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8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6/994

  “叔,这事儿我也听说了!不过我不想去,我就算是想当厂长,那也是咱们陈家村自家工厂的厂长!我今天就去杭州,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行!”骆玉珠当场表态,一点儿都没有犹豫。
  沈隆让邱英杰做得那些事情可没外人知道,不过对骆玉珠来说,只要能和沈隆在一起,什么她都愿意放弃。
  “还是和以前一样,你跟鸡毛一起出去吧!我去给你们两个拿钱去,到时候你们看上什么了就买!结婚肯定要穿得好看些!”说着陈金水就起身,从箱子最下面把沈隆这些年给他的钱全都取了出来。
  之前沈隆每次给钱陈金水都直接藏了起来,还从来没数过呢,现在一次全拿出来,可是把他吓了一大跳,怎么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这些钱加起来怕是都有一万块了吧?鸡毛竟然都成万元户了?现在的一万块可比后世的一千万还要让人震撼。
  尽管如此,陈金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不光是把这些钱全都给了沈隆,还把自己的积蓄也拿出了不少,全部交给沈隆,让他拿去操办婚事。
  “叔,办婚礼根本花不了这么多钱,要不我们拿一半儿,剩下的给巧姑留着吧?巧姑年纪也不小了!”沈隆和骆玉珠连忙推脱,但陈金水依旧坚持。
  最后实在是推脱不了,沈隆和骆玉珠只好收下,“那干脆这样好了,这些钱我们就都拿去进原料,买机器,到时候赚了钱,再给巧姑结婚用!”
  俩人一起乘坐火车到了杭州,现在的原料物资的确紧张,不过那都是对没门路的人来说的,只要能找到门路,有的是倒卖批条的人,沈隆没费多大功夫,就找到了这么一位,从他手里提到了大量塑料。
  当沈隆和骆玉珠拿着条子去仓库提货的时候,看仓库的人看他俩就像是看傻子一样,干嘛费这么大力气提货啊?你把批条转手卖了就能赚一大笔,这钱来得可是又快又轻松,他甚至提出主动给沈隆介绍客户,到时候只要稍微给他一点好处就行。
  不过沈隆对赚这种钱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就算倒出去那也没把原料加工成扣子卖出去赚得多啊!
  忙完正事儿,他才带着骆玉珠逛了逛杭州,俩人各自买了一套新衣服,当然也没忘记给陈金水和巧姑带礼物。
  然后就带着这些东西回了陈家村,陈家村的电光扣子工厂总算是可以重新开工了,工厂复工,大家都有钱赚,而且沈隆和骆玉珠的婚事也定了,村里可谓是双喜临门,里里外外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到了婚礼当天,村里男女老少都聚在一起,村里的厨艺好手们都忙活起来,酱香大排、干菜肉、东河肉饼这些本地美食可劲地上,邻村来参加婚礼的亲戚都吓坏了,你们陈家村这是不打算过了么?
  邱英杰看了倒是觉得高兴,“婚礼办得热闹,这说明陈家村现在有钱了!也说明办小商品市场的路子是对的,过段时间我还要去武汉的小商品市场考察学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等回来之后把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越搞越好!”
  武汉的小商品市场同样有名,地处九省通衢之地,便利的交通为武汉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汉正街当年被称为天下第一街,光靠给批发商入挑货就能赚不少钱,以至于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职业“扁担”,这个职业和重庆帮帮军一样有名。
  不过就算拥有这么便利的条件,武汉还是没能撼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地位,这或许是武汉是大城市,有太多选择,而义乌就只能抓住这个机会,把小商品做到极致。
  “英杰,这回真要谢谢你,来,我敬你一杯!”这个的确得感谢,要不然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和骆玉珠结婚呢,邱英杰哈哈一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一切尽在不言中。
  欢宴过后,沈隆进入洞房,他把骆玉珠抱在怀里,开始考虑一个问题,现在既然已经结婚了,我是不是就不用伪装了?
