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谍影(校对)第18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2/1986

  他的作战方式,又和黄飞虎不同。
  黄飞虎学习的是人族正统兵阵之道,以地水风火为根基,进行诸般变化,而闻仲则是偏向于仙家道法,符箓祭起,三万士兵顿时处于神行状态,带着军械粮草,日行万里都是轻轻松松。
  人界相比正常历史上要大得太多,但照此速度,不用十日,就可抵达东鲁之地,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都是小诸侯,有的诸侯麾下的士兵连千人都不到,只有几百个战奴,占据的地盘也就相当于一个小县城。
  但七十二路加起来,规模也是不可小觑,闻仲不欲参合到贵族与学宫的矛盾中,所求的就是尽快平乱,至于政治上面怎么交锋,那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不过还未赶到东鲁,一个坏消息就快马加鞭地送了过来。
  那种急切的势头,比起之前送向朝歌的报信更要强烈数倍。
  “什么?北海竟有二十万大军?”
  闻仲听了,都不敢相信,反复询问那传信的斥候:“以奴为兵,也不至于达到如此规模,到底发生了什么?”
  斥候戴上痛苦面具:“禀太师,叛逆袁福通焚去了奴隶的丹书,助他们摆脱奴籍,承诺只要战后活下来的,都是平民身份,这个消息一出,不仅是北海的奴隶疯狂了,就连东鲁的奴隶也闻风而动!”
  闻仲脸色大变:“袁福通安敢如此?”
  丹书就相当于后世的卖身契,其实不是后世的书,就是一块红色的竹片,是奴隶归属的证明。
  以前也不是没有特赦奴隶的事情发生,贵族会焚去丹书,象征着奴籍摆脱,从此是自由身。
  但那种情况很少很少,而这回袁福通则是大规模焚去丹书,开创了一个壮举。
  原本诸侯麾下的奴隶士兵,只有数目稀少的战奴,现在北海的奴隶人人皆兵,可以战斗的拿起武器,身体虚弱的拿起农具,运送粮草器械。
  以前逆来顺受的奴隶习性,变为了军队的纪律。
  事实证明,这是极为可怕的。
  双方交战,东鲁的五万大军,首战居然败了,若不是逃回城中,那恐怕要经历一场惨败。
  面对奴隶的爆发,所有将领都为之恐惧,东伯侯姜桓楚赶忙派出数十路斥候,向着各方求援。
  申公豹遥遥听着,露出笑容,姜子牙也感到震撼,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师兄弟对视一眼。
  兵家与纵横家达成了小小的共识:
  “火苗开始燃起了!”
  ……
  北海袁福通的下场,还犹未可知,但他们起了一个很“坏”的榜样。
  周遭诸侯国的奴隶,眼见同为奴隶的别人,加入正规军,有了恢复自由身的希望,胆子大的纷纷叛逃,胆子小的心中也生出了渴望。
  这种精神的传递,对于从来把奴隶不当人的贵族来说,才是最致命的。
  比如此时东鲁的城内,就发生着许多相似的事件——
  “你们这些贱奴,竟然想逃跑?找死!找死!”
  贵族正在举起鞭子,对着一群没能逃跑成功的奴隶,奋力抽打下去。
  大庭广众之下。
  而不远处,平民和奴隶都在围观。
  这是杀鸡儆猴。
  奴隶的反抗不是头一回,早在前几代商君时期,有一位皇后被称为女武神,就亲自率领军队,镇压过奴隶的暴动,贵族阶层早对此轻车熟路。
  换做以往,那些下场凄惨的奴隶们,会垂下头,瑟瑟发抖,充满着对死亡的本能恐惧。
  而其他的奴隶,则是重新变得麻木不仁,瘦骨伶仃,满是伤痕的身躯蜷缩着,永远不会挺直腰杆。
  但这一回,无论是被鞭笞的奴隶,还是围观的奴隶,他们都微微昂起头,直视鞭子,眼中那幽幽的光芒,让贵族都感到心悸。
  星星之火,有了燎原的趋势。
  “陛下错了,陛下错了,放任学宫妖言惑众,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姜桓楚带着姜文焕一路视察,看着这一幕幕,脸上满是震怒,双手都微微颤抖起来。
  他原本很忠心,但此时对纣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愤怒。
  只因这危及到了诸侯的统治!
