是人愿意买;要知道这时候衬衫、西装什么的可都是高档货,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人看到了爱马仕什么的。
  余华的小说《兄弟》里就有相关描述,小说主角李光头从霓虹做洋垃圾,把霓虹的旧西装倒回来售卖,这些洋垃圾西装成了最抢手的商品。
  这些洋垃圾让镇上的每个人都浮想联翩,刘作家、赵诗人穿上“三岛”、“川端”的西装后,感觉成了刘镇的三岛由纪夫和川端康成;穿着“松下”西装的余拔牙和穿着“三洋”西装的王冰棍取笑宋钢没有名气的“福田”西装和张裁缝穿的“鸠山”西装;小关剪刀穿上垃圾西装后就不肯磨剪刀了,为了穿上名人世家的西装,还在西装胸口分别绣上了不是姓氏的“索尼”和“日立”;在西装上绣上“童”姓的童铁匠,嘲笑起余拔牙和王冰棍的汉奸嘴脸;穿着“中曾根”西装的县长,越看越觉得自己与霓虹首相中曾根康弘有几分相像;后来霓虹首相换成了竹下登,穿着“竹下”西装、并升任县长的陶青开始浮想联翩,感慨万分。
  不过做这门生意实在是太跌份了,这些衣服不少都是从死人身上扒拉下来的,好多都带着血,甚至还有可能有其它不干净的东西,沈隆肯定是不愿意去干的。
  至于其它的,比如买家厂子搞工业,弄点发明创造吊打老外什么的,沈隆倒是有这个能力,但眼下的政策还没有完全放开,干这个有些不太合适,或许去特区能搞一搞,在京城这地方可就不太方便了,还是等过几年再说吧。
  “呦,今个儿怎么过来了?你们可是好久没到我这儿玩了,是不是找到啥新鲜的玩意儿了?怎么也不带上我啊?”在这儿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就看见陆援朝带着林军他们进来了,沈隆起身上前招呼,事情的发展也和他预期的一样,这些人新鲜感过去之后就来的少了,不过有啥活动还是会叫上他,倒是没有影响彼此的关系。
  “现在一天到晚工作忙的要死,那儿还有时间过来玩啊!今天要不是林军回来,我也没这个时间。”陆援朝他们现在已经是小领导了,自然不能像之前那么悠闲。
  “先打会儿还是直接喝酒?要不要我陪你们玩几把?”沈隆问道,店里的大堂经理已经乖巧地走过来,随时准备进行安排。
  “先打几把吧,军子一直在老区呆着,还没开过洋荤呢,你就算了吧,你要是来了,我们还玩个屁!”陆援朝提溜起一个保龄球,开始教林军怎么玩了。
  他们几个进的是不同的工作单位,发展方向也不一样,陆援朝在外事部门,林军则去了地方上,上次见面的时候是某个外省地区的副县长,现在估计已经升官了。
  “军子,听说你现在都是县长了?赶紧说道说道,你那儿有啥好玩的?那天我也去转悠转悠去?”打完球,大家伙儿一起来到包厢里面喝酒聊天。
  “有个屁玩的,我那地方简直穷的要命,别的不说,我现在下乡检查工作还得坐拖拉机你们敢信?全县就一辆公务车,还是跑上二十公里就歇菜的那种!我这次进京,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要点资金扶持,要点政策什么的,要不然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翻身呢。”林军吐槽道。
  “还有拖拉机,你就知足吧,我上次遇到西北的一个县长,他平时下乡视察都是起码去的,你这起码还有拖拉机可坐呢。”一个在某部委上班的发小吐槽道。
  “现在有这么缺车么?”沈隆灵机一动,似乎看到了下一门生意的路子,于是赶紧打听了起来,很多事情他在资料上都了解过,可还是先听听当事人的看法比较好。
  “缺啊,怎么可能不缺!”林军叹了口气,给沈隆他们分析起来,他想要辆车还真不是为了享受,要是图享受他就不会去那种穷地方了。
  随着各地秩序的恢复,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变得大了起来,就像刚才林军所说的那般,你想为当地老百姓办点实事,起码得先了解情况吧?想要了解情况就得下基层,下基层没个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不行,真靠拖拉机和马匹,这效率就太差了。
  此外,现在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各个企业对汽车的需求也在上升,不管是运输车辆还是交通车辆都缺的很;国内的汽车生产能力已经没办法满足需求了,而进口的话则要花费大量外汇,对国家来说,每一分外汇都是非常紧缺的,要优先进口各种工业设备,没那么多钱拿来进口汽车。
  “这么说的话,我要是不用花外汇就能从国外弄到车回来,就肯定能赚钱?”沈隆摸着下巴问道。
  “那是肯定的,这么说吧,你只要能弄到,怎么弄回国,怎么卖出去,这事儿你交给我办就成了。”有人马上说道,如今国家还没有开放私人的外贸进出口权,但政策也不是死的,只要能帮国家解决问题,很多人都会支持。
  “春明你是想从霓虹弄汽车?霓虹的车可是有点贵啊,我们怕是用不起。”陆援朝想到了他在霓虹的关系。
  “不,老毛子的车皮实,而且便宜,眼下更适合咱们。”更重要的是老毛子缺轻工业产品,直接弄些轻工业产品出去以货易货就行了。
  “你这是打算去东北?”陆援朝似乎明白了。
  “不去东北,我打算去西北!”去东北和老毛子做生意的套路太多人干过了,我要玩个新鲜的。
第1946章
罐头换汽车
  正如林军刚才所说的那般,随着政府大量职能的复苏,各级领导的交通用车;以及一大批集体企业、街道工厂、乡镇企业开始活跃起来,他们都需要用车,而国内的汽车生产能力远远没办法满足需求,可以说这段时间国内缺车都缺疯了。
  只要你能解决这个问题,还不用动用外汇,那么很多人都会支持,给与应有的配合,还能赚到高额的利润,国家眼下是缺钱,可最缺的是外汇,人民币的话挤一挤还是有的。
