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7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6/994

  “要是从米芾其它存世山水画的风格来看,冯老师的这幅画的确比马佳桐和吴石仙的作品更接近米芾,要是隔得远的话,让我打眼这么一扫,说不定我就当成米芾的真迹来着。”剧组的顾问画家赞道,“冯老师的书法造诣让人惊叹,没想到在国画上也有这么深的造诣。”
  “我也就是瞎画两笔,意思下而已,等将来真要做道具的时候,还得换正儿八经的好纸重新画一幅大的!”米芾的《烟雨图》失传了不要紧,当年我在他家里见过啊,他画这幅画的时候我就在他边上来着,他怎么构图、怎么运笔我都看得清清楚楚,这还能模仿不出来?
  “冯老师,我今天就厚下脸皮了,跟您商量下,等电视剧拍完之后,这幅画能不能卖给我啊?只要您愿意开价,多少我都想办法给您凑去!”有人已经提前看上了沈隆的作品。
  “瞧您说的,您这么忙还要来剧组帮忙,我谢您还来不及呢,只要您看得起,不嫌我画的不好,我送您就行。”沈隆客客气气地说道。
  有本事,为人还异常谦虚,沈隆很快就赢得了专家组的好感,各方面的工作也顺顺利利地开始向前推进了。
  然后沈隆又迎来了一项新的任务,大家伙儿都说自己年纪大了,给那些孩子上课他们不爱听,沈隆年轻,给那些演员上课更有亲和力,于是就让他去给演员们做书画方面的培训了。
  沈隆就带着笔墨纸砚进入培训教室,一进到里面,十二金钗还有那些莺莺燕燕就齐刷刷站起来,“冯老师好!”
  这感觉,舒坦!
第2003章
心理医生
  “中国古代的文人呢,基本上都要了解琴棋书画,不光是要懂得欣赏,还要会实际操作,贾史薛王这种大家族的子弟更不用说,就连家里的丫鬟也要懂一些;所以啊,你们要演好这部剧,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嗯,恰好这些我都会,我就一次性全教你们好了。
  “首先咱们来说琴,《红楼梦》里黛玉、宝钗都有弹琴的镜头,琴也是中国古代地位最高的乐器;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用沈隆发话,西城就抱着一具古琴帮沈隆放好。
  讲完了背景知识,沈隆开始演示了,“短时间内学会弹古琴不太可能,不过基本的知识还是要了解的,首先是琴的放法,琴可不是平放在桌子上的……还有弹琴的架势和指法,你们学会造型就行,免得拍远景的时候露馅……”
  至于实际操作,让专业的琴师做替身就行,后世很多古装剧都爱拍弹古琴装逼,可往往都是漏洞百出,琴都摆放反了,一个个演员还弹得深情投入,实在是让人无力吐槽。
  沈隆弹了一首《高山流水》,然后又开始讲围棋了,“和弹琴一样,你们也不必学会如何下棋,围棋易学难精,入门很容易,想真正下好那可就难了;而且古代围棋和现代围棋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古代围棋一般白先黑后,现代围棋一般黑先白后,古代采用的是座子制,即对局时先在棋盘角上四颗星的位置分别摆上4个子,黑白各两个,类似的对角星布局,另外古代围棋还没有贴目的规则……”
  这也是许多古代剧容易穿帮的地方,你一古代背景的影视剧,主角和人下棋,不放座子就直接开始下,这肯定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现在要教你的是古代文人下棋时候的礼仪,怎么坐,怎么取棋子,怎么放棋子,这都是有说法的……”沈隆伸出两根手指捻起棋子轻轻放在棋盘上,动作儒雅而又富有韵律,让这些学员感受到了古典文人所固有的仪态之美。
  “旁边那是冯老师的女朋友吧?真羡慕她,能有这么一位男朋友!哎,我将来要是能找个有冯老师三分之一好的男朋友,那就谢天谢地了。”有小姑娘咬着闺蜜的耳朵说道。
  “接下来我们再学书法,那位同学练过字?上来给咱们掩饰一番吧?”沈隆可是知道《红楼梦》剧组里真有书法写得不错的。
  扮演薛宝钗的张琳稍微犹豫了下,还是把手举了起来,她在当兵的时候就曾经苦练书法,并且在文工团小有名气,电视剧里薛宝钗的那些字大多都是她亲笔写的,而且得到了剧组书法顾问的赞赏。
  沈隆让她掩饰了一番,张琳想了想,用簪花小楷写李清照那首“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沈隆看了鼓掌赞道,“张同学的书法是有一定基础的,握笔的动作很标准,写出来的字也很有功底,张同学如果有兴趣朝这个方向发展,将来或许能成为书法家。”
  “我再来给大家写一张吧,如何握笔,如何运笔,这在书法上是有一定规范的,不过具体到个人身上,还是略有不同……”沈隆挥笔写下了贾宝玉在螃蟹宴里所做的那首《螃蟹诗》: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贾宝玉呢,是公子贵胄,他有一定的书法基础,但没有经过刻苦地练习的,所以他的字能看到一些灵性,在细节上却又一些不足……”沈隆又借此机会给大家普及了一番人物性格和书法特征的知识,依旧和之前一样,写了多种风格不同的书法。
