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使命(校对)第10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4/1436

  除了白志文之外,省厅常务副厅长孙天也到了。
  诸位领导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主席台就座。
  总结表彰大会由广武市政法委关书记亲自主持,王志胜代表专案指挥部做了总结报告,易俊恒和白志文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白志文并且当场宣读了静江省政法委的贺信!
  领导讲话完毕之后,就是今天的重头戏——隆重表彰。
  依次上台领奖的是三等功和二等功获得者。
  然后是先进集体上台。
  在这次规模巨大的扫黑除恶战斗中,涌现出许多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一共有二十七人荣立三等功,十九人荣立二等功。
  荣立集体三等功的单位八个,荣立集体二等功的单位五个。
  扫黑除恶专案指挥部所属一大队,和广武市人民检察院检察二处,荣立集体一等功。
  ——范惟舟的个人一等功虽然暂时“保存”了,但他所领导的检察二处,却依旧荣立了集体一等功。
  顾坚强和检察二处的一位负责人,代表所在单位,上台领奖。
  原本叶九才是一大队的大队长,照理应该由他上台领奖,但考虑到他待会还要上台领取个人一等功军功章以及“公安部一级英雄模范”勋章,这个上台领奖的机会,便在叶九的建议下,推荐了副大队长顾坚强。
  虽然说一大队的组成人员来自于全省各个兄弟市局和省厅各个单位,到底还是以广武本地同志居多。
  这个荣誉由顾坚强上台领取,完全合理,并且非常必要。
  顾坚强本人,也荣立了个人二等功。
  最后的压轴大戏,当然是个人一等功获得者上台领奖!
  在这次扫黑除恶大战役中,专案指挥部一共有七位同志荣立个人一等功。
  其中公安系统三人,检察系统两人,法院系统一人,武警部队一人!
  叶九,邱诗涵,林敏峰等七位同志在热烈的掌声中,大步走上主席台,向领导们庄重敬礼,然后转身,向全体战友庄重敬礼!
  白志文亲自宣读了立功受奖人员的名单。
  在这七位一等功臣之中,叶九无疑还是最耀眼的那一位。
  因为他的胸口,一共挂上了三枚金光闪闪的硕大勋章——一枚公安部一级英模奖章,两枚一等军功章!
  先前的猜测,“谜底”终于揭晓。
  公安部和静江省公安厅经过慎重考虑,由于叶九同志在侦破“孔彰案”“庞天星案”以及“蔡炎案”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决定授予其一等功一次。同时,由于叶九同志在“广武扫黑除恶专项工作”中的杰出表现,决定授予其一等功一次!
  并授予叶九同志,公安部一级英雄模范的荣誉称号!
  总结表彰大会,至此达到最高潮的阶段,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第1124章
新的起点
  3月底,满身征尘的叶九终于回到了平安,回到了自己家里。
  需要向大家说明的是,叶九同志的家,现在已经不在大华机械厂了,搬进了平安市区。
  这是叶明德对妻子做出的“妥协”。
  对于住在哪里,苏荔欣原本并不是十分在意。她是典型的乐天派,随遇而安的性子。虽然大华厂已经越来越陈旧没落,但住了二十来年,苏荔欣也早已经习惯山坡上的那栋小平房。如果不是因为和姚佩芝合伙搞了个医药公司,苏荔欣也绝不会劝老头子住到市里去。
  可医药公司已经搞了起来,骨伤科专科医院也搞了起来,苏荔欣作为骨伤科医院的“招牌”,不可能继续住在大华机械厂,离市区二十几里地呢。
  她必须住到市里来。
  毕竟这是自家的“生意”。
  其实就算不是自家的生意,苏荔欣只是受姚佩芝的聘请,也一样会尽心竭力。
  这是性格决定的。
  受人之托当忠人之事,古有明训。
  住房也是姚佩芝给安排的,就在骨伤科医院附近的一个小区,不算多么高档,中等档次的小区,三室两厅的单元房。
  不过是电梯房。
