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手(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900

  刘有军在参加完会议后,第一时间将会议内容告诉了他。
  到目前为止,柱子计划进行得还是很顺利的。
  果然,在维多利亚公园一个亭子里,路承周见到了化装后的陈世光。
  杨玉珊这个联络员,则在附近担任警戒。
  “路承周同志,如果让你刺杀酒井隆,有多大把握?”陈世光见到路承周后,轻声问。
  “在日租界?枪杀还是用刀?”路承周一愣,马上问。
  “在火车上。”陈世光说。
  “只要能上火车,有九成的把握。”路承周想了想,笃定的说。
  “九成把握已经很不错了。”陈世光满意的笑了笑。
  路承周的回答,其实就是有十成把握,只不过他们的习惯,都是不把话说满。
  “站长,已经知道酒井隆离开海沽的确切时间了吗?”路承周问。
  他只知道大概时间,如果酒井隆上了火车,军统却没及时得到消息,岂不是空喜欢一场?
  “此事你无需担心,目前你只需要作好执行任务的准备就可以了。制裁酒井隆,以后必定会载入史册的。”陈世光缓缓的说。
  确定由路承周动手,陈世光向路承周介绍了海沽站的“柱子计划”。
  这个“柱子计划”,其实只是真正柱子计划的一部分。
  路承周的柱子计划,其实也没有最后定型的。
  想要实现柱子计划,必须随时调整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
  比如说,现在路承周,就必须对柱子计划作出调整。
  当初他的打算,是“窃取”柱子计划后,交给川崎弘。
  到时,再由军统发现他的身份,路承周自然就与军统断绝了联系。
  可现在,川崎弘似乎更愿意军统执行这个计划,为了让军统动手,川崎弘不惜让他,给军统提供真实情报。
  “如果我没犯错的话,这个行动方案,应该是何贺制订的吧?”路承周听了陈世光的介绍后,突然说。
  “不错,你们当初是上下铺同学,看来彼此确实很了解。在会上,他也推荐由你负责行动。但我想,先应该听听你的想法。”陈世光说。
  他见到了路承周,自然可以说起此事。
  “在海沽站,我只认站长。何贺虽是我的同学,但他不是我的长官。”路承周摇了摇头,他敏锐的察觉到了,陈世光在说起何贺时,语气中的警惕。
  “你回去准备吧,枪和淬毒的子弹,站里会准备好。你需要向警务处请一段时间的话,最好能有五至十天。”陈世光温和的说。
  路承周的话,让他确实很满意。
  路承周能把话说到这份上,说明他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是。”路承周应道。
  回到警务处后,路承周向阮健公请假。
  不管柱子计划会不会实施,该做的样子,一点也不能假。
  “十天假?这是要干什么?”阮健公听到路承周竟然要请十天假,诧异的问。
  “想去趟北边,亲自看看货源。”路承周压低声音说。
  廖振东接手路承周的生意后,每天的销售量,确实提高了不止一倍。
  卖的货多了,利润自然也增加了。
  阮健公是有干股的,他分到的钱,自然也增加了。
  “你想自己单干?”阮健公惊讶的说。
  “自己直接去进货,以后利润应该还能增加两成。”路承周笃定的说。
  “好吧,你去写个请假条,我拿给刘处长批。”阮健公没再多问。
  他与路承周有共同利益,当然会全力支持路承周。
第一百一十八章
要行动了
  酒井隆之前,特意向路承周交待,军统的行动计划,要第一时间告诉他。
  路承周当时没有答应,也不敢拒绝。
  实际上,路承周当时就有了决定,必须先向川崎弘汇报。
  酒井隆的军衔,要比川崎弘高,可县官不如现管,路承周可不想自毁前程。
  路承周之所以能为日本特务机关效力,正是因为川崎弘的举荐。
  酒井隆到时拍拍屁股走了,路承周向他报告军统行动的事,一旦泄露,肯定会很尴尬。
  路承周很清楚,军统的柱子计划,只策划不执行。
  如果酒井隆事后说起此事,川崎弘对路承周会有什么想法呢?
  路承周与川崎弘上次在法租界接过头,但今天,路承周准备与川崎弘在日租界见面。
  下班后,路承周在路上叫了辆人力车。
  “路警官好。”人力车夫停在路承周身旁,恭敬的说。
  路承周抬头一看,发现是熟人,车子经常摆在五十一号路的张保头。
  因为在英租界卖日货的事,路承周与一些车夫有过接触。
  刚到英租界时,路承周就是巡长,这样的身份,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已经是高高在上。
  路承周当时也没有特别在意,直到与陈德明接触上,他才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所用。
  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皇亲国戚,利用的好,都可以发挥作用。
  “张保头,最近生意好不好?”路承周抬脚,登上了人力车,随口问。
  “您坐好。”张保头等路承周坐稳后,回头咧嘴一笑,谦卑的说。
  等车子起步,张保头才瓮声瓮气的说:“路警官,我这可不是什么生意,就是混饭吃。”
  “这年头,有饭吃已经不错了。”路承周感慨的说。
  “但想要吃饱饭就难了。”张保头叹息着说。
  “你们现在,一天有多少收入?”路承周问。
  其实,很多时候,情报未必是从敌人内部搞来的。
  风土人情、物品物价,都是情报。
  “两块钱左右吧。”张保头说。
  拉车是个苦力活,除非是生病,或者睡觉,其他时间基本上都跟车在一起。
  “那也不错了啊。”路承周诧异的说。
  路承周担任巡长时,一个月才二十元,张保头一个车夫,一个月有六十元,相当于警务处的巡官或翻译了。
  “看着不少,但交了‘车捐’和‘车份’后,落在手里的,就只有十几元了。幸亏有路警官照顾,经常能给张老板拉点货。”张保头感激的说。
  英租界内有八千多户人力车夫,他们都要照章在工部局登记纳捐,叫“起英国捐”。
  如果去其他租界,还得“起法国捐”、“起日本捐”、“起意国捐”。
  而他的车子,也不是自己的人,而是租人力车厂,或者车行的。
  一个月交这么多钱,落到自己手里,确实所剩无几。
  “原来如此。”路承周点了点头。
  不管哪个朝代,底层老百姓的生活,都是最苦的。
  到日租界后,路承周提前下了车,无论是给张记日杂店拉货,还是自己出来办事,除非是真正的公事,否则都不会直接到目的地。
  “川崎老师,军统准备行动了,他们似乎有另外的情报来源,知道酒井隆阁下,是坐火车离开。”路承周恭敬的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