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谍影(校对)第18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0/1986

  因此消息传出,从各个诸侯国,已经有一支支豪华的车队驶出,从四面八方向着朝歌汇聚而来。
  为了安置好这些诸侯,并借助这个机会做好一些调整,寿王和微子启就一直位于宫内,白天处理政务,晚上促膝长谈。
  部分臣子本以为寿王是作秀,没想到他真的愿意将权力下放,直接命微子启为宰相,而微子启上任后,让商容和比干惊讶的是,对于宰相的政务竟是驾轻就熟。
  除了傻眼的费仲尤浑外,此举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同,以前支持微子启的臣子也舒了口气,可谓皆大欢喜。
  如此气魄,才是帝王。
  只可怜了一位混元大罗,带着七个看门人和两个阶下囚,在宫外淋雨。
  准提极有耐心,闲着也是闲着,就开始调教七宝妙树内收取的两位截教弟子,诧异地发现他们的抵抗力居然超出想象,心灵中没有真正的臣服之念,对西方教大声地说不要。
  这引起了霸道教主准提的兴趣。
  就喜欢你们这种会喊不要的。
  那边的调教按下不表,也就短短半月不到,已经有附近的诸侯,赶到朝歌了。
  华贵的车马,成批的战奴,敬献的美女宝物,是统一的标配。
  关于寿王的喜好,这些诸侯早就有过研究,知道他勇武过人,喜欢女色,自然也要投其所好,兵器美人安排上,如果入了法眼,将诸侯国的地界扩大一些,那岂不是美滋滋?
  然而或许是帝乙那番考校起了效果,寿王的关注点,转向了战奴的数目。
  后世分封一方的王爷,麾下兵力都是有严格限制的,不准拥有私军,否则就是谋反,可这个年代却没法统计,因为有大批大批奴隶的存在。
  这些奴隶不算士兵,可一旦发生大战,肯定会拿起武器战斗,其中身体相对强健,平日里就有训练的奴隶,就被划分为战奴,往往战斗力比起正规士兵还要强大。
  奴隶完全属于贵族的私有品,奴隶数目不可能报备,只要能养得起,对于贵族而言,奴隶是保证权力的关键,战奴更是武力的象征。
  从这方面来看,也能发现纣王要解放奴隶,绝不是仁慈,依旧是为了统治,想要遏制八百诸侯坐大的趋势,让中央变得更强。
  他天真地以为,解放奴隶后,就能得到所有奴隶的感激和效忠,包括诸侯麾下用作士兵的战奴,结果那些奴隶并没有觉得纣王好,因为生活待遇并没有改变,此举还将贵族阶层彻底触怒,里外不是人。
  在贵族世袭制尚未没落,学术下移还没有发生的时代,贸然排斥贵族,解放奴隶,绝不是进步,而是为国家导致祸乱。
  触动底层阶级的利益,还能派兵镇压,毕竟王朝末年必定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却不见得是王朝末年,可如果触动上层利益,又没有取而代之的办法,那必然被推翻,没有侥幸可言的。
  改革不是谁都能做的。
  王莽对纣王发出了好友申请。
  黄尚要用到大商的国力,却也不会踩历史上纣王、王莽的坑,去推翻现有的制度,他和他自己讨论之后,在安顿众诸侯的时候,趁着这次无数人涌向朝歌的盛况,颁布了一项招揽平民人才的新政。
  贵族们听了,一笑了之。
  以前商朝历代君主,也有类似的举措,但事实证明,人才早被贵族垄断了,偶尔有些漏网之鱼,如果不依附贵族势力,当了官也是举步维艰,最后还是融入大环境里面。
  理论上,他们是对的。
  可就在这一日,一位书卷文华,长袍披身的男子来到登记台,对着记录官员道:
  “我名黄裳,愿开学宫,为万民启智!”
第十六章
最初的化身!最后的世界!黄裳突破!
  对人才的重视,使得寿王很快召见了第一批前来投效的平民,鹤立鸡群的黄裳脱颖而出,在军政要事上都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后,被安排到了沬邑军舍中。
  军舍就是军校,贵族的子弟会被送入其中,进行射、御、搏击、兵法等等领域的学习。
  这是帝王展现仁德,收买人心的一个手段,可惜贵族子弟向来有父兄长辈私人教导,这种军舍的意义其实是名大于实,在帝乙的爷爷辈,就已荒废了。
  黄裳带着一群平民子弟,被安排去重建军舍,在群臣的眼里,就如笑话一般。
  放心,没有哪个贵族子弟会去学的!
