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国度(校对)第1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9/2153

  一句话,大易皇朝,不养无能的官员。
  “陛下,臣有本启奏!!”
  黄承彦上前一步,恭声说道。
  “黄老请讲。”
  易天行颔首点点头说道。
  “如今我大易皇朝已经将整座易洲纳入大易版图之内,而且,新增大量仙城,在这些仙城中,很多城主都是临时上任,在处理仙城事务之上,无法做到得心应手,其中生出不少的问题,原先经历科举的诸多考生已经全部上任,现在仙城之主的位置,还有大量空缺。所以,臣以为,当再次开科举,选取人才,填充如今的空缺。”
  黄承彦快速开口说道。
  毫无疑问,这是摆在大易皇朝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
  一次性建造的仙城数量太多,对于人才的需求一下子就产生缺口。哪怕是一些归顺的城镇之主可以成为仙城之主,但问题是,这只是少部分,有些人,甚至是在主政一方上的能力十分欠缺。并不适合主政一方。
  “臣附议。”
  诸葛亮笑着摇了摇羽扇,说道:“这一次,我们大易上下可是增加了足足二十多亿人口,在这些人当中,并不缺乏相应的人才,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次能够展露才能的机会。再加上,如今大易一统易洲,正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之年,开科举,可谓是大势所趋,昭告天下,当让无数大易子民欣喜若狂。这更是让那些新加入大易的百姓彻底归心,生出归属感的最好捷径。”
  原先大易的人口只有十亿多,而现在却暴涨到三十多亿。也就是说,在短短时间内就增长了二十多亿人口,是原先人口的两倍多。
  这无疑,会让大易皇朝造成一定的影响。
  虽然,大易的政策,能让所有人感觉到尊重,可以快速融入进去,不过,要归心,还需要潜移默化。若是通过科举,从这些新加入的百姓中挑选出人才,那就更加容易让这些人生出归属感。明白到,大易皇朝对于任何人族,都是一视同仁。绝对不会有什么偏倚。只要有才能,那就一定能够得到重用。
  更可以解决如今大易缺乏人才的大问题。
  何况,二十多亿新增人口,这里面,将会拥有多少人才,要是有历史上出名的杰出人才的话,那简直就是难得的大喜事。
  “好,开科举之事确实刻不容缓,这样吧,科举之日暂定为三月,春节过后,举行初试,三月正式科举。具体章程又黄老你们先行商议后再写个奏折。”
  易天行毫不迟疑的点头答应。
  这也是最近的头等大事。
  人才储备必须跟上,现在还只是易洲,要是将来出征其他陆地岛屿,占据的疆域更加辽阔,所需要的人才那是无穷无尽,有多少都不会嫌多。
  
第1189章
天条
  “不知道这次能从中挖掘出多少人才。”
  这一点,是易天行心中最为期待的事情。
  永恒世界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
  “陛下圣明!!”
  大殿中群臣皆是恭声说道。
  “好了,科举之事暂时就这么确定,接下来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提出。”易天行平静的说道,对于这些恭维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这样的话,听的太多了。
  “臣有本奏!!”
  就在这时,赫然可以看到,大殿中,李悝上前一步,恭声说道。
  “李爱卿请讲。”
  易天行颔首点点头,对于他同样十分看重,这可是法家的传奇人物。
  “微臣编写的法典如今已经正式完工,只需陛下亲自检阅,随后可刊行天下。为大易皇朝竖立法律法规。任何行为,皆可做到有法可依,有邢可判。”
  李悝深吸一口气,快速说道。
  当初他在科举之中编著法典,虽然得到大易诸多臣子认可。只不过,当时的法典与大易皇朝而言,还是有些缺陷,毕竟,大易不是普通的王朝,而是真正的运朝,甚至是大道运朝,掌管的子民,皆是修士,普通法律法规有些不太适合。在后来,也察觉到一些缺陷。
  最终,在完成科举后,李悝自己提出要重新修编法典。
  易天行也同意了,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汇聚大易之中诸多法家修士,直接在不朽学宫中进行编著。每一条,每一款那都是精益求精,力求没有任何破绽,没有任何瑕疵,又要与大易真实情况相契合。
  经过大量法家弟子亲自前往一座座仙城,深入到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所需,一条条进行验证,可以说,现在的法典,已经完全可以说,足以适应现在大易皇朝的局面。
  “好,将法典呈上来。”
  易天行听到,眼中忍不住闪过一抹激动,法,这是任何运朝都不可缺少的一件东西,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典就是这个规矩,给予规范众生道德行为的一种准则。让天下百姓明白,什么东西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一旦逾越,又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后果。
  有了规范,才能让大易皇朝真正有万世不易的根基。这就是根本与底蕴。
  “是!!”
