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谍影(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1986

  五六个下人拉的拉,搡的搡,把他弄到后院水井边,取冷水猛浇,这位彻底安静了。
  经过这么一闹,众人也没了兴趣,纷纷告辞。
  “五石散么?”
  这臭名昭著的东西在魏晋时期最为流行,到了如今的北齐,其实已经没有那么疯狂,但依旧是十分普遍。
  敷粉猛男所谓的发散不畅,火发焚心,就是五石散磕多了的症状。
  黄尚对于这群巴结上来的世家子其实不感兴趣,完全是为了维持裴矩的人设。
  进入到这个世界已经半月,他查阅了原裴矩的记忆,发现这位年轻时期表现得并不是太出众,完全是世家子的做派。
  宽袍大袖,清谈游玩,琴棋书画,寄情山水,潇洒放诞,不拘礼法。
  庆幸的是,裴矩不服五石散。
  而这一位的真正面目,显然远不是一个浪荡不羁的世家子那么简单。
  此时他双目微闭,脑海中就清晰地浮现出,刚刚宴客的每个人的神态动作。
  如此一回忆,他顿时发现,那敷粉猛男从一开始就很“自律”,对于酒食极其讲究。
  对于筵席的酒水,敷粉猛男不感兴趣,饮用的是自己带来的醇酒。
  这倒不是挑食,仅仅是因为酒对行散至关重要。
  酒精配上五石散,那真的是我欲成仙,快乐齐天,变幻出神话在风中流传……
  这其实是让毒性更快地挥发出来,就像现代吸毒吸到最后,都是用针管注射经脉一样,那就是即将要去世了。
  而敷粉猛男的所作所为,早有预兆,如果黄尚不是心不在焉,完全能够避免那一出尴尬。
  “所以石之轩的天赋,在于对世事的洞察,对局势的掌控吗?”
  若论【大唐双龙传】中天赋最好的,应该就是两位主角寇仲和徐子陵了,但那是纯粹的学习天赋。
  这种天赋大部分主角都有,局限性也往往很显著。
  比如双龙,他们虽然从一文不名的小混混,成长为名动天下的年轻宗师,其实到最后,还是两枚棋子。
  而黄裳的天赋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和寇仲徐子陵有些相似,成了宗师后,全家还被灭门。
  但石之轩不同。
  他的天赋不单单是武学上的成就,更是一种翻云覆雨等闲间的手腕和能力,一种棋手所要具备的眼光和思路。
  这是出身决定的,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天下大事时,胸襟自然更加开阔。
  不过思路是一回事,真正的实践是另一回事。
  所以当夜幕降临,黄尚眼睛一睁,嘴角微微一勾。
  整个人的气质,瞬间大变。
  放荡不羁的悠闲世家子不在,取而代之是一股说不出的邪魅。
  他的身形晃了晃,于房内消失不见。
第十章
晚上我是邪魅狂狷的魔教派主!
  长安城中。
  黄尚鬼魅般的身影,在一座座楼房处倏现乍隐,迎面依旧吹来了凉爽的风。
  是的,夜风真凉爽,主要还是视野开阔。
  按理来说,长安虽是四大古都之首,但也不是所有朝代都是天下第一。
  这个时代的长安城,历经长期战乱,年久失修,破败狭小,已是污染严重。
  以致于后来杨坚在外面另建了一座新城,取名为大兴。
  到了唐朝,李渊重新改名,又把大兴变回长安。
  这样一来,唐朝的长安和汉朝的长安,其实并不是一座城池。
  那么在这个不尴不尬的年代,长安城正是最为破旧的时候。
  可看看下方一座座宏伟的建筑物,再看看远处那高高耸立的黑影……
  那特么是城墙?
  十几丈高,也就是三四十米高的城墙,你见过没?
  怎么不弄个五十米,干脆转场【进击的巨人】啊?
  正常历史中的城墙,也就是十米高,五六米的都比比皆是,有些小城甚至更矮。
  已知的最高城墙,有十八米,就是南京的古城墙,那还要到千年后的明朝。
  现在这个,就完全属于魔改架空了。
  毫无疑问,随着所进入的诸天世界实力层次越来越高,哪怕是有历史依据的古代时期,架空的元素也越来越多,历史的元素则越来越少。
  “也罢!”
  黄尚希望历史元素多些,那样他潜伏起来相对简单,可既然不行,也唯有沉下心,身形往下纵去。
  倏然间,他来到一处大户人家的后院假山前,按照顺序,按下四处凸起部位。
  轻微的机关启动声响起后,一条密道于假山后方出现。
  “真是见不得人啊!”
  黄尚暗暗摇头,身形一闪,进入密道中。
  密道不是一路向下延伸,而是经过了好几次转折,两侧的烛火也并不密集,仅仅能照亮前方的道路。
  走了数百米后,眼前终于豁然开朗,黄尚踏足一间巨大的石室。
  这里也没有那种电视剧里规格整齐的地下石室模样,放眼望去,一切都显得粗糙简陋,突出一个大字——
  穷!
  不过硬件不够,软件来凑。
  此时的石室四角,就悬挂着四幅画。
  画上皆是山水花鸟,风格或秾艳华美,或疏淡明秀,或空灵淡远,或磅礴大气。
  那寥寥几笔,就能意境全出,显然胸中大有丘壑,出自大师手笔。
  只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曾经以山水画展现宗师追求的黄尚来说,第一眼看去,就发现这四幅画不仅仅是画,更是一门极为精妙的武学。
  花间十二枝!
  这是来自于《天魔策》上的绝学,亦是花间派最高武技。
  原剧情里侯希白到了二十八岁时,就要接受上一代传人也就是石之轩,以花间十二枝,全力出手相试。
  那场终究没打成,否则侯希白早去世了。
  而此时黄尚单手背后,昂然卓立,仍是潇洒自如的世家子风度,但隐隐又生出一股凛冽冰寒的气漩,遥遥扩散,有种屹立如山,横扫四方的气概。
  “好!”
  一道苍老雄劲的声音响起,黑暗之中,一位身材高大,穿得跟初登场的萧远山似的人物走了出来,手中麈(zhǔ)尾一拂,突然横跨数丈,直接出现在黄尚面前,当头冲刷过来。
  麈尾是魏晋名士经常拿在手里的一物,有点像现代的羽扇。
  麈是一种大鹿,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摇动,可以指挥鹿群的行向。
  所以手持麈尾,就是领袖群伦之意,实乃文化人的装逼利器。
  这玩意到了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就基本不见了,如韩琦虽然出身世家,但也不会用麈尾。
  此时来者以麈尾为武器,第一说明这个人的地位很高,是位名士,第二则说明对方武功也高绝,极度自信。
  黄尚回以绝对的自信。
  他的袖中,滑出一柄晶莹剔透的玉如意。
  一件脆弱无比的奢侈品,迎上了清谈误国的麈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