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9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2/994

  “泰西有一位天文学家名曰开普勒,他在一百多年前观察天空多年,总结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其一曰椭圆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其二约面积定律,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其三越调和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恒星时间的平方与它们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比例。”
  “并著有《宇宙的奥秘》、《天文学的光学需知》、《蛇夫座脚部的新星》、《新天文学》、《折光学》、《世界的和谐》、《哥白尼天文学概要》、《鲁道夫星表》等书,你若是有兴趣,我明日倒是可以给你送来!”沈隆说道,天文学的资料他这有很多,但更后世那些对这姑娘来说就太深了,把开普勒的著作拿过来倒是刚好合适。
  “多谢这位道长,小女子别无长物,这些还请道长收下,就当是我借书的费用了,小女子定会保存好这些书籍,不敢有丝毫损坏。”那姑娘连忙取出自己的首饰盒,双手递给沈隆。
  “却是不必,难得遇到如此好学之人,借几本书又算得了什么呢,明日此时,你在这里等着便是。”说罢沈隆几个腾跃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那女子默默地看着他消失的方向,许久之后才嘀咕着,“这位莫不是《唐传奇》里剑侠一般的异人?他为何懂得这么多天文学识?”
  沈隆原本第二天就继续北上,不过遇到了这么一位有趣的姑娘,于是就在江宁停了下来,早上醒来之后,到附近打探一番,弄清楚了这女子的身份。
  原来这姑娘叫做王贞仪,乃是学者王锡琛之女,宣化太守王者辅孙女,昔日曾随父宦历楚粤,出塞省视,从蒙古人学骑射,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通医理,更兼文采。
  这样的姑娘若是放到后世,甚至是唐宋时期,必然是追捧的对象,然则在这个时候,人们却将她视之为异类,堂堂官宦人家的女儿,都十八九岁了,连个上门求亲的人都没有。
  不过人家也不在乎,整日里要么在祖父的书房里看书,要么在院子里观察星空,练习算筹,倒也自得其乐。
  咦,这位在后世倒是大大有名,2000年2月8号,北京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就用了我国一位古人的名字为它命名——Wang
zhenyi(王贞仪),曾入选最权威的科学学术期刊《自然》,被写入“50位改变世界的杰出女科学家”故事中,在金星上还有一个陨石坑以她命名。
  只不过这位应该十年后才会出生才对,为什么提前了?大概是这个世界不够严谨的缘故吧?这样倒是好了,原本以为《还珠格格》世界的姑娘都是神经病,一个都不想招惹来着,没想到还会遇到这样的奇女子。
  嗯,这妹子我要了,她比什么紫薇、晴儿、香香可是要好多了啊!
第2595章
纸鹤传书
  又到了晚上,王贞仪还是像往常一样拿着望远镜在阁楼上的窗口看月亮,只是今天在看一会儿便把望远镜放平,四处打量一番,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你是在找我么?”沈隆看到这一幕不禁笑了,然后又坐在了老地方,伸手将厚厚一摞书递过去,这还是他昨天晚上用打印机打出来的。
  “给,这是答应你的书,除了开普勒的著作之外,还有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开普勒的书。”天文学的基础是数学,数学水平要是跟不上,那也看不懂开普勒的书,所以沈隆这次带了厚厚一大摞书过来。
