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国度(校对)第9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9/2153

  “这是我大易的盛世。数十万考生进入贡院,参加科举,这样的画面,古今以来,能与此相比者。可谓是屈指可数。这次科举,更是可以奠定我大易的无上根基。”
  青云楼上,赫然可以看到,几道身影出现,站立在楼台上,目光扫视整个贡院,可以将贡院之内,全部尽收于眼底。那几道身影赫然就是蔡邕,黄承彦,吴用。贾雨村等人。说话的就是蔡邕。
  大批捕快在贡院中来回巡视。
  诸葛亮来到一间空着的考房之前,手中出现天籍卡,与考房前的白色结界碰触,自然而然,一道通道随即打开,直接进入考房内。
  同时,在考房前,出现一块牌匾,上面标示出考房已经有考生占据,同时,浮现出诸葛亮的名字,表示考生的讯息,这一点,自天籍卡中获取讯息,是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错误。
  无需安排,只需要找到空着的考房,就可以随意的进入。不会出现混乱。这也让整个入场的速度快到极致,不知不觉中,数十万考生已经全部进入考房之内。
  在考房中,有早就准备好的早膳。
  每一名考生用心的吃完早膳。
  “科举十科,文科笔试,现在开始。诸位考生面前的书桌上有准备好的卷纸。现在,公布考题,题目为生存。以此为题,做一篇策论。时间,为一天之内。时间一到,不管是否完成,都将停笔收卷。文试,正式开始。”
  蔡邕的话音从青云楼上直接吐出,覆盖整个贡院。
  文试就只有一道策论,自然,没有必要发什么试卷,直接给予空白的卷纸,得到命题,自己就可以开始思考,开始书写。
  “生存,策论。”
  在得到命题后,无数考生脸上都露出一丝凝重之色。
  这个命题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人一时间无法真正的锁定最终的范围,或者说是自己想要概述的范围。
  很多考生当场就陷入沉思当中。
  生存,什么是生存。
  生存就是活着。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含义。也是最根本的意义。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活着,不代表就是真正的生存,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那活着,是生不如死。
  命题所包含的意义太大,反而,让人无法快速的做出选择。
  谁都不想草率的动手。
  科举十科,任何一科,那都是至关重要,对于有志于状元的人而言,就更加的至关重要。
  先思索,再在脑海中留下腹稿,最后再在纸上落于文字。
  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现在。
  不过,对于有些考生而言,却是没有那么多想法,他们本身就不擅长文学策论,在得到命题后,也没有多少,快速开始,直接将自身对于生存的感悟书写下来。落于卷纸之上。
  对于他们而言,策论这一科,只要不是0分,那就是最好的结果。其他的,就看天意。
  “生存,这个命题看起来容易,实则却是极难出彩,而且,没有真实的感悟,写出的策论文章,终究会少上几分风骨文采。”
  诸葛亮暗自沉吟道。
  “生存,还需要仔细思量思量。”
  脸色黝黑的青年书生喃喃自语道,面露沉思之色。
  每一间考房中都能看到诸多考生在暗自沉思的面容。
  “伯喈,你认为,这次策论,有多少考生可以出彩,写出好文章。现在虽然有人动笔,但笔下没有才气冲霄。想来,最早一批动笔者,能出彩的几率不大。”
  黄承彦站立在青云楼上,看向考场,自然能看到,现在已经有大批考生开始动笔。
  只是,笔下很多连文字都是黯淡无光,本身原先就不是读书人。想要让他们做出好的策论,那只能说是缘木求鱼。没有多大的可能性。
  文道,儒修融入整个永恒大陆。
  自然,一旦才气惊人,将会在整个虚空中显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凡异象。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百花竟放,百家争鸣。
  
第982章
繁花似锦
  “生存,这笼罩的范围太大,命题不仅没有圈定具体的方向,甚至连类型都没有确定,生存,所囊括的层面太多,自由发挥,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都可以做出一篇策论。”
  黝黑青年喃喃自语道。
  神色间也是暗自沉思,闭目开始做出抉择。
  生存,就是活着,存活,这是很简单的意思。活着,自然就有一切,没有界定范围,反而很困难。普通考生自然不会想这么多,但有些考生却开始深入思索。暗自思量着到底要如何动笔,才能写出一篇满意的策论。
  “生存,王上当真是居安思危,深思极远。”
