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手(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900

  一旦日本人知道,是酒井隆破坏了柱子计划,就算他能侥幸逃过军统的暗杀,一定会被日本军方处死的。
  “无论是谁来破坏柱子计划,我们首先要把,内部的事情处理好。”路承周缓缓的说。
  “内部的事情?”刘有军听出了路承周的潜台词。
  “我严重怀疑,郑问友得到的情报,也是日本方面,故意泄露了。”路承周郑重其事的说。
  “你说什么?”刘有军大吃一惊。
  “我不敢说赵二一定就是日本特务,但就算他是为我们服务的,也可以肯定一点,他的行为,已经被川崎弘发现了。”路承周笃定的说。
  军统要打探酒井隆的情报,当初可是川崎弘先告诉自己的。
  从那个时候起,柱子计划其实就开始偏离了轨道。
  按照路承周制定的柱子计划,应该是军统的行动快开始前,他才获取整个柱子计划,再把这份计划带给川崎弘。
  而日本人刚开始,就基本猜到了军统的想法。
  “如果赵二有问题,郑问友岂不是危险了?”刘有军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我也不能确定,赵二就一定会有事。为了判断赵二是否有问题,可以让郑问友测试一下。”路承周想了想,说。
  “怎么个测试法?”刘有军问。
  “很简单,告诉赵二一个,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情报。如果我在川崎弘处,知道了这个情报,说明赵二肯定有问题。”路承周冷冷的说。
  任何一个组织,是担心的就是内部出现敌方卧底。
  一旦知道内部有卧底,所有人都人心惶惶,负责人更是彻夜难眠,再也睡不了一个安稳觉。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瓶
  赵二虽然只是军统的运用人员,但他的作用很重要,驻屯军的情报,军统全部依赖他。
  如果赵二真是日本的反间人员,军统收到的,很有可能是假情报。
  或者,是日本特务机关,希望军统知道的情报。
  而日本特务机关,则可以通过郑问友布置的任务,推测军统的意图。
  之前路承周与川崎弘,并没有经常见面,就算想测试赵二,路承周也无法及时收到反馈。
  现在则不然,路承周虽与赵二没见过面,可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任务:柱子计划。
  如果赵二是为日本特务机关服务的,可以从川崎弘的反应能推断出来。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刘有军眼睛一亮,路承周的想法,简单易行,只需要郑问友“无意间”透露一个假情报就可以了。
  当然,这个假情报的选择,需要谨慎选择。
  “如果我不能频繁与川崎弘接触,这个办法也是不灵的。”路承周谦逊的说。
  之前他就调查过赵二,可驻屯军这么多人,还都是军事单位,路承周只有外勤人员,怎么好调查呢。
  “看样子,你已经胸有成竹。”刘有军微笑着说。
  揪出内部的间谍,比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还重要。
  一场战斗的失败,只是暂时的。
  但如果内部的间谍,没有找出来,一直会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之中,任何一场战斗,都有可能落败。
  就算能取得胜利,也是在付出数倍的代价之后,才能取得。
  “有个不成熟的想法,需要有军兄指正。”路承周说。
  杨村的人力车拉货,被发现之后,沉寂了几天。
  但是,没几天又死灰复燃,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趁势。
  学生的主业是学业,爱国也好,抗日也罢,都要以不影响学业为前提。
  等再次发现杨村的日货走私开始猖狂后,民先开始调查这些日货的去向。
  调查清楚后,再劝说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
  虽然不能说,卖日货就是卖国,但在这个时期卖日货,绝对是不爱国的表现。
  对于流进英租界的日货,民先将任务交给了程瑞恩和马玉珍。
  肖殿荣现在是海沽学生爱国联合会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海沽民先分队的副队长,他的工作比较多。
  程瑞恩和马玉珍,在这段时间,也成熟了很多。
  如果调查不顺利,他们也可以找路承周帮忙。
  “玉珍,要不,你先回去吧,等我查到之后,再由你来盯着。”程瑞恩与马玉珍,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多余的钱坐人力车,他们只能通过两条腿。
  程瑞恩牛高马大,他迈开腿,一步相当于马玉珍两步。
  “不,这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怎么能让你替我完成呢?”马玉珍摇了摇头,坚定的说。
  “那行,明天我去借辆脚踏车。”程瑞恩关心的说。
  就算有了自行车,也用了几天时间,才发现这些日货的最终去向。
  这是在大连道,靠近英租界海河7号码头的昌盛货栈。
  从1861年设立英租界后,英国工部局就不断的修筑和改建码头。
  尽管各国租界都有过多次扩张,但从租界设立伊始,都是考虑到物资运输问题,所有租界都是沿河划定的,因此各租界占用河坝的位置始终未变。
  英租界码头在今天的营口道至开封道段,在各国租界码头中,英国码头的设施和设计是租界码头中最为完善的。
  码头捐办公处就设在英租界怡和码头,此外,还有多处机械房、消防水箱、公共厕所及岸壁起重器,实现了完整的码头功能。
  昌盛货栈位于大连道,7号码头,正是怡和洋行的码头。
  整个英租界,有9个码头,码头沿岸,以怡和、太古、招商津局的码头为规模最大、数量也最多,华商中小货栈、商号也租用这里的房产和码头。
  “程瑞恩,你说他们为何不直接把货运到这里的码头,免得从杨村运过来了。”马玉珍与程瑞恩,就在昌盛货栈对面的一家小茶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
  “你知道什么叫走私么?主要是为了逃税。如果来英租界的码头,货一上岸,就得去码头捐办公处交税。要是交了税,还叫走私货么?”程瑞恩解释着说。
  “我们发现了昌盛货栈,是不是找路承周,查一下货主?”马玉珍突然问。
  这段时间,路承周好像消失了,很长时间没来找自己了。
  马玉珍积极来英租界,心里也是想着,是不是可以趁机见路承周一面呢?
  “找他有什么用?还是自己查吧。”程瑞恩露出不屑的神情,路承周现在是英国佬的狗腿子,都快不是中国人了。
  “怎么能这样说呢,毕竟大家是朋友嘛。”马玉珍争辩着说。
  “看,有人来提货了。”程瑞恩的目光,一直放在昌盛货栈,突然说道。
  马玉珍的目光,马上被吸引过去了。
  对面果然有人带着一辆板车,昌盛货栈的大门打开后,他们走了进去。
  没过多久,就看到板车装满货物出来了。
  “走。”程瑞恩低声说。
  拉满货的板车,走的比较慢,程瑞恩和马玉珍推着自行车,在后面慢慢跟着。
  “张记日杂店?”程瑞恩看到板车停在五十一号路的张记日杂店面前,诧异的说。
  之前就是这家张记日杂店,从杨村走私货物,没想到,现在还没有收手。
  “就上次那家张记日杂店吗?”马玉珍问。
  “五十一号路上,还有其他的张记日杂店吗?”程瑞恩四处张望,似乎没有看到其他的日杂店。
  程瑞恩骑自行车载着马玉珍,在五十一号路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其他的张记日杂店。
  “走,去找路承周。”程瑞恩看完之后,怒气冲冲的说。
  张记日杂店走私日货,当初是路承周过问了的。
  路承周是警务处的副巡官,每天都在街上巡视,五十一号路又是他的地盘,程瑞恩和马玉珍正要去找他的时候,在五十一号路的尽头,正好看到了路承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