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8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0/994

  沈隆却是坚信不疑,他指着机器说道,“现在我已经把日本人的机器搞明白了,既然能搞明白日本人的,那就肯定能搞懂美国人的、德国人的!”
  “这还远不是日本最先进的机器,那些先进的机器他们根本不可能拿出来卖,欧美国家的产品比日本的更先进,要想做到这些可不容易,这不光是你的问题!”杨雪摇头道,除了技术原因之外,还有政策方面的原因,现如今对于发财致富,依旧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连杨雪这么有钱的人都在担心。
  “现在能弄明白,将来肯定也能弄明白,这点不用担心,只要肯投钱,只要能找到合适的人,咱们总能赶上来!”沈隆显得信心满满,技术完全不是问题,至于政策同样如此,国家也乐于看到老百姓通过合法的手段致富。
  其后或许有一些小的波折,但大方向是不会变的,沈隆想到了一位特殊的领导干部,这位干部在特区工作,当初特区股市刚开业的时候,压根就没人愿意买股票,觉得这是把钱丢出去打水漂,当地政府只能采取摊派的手段,搞得许多公职人员怨声载道。
  可有一位领导干部却不一样,他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非常信任党和政府,于是不光掏空了自己的积蓄,还想办法说服他的亲戚朋友来买股票,然而这些人也不相信股票能赚钱,所以只愿意借钱给他。
  他是广东本地人,有不少去了香江的亲戚,这些人积蓄不少,所以他一口气借到了两百多万,全都买了股票,其后这两百多万膨胀到上亿,他也成了建国之后第一位合法收入过亿的党员,拿到这么多钱之后,他颇为不安,想全捐出去。
  却被有关部门劝住了,既然是合法收入,那就是你应得的,之后一直到他退休担任扶贫基金会名誉会长的时候才捐了个过瘾。
  既然连领导干部都这样,那我开工厂赚钱又怎么了?只要不搞违法乱纪的事情,还用担心什么?杨雪被他这幅样子感染了,莫名地开始相信他真能做到这些。
  山下走后,袜子厂开始大规模生产新式袜子,并迅速攻占了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每天来小商品市场排队批发袜子的商户络绎不绝,很快沈隆的浪莎袜子就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最热销的产品,这里每卖出去十双袜子,就有八双是他家的。
  沈隆借机扩大了生产规模,直接把产量翻了一番,就算这样要是供不应求,天南海北想要找他批发袜子的络绎不绝,他的袜子厂成了义乌的热门企业。
  邱英杰也不停地带人过来参观,“各位,咱们义乌的浪莎牌袜子是紧俏货,质量好、工艺水平高,花色优美,北京、上海都抢得厉害……”
  参观结束之后,邱英杰到了沈隆的办公室里,手里还拉着个小姑娘,这姑娘脸庞光洁白皙,深邃的眼眸明净清澈,灿若繁星,微微一笑那聪慧的灵韵都溢了出来,沈隆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英杰,这就是你家闺女儿吧?都这么大了?”
  “和你家那小子差不多大!一天到晚调皮地很!”邱英杰把邱岩哄睡着,然后说起了她的事儿,“孩子的妈妈本来要拉我一起出国留学的,我没答应,半年前她自己先去美国了,我现在无论去哪,都得带上女儿。”
  邱英杰虽然结了婚,可和妻子是长期两地分居的情况,现在老婆又去了国外,将来的事情就更不好说了,沈隆想想说道,“你一天工作忙,怕是没什么时间照顾孩子,要不这样吧,你把孩子送到我这儿,我让玉珠帮忙带着,反正这俩孩子差不多大,一个也是带,两个也是带,省得你天天操心。”
  这可是咱儿媳妇啊,必须得照顾好了!邱英杰刚开始还不答应,不过终究没能拗得过沈隆,晚上和沈隆一起回了家,骆玉珠一见到这孩子就喜欢,邱岩也挺喜欢她和沈隆的儿子的,于是就留了下来……
  沈隆的袜子厂发展是如此地迅猛,很快就已经能威胁到杨雪家的天赐袜业了,不过这次杨雪就不能用电视剧里的办法来威胁沈隆了,原料方面他早就有了稳定的供应,至于版权方面,在这个野蛮的商业时代,这玩意儿压根没用。
  义乌早就把沈隆的袜子厂当成了宝,杨天赐想用其它手段来打击沈隆,邱英杰他们都不答应,我们义乌好不容易才有个明星企业,怎么能让你们把它打垮?