第2383章
小商品加工
  “去了武汉感觉怎么样?那里的小商品市场和我们这儿的有什么区别?你觉得那个前景更好?”邱英杰从武汉回来之后,沈隆和他第一次见面就抛出了一大堆问题。
  “你这是考我啊?”邱英杰笑了,然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汉正街的小商品市场规模更大,人流量更多,毕竟武汉是中部交通枢纽,这方面的优势可不是我们义乌可比的,从目前来看,我还找不到义乌能追上武汉的机会。”
  “我不相信你没去过武汉,你早就想好了要走小商品这条路,而且在见过汉正街的热闹景象后还坚定地走这条路,这说明你觉得义乌有胜过武汉的地方,起码在小商品领域是这样!我想听听你的见解?我的话,目前能想到的不多,政策支持应该是一方面,义乌是个小城市,俗话说船小好调头,谢书记带头就能把小商品市场放开,而武汉是大城市,需要处理的事物极其繁杂,而且阻碍也多,武汉的一把手恐怕不会像谢书记这样重视小商品市场。”
  “是啊,武汉的大企业太多了,武钢、东风汽车、武重、武船、武煤……这里面随便拉出一家厂子来,就顶得上义乌多少年的财政收入,汉正街这点小买卖实在是排不上号!”沈隆看着邱英杰,等他继续说下去。
  “第二点在人,我们义乌人自古以来就挑着货担走四方,熟悉许多区域群众的消费习惯,而且不会坐在这等着客户上门,而是会主动出击寻找客户;在这两点上,汉正街就比不上我们义乌了,他们那里的摊贩大多都觉得有武汉的交通优势在,坐在店里等着就行了!短期内或许还行,可时间一长,他们的市场份额一定会被我们蚕食。”邱英杰这几年和沈隆不断通信,比起电视剧里可成熟多了。
  “消费者才是最主要的。”沈隆点点头,赞同了他这一说法,然后补充道,“其实还有几个问题,我去汉正街的时候,发现汉正街的铺位一次比一次贵,现在商家赚得多还不觉得,就算再涨也有人抢着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商品是利润很薄的行业,如果房租在成本中占比过高,甚至出现房东比租户赚得还多的时候,这个市场的发展潜力就很有限了!”
  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后世的人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辛辛苦苦一整年,最后一算账,竟然成了给房东打工,这样的生意又有多少人愿意做下去呢?
  “所以,在这一块,你们一定要把持住,对铺位的管理收费一定要规范,坚决不能出现这种情况!”义乌对小商品市场的调控是很有力的,小商品市场的产权却、始终牢牢掌握在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手中。
  日后,义乌小商品市场最佳摊位每5年使用权的实际含金量可高达100万元,而义乌市政府却有能力把价格定在5万元,有效控制了盲目的高价炒作,从而不使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活水被挡在过高的门槛之外。
  这种行为短期看来似乎影响了政府收入,但从长远来看却给商户留下了足够的利润空间,让他们能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发展商业上,要是算上税收的收益,绝对比涨租金划算多了。
  “这一点我记住了!不光租金要合理,而且在租户租赁商铺的过程中也要做到公平公正,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邱英杰拿出笔记本把沈隆说的话记下,他当然知道一个兴旺的批发市场,铺面能带来多少利益,肯定有人会盯上这一点,他决不允许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
  “另外,汉正街的小商品大多都是从外面进货,并不是自己生产的!这同样是个问题,一个市场如果不能掌控货源,那发展前景就相当有限了!我们义乌现在也是这样,但已经有些商户开始琢磨自己进行一些小商品的加工了,这种行为一定要鼓励。”
  “政策要放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给他们提供一些贷款,帮助他们尽快成长。”私企尤其是小企业难贷款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这肯定会制约他们的发展。
  “政策好说,可贷款确实难办啊?我回头和谢书记说说吧,不过就算能批下来,也不会太多,你这边有需要?”邱英杰也知道这件事很难办。
  “我这边暂时倒是不缺资金。”这也是江浙一带民间拆解比较普遍的原因,公家借不到钱可不就只能找私人了么?
