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7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9/994

  “你拿个方案出来,我尽快找人商量,要想做的话,就得赶在《西游记》播放结束之前把货铺开。”领导的思想还是很开放的,不用沈隆提醒就想到了这一层。
  “方案已经写好了,之前给他们录歌的时候,我都已经把母带准备好了,只要您说通唱片总公司那边,马上就能开始录制。”沈隆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递过去。
  “哈哈哈,要是台里的人办事都能像你这么主动就好了!行,我这就去找其他台里的领导开会,然后和唱片总公司商量!”领导很是满意。
  沈隆的方案写得很详细,认真研究了如今的唱片发行模式,给出了符合当下时代的销售方案,基本上拿着方案直接执行就可以了。
  领导们开会的时候,看过他的方案后一致认为,不光是《西游记》这一部剧可以这么做,等《红楼梦》甚至是《我爱我家》拍出来了,也可以按照这份方案执行,甚至有人马上就想到了春晚,我们还可以出《春晚歌曲专辑》么,甚至相声小品也能包进去啊。
  这事儿让沈隆听到后心里暗暗嘀咕,这样该不会让陈小二提前和台里闹翻吧?哎,我尽量多帮他争取一点儿利益,日后再多帮他周旋周旋吧。
  朝廷台在体制内的地位比唱片总公司还是要稍微高那么一些,所以朝廷台的大佬出马找到唱片总公司,这事儿就成了。
  唱片总公司很快就用沈隆的母带进行生产,第一批他们还没敢生产太多,只录了那么十来万盘录音带,就在京城及周边发售,结果发售当天,各处销售点外面就排起了长队,没几天功夫,这些磁带就一扫而空。
  于是唱片总公司立马紧急加班开始灌制第二批,结果这一批还没生产出来呢,就被各地分公司给预订光了,他们甚至还开始埋怨总公司,有这种好事儿你们也不能只在京城一个地儿弄啊,我们这的老百姓也喜欢听《西游记》的歌。
  很快,唱片总公司就把第一笔款项打给朝廷台了,收到后台里领导很是高兴,“哎呀,前两天老王还问我催问《红楼梦》的经费来着,现在我总算是可以给他了!对了,还有你的《我爱我家》,也拨一些吧!这片子准备好了没有?”
第2012章
这才叫专业啊
  “几位老师正在体验生活,马上就能开拍了。”沈隆回答道,这时候的演员可不是那种剧本还没背会就直接开演的,要演什么角色都得认真做好准备。
  “需要台里什么支持,尽管开口;对了,你这部剧能不能也多弄出几首歌来?到时候咱们再买一波录音带?”领导赚钱有些上瘾了,这也是没办法啊,台里需要更换设备,需要筹拍新的节目,这都要用钱,而台里每年的经费就那么点,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条来钱的路子,那能不能立马抓紧啊。
  《我爱我家》的确也有不少插曲,可这些曲子大多都比不上《西游记》那么经典,所以流传度不高,要是全部搬用原作的曲子,录音带的销量不一定能好,不过有沈隆在,找出几首流行度高的曲子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我尽量多找几位老师约歌吧!不过领导啊,想让人家拿出好曲子来,多少也得给人家一些奖励,现在毕竟改革开放了,还是像以前一样光说几句好话肯定是不行了。”沈隆借机又提了提版税的事儿。
  他也不想抄歌了,直接回忆出几首经典曲目的词作者,然后提出要求找他们约歌就行了,在找来效果最好的版本歌手唱,就肯定能把这张专辑也打造成大火唱片。
  比如让贾志国回忆自己插队经历的时候,把李春波喊来唱一首《小芳》,再让和平吃点醋和贾志国闹腾一阵儿;再比如找到谷建芬老师,请她把《烛光里的妈妈》写出来,然后让贾圆圆和和平闹腾一集,最后感觉到母亲的不易,在歌声中和母亲拥抱。
  啧啧,这么一弄,这些曲子想不火都不行啊!回头我再想想有什么合适的歌曲,修改下大纲,让那些助理编剧把这些曲子融入到剧集里;哦,对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是肯定不能要的。
  “哎,现在是不比以前了,好多人都给我反映咱们台里有人出去走穴来着,搞得剧组人心惶惶,现在大家伙儿都把钱看得越来越重了,你说的这些都有道理,不过台里也有难处,我尽量协调下吧,多少能匀出来一些。”《西游记》录音带的热销让领导看到了这门生意的前景,他也不是目光短浅的人,自然知道要分一些利益出来。
  “那就好,您到时候给我一个标准,我也好找人约歌去!”这样沈隆找人家约歌也好开口了,总不能空口白话忽悠人吧!