  这也是苏荔欣唯一给姚佩芝提出来的条件——必须进出方便。
  叶明德到底上了年纪,前些年还大病一场,腿脚自然不如年轻时那么利索。如果让他每天上下楼梯出门的话,显然有些勉为其难了。
  叶明德可能会因此不乐意出门,每天的运动量自然就无法保证了。
  倒是叶九从来都不曾为这些事情操过心。
  他很清楚,姚佩芝一定会安排得妥妥帖帖的,并且会非常的理所当然,不着痕迹。
  比如她这次给叶明德和苏荔欣安排的小区,就是骨伤科医院的“宿舍楼”。
  如你所知,作为一个刚刚兴建起来的私营医院,骨伤科医院的规模不大,自然也不可能有专门的宿舍楼。
  所有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员工,如果有需要的,安排的都是租房。
  包括苏院长三室两厅的住房在内,都是租的,不是买的。
  只不过作为院长,苏荔欣的住宿条件,肯定是要优于其他工作人员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也不会有任何人表示不满。
  港真,其他人满不满意,姚佩芝真不怎么在乎,她只在乎叶子满不满意。
  叶子也比较满意。
  只要叶明德肯从那山沟沟里搬出来,叶子就表示满意。
  虽然说,市区的空气质量是比不上山沟沟里,可其他条件,大华厂没办法和市区相比,尤其是医疗资源。
  叶明德年纪大了,叶子最关注的就是这个。
  一旦突发疾病什么的,必须能够第一时间就近送到最近的公立大医院去。
  这里,离平安市中心医院(原人民医院)不远,几分钟的车程。
  叶明德和苏荔欣“乔迁新居”之时,叶子和黄秘书长亲自来过平安,并且住了一天。父女俩的关系,是彻底的缓和了。
  现在叶九载誉归来,回的也是这个“新家”。
  说起来,叶九还是对大华厂那个小平房“别墅”更有感觉,那里才有他童年的记忆。
  不过看老爷子气色蛮好,叶九也便放心了。
  虽然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广武扫黑除恶,基本上没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可电话沟通没断过。叶九特别担心,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大华机械厂,垂暮之年的叶明德会很不习惯。
  幸好附近就有不少大华机械厂的老同志。
  如你所知,大华机械厂早已没落,不少职工离开厂子,自谋出路。而同样的,不少离退休的老同志,都随着子女住进了城里。
  姚佩芝非常细心,安排专人,一一联系上了住在附近的大华厂老同志,还为叶明德配了一台老年手机,方便他和老哥们联络。
  这样一来,叶明德倒也不虞寂寞,等苏荔欣一上班,他就背着双手出门,找老朋友们下棋,打牌,聊天去了。
  尽管苏荔欣现在忙于工作,不能像在大华厂时那样,照顾得叶明德十分周全,但家里请的保姆倒也尽心尽责,解了苏荔欣的后顾之忧。
  要不然,苏院长是没办法安心上班的。
  如果让她在赚钱和老头子之间选一个,苏荔欣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这个强硬的男人,曾经在她最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保护了她,那他的后半生,苏荔欣就觉得理所当然应该由自己来照顾好。
  “叶伯伯,吃苹果……”
  易紫兮巧手削好了一个红彤彤的苹果,细心地切开成两半,递了一半给叶明德。
  叶九这次回家休假,易紫兮和他一起来的。
  叶明德笑哈哈地接了过去。
  “苏阿姨……”
  易紫兮将另一半苹果递给了苏荔欣。
  苏荔欣接过苹果,笑着问道:“阿紫啊,五四说,他在广武的工作结束了,你呢?你的工作结束了吗?你是回省厅去上班,还是继续留在广武?”
  易紫兮连忙答道:“我现在其实还在省厅上班啊,只不过经常要去广武采访。但发稿的时候,我还是要回星州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4/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