  在一件考房内,一名身穿青色长袍的青年暗自点头,眉宇间,似乎带着一丝胸有成竹的神情。
  考房内,众生百态,不一而论。
  青云楼上,蔡邕等人都在暗自等待着,目光覆盖整个贡院考场。只等真正的惊世大才出现。不为别的,只为文采这一方面,就足以得到重视,这样的人,走儒道百家之路,自然是可以突飞猛进,势如破竹。文道同样是天地大道之一。
  只要才气惊人,走文道之路,毫无疑问,能迅速成为顶尖的强者。培养的好,那就是大易的中流砥柱。
  这次科举,就是要挑选人才来的。
  对此,蔡邕等自然是重视无比。
  不过,也知道,现在还差了点。还需要时间来沉淀,等待着最终的爆发,不过,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会有真正的奇才出世,比如,诸葛亮。
  诸葛亮之名,不管是蔡邕还是黄承彦,都不可能不知道,对于其才,更是心知肚明。
  现在就是等着看他到底能写出什么样的策论。
  心中有期待,对于时间的流逝自然不觉得难以等待。
  不知不觉中,一个时辰已经悄然过去。
  而此刻,一名名在沉思中的考生终于开始睁开眼眸,脸上露出自信之色,在内心中,已经打好腹稿,对于自己的文思,显得极为的清晰。
  伸手拿起毛笔,将空白卷纸展开,研磨好墨汁后,顿时,就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在天灵纸,乃至是一名名考生的文气笔力下,在笔下的字体,竟然开始一个个放出光芒,笔下生光,文气自生。
  此刻,只看到,青色长袍书生,也已经开始动笔。
  手腕运转,一枚枚方正圆润的字体跃然于纸上。字字放珠光。
  甚至可以看到,这文字,似乎是悬浮在纸上的。散发出一股炽烈的气息,大放光明。那光芒,直接从考房之内散发出去,仿佛有璀璨的夜明珠放出光芒。
  “咦,字放珠光,浮于纸面。这是哪一位大才,只有自身的字,进入到一种极高的境界才能产生如此惊人的变化。字中能看出,其主人必然是一名极具风骨的大才。”
  这一幕,瞒不过青云楼上的蔡邕等人,这光芒,是遮掩不住的。能看到,有光芒从考房中满溢而出。不断向四周扩散。
  “不错,字是有风骨的。练字之时,全神贯注,自身精气神完全凝聚于笔下,融入文字之中。每一个字,都蕴含着自身的精气神。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什么样的字,形成什么样的文章。这都是可以看出来的。此人的字,已经有了神韵。近乎笔中生灵。快要独成一家。了不得,不得了。果然,我大易之中,隐藏的大才并不在意少数。”
  蔡邕满是感叹的说道。
  在不朽学宫中蕴含着诸多的古籍,百家之道,儒家之道,里面的种种玄妙,更是非同凡响,是普通修士所无法明白的。
  字若能入道,任何一个字,都能镇压鬼神,驱除外邪。
  字如此,文章如此。
  “生存在于教战守。”
  这第一句,毫不遮掩的破题,概述出自己的观点。破题就要简单,直接。让人一眼就能明白,被吸引住。要起到一种石破天惊的效果。
  而这句话落于纸上后,顿时,有才气自纸上冲天而起,整张卷纸都在发光,一股才气毫不遮掩的冲出考房,在考场中,可以说是极为的醒目。
  “这究竟是哪位考生。能有如此声势。”
  蔡邕等脸上都露出惊讶好奇之色。能在一动笔的情况下就产生如此声势,可以说所作出的文章,绝对非同凡响。心中已经有种想要先睹为快的冲动。
  一动笔,这名青年再没有任何迟疑,下笔如有神。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若知安而不知危,若能逸而不能劳。则必生其患,此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这一句,直接点明,用反问句来点题。
  问当今大易王朝百姓是否真的已经安全了,可以安居乐业,不用再为外界的危险而做出警戒,开始寻求安逸,不需要再拼死搏杀。若真如此,那大易必生隐患,这种隐患不在于现在,也必然会出现在以后,而以后一旦出现,这隐患就再也无法遏制,无药可救。
  “吾王圣明,于天崩之际,奋起神勇,浴血搏杀。与兽斗,与异族搏。方得人族一立锥之地。然则,吾人族并非真正无忧,异族在外,妖魔在内。内忧外患。我大易当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方可生存。”
  随后,笔下文思如泉涌。
  通篇策论围绕着生存,大易的生存而书写,里面,更是提出,要生存,就必须要从教,战,守三点来进行。教,为教育,为教化,为政令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培养人才,强大自身。
  战,则是对外发起战争,对于外敌,不可退缩,当战则战。敢于搏杀,敢于与异族发起战争,要战,要战而能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9/21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