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994

  然而沈隆又说话了,“怎么,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了么?”
  “冯桑,这个价格已经是我们的底线了,我们的花销可不止这些啊,还要花大价钱给电视剧配上日语字幕,光这一项每集就得一万美元,还要请声优来配音,再加上宣传推广,我们的总成本已经超过了一千万美元!这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开始叫苦了。
  “这个问题好解决,字幕我帮你们配上好了。”沈隆用日语回答,“我的日语水平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价格肯定比你们那边的低!要不你们先看看我做出来的结果?”沈隆连这点钱都不愿意放过,马上又给他们播放了一集带有日文字幕的剧集。
  字幕的质量让他们无话可说,于是播放结束之后,他们又开始竞价了,一直把价格抬到九百八十万美元才停下,领导立刻拍板敲定了合同,就这一项台里就回收了五千多万的资金,都快接近总投资的一半儿了。
  沈隆马上带人做好了日文字幕,让白泽帮忙审核修改后交给了日方,然后《三国演义》就正式在中国和日本开始播放了。
  先前袁阔成大师的《三国演义》评书已经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再加上剧组时不时爆出来的新闻,让观众们对这部剧充满了期待,所以等第一集开始播放的时候,他们纷纷打开电视,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电视剧的开始。
  第一集,沈隆就给了观众一个大震撼,刘关张三兄弟结义后带领军队讨伐黄巾军的战争场面让人们看的血脉贲张、激动不已,他们原本以为《封神榜》里的战争戏已经够好的了,谁知道这部更加出色。
  接着十常侍乱政,董卓进入京师,吕布闪亮登场,手持方天画戟连斩数员敌将,精彩的马上打斗让观众目不暇接。
  场面刺激,而易老师在电视剧之后的解说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剧情,于是追剧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热播的趋势。
  《三国演义》的热播可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在日本同样也掀起了观剧狂潮,大场面的战争、精彩的武将对决,还有考究的文戏都让他们痴迷不已,几乎整个日本都沉浸在《三国演义》的震撼之中。
第2048章
拍都市剧吧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三国演义》呢?这就要从历史上说起了,日本的历史受中原影响深远,在罗贯中还没有写出《三国演义》之前,三国的故事就在日本传颂。
  大约14世纪后期完成的军记物语《太平记》里已经可以见到许多三国的故事,其中卷二十的插话讲述诸葛亮出山与诸葛亮之死,诸如“三顾草庵”、“死诸葛走生仲达”之类的重要元素都已具备。
  1689年,也就是在康熙年间,日本天龙寺僧人义彻和月堂两兄弟以“湖南文山”为笔名将《三国演义》翻译成日文在日本流传;这个天龙寺可不是段誉出家的那个,是京都的一家寺院,在京都的地位很高,位居京都寺院五山之首。
  湖南文山在翻译《三国演义》的时候作了很大的改动,比如把原著的120回改为了50回,还有把每回后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内容删除了;《三国演义》里还含有古代说书的特点,湖南文山的这种改动一大好处就是经过合并后,每个故事的情节完整,更符合和贴近小说的形式;也因此受到日本人的热爱,掀起一股“三国热”。
  究其原因,可能是《三国演义》中所颂扬的忠义之道和日本人所信奉的道德观念颇有相似之处吧;以至于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有些日本人学习汉语就是以《三国演义》为课本,开启了日本经久不衰的“三国热”序幕。