  让沈隆入赘杨家就更不用说了,人家现在孩子都这么大了,杨雪刚来义乌的时候就见过,所以尽管她很欣赏沈隆,却从没有动这方面的心思。
  所以杨雪就只能试图用自家的雄厚资本来说服沈隆和他们进行合作了,“江河,我父亲听说你的事之后很是欣赏,想要在浪莎袜业入股,只要你肯答应,我们家马上就可以给浪莎袜业注资,让你们能尽快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更先进的机器,另外,我们的销售渠道也可以让你的产品迅速铺遍全国。”
  “杨小姐,作为个人来说,我很欣赏你这种能脚踏实地的性格,不像其他富二代那么飘,不过关于浪莎袜业的未来,我已经有了完整的规划,暂时不需要引入其他资金。”沈隆微笑着拒绝了杨雪的提议,“当然,在其他领域,我们还是有很多合作机会的!”
  “江河,你不要这么固执,你的企业现在已经到了瓶颈,想要继续发展就一定要有雄厚的资金,就算你和邱英杰关系好,他也没权利给你这么多贷款!”杨雪继续劝道。
  “资金问题很快就会解决,我最近打算做一笔大生意,只要能做成,资金问题就能解决!”沈隆说道。
第2395章
小商品换飞机
  “什么大生意能解决这么大的资金缺口?江河,你现在需要的资金可是千万级别的!除了我们天赐袜业,我不相信还有其他人能提供!”杨雪追问道。
  “计划暂时保密,不过你们可以先做一些准备,你们集团的产品目录我都弄清楚了,如果你们想参与这项计划的话,最好是先把这些商品生产出来。”沈隆拿出一份清单递给杨雪。
  杨雪接过来一看,不仅皱起了眉头,“厚袜子、厚手套、厚衣服,江河,你要的都是北边急缺的产品,你该不是打算当倒爷吧?这一行利润高,可风险也大,而且各项渠道都被东北那边的人把持着,你想要插手可不容易!”
  “我这个倒爷和他们可不一样,我只打算做一笔生意,然后一笔就赚到他们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具体办法不方便透露,不过只要你信得过我,就赶紧回去生产这些东西,保准你吃不了亏!”沈隆露出神秘的微笑。
  杨雪犹豫了一阵儿,还是答应下来,“好吧,自打认识你之后,就没见过你出过错,这回我先信你,反正到时候批发给那些东北倒爷也能卖得出去!不过要是你没让我赚到足够的利润,你就得答应我们杨家入股你的浪莎袜业!”
  “一言为定!”沈隆伸出了右手和杨雪紧紧握在一起,就此达成了约定。
  送走了杨雪之后,沈隆一转身就去了邱英杰的办公室,“英杰,我最近听到一个消息,老毛子那边打算出售一批图-154飞机,却一直找不到买主,国内的四川航空又满世界找飞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要是能把这单生意接过来,我的袜子厂扩建就不愁资金了!”
  没错,沈隆打算截胡牟其中了!和许多传奇故事一样,牟其中百货商品换飞机的故事也只是说了表面而已,细节却无人知晓。
  根据网上能查到的消息,这笔生意的过程是这样的,牟其中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认识了个河南人,从他口中得知,“老毛子想卖飞机,但是找不到买家。”
  然后他又打听到川航缺飞机,于是牟其中先去俄罗斯吧啦吧啦地说,“你们有飞机啊,我可以帮你销掉。”又跑回去川航很有底气地说道,“你们缺飞机,我可以给你搞到……”
  同时,国内的国营企业有一堆的罐头、皮衣、暖瓶积压滞销,严重卖不掉,很让人头痛,于是牟其中就赊购了这批商品,从老毛子那儿换到了飞机,四架飞机换了五百车皮的消费品,牟其中从中赚了一个亿。
  这故事乍听起来很刺激,但细细想来就有点不对劲了,人家国营企业凭啥赊销这么多东西给你?这可是五百车皮的货啊,牟其中能有多大脸?其二,此时的运力也非常紧张,想调用五百车皮,一般的官员说话都不顶用。
  另外,难道川航就不知道老毛子要卖飞机么?他们为啥不直接去找老毛子谈?而要从牟其中手里买?这就和李晓华的故事一样,大家都知道他在日本卖生发水发了财,却不知道他是靠了栗原小卷的关系,要不然一个中国人怎么可能在日本混得那么开?