  将要国将不国!
  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后世宋朝变法时,有一位三朝元老曾斥责宋神宗,你是与士大夫治天下,而非与百姓治天下!
  这就把礼仪道德的遮羞布掀开,连先贤所谓的爱民都不要了,直截了当地表明阶级的压迫。
  同理,大商的帝王是与百姓诸侯治天下,而非与平民奴隶治天下。
  什么爱民如子,滚你的蛋去吧!
  东伯侯姜桓楚气愤于北海袁福通的疯狂,更心悸于学宫的影响力,心里暗暗发誓,等到北海平乱结束,将不计一切代价,毁灭学宫。
  那是贵族的最大敌人,双方不存在和平相处的可能,只有你死我活!
  不过姜桓楚没有发现,受到自己管教斥责,重新恢复小侯爷状态的姜文焕,神情却是不同。
  他想起了朝歌时,先生所说的一句话。
  “三皇五帝披荆斩棘,开创人类如今的万灵之长地位,不是让部分人类为奴,受他人鞭笞的!”
  曾经没有体会,或者说习以为常,但此时看着奴隶眼中的火苗,姜文焕眼中也燃烧起了同样的火焰。
  一股历史的使命感萦绕心头!
  人人如龙,自强不息!
第二十一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太师,前方没有埋伏!”
  “再探!”
  两名骁勇的小将上前禀告,名为吉立和余庆,都是闻仲弟子,也是截教四代门人。
  在军中,一律以官职相称,他们此次也充当急先锋,一探敌军虚实。
  当得到了奴隶成军,有二十万之数,在庞大的敌军数目下,连闻仲都有些投鼠忌器。
  不是害怕失败,而是要防止惨胜。
  奴隶为了自由,再有士气,也不可能与正规训练的士兵相比,但由于双方数目悬殊,真要正面拼杀起来,也能给商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如果闻仲统帅的中央三万大军,真的葬送在与北海的耗损中,那东鲁可乐开了花。
  同理东鲁也难以接受两败俱伤的惨胜,坚守城池,等待平叛大军的抵达,恨不得他们先冲锋陷阵。
  双方都在避免与叛军短兵相接,恨不得对方率先顶上,这种巧妙的博弈,才是此战的难点,也是闻仲愿意受命平叛的原因所在。
  只是令闻仲感到奇怪的是,接下来数日,他都没有探查到任何敌情。
  距离东鲁越来越近,派出一支支斥候四处巡查,却始终得不到叛军的下落。
  眼见行军速度越来越慢,申公豹不懂了:“不率先与叛军交战,不是符合我军所愿么?”
  姜子牙道:“北海袁福通是知兵之人,既有二十万大军,理应分兵阻碍援军,刚刚我们历经三处险地,都可设伏兵,袁福通却一路放行,实在蹊跷!”
  申公豹道:“或许那袁福通放弃了阻止我们这边,是要一鼓作气,攻克东鲁?”
  姜子牙微微摇头:“不太对劲……”
  “报!前方有敌来袭!”
  正在这时,厉喝声终于传来,闻仲立刻转换阵形,额头天眼一开,朝前望去,就见远处的平原上,三千名古怪的士兵,早已列成阵形,默默等待。
  每个士兵都身材高大,体型修长,全身皮肤呈现古铜之色,赤裸着上半身,肌肉块块隆起,以一种优美的线条存在着,好像雕刻的作品,充满着力量和神韵。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士兵都没有五官,脸上光秃秃的一片,十分恐怖。
  显然,它们根本不是人类,也非正常生灵,而是精气神收敛成一团,经过无数次锤炼的人形战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