  “对了,这些书是用西洋人的方式印刷的,需要从左到右横着看。”这里面有好多公式,横着印就太不方便了,于是沈隆索性就按照原来的样子横着印算了,只是做了简繁文体转换。
  王贞仪连忙接过翻开了几页,然后强忍着把目光从那些行星运行图上挪开,再次对沈隆行了一礼,“多谢道长赠书,小女子感激不尽。”
  “别别别,别叫我道长,我可不是道士,穿这身衣服只是为了行走江湖方便罢了!”沈隆赶紧摆手,咱可不能当出家人,免得让她误会,虽然说正一道的道士可以结婚,但相较而言,还是普通人的身份更合适一些。
  “是小女子冒昧了,敢问先生高姓大名?”王贞仪连忙问道,哎呀呀,一看道袍就把人家当成道士,这可是有点失礼了。
  “在下的真实姓名不便透露,你就叫我沈隆好了!”什么箫剑压根就不好听啊,还是换回我原本的名字好了。
  “小女子姓王,见过沈先生!”现在姑娘的闺名可不能随便告诉别人,所以王贞仪只告诉了沈隆自己的姓氏。
  “王小姐如此虚心向学,恰好我手头有这些书,交给王小姐倒是刚刚好,王小姐也不用顾忌,这些书我都看过,里面的东西也都记住了,这些书就任你处置好了!”比这更高深的天文学书籍我这也有呢,“日后王小姐若是把这些书看完了,只需捎一封信给我,我就会把下一批书送到,其中有什么不解的问题也可以问我。”
  王贞仪觉得这就太劳累沈隆了,有些不好意思,然则对知识的渴望还是盖过了害羞,于是点头应了下来,“如此有劳沈先生了,不知沈先生仙乡何处,小女子又该如何写信联络?”现如今一个姑娘家和一个陌生男子通信,同样不太合适,容易招惹闲话,但王贞仪还是顾不了那么多,如今大清懂这些的人可不多,错过这个村可就真没这个店了。
  “倒也不必那么麻烦!这东西你收好!”沈隆想想拿出一张纸,叠成纸鹤的形状,向上面吹了一口仙气,就见纸鹤马上活了过来,扑棱着翅膀飞到王贞仪面前落下,“以后写了书信交给它就行了,无论我在天涯海角,它总能找到我!”
  这只是沈隆从白素贞那儿学到的一点儿小技巧,却让王贞仪大为震惊,“原来沈先生是神仙中人,小女子见过沈仙长!”
  别啊,一会儿道长一会儿仙长的,你就不能把我当成普通人好好谈个恋爱?沈隆心里不住地吐槽,脸上却保持着和蔼的笑容,“我并非神仙,只是稍微懂得多一点的凡人而已,王小姐不必如此拘束。”
  “好了,书已经送到,我就不打扰王小姐了,王小姐还是继续精心看书吧,若有疑问随时可以写信给我。”说罢沈隆便消失在了黑夜之中。
  王贞仪望着沈隆消失的地方,怅然若失良久,她还有好多天文学和数学的问题想问沈隆呢,沉默片刻后,王贞仪看到了那只纸鹤,于是回到书桌边坐下,开始给沈隆写信,先郑重地表达了一番感谢之后,王贞仪写下了最近自己遇到的几个难题。
  吹干墨迹,将信纸叠好,犹豫着放到纸鹤面前,这只纸鹤真的能把信送到么?看到了面前的书信,原本安静不动的纸鹤突然活了过来,伸出长喙叼起信纸,扑棱几下翅膀飞入黑夜之中。
  等到第二天,王贞仪一觉醒来,就发现仙鹤又回到了自己的闺房之中,脚下正放着沈隆的回信,沈隆先说了下自己的近况,告诉王贞仪自己已经离开江宁北上,不过不用担心,不管他距离有多远,纸鹤都能很快把信送到。
  然后解答了王贞仪提出的几个问题,在信的末尾沈隆提到,她这座阁楼还是太低了,用来观察星空的话未免有些不太合适。
  就这样,沈隆的和王贞仪开始利用这只纸鹤当起了笔友,几乎每天都有书信来往,等第二次沈隆给王贞仪回信的时候,他还送了王贞仪一具更加先进的望远镜,利用这具望远镜,王贞仪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月球和其它星星。
  王贞仪将其视若至宝,在信里再三感谢了沈隆,就这么来回写上几封信,俩人慢慢变得熟络起来,王贞仪也慢慢地放下了对沈隆的戒备,开始在信中透露一些小女儿心态,还把自己写的诗交给沈隆阅读。
  “亦曾习射复习骑,盖调粉黛逐绮靡……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似丈夫,这几句诗倒是挺不错的,起码比箫剑的水平高得多!”
  “不过现如今这年月,姑娘家的通常只能待在家里,你想要足行万里书万卷怕是不容易吧!但是也没关系,有我在这儿呢,带你出来玩还不是很轻松的事情?”
  于是沈隆在回信里写到,“我有异法可瞬息千里,王小姐要是想到高处看月食,只需要今夜子时放出纸鹤即可!”