  到了后来,日本人开始试图对《三国演义》进行再创造,日本作家吉川英治于1939年至1943年中创作了日语版小说《三国志》,在这部小说里,他综合了《通俗演义三国志》等译本的资料再次进行创作,省去了原著里精彩的战争打斗场面,而着重于刻画人物形象。
  1971年,日本著名的漫画家横山光辉将吉川英治的作品《三国志》漫画化,出版了长达60卷的长篇历史漫画,销量在当时达到了空前的7000万余册,这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其后的动画版也大获成功。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日本的ACG领域也开始广泛使用“三国”题材作为作品创作的源素材,光荣公司自从1985年推出《三国志》游戏,其后不断推出新版本;其它公司也不甘其后,以三国魏主题的街机游戏、单机游戏、电脑游戏层出不穷。
  有了这样的基础,日本人观看起《三国演义》来也并不困难,他们很快便沉浸在《三国演义》的剧情之中,并和身边的朋友们分享着观看的感受。
  “这部堪称是三国志影视作品的名作中的名作,那么,不管是配音派,还是字幕派,大家都请无所顾忌、友好地畅所欲言吧。”日本电视台为了多赚钱,播放了两种版本,一种是中文发音、日语字幕的,另一种则是日语配音版。
  “话说李肃兄贵挖墙脚的那番话很有说服力呀!我要是吕布的话我也会心很动的吧;吕布得到赤兔马之后手舞足蹈的样子超搞笑。”
  “我看到关羽放走曹操的那幕眼泪流下来了,这幕好像弁庆和义経的劝进帐一样!”这里要解释一下,《劝进帐》是日本歌舞伎的一本名作;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下令追杀其弟弟源义经及其仆从武藏坊弁庆,弁庆和义经打算逃到北国去;在加贺国的安宅关,被关守富樫左卫门识破,然而富樫钦佩两人的为人,最终还是装作被骗到,放走了他们。
  “片头曲真是首神曲啊!中国电视剧当中的动作场面都非常非常的厉害和精彩。”
  “尤其是《三英战吕布》和《长坂坡》那一段,武将们的打斗真是太精彩了,这些演员真是艺人么?应该是某个武术流派的大师范吧!”
  “萌萌的张飞简直太可爱了……男儿本色啊,这种男人戏简直太棒了!兄弟结义真是看得人血脉贲张,《三国演义》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兄弟情义啊!”
  “啊啊啊啊,诸葛孔明蜀黍简直太帅了,我要嫁给他!”
  当日方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把日本观众的反馈送到沈隆手里的时候,沈隆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立刻制作了一个专题节目,专门用来读这些日本观众的反应,这下原本就很火的《三国演义》就更火了,许多观众看了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感。
  日本电视台看到电视剧如此受欢迎,于是就想到了制作录像带赚钱,沈隆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在之前的合同里只注明了播放权,你们想卖录像带可以,按照国际惯例重新签署合同给分成吧,又帮台里赚了一笔。
  《三国演义》播放的这段时间里,沈隆日子挺悠闲地,每天准点上下班,一下班就去西城的公司接上她一起回家,或是到冯胜利那儿吃饭,或是回到四合院里自己做;台里也很体谅他这段时间的辛苦,所以也没给他安排其他工作。
  可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似乎也有点无聊,西城那边还在努力地经营公司呢,我是不是也得忙忙事业?
  差不多也休息好了,要不再拍一部片子吧!可到底拍什么才好呢?第一选择肯定是《水浒传》了,四大名著就差这一部了,现在我要拍这部片子肯定没人说啥了;不过这部作品同样是大制作,非得好几年的功夫才能搞定,我才在外面忙了几年,就马上又开一部大戏,是不是太忙碌了?
  而且数数我之前参与和导演的片子吧,《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榜》、《三国演义》都是古装剧,就《我爱我家》一部现代剧,还是情景喜剧,继续这么拍下去,会不会让别人以为我只会拍古装片啊?