  这么一说,确实放心了。
  他要教的,从来不是生来贵胄,而是这世间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前几日,黄裳就与众人一起,打扫军舍,扫开落网的蜘蛛,除去丛生的杂草,将漏风的墙面和门窗修复,恢复干净整洁。
  然后开课。
  说是平民人才,大部分也只是识字的程度,在这个年代已经十分不容易,早已被黄裳的学识和胸怀所折服,迫不及待地聆听教诲。
  黄裳不会令他们失望。
  他所教授的内容,是易经道藏,八卦之解;
  他所传授的思想,是儒家之德,文华之道。
  儒家最初的理念,礼乐教化,王道治国,表现形式为礼,实施核心为德。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由君王的个人之德,扩大到政治之德,统治者以自己合乎规范的行为,引导人民,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
  上行下效,统治者是仁德圣君,官员百姓受之教化,也都做君子,这天下自然太太平平。
  可能实现么?
  自然不可能。
  但其中的很多思想,是值得学习的。
  别说儒家,诸子百家都是如此,各自的追求都太完美,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却流传百世,影响着文明进程。
  同理黄裳原版的宋代儒学,融合了许多学派的精髓,后来又行走各界,参悟各家学派,去糟存精,无论是在驻地内部,还是到了这诸天万界,他都能因地制宜,结合当前时代的情况,传播知识,开启民智。
  于是乎,在简陋的军舍中,随着黄裳的讲述,八道流转着光辉的符文之影,冉冉升起,悬于半空,由虚到实。
  或傲视凌云,或沉重坚实,或迅疾无影,或迅猛暴烈……
  天地风雷,水火山泽!
  八卦之中,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本是大自然中的八种现象,被伏羲归纳总结,籍此衍化万物,周而复始,无所穷尽。
  而自从伏羲衍化八卦以来,历代都有对八卦的探索和注解,西岐姬昌演化周易,也是对八卦的注解。
  如今黄裳同样是传授八卦,为的是启迪智慧,一窍通百窍通,对于天地万物,自然百态产生思索,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无论学习什么,都会事半功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的立意之高,可以说集古往今来所有名师之大成。
  于是乎,随着黄裳在军舍讲学,不仅周围越来越多的平民被吸引过来,就连来朝歌参加登基大典的部分小贵族,都驻足聆听,如痴如醉。
  换成以往,他们根本不屑于跟贱民在一起,可此时却不自觉地打破人心的隔阂,沉浸在真正的大道海洋里。
  很快,围墙的限制就已阻止不了好学之心,越来越多人趴在墙头,聆听教诲。
  这一日,人群之中,又多了三位贵族,父子三人。
  为首的老者头发略显花白,面容智慧慈祥,一副乐安知命之相,位于右手的长子丰神如玉,俊朗非凡,位于左手的另一子则虎头虎脑,眼神明亮,英气勃勃。
  三人聆听许久,除了小儿子还未成年,不明世事,另外两人都露出震撼的表情。
  老者低语:“教化万民,此圣人之道也!”
  长子低声:“父亲,这位先生落魄于草庐,可请至我西岐啊!”
  老者微微摇头:“我也很希望,但不行啊……”
  长子有些诧异,父亲绝非妒忌贤能之辈,他自己所演化的周易,也是为了让更多人领会圣人伏羲的用意,此等人才,岂容错过?
  他却不知道,正是因为这位的讲解,太过通俗易懂,水平太高,才让老者拒绝。
  这是真的教化万民,而不是口头的善施仁德。
  别人都玩虚的,就你当真了,这还了得?
  贵族的地位,很大一方面就在于对知识和文化的掌握,正如祭司对天象和医理的把握,获得超然的地位一样,如果人人开智,阶级又怎能固化,贵族的地位又怎么维持?
  所以这样的人才,他不敢要,西岐也不能要,否则贵族老爷们会不开心的,所谓仁政怎么普及下去?
  “可惜了……可惜了……我们走吧!”
  老者叹了口气,深深凝视着学堂上那位光芒万丈的先生,遥遥一礼。
  作为统治者,他等着看殷商的好戏,但作为周易的著作者,文明火种的传递者,他又心生敬意。
  并且他觉得,别说西岐容不下此人,朝歌更是不可能容下,如果对方不愿意向贵族阶层低头,下场恐怕会十分凄惨。
  因此这一礼,也是拜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