  “我差点忘了,你可是义乌第一批买机器做小商品的人啊!你如果有需要,也别避讳,不过我也肯定不会给他特别优待!该怎么办都得按照规矩来!”邱英杰越来越佩服沈隆了,他每一步都能走在别人前面。
  “只要政策跟得上,自己生产小商品的厂家越来越多,义乌超过汉正街是迟早的事情!”还有一点沈隆没说,那就是义乌的交通条件现在看起来比武汉差,将来却是未必,毕竟义乌距离宁波港可不算远,海运的优势可不是陆运能比的。
  都在国内竞争的时候还不觉得,等将来开放程度越来越深,义乌就可以利用海运的优势将小商品卖向全世界。
  “对了,我这回还有点事想找你帮忙来着。”聊完了汉正街,沈隆说起了正事儿,“我最近了解到国营棉纺厂有一批废弃的棉纱头,我想买下来做拖把,可棉纺厂说他们是国营企业,没有和私人做生意的道理,那怕是废品都不肯卖,这个恐怕得你出面啊!”
  “哎,你们每天起早摸黑去寻找客户,他们倒好,客户都找上门了还不理,这事儿你放心,我和谢书记说一声就行!”邱英杰满口答应。
  “那行,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家了!”沈隆起身准备走人。
  “哎呀,你现在有了媳妇儿,回家可是越来越积极了啊!”邱英杰开起了玩笑。
第2384章
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别急别急,我这儿还有点事情想找你帮忙呢!”邱英杰又把他拉住,“前段时间国营食品厂要我们关停佛堂、义亭镇农民办的火腿厂,理由是金华火腿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由国营食品公司独家经营的,农民无权参与。”
  金华火腿是金华市的特产,和云南的宣威火腿齐名,而义乌是金华的下属县,这里也有制造火腿的传统,有几个镇子生产火腿已经很多年了。
  “谢书记很生气,说金华火腿是金华人民创造的,不是食品公司创造的;农民发明了火腿,哪有没有加工火腿权利的道理?至于质量,谁达到标准要求,谁就能卖!我很赞成谢书记的说法,支持佛堂和义亭镇的农民制造火腿销售。”
  “但是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义亭养殖场专门饲养最适合制作金华火腿的两头乌,火腿销路很好,养殖场规模扩大了不少,养猪的数量增加了,可饲料却跟不上,外面的饲料不仅贵,而且还是紧俏货,拿着钱都买不到,我想着你走的地方多,门路广,肯定有办法。”
  两头乌就是金华猪的俗称,原产东阳的画水、湖溪,义乌的义亭,金华的孝顺、澧浦、曹宅等地;其尾巴较长,比较直,头部和尾部的毛发一般是黑色,体部为白色。因其头颈部和臀尾部毛为黑色,其余各处为白色,故称之为“两头乌”。
  做回锅肉最好使用成华猪,做宣威火腿要选用起源于乌蒙山区和金沙江畔的乌金猪,而做金华火腿自然要用金华两头乌,这种猪体型大小适中,皮薄脚细,肉质细嫩,颜色鲜红,肥瘦适度,非常适合制作优质火腿。
  但好猪难养,要想养好两头乌,可不能用乱七八糟的东西喂,最好是用大麦当饲料,当地有“养猪不问黑白,只要乌豆大麦”的说法。
  “英杰,你是好心,但我还是得提醒你,不能这么干!我和你是朋友,你找我进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利益交换!尤其是在我刚问你要了棉纺厂棉纱头的情况下,别人肯定会议论;所以这件事最好是我去找养殖场说,你不要参与到具体的谈判当中。”沈隆记得,邱英杰因为这件事吃了排头,所以提醒道。
  “我这可都是为了义亭镇的百姓啊!我可没拿一分钱的好处!”邱英杰生气极了。
  “我知道你的为人,谢书记也知道,但其它人不知道,要知道你之前帮着谢书记促成小商品市场的建成已经得罪了一批人了,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谨慎才是。”万万马虎不得,沈隆再清楚不过了。
  “而且就算你不会这么做,但你能保证别人看到你帮朋友穿针引线做生意,不会产生其他想法?他们要是也这么做,可就不会像你这样不拿好处了!义乌周边种植大麦的农民很多,买到足够的大麦不是问题,这件事我肯定能解决,但你不适合参与太深。”沈隆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天我就去养殖场问问,不提你的名字,在大麦回来之前,你最好也别去义亭。”
