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8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3/994

  就在这时候,一名盯着小屏幕的联合政府科学团科学家突然激动地跳了起来,“等一下,停止脱离休眠仓!停止撞击!有人提出了新的方案!”
  “我们现在没有时间了!请安静些好么!”首席科学家怒斥道。
  “不,这个方案可行性非常高!而且不用牺牲领航员号空间站和刘培强中校!”那名科学家拼命分辨着,然后直接把方案投射到空中。
  “这个方案……”众多科学家微微皱起眉头,认真地分析着这个方案。
  “请给我们三分钟时间,刘培强中校,计划暂停!”首席科学家说道。
第2346章
阿基米德
  “激光点燃?不,这个方案已经讨论过了!激光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衍射!如此遥远的距离,就算激光能够到达引爆点,也会由于衍射而导致光斑扩散,单位面积所释放的能量也会被稀释,根本达不到点燃混合气体所需的能量强度!”有科学家只瞄了一眼就做出判断。
  和普通人下意识的理解不同,激光并不是一条笔直的直线,它只是比手电筒发射出来的光更加凝练,散射程度更低,却不是不会散射。
  就用最常见的激光来举例子吧,一般市面上当成玩具销售的激光笔,采用的是胶合晶体的激光模组,一般都是波长532nm的绿光,一支出光口直径一点五毫米的激光笔,发射出来的激光,在五米外照射出的光斑就会扩散成直径一厘米的圆斑。
  而按照这个比例,在地球上发射一束激光投射到月球上,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是384403.9千米,如果这种激光笔能照到月球,我们能看得到的话,其光斑直径会达到653.4千米,要知道月球的直径也才只有3476.28千米而已。
  激光笔投射在月球上的光斑面积将会变得巨大无比,当然,凭肉眼肯定是看不到这个光斑的,因为激光经过散射,投射在月球的光斑可见度极低,已经不足月球本身反光的亿万分之一,肉眼已经无法观测到了。
  可控核聚变需要使用强激光点火,所以流浪地球的世界在激光领域的研究极深,人们也早就想到了利用激光来点燃地球和木星之间的混合气体,但就算行星发动机所拥有的激光发射器,能够发射出来的激光散射程度更低,但只要乘以地球到达引爆点的遥远距离,等激光抵达引爆点的时候,单位面积的能量已经不足以引爆混合气体了。
  这就和太阳散射出来的阳光是一个道理,太阳就好比是一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装置,它可以每秒钟把400亿吨的物质转化为能量,其中很大一部分被转化为光能,要是没有散射和衰减,地球早就被太阳给蒸发了。
  “除了散射之外,大气层也会让激光的威力衰减,虽然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已经很稀薄了,但依旧会极大消耗激光的能量,同时地球和木星之间的混合气体也会进一步导致能量衰减,所以,那怕是使用人类目前研发出来最强大的激光发射器,发射出来的激光也不足以点燃脐带空间内的混合气体!”那名科学家摇着头说道,“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还是继续让刘培强中校执行他的计划吧!”
  听到这些,刘培强的手又放在了维生舱脱离键上,但另一名科学家的话却让他没有马上按下这个按键。
  “不,这个方案并不是使用一束激光来照射引爆点!”最早看到这份方案的科学家将画面划动到下一页,这一页的图案揭晓了计划的真相。
  “这是……阿基米德?”看到这一幕,许多科学家都想起了那位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
  “是的,这份方案和阿基米德当年用镜子烧毁马塞拉斯所率领的罗马舰队是一样的!一束激光的能量强度不够,那就用一千束、一万束激光!将这些激光对准同一个区域进行照射,成千上万的激光束叠加,就算有散射和大气造成的能量削弱,依旧可以达到点燃混合气体所需要的能量强度!”最早那名科学家大声喊道,“这个方案一定可行!”
