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9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2/994

  有那稍微有点脑子的,站在天守阁上远远地看着炮弹发射,琢磨了一阵儿回来汇报道,“纵使如此大的战舰,又能装多少炮弹?大阪城武士众多,他们肯定不敢上岸,若只是在海里发炮,还伤不了大阪城的根基。”
  他的意思众人一听就明白了,既然打不过,咱们索性缩起脑袋当乌龟吧!反正龟壳够硬,估计他们也敲不开!打得累了他们自然就走了!论起当乌龟,那可是德川家发家的本事,众人想想,这或许也是一个好主意。
  可惜没等他们高兴多久,沈隆又换了策略,拿出了燃烧弹,对准了港口上某处仓库,几枚炮弹发射下去,随即点燃了整座仓库,附近的商人们也顾不得危险了,马上带着手下前来救火,这不救火也不行啊,要不然就烧到自己这儿了,我的仓库里存着的可是上好的清国丝绸,要是烧了那就只能上吊去了。
  “你回去,告诉大阪奉行,要是再不答应,我就把长崎城给烧了!然后去江户,找你们的小便将军谈谈,看看江户耐不耐得住火烧!”沈隆又派出了一名俘虏。
  这名俘虏坐小船回到岸上,把原话对大阪奉行说了一遍,这回大阪城上上下下都无话可说了,大阪城里全是木质房屋,这种炮弹要是落到城里,那大阪城可就真完了,挨上几发炮弹还能想办法敷衍过去,可大阪城要是被烧光,那就真无话可说了。
  就更别提人家还要去江户了,要是将军知道这伙恶人是自己送到江户去的,那我全家都得偿命啊!大阪奉行无奈之下,只能派出使者去找沈隆谈判。
  沈隆大笔一挥,开出条件,“瞧瞧你们这贱样,好好地跟你们做生意不做,非得我先收拾你们一顿才肯跪着答应!我要的也不多,以后我会运一些你们日本公卿喜欢的玩意儿过来,比如说什么香水啊,镜子啊,香皂啊,丝绸啊,茶叶啊之类的东西,然后从你们这儿买铜和硝石,这上面是每个月的最低交易数量,你们看着办吧!”
  沈隆丢过去一份清单,使者结果后顿时感觉压力山大,“这……这有些太多了吧,鄙国凑不够这些数目啊!”
  “那我不管,要是下个月来,没这么多东西,我就去江户找你们家的尿床将军要去!”沈隆耍起了无赖,“叫你过来不是商量的,你就说答应还是不答应吧!”
  “容在下回去商量一二!”使者那能做这么大的主啊,只能想办法拖延时间了。
  沈隆才懒得浪费时间呢,“回去商量可以,等你一炷香的时间。”点燃一根线香插在香炉里,指着线香说道,“要是这炷香烧完之前还没答应,我就继续炮轰长崎城,这回可就要用上刚才轰炸仓库用的那种炮弹了。”
  使者赶紧连滚带爬的滚蛋了,带着清单回去给大阪奉行一看,大阪奉行觉得这些东西虽然能凑出来,但也很吃力啊,然而眼下也不能不答应,于是就让使者回去回复,使者回去的时候,大阪城已经彻底乱了,到处都是狼狈而逃的人。
  大大小小的车辆装满货物,堵住了前方的道路,这些都是准备逃出大阪城的商人,使者生怕耽误时间,引发炮火,只能让护卫拔出武士刀,一路砍过去!这些武士平日里可是被商人们的高利贷给坑惨了,得了命令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嗷嗷叫着就恢复武士刀砍了上去,砍人之余还不忘偷偷给怀里塞点东西补贴家用,哎,日子过得苦啊,不捞点外快实在是活不下去啊。
  记得使者直跳脚,都什么时候了,你们竟然还顾得这个,赶紧给我清出一条通路啊,好不容易才杀出大阪城,上船一路猛划赶到了沈隆的船上,这时候线香正好只剩下最后一点,那些大炮也做好了发射的准备,他要是再晚来一小会儿,沈隆就真开炮了。
  “还算来的及时。”沈隆抬手让炮手们暂时停止攻击,然后问道,“怎么样,你们的奉行答应了没有?”