  临开拍前,沈隆召集剧组成员开会,地点就放在准备好的拍摄棚里,傅明老人的家已经布置好了,和原作相比进行了一些改装,让这套房子更符合当下正局级离休干部的标准。
  和刚进组时候相比,几名主演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才四十来岁的文兴宇老师走路佝偻着背,虽然动作迟缓,但腰杆还尽量挺直,打眼一看还以为真是七十二岁的离休老干部呢。
  文老师此前专门去了老干部离休休养中心,和那些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朝夕相处,陪他们聊天说话,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如今已经有了几分模样。
  而杨立新老师则是在电视台的行政部门学习了一段时间,了解行政部门的工作日常;宋老师则去了曲艺团,跟着一位京韵大鼓传人学习基本功,顺便听她讲述老一辈艺人的故事。
  这三位都是话剧演员,其中文老师日后还当了国家实验话剧院的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宋老师也是一级话剧演员,要说论演技,话剧演员绝对吊打同级别的电影演员,更不用说电视剧的演员了。
  梁天虽然是半路出身,可人家也愿意下功夫学习,读完了贾志新的人物分析之后,就直接跑到街上摆地摊去了,期间还被警察逮过,还是沈隆去领出来的;他原本是一个挺稳重的人,结果现在歪歪扭扭坐在沙发上,流露出一丝流里流气的意思。
  眼下杨老师戴着眼镜端坐在那里,有那么股子单位小领导的模样;宋老师手上下意识比划着,似乎在敲京韵大鼓;饰演张凤姑的那位神情有些拘谨,像极了刚进城的小保姆。
  唯一可能轻松点的估计就是曹影了,她饰演的是一名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学生,基本上本色演出就行,不用太过操心,当然性格上还是要更活泼点。
  “各位老师这段时间辛苦了,看到你们现在的样子,不用问我就知道这部剧妥了!”这活脱脱就是沈隆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形象啊,哦,也就是贾圆圆小盆友比原作瘦了点而已;既然如此,那还用得着问他们问题啊,这一时期的表演工作者还是很让人放心的。
  “冯导,还是你准备的充分,能演这么好的故事,再辛苦我也愿意;说实话刚开始让我演情景喜剧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乐意,觉得没话剧水平高,结果看了你的本子,越琢磨越有味道,你这个小同志很厉害的嘛!”最后一句话,文老师还用上了傅明老人的语气。
  “导演,咱什么时候开拍?”聊了一会儿,梁天问到正题了。
  “原本呢,打算过两天再开始,不过现在一看你们的状态,我觉得明天就可以正式拍摄了,咱们今天就来说说明天的戏吧;对了,顺便说一句,这回拍戏和一般的电视剧还有点不太一样,到时候会有咱们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充当观众,你们不要受影响。”情景喜剧有的有现场观众,有的没有。
  这部戏沈隆是准备了的,不过也没叫外人,就叫了台里的工作人员来帮忙,他们更容易管理,不会出现影响拍摄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沈隆到了拍摄现场,安排好摄影、灯光、录音等人员的工作,然后坐在了监视器后面,这部剧正式开拍。
  晚饭后的家里,圆圆要看动画片,贾志国要看电视剧,贾志新嫌弃小张的菜咸了,贾小凡吐槽贾志新,家长里短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啧,这才叫专业啊!