  和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样,八十年代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车并不是霓虹或者东南亚一代的汽车,而主要是老毛子一系的车,伏尔加、波罗乃兹、莫斯科人、拉达、斯柯达、达契亚这些牌子,后世一般人可能最多也就听说过伏尔加,其它几个肯定不知道,但在今后一段短暂的时间里,这些可是热门货。
  老毛子有个城市叫陶里亚蒂,这是他们的汽车城,位于伏尔加河畔,拥有优良的水陆交通体系,伏尔加河水电站的建设带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这里相继建设了大型化工和机器制造综合体;形成了以汽车、化工、机械为主导,包括建材、轻工、食品等部门的工业体系,已成为老毛子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伏尔加河地区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
  而大名鼎鼎的伏尔加汽车厂就坐落在这里,他们所生产的伏尔加小轿车在国内盛行多年,在《平凡的世界》里,沈隆的老丈人田福军就乘坐的是这种车。
  而波罗乃兹则是波兰采用老毛子技术生产的汽车,易货贸易成就了波兰车在中国迅速扩张的脚步,但这些波兰生产的汽车由于粗糙的工艺和陈旧的技术,慢慢被淹没在当时大量涌入国内的进口车的“海洋”中。
  由于波罗乃兹并不适合作为公务用车,所以北方很多城市将其当作出租车使用,在家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波罗乃兹就迅速被丰田、本田、尼桑所取代。
  而莫斯科人则是成立于三十年的老牌汽车厂,如今正是鼎盛时期,占据了老毛子国内的龙头地位。
  拉达则是伏尔加汽车厂旗下的品牌,采用了意大利菲亚特的技术,曾一度充当过京城的出租车,然而由于种种问题最终被夏利所取代;因为老毛子喜欢开着这玩意儿飙车,所以在俄罗斯的中国人总结的俄罗斯四大怪中的第一怪就是“拉达开得比火箭快”。
  由于这些车型“耗油,不结实,时间长了就破破烂烂的”,就被老百姓调侃地被称之为东欧四大破;当然,关于四大破的说法不止上述一种,还有个版本里用斯柯达代替了伏尔加,这可不是现在的斯柯达,而是捷克斯洛伐克时代的老式斯柯达。
  现在的斯柯达已经是大众集团的旗下品牌了,老毛子解体之后大众集团拿下了这家汽车厂,利用自己先进的技术让它重新焕发了生机。
  另外还有来自罗马尼亚的达契亚汽车,不过这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在东北部分城市坊间更是流传着一句“千刀万剐,不买达契亚”,可见其质量实在不敢让人恭维。
  当然,也有来自东欧之外的进口车,比如白茹,这名字现在就更没人听过了,这其实是法国第二大汽车厂塔伯特的产品,至于为啥翻译成白茹就不知道鸟,可能和车身是白色的有关系吧?这在当时可是只有区长以上的干部才有资格乘坐的。
  白茹就不说了,老毛子的车毛病是挺多的,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便宜,现在的中国可不是后世,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来花,所以在这个时候弄一批老毛子的车进来,不管是伏尔加也好,还是斯柯达也罢,都是很有用的。
  陆援朝等人听说沈隆要去西北,而不是东北,则有些奇怪,因为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开放外贸进出口权,但是已经有一些公派留学的留学生中便开始有人肩背手提中国的轻纺产品和家用电器,利用熟悉的市场和人际关系从中倒卖起来。
  这些人就是第一批倒爷了,他们行走的路线就是从京城到莫斯科的亚欧铁路,再过几年政策逐渐开放之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沿着这条铁路进发,短时间内迅速暴富起来。
  “你要是倒腾点小玩意儿,那自然应该去东北坐火车,不过咱们这回倒腾的可是汽车啊,难道你要去陶里亚蒂然后穿越西伯利亚把汽车开回来么?那也太远了点吧?还不如找个近点的呢。”沈隆解释道。
  汽车倒是也能通过铁路运输,但京城到莫斯科的火车可是客车,沈隆暂时还没那么大的能量让老毛子加挂几节货车车厢,现在的老毛子还有完全堕落。
  “西北到老毛子那儿倒是近一些,不过交通可不好,还有,到那儿去找这些车啊?中亚那些地方可是穷得很!”陆援朝等人迷茫了。
  “呵呵,我先卖个关子,事情要是能办成再给你们好好说道说道吧,我先去备货,等汽车买到了你们可得帮我弄回来啊。”沈隆搓搓手准备行动了。
  先把账上的现金全部抽空,然后和家里说了一声就去了西北,在西北当地买了一大堆肉罐头,沈隆打算用这些罐头去换汽车。
  起码在现在,老毛子的工人收入还是很不错的,国家不断地给他们涨工资,但物资却非常紧缺,尤其是肉类,老毛子疆域虽然宽广,可由于纬度高、日照不足、温度低等原因导致了粮食生产不足。
  粮食都需要进口,那自然就没办法拿出太多的粮食来生产饲料来饲养肉畜了,所以老毛子的工人有钱也买不到肉吃,这就催生了黑市的诞生,只要能把这些罐头送到大城市,就肯定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反正他们的钱也没地方花。
  不过沈隆选择从西北出国,可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原因,这其实和眼下的一起国际大事件有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5/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