  “已经答应了!”使者跪地送上清单,沈隆的要求大阪奉行全部答应。
  “那行吧,再把另外一件事儿解决,咱们就可以先开始第一笔交易了!”沈隆懒洋洋地说道。
  “啊?还有什么事儿?”使者又慌了。
  沈隆指着大炮和炮弹说道,“你们早点答应不就完事儿了?干嘛要拖这么久?害得我浪费了这么多炮弹,这可都是钱啊,既然是你们害得我浪费的,难道不应该由你们来补偿么?”
第2623章
兰芳
  使者都傻了,你们来我们长崎一顿狂轰乱炸,摧毁了我们的船队,烧了我们的仓库,轰了我们的长崎城,现在还让我们赔钱?这不是强盗么!额,貌似面前这位就是海盗啊,既然是海盗,说出这番话似乎也很正常吧?
  于是使者又带着沈隆的赔款清单灰溜溜地回去了,为啥这些炮弹火药这么贵啊,然而现在形势比人强,他也不敢讨价还价。
  既然连长期贸易都同意了,要是再因为一点儿钱而前功尽弃,那之前的委屈不是白受了?长崎奉行也很无奈啊,只能答应了沈隆的条件。
  “金银就算了,你们直接用硝石和铜来支付吧!”索要完赔款之后,沈隆又拿出货舱里的丝绸、镜子、香皂、香水等物和长崎交易,这些东西的质量异乎寻常的好,比起荷兰人送过来的产品要好多了。
  见到这些,长崎奉行的心情总算是稍微好了点,要是幕府能垄断这笔交易,说不定还有得赚啊,只要能帮幕府弄到足够的钱,或许那位尿床将军也能原谅我吧?
  把船上的商品全部卖出去,依旧有空余的舱位,于是沈隆拿出了一个小箱子,“这次带的货物不多,剩下的我就用金子来买吧!”
  然后打开小箱子,哗啦哗啦倒了起来,这箱子虽然小,但里面的金子似乎就和倒不完似的,不一会儿使者面前就堆成了小山。
  只是这些金币看起来怎么就这么眼熟啊?使者看着眼前那些薄圆形的金币,试着拿起一块仔细端详,这些似乎是庆长年间上好的金小判啊,元禄年间的劣货一枚都没有!而且……而且好像和长崎奉行所里面的存货一模一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年关原之战后德川氏以庆长金银确立新货币制度,于江户及京都、骏河等地的金座大量铸造“庆长小判”和“一分判”,作为全国通用货币,这一时期的金小判含金量较高,而到了元禄年间,质量则有所下降,所以庆长金小判成了日本眼下最受欢迎的硬通货,寻常人都舍不得拿出来使用,他为啥有这么多?
  他那里知道,这些原本就是沈隆在《加勒比海盗》世界,从长崎奉行那里敲诈来的,之前敲诈了他们的家金子,现在又用这笔金子来找他们买东西,想想还真是有趣啊!
  好吧,反正也都是幕府稀缺的东西,人家拿出金子来交易已经够给面子的了,使者不敢纠结,收起了这些庆长金小判,让货船把一船船的铜和硝石运到沈隆的战舰上,将舱位塞得满满当当,沈隆满意地点点头。
  “嗯,早这样不就行了么?非要先打上一仗,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行了,这次我先走了,下个月这时候我再带着新货过来,你们提前把我要的铜和硝石准备好!别耽误我的时间,不然我就去江户找你们的尿床将军说话!”沈隆摆摆手,让使者滚蛋了。
  看到那艘恐怖的黑船消失在海平线上,长崎奉行才彻底松了一口气,但是再一看港口里水面上漂浮的破碎船只、看看港口上还在冒火的仓库,最后瞅瞅大阪城城墙那些被炮弹打出来的破洞,长崎奉行又哭了,我到底该怎么和将军交代啊。
  这些就不关沈隆的事儿了,他爱怎么交代就怎么交代,要是交代不了被将军下令切腹谢罪也没关系,下一个大阪奉行难道还敢撕毁合约不成?这样的话,我就再炸一回好了,这回可就真要去江户找尿床将军了。
  佩里将军带着黑船舰队来了日本两次,我也可以吓唬他们两次么!要是尿床将军不答应,我就烧了江户城,再去找找当年关原合战落败的西军大名后人,他们可是对当年的事一直耿耿于怀呢,要是有闹起来的机会,他们肯定不会放过。
  沈隆带着战舰满载而归,回到岛上,将硝石和铜卸下来,送进一家家工坊之中,这些原料将会变成大炮和火药,继续壮大自己。
  “下次去长崎,你们就自己去吧!要是有什么问题,直接打就是了!”沈隆吩咐手下道,不能老是自己出马啊,也得试试让他们独当一面。
  于是第二个月,率领战舰出海的变成了柳青,沈隆则留在岛上,处理内政,去各处工坊进行指导,这些人的经验还很单薄,无论是造船、造炮还是制造火药都需要他来指点,不过慢慢地,这些人也渐渐都适应了。
  白天在工坊里工作积累经验,晚上在夜校里上课培训理论知识,这些工匠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着。
  除了工人,军队和政务官员的培训也没有放松,光有商品没有枪,这些商品迟早都会被人吞掉,而只有枪和商品,也不足以统治大片地土地,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基层干部,才能将自己的理念贯彻实施下去。
  等柳青从长崎回来的时候,第一艘仿照无畏号打造的战列舰已经建好了,装上新的大炮,在无畏号上接受过训练的水手们接管了这艘战舰,在经历了几次近海试航之后,终于要开始第一次远航了。
  这次依旧是沈隆率领出发,“这次咱们就不去长崎了,换个地方,到南洋去吧!”