  李悝眼中也闪过一抹激动,手中赫然拿出一本金色的法典,这法典用的材料十分珍惜,乃是天蚕丝编织而成,每一页都是水火不侵,可见,法典的编著在大易看来,有多么的重视。
  法典第一时间被曹正淳接过去,送到易天行面前的龙案上。
  这一幕,落在大殿中,让整个大殿内一阵肃然,一双双目光纷纷看向那部法典,毫无疑问,这绝对是大易皇朝中最为重要的时刻。
  他们这些大易的重臣,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法典的好处,有法典在,从今往后,大易皇朝才算真正的走上正轨,有法可依。能够更加完美的运转。
  同样,对于李悝也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与羡慕。
  毫无疑问,这部法典真的要是得到易天行的认可,那就是有功于整个大易皇朝,功勋之高,堪称是无法估量。
  甚至是在大易历史上,在人族历史上,留下无比重要的一笔。
  真正流芳百世。
  传承万古。
  这种功勋,甚至可以让他超然于朝堂之上。在大易中确立不可动摇的地位。
  易天行没有管这些,亲手翻开法典。
  顿时,第一页出现在眼前,第一段文字,第一条律法也清晰的映入眼中。
  “大易法典第一条:百善孝为先。”
  “子女之身来于父母,血脉传承,天理人伦。为父母生命之延续。”
  “为子女者当孝敬父母,此为品德,道德。”
  “不孝敬老人判重罪,直至处以死刑。对不赡养老人,殴打辱骂老人,不给老人吃饱穿暖,老人生病如不给医治,不细心照料,都在不孝之列,要受到处罚。依据不同情节,处以在不同的惩罚。”
  这赫然就是法典上第一条律法。
  毫无疑问,自古以来,华夏炎黄子孙中,孝道就是最为重要的道德,甚至可以说,是一切品德的根本,一个人,要是连孝道都无法做到,那哪怕是再如何高尚,都不过是虚假,德行有亏。
  在古代,连帝王也必须遵守的一条品德,孝道,更是重中之重,你在别的行为上有亏损,那都没有多大影响,但孝道上,对于帝王而言,是绝对不能有污点,一旦孝道有亏,连皇帝的宝座都坐不稳。必然会被千夫所指。孝道,就是其他道德的根本。
  你连孝道都不遵守,还能奢望更多么。
  任何帝王,都是首重孝道。帝王都如此,试问,天下百姓能不争相效仿,对此看重。
  “好!!”
  哪怕是易天行,也不由的暗自点点头。子女对父母的感情是最真挚的,也是最原始的。才是最真实的。生命的延续并不是开玩笑。
  随后,一条条法规不断出现在眼前,每一条,都切实的考量过法规与修士之间的关联。
  至于说什么修士需要断红尘,斩断亲情什么的,完全就是屁话。
  里面一条条,都是言之有据,易天行看的也是频频点头。
  大殿中,除了易天行翻动法典的声音外,就再也看不到其他声音。
  良久,法典才开始合上。
  “李爱卿编著法典,功德无量,如今的法典,正适合我大易皇朝,自今日起,我大易将拥有完整的法典。法典就是大易的天条。”
  易天行毫不犹豫的做出决定。
  对于运朝来说,法典并不仅仅只是律法,更是规范修士的天条。仿佛是一条条天规戒律,轻易间,是不可以逾越的。
  刷!!
  整部法典也在这一刻,化为一道金光飞出大殿。瞬息间就出现在玄黄城上空。出现在功德祥云之上。
  巨大的气运真龙张口就将法典吞了下去。
  紧跟着,一枚枚金色的古篆不断的从气运真龙口中吐出,能听到,一道道天音在虚空中回荡,在无形的伟力下,自然而然的朝着整个大易皇朝,整个易洲传递过去。
  “大易法典第一条:百善孝为先。”
  “子女之身来于父母,血脉传承,天理人伦。为父母生命之延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9/21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