  收到回信,王贞仪对沈隆的能力倒是毫无怀疑,叠一只纸鹤就能让它带着这么重的望远镜飞数百里地,带个人飞上几千里应该也很简单吧!
  只是我一个姑娘家的,大晚上跟男子出去,这若是传出去,我的名声可就彻底完蛋了,那么要不然答应呢?
第2596章
大明湖畔夏雨荷
  权衡良久,王贞仪还是没忍住去高处看星星的诱惑,在子时之前用纸鹤给沈隆传来了消息,只片刻之后,沈隆就出现在了老地方,带着王贞仪坐上筋斗云往江宁城外的钟山飞去,嗯,就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那个钟山。
  钟山还有一个名字叫紫金山,这里日后会建成中国第一座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这可是经过后世科学家详细考证过的天文观测地,在这里观测星空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带着王贞仪到后世紫金山天文台安放望远镜的地方落下。
  沈隆便先后挪了几步,将最好的观测地点让给王贞仪,“方圆数百里地,最合适看星星的地方就是这里了。”现如今南京城还没有扩大,更没有那么多的光污染,就算是夜间也是一片通明,可以是说非常适合的天文观测点。
  王贞仪拿起望远镜向天空看去,很快就沉浸在比她家的阁楼清晰许多倍的星空之中,沈隆则随着她望远镜方向的转动,报出一颗颗星星的名字,先是报上中国古天文学的名字,然后又报上西方对这些星球的命名,以及和这些星星有关的知识。
  王贞仪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向沈隆询问,时间就在他们的问答中悄悄过去,不知不觉就过了子时、丑时,沈隆不得不提醒道,“王小姐,时候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休息了!”
  “再看一会儿吧!”王贞仪哀求道,“平日里我都是晚上看星星,白日很晚才起来,家里人都见怪不怪了!再看半个时辰也没问题!”说罢她脸上一红,毕竟白天那么晚才起来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很影响她淑女的形象啊!
  “若非如此,王小姐的天文学造诣也不会这么深啊!”沈隆倒是没觉得奇怪,如今观测能力有限,想要观测星空就必须选择晴朗的夜空进行,可不就得晚睡晚起么,更何况对后世的人来说,昼夜颠倒实在是算不得什么稀奇的事。
  “那就再看半个时辰吧!”沈隆答应了下来,半个时辰之后,才把王贞仪重新送回到家中,然后悄然离去。
  沈隆走后,王贞仪连忙趴在书桌前记录今晚的收获,等记录结束洗漱一番上床休息,往日里一般这个时候王贞仪都会很快入睡,但是今天,她满脑子都是刚才的事情,翻来覆去、辗转反侧竟然有点睡不着了。
  这样的生活简直是她的理想状态,能在更好的地点用更好的望远镜观测星空,身边还有懂她的人陪着,实在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活了;可是,这样的生活能持久么?家里人虽然已经习惯了她这些喜好,但女儿家总是要嫁人的吧?等嫁了人之后还能这样么?
  不知道为何,王贞仪突然想起萧史弄玉的故事来,传说中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儿,她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很喜欢音乐,是一个吹笙高手,她住的凤楼中,常会传出美妙的箫声,有一天晚上,她又坐在凤楼中,对着满天的星星吹笙。
  隐约中,弄玉觉得自己并不是在独奏。因为,星空中似乎也有一缕箫声,正与自己合鸣;晚上弄玉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英俊少年,吹着箫,骑着一只彩凤翩翩飞来,少年对弄玉说,“我叫萧史!住在华山,我很喜欢吹箫因为听到你的吹奏,特地来这里和你交个朋友。”
  说完他就开始吹箫,箫声悠美,听得弄玉芳心暗动,于是也拿出笙合奏,他们吹了一曲又一曲,非常开心。
  秦穆公按女儿梦中所见,派人寻至华山明星崖下,果遇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正在吹箫,此人名萧史;使者引至宫中,与弄玉成了亲,一夜两人在月下吹箫,引来了紫凤和赤龙,萧史告诉弄玉,他为上界仙人,与弄玉有殊缘,故以箫声作合,今龙凤来迎,可以去矣,于是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腾空而去。
  我如今遇到的情况简直就和弄玉公主一模一样啊,难道那位沈先生也是天上的仙人,见我如此倾心于天文,所以就想萧史一样来帮我么?