  张琳这才暗暗点头,刚就说冯老师的字写得似乎一般,原来人家是模仿贾宝玉的笔迹啊,再看后来这些,一个人能熟练书写多种风格完全不一样的书法,这说明他的书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境界了。
  “最后咱们再看书画,古代的文人呢,喜欢的书画作品和普通老百姓还是不一样的,他们喜好的是文人画,也称‘士大夫写意画’,和工笔画风格不同;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要有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兼具……大观园里挂的大多都是这种画。”
  “不过具体到个人身上还有不同,黛玉、宝钗这些大家闺秀自己创作的往往又属于闺阁画,以闲花静草、小虫蝴蝶、山水仕女等题材为主,用笔工整精细,设色典雅亮丽,画风平和恬淡,透着一股子闲散和富贵气……”
  “当然,这是在心情较好的情况下,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心情也在变化,后期黛玉画梅花的时候就没有这么闲散从容了,反倒是透出一股子凄苦,这时候绘画的风格自然也会发生变化……”
  讲了整整一天,算是让他们暂时了解了琴棋书画方面的基础知识,随后就不用沈隆亲自出马了,自然有专业的顾问来给他们教导该如何握笔、如何动指……对于一些要在电视剧里亲自弹琴作画的演员,他们还会进行重点培训。
  在准备回家过春节之前,沈隆又找到王导,和他提起了另外一件事儿,“王导,我琢磨着咱剧组还缺一位顾问啊!让大家伙从现在开始就以《红楼梦》里人物的身份自居,互相称呼,这样的确有利于他们理解剧情,更好地进行表演。”
  “可是这么以来也容易出现问题,那就是陷在戏里不容易出来,这些可大多都是小年轻、小姑娘,不比经验丰富的老演员,尤其是林黛玉这种性格清冷的演员……最好是请一位心理医生以防出事儿。”哎,沈隆也不愿意小陈同学落下病根啊。
第2004章
提前预热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这姑娘和刚进组时候相比,确实变得越来越像林黛玉了,原本我还觉得是好事儿,但你这么一提醒,我也觉得有点欠妥;这部剧可是要拍好几年呢,到时候小姑娘走不出来可就真坏事儿了。”王导对每一名演员都很熟悉,马上就想起来了,“是得找这么一个人来开导开导他们。”
  “对了,我这儿还有一件事儿想让你帮帮忙。”敲定了这件事儿,王导又提出了另一个难题,“原本呢我想让王希忠王老师来担任咱们剧组的化妆设计师,可王老师现在跟着《西游记》剧组到处跑,说没时间过来,你看看能不能帮忙协调下?”
  “这可不好办,要是咱们两家剧组挨得不远,那让王老师两边跑就行了,可《西游记》要在全国各地取景,王老师今天在吐鲁番,过几天说不定就跑长白山去了,这可顾不过来,只能待在一个剧组。”沈隆摇摇头。
  “不过您也不别着急,王老师确实技艺高超,可中国这么大,在找一位和王老师水平相当的化妆设计师也不是不可能;对了,您有没有看过敦煌艺术剧院的《丝路花雨》?我觉得这部舞剧里面的化妆设计充满了中国古典美的韵味,要不咱们试试请这位设计师过来谈谈?”沈隆推荐了原版《红楼梦》的化妆设计师杨树平。
  这位可是不折不扣的大拿,多次获得业内大奖:凭借《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物造型,获第七届“飞天奖”最佳化装奖;六年后为电视剧《唐明皇》进行的化装设计,获十三届“飞天奖”最佳化装奖。
  1993年为电影《杨贵妃》做化装造型设计,获“百花奖”;同年担任唐代舞蹈专题片《唐风流韵》的化装造型,又获化装“星光奖”;2006年担纲82集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化装造型设计,获第七届“中国影视化装金像奖”。
  “我之前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见过他的论文,回头我找来给您看看,您要是满意的话,再发函请他过来试试!”现在已经放寒假了,学校的图书馆肯定都关门了,不过沈隆想去翻点资料,学校还是会给这个面子的。
  所以,他第二天就找到了《丝路花雨》的所有人物造型以及杨树平发表的论文,王导犹豫了一阵儿,还是给杨树平发了一封公函,请他来京城谈一谈。
  结果杨树平恰好就是《红楼梦》的铁粉,不顾马上就过春节了,收到公函当天就上火车直奔京城来了,到了之后,王导给他出了一道题,让杨树云单独化了13个贾宝玉的妆,杨树平没有丝毫犹豫,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下王导再无疑虑,邀请杨树平担任《红楼梦》剧组的化妆设计师,负责所有重要演员的造型设计,杨树平马上就开始了工作。
  沈隆想办法给他弄了一批物资,原历史中,剧组物资严重匮乏,甚至连眼影和睫毛膏都没有,有时候用的还是杨老师去法国带回来的免费试用品,甚至偶尔还得用面粉来化妆。
  最有名的就是那场夏金桂、宝蝉、薛蟠和香菱的戏,就在快开拍的时候,香菱的胭脂记道具丢了,要搁到现在的剧组,那个小配角出了这样的岔子,化妆设计还不得把她骂死?