第2013章
试播
  贾小凡也换人了,赵明明今年才十六,肯定演不了,沈隆也没找外人,回电影学院把林芳兵提溜过来就行了,这姑娘今年二十一,和贾小凡年龄相仿,一样大学还没毕业,以她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演技来演电视剧,那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而且她容貌不俗,气质出众,魅力绝对不比赵明明差;唯一不太完美的可能就是她是扬州人,说起京城话来差了点味道,不过她戏份不多,刻苦学习一番也就够了,而且也不用担心影响她拍电影。
  沈隆会调整拍摄计划,利用她拍电影的档期间隙把镜头集中拍完就行了,现在每年的影视剧产量不高,演员不像后世那么忙,基本不会出现轧戏的情况。
  前几个镜头完成地比较顺利,演员们按照剧本继续演下去,和平饭后从外面遛弯回来,说起了傅明的近况,“哎哎哎,咱爸今儿是怎么回事儿?从单位一回来就打蔫儿,饭都不吃就楼底下溜达去了,这大冷的天儿……”
  贾志新歪在沙发上,“可能是添什么心事了,唉,是不是今儿跟单位巧遇哪位中年丧偶的女同志……”一句话,性格就露出来了。
  和平说他,他还在那儿辩解,“咱妈去世两年多了,咱爸论条件,论身体,要为这烦恼,那还不要多正常有多正常?”
  贾小凡直翻白眼,“咱爸这岁数……不至于……”
  贾圆圆插话,“爱情不分老少,人生没有单行道。”这也显出她可不是老老实实的好学生。
  和平顿时激动了,“嘿嘿嘿,这孩子哪儿学来这么些乱七八糟的……”
  贾志国埋怨,“还不都是你们招的!咱爸上了一天班,累了,躺会儿,你们就非说他老人家惦记给咱们找后妈,这是那儿跟那儿啊!”
  贾圆圆很奇怪,“姑姑,你说大人为什么都这么愿意上班啊?”这也暗示了她不想上学。
  贾小凡看了一眼贾志新,“啊,也不是所有的大人都愿意上班,比如你二叔,在家闲了三年他都不着急……”
  志新很不满,“谁闲着了?我挂着两个单位,兼着三个公司的副总经理,我比谁不忙呀!”
  通过简单的对话,人物的性格,身份背景基本上就交代清楚了,这可以说是全剧主要人物的一次亮相,让大家伙儿一看就明白。
  然后家里最后一位成员,傅明老人回来了,和平原本在那儿说他呢,“爷爷怎么啦?爷爷有缺点就不许人说呀?”
  正说着呢,眼角的余光扫到傅老就马上改口了,“……可不嘛,有缺点你说,没缺点你什么呀?不是我批评你们,背后议论人这毛病你们也该改改啦!要不咱爸是明白人,不往心里去,要不然……呦,爸您起来啦,您快坐这儿!”
  “哈哈哈!”现场的观众笑成了一片,录音师把笑声录了下来,等正式播放的时候就可以加进去了;在情景喜剧里面添加观众的笑声,能更容易调动电视机前观众的情绪,让他们真正投入地看进去。
  和平马上表示了关心,“唉,爸,您上了一天班儿也够累的吧?虽然说局里的工作离不开您,可您也得注意身体呀!”
  一说起这个傅老就火了,开始大段吐槽,“离不开我?离不开我今天怎么把我那办公桌儿给搁到……搁到妇联那屋去啦?”
  贾志新乐了,“您怎么到妇联那儿工作?这可真够新鲜的!”