  传说,阿基米德年老的时候,他所在的城邦叙拉古和罗马爆发了战争,罗马军队的最高统帅马塞拉斯率领庞大的舰队来袭,只依靠叙拉古的军事力量完全无法抵挡马塞拉斯的军队。
  阿基米德虽然不喜欢战争,但他更不想自己的家乡被敌人破坏,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妇女和孩子们每人都拿着自己家中的镜子一齐来到海岸边,让镜子对准强烈的阳光,集中照射到敌舰的主帆上,千百面镜子的反光聚集在船帆的一点上,船帆燃烧起来了,火势趁着风力,越烧越旺,马塞拉斯根本不知道船帆是怎么燃烧的,认为叙拉古有神灵庇佑,于是不敢继续进军,连忙带着剩余的船队撤走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寓言故事,经不起科学验证,首先,就算是铜镜,在阿基米德生活的时代也是奢侈品,叙拉古城能不能找到这么多面镜子可不好说。
  其次,铜镜的反射能力远不如玻璃镜子,就算找到这么多镜子,恐怕也很难成功。
  另外,让许多面镜子同时对准一个地方可不是依靠肉眼判断就能完成的任务,科普节目《流言终结者》就对这一传说进行了验证,他们发现,当镜子上升到十二块的时候,操作镜子的人就很难知道自己控制的镜子反射的究竟是那一束光了。
  根据节目的测试结果,在140尺远的距离,用300面铜镜使静止的船体冒烟,而当镜子对准帆的时候,热量大量流失,因为帆是白色的,而且风一吹便前功尽弃。
  最后在75尺的地方,用玻璃镜点燃了静止的船体,但是这么近的距离,已经足够让罗马人发起进攻了,所以阿基米德的方案并不具备实战价值。
  历史上也有人做过类似的验证,1747年杜布芬伯爵用168面玻璃镜在150尺外烧起木头,但那是涂上木馏油的木头;1973年希腊科学家艾欧尼·沙卡斯博士,他让60名水手拿着6尺长2尺宽的反射镜,在160尺外点燃一片钉在划艇上的夹板,可这些同样不具备实战价值。
  日后地球的科学家们也试验过类似的武器,都因为同样的原因最终放弃了。
  但是,把这个思路转移到《流浪地球》世界所面临的危机,却又很强的可操作性,依靠人力无法准确控制这么多激光发射器同时对准一个区域,Moss却可以做到,它分辨每一束激光的落点可不是依靠肉眼。
第2347章
千万束光
  而且行星发动机所使用的强激光对照射精度要求极高,完全可以让Moss在纳米级的精度上控制这些激光发射器进行对准。
  “理论上似乎可行!但需要计算验证,Moss,马上统计地球上所有能够瞄准引爆区域的激光发射器数量、强度,并以此为依据计算,这些激光发射器同时发射能够点燃木星!”联合政府科学团首席科学家马上下达命令!
  “我们没有时间再做验证了!马上开始按照这份方案实施吧!”另一名科学家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现在多延迟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危险,根本没有时间来进行计算机模拟验证,“如果失败了,我们还有刘培强中校,可如果浪费了太多时间,那就晚了!”
  “好吧,先生们,该做决定了!”首席科学家也反应过来,马上将目光投向联合政府的代表们,只有他们有权利决定该怎么做!
  “我们表决吧!同意马上……马上执行阿基米德方案的请举手!”一名来自中国的代表问道,他还给这个方案取了名字,然后第一个举起右手,现在已经没时间去找表决器之类的玩意儿了,好在他对举手表决的方式同样熟悉。
  “我赞同!”来自俄罗斯的代表也举起了手,他对这种方法虽然不如中国代表那么熟悉,但多少也在自己国家的影视作品、历史资料里看到过。
  “我也赞同!”论起举手这种事儿,法国人向来很擅长,于是法国的代表也举起了手,他甚至觉得一只手并不足以表达自己支持的决心,索性将两只手都举了起来。
  “我们现在还有其他选择么?无论如何,试试总是应该的!”英国的代表也举起了手,然后所有人都看向美国的代表。
  “那就发射激光,把该死的木星点燃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代表自然不会做出违背众人意愿的做法,联合政府的权力掌控者们达成了一致,其余代表也都举手赞同了这一方案,现在也的确没有其他选择了不是么?
  除了让刘培强驾驶领航员号空间站装相行星发动机火焰,但如果该方案失败,那么人类连留下一个只能保持数百年的纪念碑的机会都不会有。
  “收到联合政府授权,准备实施阿基米德方案,所有行星发动机降低功率,将能源集中到激光发射器上,并接受Moss的统一管理!”Moss开始执行联合政府的一致决议,向全球所有行星发动机发出命令。
  于是那些留守在发动机基地的工程师、救援队员们又开始忙碌起来,韩子昂还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方案改了?培强,你还在么?”然而现在Moss已经将绝大部分计算能力用在了阿基米德计划上,他的通讯请求在Moss的任务序列里根本排不上号。
  基地的大屏幕上出现了阿基米德计划的方案示意图,这个想法其实不难理解,所有看过的人顿时都明白了,于是他们在基地工程师的协助下,开始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将能源都转移到激光发射器上,并打开激光发射器上方的天花板,留下足够的活动角度,让它可以在Moss的控制下发射激光,射向木星和地球之间脐带区域的引爆点。
  “幸好氢气的燃点只有574摄氏度,这虽然比船帆的燃点高,但激光的能量强度也比发射阳光大得多!我感觉这次的计划成功率并不低!”联合政府的总部里,科学家们将工作都交给了Moss,有些无法忍受安静气氛的科学家开始议论。
  “为什么要降低所有发动机的功率?就不能多保留一两束超长发动机火焰么?这样就算计划失败了,刘培强中校那边还可以马上实施最后的方案!要不然还得重新启动行星转向发动机!重新制造火焰!”当然也有科学家对这个方案抱有谨慎的怀疑。
  这并不是他不想看到人类摆脱这场劫难,而是出于一个科学家刻在骨子里的怀疑精神,毕竟这个方案没有经过严密的验证,只是大致的推测而已。
  “我们不能在计划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保存实力,这就和打仗一样,有时候想得太多反而容易失败!”率先说话的那名科学家耸耸肩道,“毕竟激光发射器是行星发动机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一两台行星发动机火焰,就得保留几倍激光发射器用于点燃聚变染料,要是少了这几台激光发射器,说不定到时候就差那么0.0001摄氏度呢!所以多准备一些总是没坏处的。”
  至于任务失败之后,那么多行星发动机,总会有一两座能够尽快恢复,这就足够刘培强去执行自己的计划了。
  “苏拉威西三号行星转向发动机准备完毕!”基地顶部的天花板已经打开,几台硕大的激光发射器对准了天空中木星和地球之间的脐带大气区域。
  “新加坡一号行星发动机准备完毕!”