  杨老师却没有这么干,他马上跑到了附近的公园售票处,询问附近有没有卖吃的地方,但跑了一圈却只找来了吃剩的干面条,但是杨树云就是干面条也能玩出花来,将面条弄湿,然后再搓成一个球,再涂上朱砂红,便做成了胭脂记。
  但是,要知道,这东西如果变干了,就会裂开,这个“胭脂记”就报废了,就这样,杨树云做了一个又一个胭脂记,一直到当天的戏拍完。
  凭借着这一手神乎其神的化妆技术,杨树平在业界留下了一个名号——“天下第一梳”,一度成为古装造型界的头面人物。
  忙完这件事儿,又回《西游记》剧组拍摄了一段时间,然后就是春节假期了,今年过年冯家格外热闹,奶奶如今身子骨还硬朗,冯胜利和冯大有这俩兄弟也各自成家,再加上沈隆和冯青这两个小辈,一家人团团圆圆。
  西城和她母亲也来了,和冯家一起吃团年饭,他俩已经获得了彼此家长的认可,只能沈隆毕业就结婚。
  巷子里其它几户人家也比以前宽裕多了,黑子跟着沈隆干,赚得可比武坚强多多了,如今家里也满是进口电器;至于肖家,肖战还在上学,可肖红军已经在冯大有的电子厂当上副厂长了,光年终奖就发了一大笔,他利用这笔钱给自己和齐齐格买了房子,还给肖从家支援了不少,肖家的那台红宝石电视机也换成了进口的大彩电。
  武坚强虽然赚的不多,可在电视台的地位越来越高,春节晚会的时候还给弄了几张内部票,让沈隆带着家人去现场好好看了一把,陈小二和朱帅哥的《吃面条》真是碉堡了,马季老师宇宙牌香烟让沈隆笑掉大牙,这种经典那怕再看一百遍都不腻啊。
  另外,游本昌老师的哑剧小品《淋浴》也给沈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开始琢磨着,等《西游记》和《红楼梦》拍完,要不找游老师商量商量,把《济公》提前搬出来?
  初二过后,沈隆带着西城到处拜年了,家里的亲戚,学校的老师,台里的领导,当然还有杨导,杨导见了沈隆很是高兴,甚至还给他和西城发了俩红包,“拿着,只要你俩没结婚,在我面前都是孩子。”
  沈隆和西城乐呵呵地收下了,陪着杨导拉了一会儿家常,话题自然而然又转到了拍摄上面,“今年争取把进度拉到八成,这样明年留给后期制作的时间就能充裕一些。”
  “按照现在的速度,肯定没问题,不过,杨导,您有没有考虑过提前宣传预热?”沈隆问道。
第2005章
万众期盼
  “您看,自打电视剧开拍之后,咱们也没搞宣传啥的,顶多新闻媒体听说消息之后来采访,发两篇文章,这样肯定是不够的;等到时候正式播出的时候,好多观众说不定还不知道,所以咱们最好提前放出一些消息,告诉大家伙儿,《西游记》正在拍摄,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和大家伙儿见面了,希望到时候大家能支持。”沈隆解释道。
  “用不着这样吧?节目到时候一放,观众不就都能看见么?”杨导还没有宣传的意识,这也不怪她,现在才几个台啊?又能有多少节目,只要拍出来在朝廷台这么一播,不管你爱不爱看,都没多大选择空间。
  “现在的确是这样,不过也要考虑到现在电视业正在蓬勃发展,各地的地方台也开始尝试制作一些电视剧了,不少观众都会被他们吸引过去。”也不能因此大意啊,得提前锻炼锻炼宣传推广的能力,免得竞争开始之后大家伙儿不知所措。
  “我是这么想的,反正现在台里挺缺节目的,咱们从拍好的镜头里选几个出彩的,再加上一些花絮,制作成四十分钟左右的短片,拿到台里去放,这样观众就知道这回事儿了;另外还能提前听取观众的意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在正式开始后期制作的时候进行调整。”沈隆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嗯,这倒是挺好的。”杨导可以无视宣传,但观众的意见对她来说还是很有用的,“那我得好好想想该选那些镜头。”