  牟其中能达成这笔交易,身后站着许多有背景的人,沈隆既然想截胡这笔生意,肯定也得寻求其它人的帮助,这可不是直接把货运过去就完事儿了的!所以他找到了邱英杰,邱英杰这些年在自己的帮助下发展地不错,成了江浙一带耀眼的新星,许多老人都对他印象不错,只要能说服邱英杰,就能让他去说服这些老人。
  “……我琢磨着,老毛子那边不是缺各种消费品么?刚好我们义乌就产这个啊!咱们凑够几百车皮的货发到老毛子那儿,再把飞机换回来!这样,不光可以赚一笔,还能把咱们义乌小商品的名号在全世界打响!”沈隆给邱英杰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牟其中这笔交易说厉害那也是真厉害,倒腾一回就赚了近亿的资金,在这个年代的中国,一笔生意赚上亿,那绝对是一项奇迹;可再深究起来,其实并没有多大影响,中国现在是缺钱,但缺的是外汇,人民币是不怎么缺的,一亿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可在国家面前就不值一提了,别的不说,光义乌这块儿,小商品市场年销售额早就过亿了。
  其实这是一个打入俄罗斯市场的好机会,然而牟其中只是一个投机者,并非真正的商人,他并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捞了一笔就走人,这家伙做事就是这样,喜欢挖坑不喜欢填坑,其实认真研究下,他所制定的那些计划里,吹牛的占了大多数,可有些是真有价值的,如果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长期发展,将来的成就未必就差了,然而他并不是能安下心来做事的人,所以这些机会都错过了。
  而沈隆截胡他的方案,并不是捞一笔就走人,而是计划利用这次机会在俄罗斯建立起义乌小商品城来,然后不断从国内发货运往俄罗斯,形成一个稳定的出口渠道,这条渠道能给中国带来的利益可远不止那一亿利润。
  “这件事我得了解下。”这么大的动作,邱英杰可不敢仓促做出决定,所以尽管他很信任沈隆,还是决定先去汇报,别的不说,光出口权这块儿就是问题,如今可不是谁都有资格和外国人做生意的。
  义乌现在已经有不少外国购买者,但规模尚小,去年一年总出口额也只有三百多万美金而已,现在沈隆一开口就是五百车皮的货,邱英杰可做不了主。
  邱英杰马上忙活起来,通过自己这些年建立起来的渠道,还有自己读大学时候的同学,来询问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一个星期之后,邱英杰重新找到沈隆,表情有些沮丧,“鸡毛,这件事不好办啊,我听说已经有人和你想到一块儿去了,而且已经说服了不少人。”
第2396章
截胡
  邱英杰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那位自然就是牟其中了,牟其中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力,他能通过一些特殊渠道了解到老毛子要出售飞机的事情也很正常,反正沈隆绝不相信他随便听了一个路人的话就去谋划这件事,肯定得有权威性的渠道,他才会相信。
  早在1984年,牟其中成立中德实业开发总公司的时候,就迅速搞定了工商税务注册手续,领取了营业执照,公司正式开始营运后,牟其中通过不懈努力,从市农行贷款250万元作为创业资金。
  能在那个时候就从银行借到二百五十万巨款,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那一年,沈隆想从义乌的银行贷二十五万都不可能,就算有邱英杰帮忙都不行,那时候国家银行那会贷这么大一笔钱给集体企业?就更别说私人企业了!
  由此可以看出,早在这时候牟其中就已经有了深厚的背景,他的发家绝对不是单凭莽;这么多年过去了,由于他莽出了一条金光大道,所以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确有资格也有渠道打通这条商路。
  牟其中的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呢?用一个传言就可以说明,现如今已经有一些隐隐约约的江湖传说,说他有可能入职政务院担任副总;这种传言在如今看来十分夸张,他有什么资格担任副总?明显不现实么!
  可你要结合历史时代来看待这个问题,早些年农业学大寨的时候,陈永贵一介农民都当了副总,他当时的地位也不一定比牟其中高吧?他能当副总,牟其中为啥不行?当初搞农业找个农民当副总,现如今改革开放了,要搞活经济,找个商人当副总也挺正常吧?现在荣老爷子都当副议长了,过两年他还会当副董来着。
  不过沈隆却没有因此而退缩,听完邱英杰的讲述之后他问道,“听你这么说,他也就是捞一笔就算了,动用这么多资源只为赚点快钱,这可不划算啊?市里和省里什么看法?”前几年义乌已经撤县改市了,邱英杰也因此升了一级。
  “市里当然更支持你的方案了!毕竟这件事要是成了,咱们义乌的出口额就能涨一大截!这可是外汇啊!省里面也有些动心,他们能搞定川航,但没看到具体的方案暂时不方便表态。”现如今外贸出口对国内的吸引力可谓巨大,沈隆也是冲着这一点才决定站出来和牟其中抢生意的。
  只要自己能建立起稳定的外贸渠道,牟其中背后的那些人就不足为惧,毕竟他只是个嘴炮而已,论起办实事的能力和自己差远了,而在中国,无论什么时候办实事的人都会被人高看一眼,这一时期固然有种种毛病,但能办实事、能办大事的人依旧值得珍视,要不然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是怎么来的?难道都是靠牟其中这种嘴炮么?