  战舰离开港口,穿过海峡一路南下,历经风浪,到达了西婆罗洲,也就是日后的加里曼丹岛,在一个叫三发的地方停泊靠岸。
  这里早有许多两广一代的百姓在此谋生,他们大都集中在该岛的沿海城市坤甸一带打工。有的在农村种植水稻、椰子、咖啡、胡椒,有的则在山区开采石油和煤矿;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极为艰苦,为了生存,他们需要团结互助,于是这些乾隆嘴里的“天朝弃民”自动结成了不少类似“同乡会”的组织。
  日后这些“同乡会”组织会逐渐发展壮大,并被两位出色的头领捏和在一起,创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沈隆这次的目标就是这个。
第2624章
南洋百姓
  不过如今开创兰芳共和国的罗芳伯与陈兰伯还没有来到婆罗洲,陈兰伯的出身已经不可靠,而罗芳伯应该还在广东嘉应州石扇小镇上读书。
  罗芳伯从小便一边干活一边练拳读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同时学业也颇为不俗,很快就中了秀才,可惜他虽然满腹经纶,但乡试时却再次不第,只能在老家当穷教书匠,直到三十四岁的时候,当地掀起出洋开金山的热潮,“盖闻金山之胜地,时怀仰止之私衷”,罗芳伯于是“乃怀壮游之志”,与众同乡于1772年从广州虎门乘舟前往“金山”坤甸。
  现如今罗芳伯虽然没有来,但是在婆罗洲上生活的中华百姓却是不少,沈隆现在要发展事业最缺的就是人口,光靠各地输送过来的流民却是远远不够,于是便盯上了流落在南洋的大量中华百姓。
  他们要么是因为家境困苦不得不下南洋来谋一条生路,要么像日后罗芳伯的搭档、戴燕王国开国国王吴元盛那样受天地会等会党的影响,试图反清复明,被迫流落南洋,无论是那种人,他们对满清的忠诚几乎不存在,这些人绝对是天然适合沈隆的人力资源。
  只是人在海外,生活不易,再加上土著的骚扰,这些百姓的生活都很困苦,沈隆停船靠岸之后发现,当地百姓缺衣少食,并保守各种疫病折磨,只能勉强维生而已,他们大多都以宗族或者同乡为纽带,完全是一盘散沙,没有罗芳伯、吴元盛这样的强力人士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他们是没办法对抗当地的土著的。
  当年罗芳伯是借着在当地教书识字,调节矛盾慢慢树立起了威望,再通过开采金矿让这些南洋华人生活日渐好转,平息盗匪铸就了无上威望,这才被推举为兰芳共和国的大唐总长,这一连串的手段看似简单,细细想起来却是别有一番深意。
  读书识字能让这些平日里以宗族和同乡聚集的松散势力意识到他们都是华人,都属于同一种族,和当地的土著是不同的,可以团结更多人手;而金矿可以让他们获得经济利益,并在开采金矿的协作生产中加强凝聚力;最后打击盗匪证明了罗芳伯的武力,钱、人、武力都不缺,那么上位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沈隆驾船从三发登陆的时候,当地的百姓还很慌张,以为是来了海盗,虽然不明白这穷地方有啥可抢的,但依旧习惯性地开始逃跑,不过看到沈隆他们并没有带武器下船,反倒是拿出了粮食要和他们交易,他们这才慢慢回来。
  沈隆用粮食换取他们淘出来的零星金矿,由于在做生意的时候重视信誉、童叟无欺,很快就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好感,然后出售给他们各种采矿工具,让他们能够更有效率地开采金矿,慢慢扩大了交易规模。
  当地的港口渐渐变得兴盛起来,但是这也引起了当地土王和盗匪的觊觎,当地百姓发现种种迹象,不由得慌了,这才刚过上好日子,怎么又要遭贼了,这些盗匪和土王一向残暴,要是被他们杀过来,那可就是死定了,这下该怎么办才好?