  “我就是想帮他们解决困难,怎么还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呢?”邱英杰皱着眉头,一脸的不甘心。
  “越是想做事,就越是不能只做事,既然你要做,就应该熟悉这些,不能光靠书生意气,这样你才能做更多的事!”我当年,可不仅仅是做事啊。
  沈隆第二天就跑到义亭去和养殖场商量,然后去到隔壁的富阳县,富阳的大麦本来是统购统销的,今年收成好,产量高,农民正发愁怎么处理呢,价钱是出乎意料的低,沈隆没花多大力气就收够了义亭养殖场所需要的大麦,反倒是找运输车辆废了不少功夫。
  如今有句话叫做马达一响黄金万两,商业慢慢开始流动起来,对运输能力的需求一涨再涨,货车司机可是很吃香的工作,要是有钱买辆货车,一年回本两年再赚一辆车绝对不是神话;当然,利润和风险总是挂钩的,他们在长途贩运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危险,现在几乎所有司机跑运输都带着武器以防万一。
  好在从富阳到义亭距离近,只有一百来公里,一天就能运到,这种短途快钱对货车司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沈隆给够了钱,早上出发,下午就把大麦运到了义亭养殖场,解决了这个难题,自己也赚了一笔。
  但就算邱英杰没有参与,他还是受到了领导的批评,“……别忘了自己的身份!你还是北京回来的专家呢,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我觉得没有什么错,既解决了乡里养殖场的饲料问题,又让老百姓致富,这种买卖怎么做不得?”邱英杰辩解着。
  “胡闹!……同志哥!”领导拍桌子的声音震天响,把走廊里偷听的人也吓得一哆嗦。
  “为什么商品流通就一定是……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地利用市场的调配力量呢?”
  “出去,你给我出去!滚!”
  “我要等谢书记回来!”邱英杰气冲冲地拉门出来,门重重地关上,邱英杰扫视着众人,扶了扶眼镜大步走去。
  “怎么这么没原则!这不是给谢书记找麻烦吗?”
  “一定是拿了回扣!”身后一阵议论声。
  邱英杰从大院里出来,站在路边只觉得一阵心累,自己只是想为老百姓做些事情,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他想了想,转身去了湖清门小商品市场,刚好沈隆也准备收工了,于是他俩就找了一家小饭馆,叫了几个小菜一瓶酒边喝边聊。
  “我觉得你表现地太软弱了,应该接这个机会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知道你的厉害,这样以后才好做事。”沈隆说道。
第2385章
邱英杰发狠
  哎,这些领导也是不开眼,如今毕业的大学生愿意回到家乡的,那在省里都挂了名,将来只要不出事儿,用不了多久就能当你的领导,所谓的直升机干部、火箭干部说得就是这一批人,到那时候他再想起今天的事情,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英杰,在这件事里,你犯了几个错误!首先,你是大学生,你的理论功底肯定比他强,他说你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角,你就应该引经据典把他的说法驳斥回去,不管是引用中央的文件也好,经典著作也罢,都能找出大段的论据摘了他扣在你脑袋上的帽子,而不是和他聊商品流通、市场,就算聊这些最好也是引用文件、经典。”
  “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没读过多少书的本土干部,你觉得你打嘴仗打不赢么?他敢驳斥你的说法,难道还敢驳斥中央文件和经典著作不成?你和他吵架,这是以彼之短供彼之长啊,论起撒泼吵架的功夫,你和人家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我当时太生气了,倒是没想到这些。”邱英杰听沈隆这么一说后悔不已,真要按照沈隆的说法去做,他那会输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6/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