  沈隆不知道王贞仪想了这么多,不过他在紫金山上的时候完全能够感觉到,王贞仪对自己的态度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有了变化,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喜好天文算学的王贞仪在这个时代毫无疑问是一个寂寞的女子。
  而这样的女子突然间遇到一个知音,从而产生倾慕的想法也是完全正常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沈隆白天一边观察各地的风土民情,一边北上,晚上在客栈休息的时候,则会接受王贞仪的邀请,一起前往合适的观星点观测星星,他们的踪迹渐渐不局限于紫金山,上海佘山,云南凤凰山、抚仙湖,新疆天山等多个地点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慢慢地,王贞仪已经不满足只是在晚上进行观测了,有时候白天也会借口睡觉,然后偷偷用纸鹤叫来沈隆,然后俩人一起前往渺无人迹的峰顶观看星空。
  这时候他们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交谈天文和算学的相关知识了,也会说些彼此的情况,也会一起烹饪品味美食,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沈隆估摸着自己要是现在上门去提亲,他父母或许还有所疑惑,但王贞仪一准儿会答应。
  这个先不着急,恋爱吗还是要多谈一阵儿的好,结婚的话,等我从京城回来再说吧。
  不知不觉,沈隆就从江宁府走到了山东,这一日他进了济南府,来到了大明湖畔,如今的济南府没有白景琦的黑七泷胶庄,也没有陈六子的大华染厂,不过却有大名鼎鼎的大明湖畔夏雨荷。
  也不知道夏雨荷现在挂了没有?紫薇有没有带着书画去京城找乾隆,要不我先去找找看吧?她家到底在哪儿来着?
  哦,想起来了,书里说了,夏雨荷住在大明湖边趵突泉路江家巷五十二号,啧,我大清竟然都有门牌号了!
第2597章
投资大失败啊
  这话可能有点不够精确,应该说大清没有这种现代化的门牌才对,现代化的门牌号是工业社会发展的需求,起源于英国,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对外交往、邮政通信、紧急救援、户籍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产生了精确定位城市中某个地点的需求,于是门牌号就诞生了,形成了城市、街道、门牌号的精确管理体系。
  中国的门牌号是从租界里流传出来的,并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慢慢扩散开来,大清现在虽然也有门牌,但和“趵突泉路江家巷五十二号”这种完全是两回事。
  清代的门牌是根据保甲制度来的,从清朝流传下来的文物来看,门牌是只知的,高30.5厘米,宽25厘米,其文字印在粗黑线构成的栏框内,上首印“门牌”两个大字。
  横隔线下是竖排的繁体正文,“桂东县正堂薛某某为稽查保甲事业,奉某官员各宪钦遵某某上谕,颁行条款,饬今,实为盘查保甲,以靖地方合行,饬令刊刷门牌,验发为此牌,仰该牌长于所辖十户内,每户计牌一张,牌内将本户姓名、丁口、年岁、地亩、生业及左右邻人,详细填注,毋得遗漏,此谕。”
  接着是门牌正式内容,桂东县第几都第几甲第几门牌某某人住某某坊第几户那一年生多大年龄岁妻妾是谁,有几亩地干啥营生。
  后面是该户的其他人口,祖父母、父母、伯父、叔叔、同居外姻、左右邻、男、媳、女、兄、嫂、弟、弟媳、孙、孙媳、侄、侄媳、仆、奴、雇工都是谁等等。
  最后的落款是某年某月颁发的门牌,牌头、保正、甲长都是谁等等,压根就不可能出现趵突泉路江家巷五十二号的说法。
  这时候可没有规划局,房子都是随便盖的,你家今年在江家巷往里第五十二家,明年有人在中间盖了新房子,你家的门牌号难道还要往后挪么?
  哎,都说金庸的历史学问不过关,不过我看啊,金庸还算是好的了,他的历史学识给琼瑶当导师那绝对是绰绰有余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2/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