  很快就有人想到了沈隆,他不是有一艘大船么?船上枪炮众多,而且他为人厚道,就算赶走了那些盗匪和土王,料想也不会为难自己吧?
  于是这些人派出代表找到沈隆求援,沈隆笑笑道,“赶走这些盗匪和土王容易,可我的船也不会一直留在这里,要是下次我不在的时候,他们过来,你们又该怎么办?”
  “额,这……”几名代表闻言面面相觑,互相交换了一番眼神,然后小声询问道,“不知大王可否出售些枪炮给我们,有了枪炮就不怕那些土人和盗匪了!”
  “枪炮的价格可不低,你们眼下顶多能卖几支,这东西少了可不管用!”虽然沈隆给了他们新的采矿工具,可生产规模才刚刚扩大,他们偿还这些工具的货款还不够,更不用说大量购置枪炮了。
  “而且枪炮不是买来就能用的,要是没人教你们,你们也学不来!这里面要用到战场杀伐之法,可不是拿着枪炮乱放就够了的!”沈隆继续说道。
  “如此说来,大王是不愿意帮我们了!”代表们露出沮丧的神色,“那我们可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从家乡出来,不仅没能发财,却要落得个客死异乡、死无全尸的下场,这些人便悲从中来,忍不住哭了起来。
  “都是华夏儿女,在海外理当拧成一股绳,我怎么会不愿意帮你们呢,只是这到底该怎么帮,用什么名义帮,还是要好好商量商量的!”沈隆说道。
  有那聪慧的马上就领会了沈隆的意思,是啊,人家原本只不过是过来跟我们做生意的,凭啥白白给我们帮忙?那他又能从我们这些穷光蛋身上得到什么呢?
  “我看那些土王和盗匪要过些日子才会打过来,不如你们去看看我那儿的情况吧!”沈隆也没逼着他们马上答应,选了几名代表跟他一起来到宝岛看了看,看到岛上阡陌纵横、屋舍俨然的幸福生活,这些人立马动心了,我们千辛万苦下南洋,为得不就是这样的生活么?
  外面有凶恶的敌人,面前却是这般幸福的生活,到底该怎么选岂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于是回到婆罗洲之后,这些人便把宝岛上的幸福生活四下传开,流落在的当地的华人终于找到了依靠,他们纷纷来到沈隆面前表示忠诚,愿意归顺沈隆。
  沈隆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将当地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为他们运来了足够的粮食,更多的采矿工具,派出人手指导他们在当地开垦土地种植良种,建设房屋城市,教导他们读书识字,帮助他们用更科学的方法开采金矿。
  至于那些盗匪和土王,派出部队只几轮齐射就彻底解决了,沈隆的名号也就此在南洋打响。
第2625章
陈怡老
  此次来犯的盗匪中,还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他们也被沈隆轻松击败,这一消息渐渐在南洋传开,很快就传到了爪哇岛上,岛上几名华人听到消息后马上回家告诉亲人,然而亲人听了却不相信,“南洋竟然有人敢跟红毛夷交战?你莫不是胡说八道?”
  “爹,是真的,岛上都传遍了,那位方严方大王在大员瞒着朝廷创下了偌大的声望,麾下战舰无数,比西洋人的战列舰还要大,还要厉害,前次他炮轰长崎的事情你不是也听说了么?”沈隆如今已经亮出了方严的名号。
  “倭寇比起西洋人可是差得远呢!”屋里的老者依旧摇头不肯轻易相信,“指望他为咱们家报仇怕是指望不上啊!”
  “爹你不信就算了,再等几天荷兰人残兵败将就该回来了,到时候你去港口看看他们的船就知道了!”陈红溪无奈地摇摇头,出去继续打听消息去了,其后几天他不断地带回来新消息,然而老者依旧不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2/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