  牟其中虽然人脉广,可他想和浙江一省的力量相抗衡,那纯属做梦,所以沈隆当即表态,“具体的方案已经有了,不过口说无凭,不如这样吧,我先去趟北边,和那边的人接洽接洽,先拿几份意向合同回来,有了真凭实据,市里面和省里面才好给我更多支持不是?”
  “北边最近可不太平啊,你路上小心点,有什么需要我这边帮忙的没有?”邱英杰马上问道,他也想把这件事做成了。
  “当然,我需要能去老毛子那儿做生意的手续,另外,邀请老毛子的人来国内考察的时候,你得帮我把场面撑起来,能不能在钓鱼台帮我订一栋楼?老毛子好场面,在这种地方招待他们才能镇得住人,让他们相信我的实力。”牟其中就是在钓鱼台接待了老毛子的代表,才把对方给唬住了,这么好的办法沈隆自然要借用,现如今估计老牟子还没有去北边呢,自己完全可以赶在他前面把老毛子搞定。
  “鸡毛,你可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我想办法吧,我在京城那边还有一些同学,他们要是不行的话,我就去找省里。”这地方只要不是有外事接待任务,普通人愿意花钱也能住,可现在光有钱可不行,不过省里面要是愿意出面,那还是没问题的。
  “那就没问题了,我先去准备一些物资,然后弄两截车皮运到莫斯科去,先给他们一些样品看看,显示显示咱们的诚意!”商量完毕,沈隆起身离开。
  过了几天,他就带着两火车皮的小商品踏上了前往北边的旅程,一路北上从东北出关,沿着欧亚大铁路向西,最终抵达莫斯科。
  到了之后,还没等沈隆出去找人呢,一些闻到风声的人就赶了过来,现如今衣服、袜子、香皂、食品这些可是莫斯科的热门货,两车皮的货就已经足以让一些有能量的人动心了,他们纷纷过来询问沈隆想要些什么。
  美元他们是木有的,卢布现在压根就不值钱,不过他们依旧有不少好东西可以换,从军火、机械到油田,只要是沈隆能看得上的,他们都愿意拿来换小商品。
  “不不不,我可是守法公民,军火对我来说没用;我暂时不做石油生意,油田也不需要;机械的话,后期或许可以商量,但现在我的目标并不是这些。”几瓶二锅头喝下去,沈隆和这些有能量的人都成了好朋友。
  “那么,陈先生,您到底想要什么?”这群老毛子问道。
  “我听说你们最近打算出手几架图-154,我想要这个;另外,我打算在莫斯科拿一块地,建一个小商品市场,最好距离火车站近一些,这样方便卸货。”沈隆可不是只打算捞一笔就算了的,他还计划在莫斯科建一座义乌小商品城。
  “哈哈哈哈,陈先生,如果是这样的话,您这点东西可远远不够啊!”这群人笑了起来,他们原来只想赚一小笔,没想到竟然是大生意。
  “当然,这次我带来的只是样品而已,如果协议达成的话,我这边还有上千车皮的货运过来呢!”沈隆笑道。
第2397章
鸡毛换糖国际版
  “这两车皮的货就当是定金,你们帮我接洽茹科夫斯基工厂,另外帮我在莫斯科先占一块土地,然后我带你们去中国,看看我准备的物资,等你们确定这笔交易可行之后,就可以把飞机运到中国了!”沈隆说道,两车皮的货买飞机、买地皮差得远了,但当成意向性的诚意金却没有问题。
  “成交!我们马上去找人!”现在莫斯科形势动荡,他们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权力日后还有效,所以比沈隆更迫切地希望这笔交易能够达成。
  于是第二天沈隆就被带去茹科夫斯基工厂,图-154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三发中远程客机,而生产基地则放在了这里,原本这四架飞机是准备供老毛子自己用的,可这些年来老毛子的经济不断下滑,航空业也大受影响,他们现在已经用不上了。
  沈隆过去仔细检查一番,这些飞机才刚制造出来不久,保养得还不错,只要带回中国就能直接使用,对此他表示很满意,“等回去之后,我就会让专业人员过来验收,现在我们可以谈论价格了!你们想要多少货?”
  “我们需要大量的手套、帽子、袜子……当然,还要大量的食品!要是有酒就更好了。”现在的莫斯科,食品是最紧缺的,然后就是各种日用小商品,一直到沈隆穿越过来的那个年代,老毛子都没能解决轻工业的短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0/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