  傅老继续吐槽,“倒没有正式明确,就说让我先借那儿办公……我刚进去就见个女工,跟办公室几个人在一起嘀嘀咕,嘀嘀咕,我让她有话摆到桌面上说,她说这话不让我听,只能说给妇联同志她们娘家人听……什么娘家人婆家人,全国一盘棋嘛!后来说是她丈夫打了她,把这个胸口抓得青一块紫一块,‘要不是您这儿坐着个大老爷们儿不方便,俺就脱下来让您瞧瞧……’”
  “妇联那几个女的说话也是欠妥,‘啊,不碍事儿的大姐,老傅咱副局长也不是外人嘛……’你们猜那女工怎么说?‘别说是副局长,就是副相国俺们也不能随便让他瞧!’你瞧你那个鬼样子嘛!哪个副相国愿意瞧你嘛!”
  嗯,这台词尺度有点大,放后世铁定不能拍,不过现在没事儿,这段又把观众给逗乐了,然后傅老开始感慨自己既然已经离休了,那留在单位也不太合适,具体的工作就让年轻人去干吧,我在家里待着就行了。
  他想去街道或者其他单位发挥余热,大家伙儿也不赞同,圆圆更是说千万别来她们学校当辅导员,她们学校已经多了一百多辅导员。
  这也是眼下的社会现状,如今已经八十年代中后期了,许多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纷纷离休,突然从忙碌中闲下来,他们多少有些不适应,还想继续发挥余热,于是《我爱我家》的前两集就叫《发挥余热》。
  一天的拍摄结束,那些过来充当观众的工作人员一个个脸上都带着泪,都是笑出来的,“冯导,这剧真是太逗了,明天要是有空我还来支持。”
  “冯导,明天我能不能带我妈过来看啊?老太太在家挺无聊的,您放心我肯定和她说好,不会影响您拍摄。”甚至还有人打算让家人来看热闹了。
  等前两集拍好,沈隆剪了出来拿去给台里的领导看,一贯严肃的单位领导在这部剧面前也矜持不住了,办公室里不断传来笑声,搞得路过的电视台员工都有点莫名其妙,“今天这是怎么了?领导把马季请来说相声了?怎么就乐成这样啊?”
  “拍得不错,小冯啊,要不这样吧,先把这两集放出来试播下,要是观众满意的话咱们就想办法多拍几集,这剧成本不高,完全可以拍长一些么!”领导发话了。
  “没问题!”第一部就一百二十集来着,有的是素材。
  于是没几天,《我爱我家》的试播集就和观众见面了。
第2014章
《我爱我家》太坏了
  现在肖战已经大四了,学业早已完成,工作也分配好了,如今正利用这段空闲回家和父母还有妹妹肖唯一多聚聚,这天等肖从下班回来,一家人就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看着电视,肖唯一扒了几口饭,眼睛不停地瞟着电视,“听冯青说,冯都哥的电视剧今天试播,爸,我们换台看冯都哥的电视剧吧!”
  “都子又有新片儿了?那可得好好看看!”肖战现在完全没了和沈隆争锋的想法,他现在进了单位还得慢慢熬呢,人家都独当一面了。
  “要说这《西游记》拍得真是不错,小冯下了功夫啊,当年他要报电影学院我还觉得可惜了,现在一看人家的眼光比我好啊!”肖从说着起身换台,等待节目开始。
  肖家都这样了,冯家就更不用说,不少邻居明明自己家里就有电视,还非要跑到冯家来看,一来冯家是进口大电视,看起来舒坦,二来么,借着这个话题不是还能跟人家套近乎么?如今冯家可是抖起来了,不光孩子有出息,老子也从门房混成了厂长,还有个台胞大哥,这样的家庭在巷子里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今天沈隆没回来,他留在店里和西城一块儿看,这倒还好了,有的人脸皮薄,沈隆在场他不好夸奖,如今他没回来,那就放开了说,“老冯你这是祖上积了多少年的德,才生出这么好一孩子来,你现在是啥也不用愁,等他毕业结婚抱上孙子,你这辈子就算圆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9/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