  这可不行,不能把自己的路子给走窄了,接下来这部还是拍现代都市剧吧!可究竟拍什么才好呢?沈隆眼睛在书架上扫了扫,要不就改编这本书吧!这个故事我倒是熟得很,肯定比原版拍得更好。
第2049章
《北京人在纽约》
  八十年代开始,有股子热潮是无论如何也避不开的话题,那就是出国热,改革开放之后,许多老百姓都看到了国外的繁华,于是想方设法的出国。
  京城、魔都等地的美国大使馆、领事馆外面排起了长队,都是想尽办法来申请前往美国签证的老百姓;在各个城市里,还自发地形成了信息交流中心,用于交流如何通过签证,尽快出国的办法。
  早期,限于开放的程度和政府的财力,“公派”留学生和其他方式出国的人很少,“嫁出去”成为了出国的主流,能成功嫁给老外的人,一般来自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这些洋人的中国媳妇不光嫁老美,只要是老外她们就嫁,日本人,西班牙人,墨西哥人,阿根廷人……还有一大批嫁到港台和中国人过日子。
  托福成了青年人整天挂在嘴上的一个词汇,大家都在学外语,都为了准备考托福、为了出去,连学外语用的收音机、录音机都成了紧俏商品,沈隆的国美电器行也借此机会赚了不少钱,英语培训节目和培训教材更是火的超乎想象。
  人们似乎都把外国当成了天堂,尤其是以美国为甚,似乎只要去了美国,就能立刻过上好日子,但实际上真的如此么?因为两国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那怕是在美国端盘子,也比在国内当领导赚得多,的确有人因此赚到了在国内无法想象的钱,但随着带来的也有诸多问题,美国也并非是天堂。
  所以最好能有一部电视剧,来告诉老百姓,真实的美国是什么样的,沈隆刚才看到的那本书正好可以做到这一点,沈隆从书架上取下来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这是去年出版的一部小说,是作者八十年代去美国后的真实经历,如实地反映了美国的好与坏。
  那句“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碰巧这个世界沈隆也去过,拍起来肯定顺手。
  于是等下班之后,沈隆和西城提起了这件事儿,“要不过段时间咱们一起去美国玩一段时间?带上黑子和冯青,他俩不是一直吵着要去美国么!”电视剧里,这俩到美国的旅程可不怎么愉快,现在有了自己的照顾,他俩肯定能玩开心。
  “行啊!我倒是安排下就能走,不过你单位能走得开?”西城现在也有钱了,并没有把去美国旅游看成什么难办的事儿。
  “我打算拍一部关于纽约的电视剧。”沈隆把那本书递了过去,“到时候我带着团队过去,我拍电视剧,闲了咱们一起逛逛。”
  “我还以为就咱们几个呢!”西城稍微有点郁闷,不过很快就想开了,他喜欢拍电视剧那就让他拍呗,就像自己喜欢做生意沈隆也没拦着一样,不仅没拦着还给她提供资金支持,帮她出主意,“手续大概什么时候能下来?我先想想公司的事儿该怎么安排。”
  “要不把爸妈他们也带上……哦,有点不太合适,虽然是咱们自己掏钱,可你这边还工作呢,我们就一大帮人过去,传出去不好听;还是等下次再和他们一起出去吧,反正他们之前也和大爷一起去过美国了。”冯胜利现在日子可是滋润着呢,都跑了好几个国家了。
  “明天我就和领导说这件事儿,应该很快就能批下来,你那边先准备着吧。”回到家里,吃过饭沈隆就开始写项目策划书。
  等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沈隆带着小说和策划书找到了领导,“领导,我最近想开一部新剧,反应中国人在国外生活的电视剧。”
  “这本小说我倒是也看过,确实符合时下老百姓的需求,如今大家都想出国,可国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没几个清楚,好多人都把国外想得太好了,想尽办法出去后却碰的头破血流,这样的作品能起到警醒作用。”领导去国外参观访问的次数多了,对外面的情况清楚地很,早就不把外国当成天堂。
  “那您同意我拍这部片子?”领导支持就好办多了。
  “呵呵,小冯,你想拍片子我怎么好拦着?”领导笑道,沈隆现在可是台里的红人,但凡他捣鼓出来的作品就没有不火的,而且还能给台里赚大钱、赚外汇,这要是驳了他的面子,他一生气辞职下海了怎么办?