  “苏门答腊二号行星发动机准备完毕!”
  “马六甲四号行星发动机准备完毕!”
  “埃及三号行星发动机准备完毕!”
  “直布罗陀一号行星发动机准备完毕!”
  这并不是太难的工作,很快,在公共频道响起了无数准备完毕的汇报声,而在大屏幕上,一个个代表准备完毕的红点也随之亮起,旁边代表数字的柱状图飞快地生长着。
  不光是行星发动机基地,其它一些军事基地、科研机构等有激光发射器的机构,也做好了类似的准备,将操作权交给了Moss。
  “目前,地球百分之六十七点五的大型激光发射器已经准备完毕!百分之七十二点三,百分之七十四点六……”Moss也在汇报着进度。
  这个数字很快接近百分之八十,然后增长速度变得慢了下来,始终没有突破百分之八十,毕竟还有一些激光发射器要维系行星发动机的基本运行,没办法挪用。
  Moss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它很快下达了发射的指令,一瞬间千万束光芒直指天空。
第2348章
能成功么?
  下一刻,地球上所有能看到木星的人们都下意识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千万束激光同时发射的亮度实在是太亮了,让他们无法挣开眼睛,不过幸好头盔自带亮度调节功能,很快他们就可以放下手,欣赏这一幕神奇的景象了。
  和眼前这幅画面比起来,我之前看得那些激光秀都弱爆了啊,沈隆由衷地赞叹,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五颜六色的激光同时射向天空,呈现出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壮丽景象。
  “真……漂亮呀!这就是春天应该有的色彩吧?”韩朵朵呆呆看着这一幕,她想起了自己最后一节课的课文,虽然眼前的景象和春天毫无关联,可那些丰富的色彩,还有蕴含在这些色彩中的希望却让韩朵朵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这次一定可以成功吧?”李一一、Tim、王磊、周倩、溜子、锤子等人也张大了嘴巴,贪婪地欣赏着这一幕。
  “就算失败,能在如此美妙的景象中迎来人生的终结,似乎也没什么可以遗憾的了?”不知道是谁在人群中说了一句,顿时引起了不少人的赞同。
  不过在流浪地球时代,拥有这种浪漫想法的人终究是少数,更多人关心地还是这些激光能不能点燃木星,如果不能,再壮观的画面也没用啊。
  “全球共有十三万七千八百三十五台大型激光发射器启动,其中百分之五点七准确照射到了引爆点区域!”Moss开始汇报工作进度,“引爆区域温度略有上升,但距离氢气的燃点尚有很大差距。”
  “准确照射的激光还是太少了,而且还有散射和大气对激光能量的削弱作用!”首席科学家喃喃自语。
  “百分之六点八,百分之七点二,百分之七点九……”Moss依旧在调整着,想要控制这么多激光发射器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它正在飞快地调集着计算资源,为此,它尽可能放弃一切并非紧要的功能,比如通讯。
  所以在领航员号空间站的刘培强一下失去了和联合政府的联系,他茫然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地球发射了无数的激光,但脐带区域的混合气体依旧没有被点燃,那么我该怎么办?继续驾驶领航员号前进么?
  可是现在行星发动机的火焰已经熄灭,我要怎样才能引爆领航员号?刘培强拼命呼叫者联合政府,“联合政府,这里是领航员号,这里是领航员号,收到请回答,收到请回答!”然而并没有任何回音。
  “十一点二度,十三点四七度,十四点一度……”联合政府的总部内,科学家和官员们则死死盯着大屏幕上的数字,这是激光集中照射区域的温度,一旦这个温度达到氢气的燃点,就能引发爆炸。
  就算是核聚变发动机所使用的高能激光,收敛性极好,但是在这么遥远的距离也出现了散射,要不然只需要一束激光就足以点燃木星,要知道这些激光平时的任务可是把石头等重元素加热到上亿度的高温啊。
  可距离让这些激光束的能量大为衰减,原本毫米级别的激光束,到达目标区域的时候,光斑面积就扩大到以平方公里为单位计算,好在地球上拥有充足的激光发射器,可以将多束激光的光斑叠加在一起,就像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用铜镜反光照射罗马大军的船帆一样,将脐带区域的混合气体点燃。
  那么现在的关键就在于Moss能不能在短时间内让这些激光的光斑都集中到目标区域,在数万公里的遥远距离上,一纳米的角度偏差,光斑落点就可能偏出几公里去!所以这需要高精度的计算和极其精细的操作,不管哪个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能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3/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