  “除了剧情镜头之外,重点可以放在剧组的辛苦和乐观上面,现在外面不是有些风言风语,说咱们拿着经费在外面游山玩水么?那我们就用镜头让他们看看,我们在外面到底是怎么干活儿的!”可别因为这事儿耽误拍摄了,真实的镜头是最好的解释。
  “啧,这都是什么事儿啊,我都晒黑成这样了,还有人在背后捅刀子,我看小冯这主意挺好的,咱天天在外面跑着,也得让台里的领导知道咱们的辛苦。”王崇秋附和道,“小冯,我记得你上次拍过小迟太累了,靠在石头上就睡着的镜头吧?这个可以留下。”
  “还有上次杨导差点摔倒山下的镜头,这个肯定得保留。”杨导上次在山路上走着,脚下没注意差点摔下去,还是林志谦眼疾手快,一把把她拉住了,在《西游记》的拍摄过程中,也是有危险的,许多景色优美的地方都在崇山峻岭之中,要想在这样的地方拍摄,不冒一些风险是不可能的。
  可大家为了更好地拍摄效果,谁也没把这些放在心上,也正是有了这种专业精神,才能拍出如此优秀的作品来。
  “小迟、小章他们的镜头可以放一放,还有那些普通工作人员,也都多剪一些出来,我就算了!他们比我辛苦的多。”杨导推辞道。
  尽管在细节上可能有分歧,不过在大的方向上,他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于是暂时放弃了休息,开始整理素材制作短片,用了五六天时间就把作品拿出来了。
  沈隆和杨导拿着片子找到台里的领导,杨导把意思说了一遍,沈隆又补充了两句,“台里给我们这么大的支持,我们也尽力想把片子拍好;从目前来看,进度还是很快的,所以就想接着这部片子,向各位领导,还有观众朋友们做一次汇报。”
  “嗯,这是好事,我肯定是要支持的。”领导对沈隆的说辞表示满意,是啊,你们花了这么多钱,还天天在外面跑着,我们总得知道你们干了些啥吧?而且上面好多领导听说咱们台筹拍《西游记》之后都很感兴趣,等节目播出之后,我再遇到领导,也可以和他们说,您看,台里的工作人员都很尽心尽力,您就放心吧了!
  看过成片之后,领导提了点小的修改意见,然后在元宵节之前播了出来;这天肖战和黑子一起来到沈隆家,一边聊天一边看着电视,等节目播出的时候,肖战立刻眼前一亮,“呦,冯都,刚闪过去的是你吧?原来拍电视剧是这个样子啊?”
  “我滴个乖乖,我还以为拍电视剧挺轻松的呢,没想到这么累啊。”看到他们的辛苦,黑子连连咂舌。
  “小都,你们拍出来的效果不错啊,尤其是这景致,可比宝岛电视台那些节目漂亮多了!”冯大有关注的则是那几个提前放出来的镜头,“这样的镜头还有没有?多给我准备一点儿吧,等我年后去香江的时候,给香江的电视台看一看!”
  “我都专门给您准备好了,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东南亚国家,您去东南亚谈生意也可以和当地的电视台提前接触接触。”至于宝岛,眼下估计还不允许放大陆的作品,另外日本的话,沈隆打算自己去谈。
  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合拍了不少作品,除了之前《正阳门下》里面提到过的那些之外,还有电影《敦煌》,为了拍摄这部影片硬是修了一座新城,现在虽然还没有开拍,但日方的工作人员已经提前来中国进行准备了。
  沈隆打算借此机会和他们接触接触,把样片给他们看,争取获得在日本播放的机会,其实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三国演义》,如果自己现在就告诉他们要筹拍三国,他们说不定都愿意投资,不过沈隆觉得卖播放权可以,拍摄还是自己来好了。
  “小冯,你们嘛时候才能把《西游记》拍好啊?”短片刚播放结束,就有一大群人找到他家催问起来,这些人都恨不得明天就能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6/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