  “不过,要拍这部片子得带着剧组去美国吧?这要花的可是美元啊。”但领导也有难处啊,外汇现在可是紧缺资源,动用十倍的人民币拍摄一部电视剧,他眼睛眨也不眨,可花美元那就有些心疼了。
  “的确是这个情况,能在国内拍的镜头我肯定在国内拍,可有些镜头在国内确实拍摄不了。”沈隆安慰道,“不过您放心,我知道台里赚美元不容易,肯定想方设法省着花;住的地方好办,我大爷在纽约又一套大房子,我给他说一声借来用就行,吃咱们也自己做,这样就能节省不少了。”
  名义上那房子是冯大有的,实际上却是沈隆的,冯大有在沈隆的支持下已经进军了美国市场,利用沈隆的先知先觉收获了不少财富,几套房子那都是碎碎的事。
  一听说赚美元不容易,领导就不好意思了,播放权和录影带分成刚给台里赚了一千多万美元,自己要是不给他拿出一些,那就有点过分了。
  “这样吧,你先找人把剧本弄出来,把预算算清楚,我也帮你想办法说服其他领导。”这片子在海外的拍摄,有个百八十万的就足够了,人家都帮台里赚了一千多万,这点还是得给的。
  过了几天沈隆把剧本和预算交上去,领导拿着这些说服了其他领导,项目顺利通过,接下来就该把剧组弄起来了,摄像、剧务这些工作人员倒好说,可主演还有点费劲,沈隆估摸着得自己去和他谈谈。
第2050章
去美国
  姜文大概是沈隆接触过的演员里,在后世名气最大的了,不光能演还能导戏,脾气更是大的不行,当导演得自己说了算,当演员要是对戏有什么意见也非得和导演争个高下自己说了算,整个一演艺界的李达康啊。
  沈隆现在是朝廷台势头最猛的导演,不过姜文现在也不差,他年纪和沈隆差不多,比沈隆早一年读大学,在中戏学表演,毕业后先去青年艺术剧院演了一年话剧,把基础打得非常牢靠,一年后才正式进入影视圈。
  最开始被导演陈家林看中,在影片《末代皇后》中出演溥仪,为了这个角色,他查找了很多溥仪的历史资料,还去拜访溥仪的弟弟溥杰,最后成功塑造了这一形象。
  又过了一年,谢晋当时正在筹拍《芙蓉镇》,剧中的女一号胡玉音已经确定由刘晓庆出演,男一号秦书田的人选一直悬而未决,直到谢晋导演观看了姜文的定妆造型之后,最终决定由姜文出演秦书田一角,在《芙蓉镇》中,姜文把一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中年知识分子秦书田演绎得真诚感人,顺便还和刘晓庆好上了。
  第三部影片,姜文进入《红高粱》剧组,面对的是第一次当导演的老谋子,因为角色塑造等问题,他和张艺谋从头吵到尾,最后吵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大作。
  这一年,他还出演了中法合拍的电影《花轿泪》,该片的法方导演是雅克·道夫曼,中方导演是第四代女导演张暖忻。
  其后又出演了第三代导演凌子风的影片《春桃》,谢飞导演的《本命年》,田壮壮的影片《大太监李莲英》,在《大太监李莲英》里他饰演清末宦官李莲英,刘晓庆演慈禧。
  最近他倒是闲着,接到沈隆的邀请后有些犹豫,一时打不定主意要不要去,毕竟他之前一直演电影,突然让他去演电视剧他有些拿不定注意,最后还是刘姐姐劝他,“先去聊聊呗,人家现在可是朝廷台数一数二的红人,既然约你了,不管最后去不去,态度得好点,免得平白无故得罪人。”
  这时候他的脾气还没有日后那么硬,当然知道沈隆在朝廷台的分量,于是点点头,“哎,我还以为我这几年混得够可以的了,没想到和人家一比根本不算啥,他好像比我还小一岁吧?都快成朝廷台的顶梁柱了。”
  “人家有本事,《我爱我家》、《封神榜》和《三国演义》的水平都相当高,要我说,如果剧本好的话,你不如试试看,拍电视剧也没啥不好的。”
  “嗯,这个倒是,人家也是靠真本事闯出来的啊,站着就把名声给挣了!”对于这样的人,姜文还是很佩服的,“他上次还请武子去他那部戏里客串过来着,要说起来,我们家还欠着人家的人情,就冲这个我也得去!”
  他弟弟姜武也是演员,沈隆拍《我爱我家》的时候让他来客串过,这次邀请也是沈隆让姜武帮忙传达的;答应之后,姜文收拾了一番,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到了地方,一家外面看着不起眼,进去后却别有洞天的饭店。
  “这地方安静,适合谈事情!不过也不着急,我看过你那几部电影,演得相当不错……”坐下之后,沈隆点点了菜,和姜文一边喝酒一边聊着他过往的角色。
  沈隆早就把他的脾气摸透了,评价里有褒有贬,但没有一句不是没在实处的,听得姜文佩服不已,当即竖起了大拇指,“冯导,您的眼光真是这个!跟我聊这几部戏的人很多,还从来没有谁能像您这样把我说得心服口服的,就冲这个,咱们就得再走一个!”
  喝完酒,姜文继续感慨,“您要是拍电影,那肯定也能拍出牛逼的好片子来,就您这眼光,还有在《三国演义》里体现出来的一些东西,国内没几个导演能比得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