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谍影(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1986

  黄尚眼中闪烁着一抹幽幽紫意,嘴角轻轻扬了扬,依旧盘坐于地,手持雷刀,开始感悟。
  “狂刀”伊利受限于眼光和层次,一心修炼雷刀九式中的三式,对于雷刀也就是摸来摸去,简直是买椟还珠,坐拥宝山而不入。
  他则要吸纳驾驭内部的雷霆力量。
  时间流逝,黄尚停在这空阔无人的小戈壁,白天感悟雷刀,夜间在漫天星空下幕天席地,饿了吃些干粮,渴了喝点清水,无比亲近自然。
  在这样的环境下,数日后的一夜,他握住雷刀刀柄,突然闪身冲刺。
  依旧是幻魔身法,但这一回,他直接横跨三十多丈距离,一刀斩下。
  如此速度是极端可怕的,相当于瞬间冲刺了近百米,堪比短距离的瞬移。
  不过黄尚停下后,眉头却是微皱,全身上下涌起一股撕裂般的疼痛感。
  显然这样的冲刺方式,还有许多缺陷,根本无法连续施为,勉强施展,只会暴露出很多破绽。
  他怀念了一下炮王,开始思索其中的缺陷,并一次一次予以验证。
  实际上,就算炮王来了,也不能代劳,就像是再拍马屁,也没办法代领导上厕所一样,有些事情必须亲力亲为。
  如今黄尚不是要练赫哲的所谓雷刀九式,而是要加强自己幻魔身法的速度和提升惊蛰的威力,切身的感悟至关重要。
  这两者都可以与“雷”产生关联,并且是黄尚目前最突出的两大绝学。
  既然得到了战神殿外流的这股力量,不突飞猛进一下,岂不是对不起战神殿的偌大名头?
  提升并非一时可成,黄尚一边正式修炼,一边往燕原集移动。
  这段时间,他也整理了一下伊利的遗物。
  剧情人物死后,并没有遗物盒和三寸照片,就是直接扒衣服,过程未免不够庄重,但收获是差不多的。
  伊利除了雷刀、狂刀两柄佩刀外,并没有其他兵器、防具或者什么丹药,穷得叮当响,好在身上有几张羊皮纸,都是用突厥文写就,记录了一些关键信息。
  突厥文是一种音素、音节混合的文字,裴矩的记忆里,就有对这种文字的研究,黄尚从中了解到,伊利走这条路线的目的,正是燕原集。
  因为“狂雷”赫哲的二弟子巴勒蒙干,正在燕原集内,是最强大的一方势力。
  不要奇怪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在这个时代的突厥语中,“巴勒蒙干”的意思,是最勇猛的战士……
  好吧,我编不下去了。
  赫哲收徒弟的本事,实在太牛,猜猜那位被曲傲手撕的弟子,叫什么名字?
  无论叫什么,巴勒蒙干都是赫哲最后的弟子,这位大宗师并未娶妻生子,三位徒弟就是传承者。
  黄尚觉得自己有必要去一趟。
  说让你无后,就让你无后。
  中原人就是这么守信用。
第四十三章
有缘千里来相会
  燕原集的轮廓都还没有望到,仅仅是接近到三十里范围内,周围的人烟就密集了起来。
  虽然也是相对性的,相比起中原大地还是稀稀疏疏,地广人稀,但至少不是玩单机了。
  而黄尚特意放慢脚步,观察着每一群人。
  他不怕招惹不必要的是非,因为此次天一真气外放,连马儿都笼罩上。
  当然,真气再神异,也屏蔽不了人眼的视线,但那些用眼睛观察的,早早就被黄尚心湖中的感应侦查,提前绕开,同样有高手坐镇的商队,则又被幻魔身法欺骗,这就显得美滋滋了。
  在他的观察下,目前势力规模最大的,无疑是突厥人,甚至这个市集的组建,都是突厥商会促成的,其后契丹、室韦、铁勒、莫族、回组族的也不少,连高句丽都有出现。
  这还是裴矩的知识积累非同小可,又是在北齐长大,才能从每个种族的穿着打扮上面,做出判断。
  换成旁人来,都是一个个魁梧的兄贵和更魁梧的碧罗,哪有多少区别?
  黄尚知道,他必须要做出一定的伪装了。
  否则以他帅气的汉人形象出现,进入后不是摆明着来完美刺杀的?
  所幸为了未来方便的开马甲,他在晋阳教书期间,向老妇人学习了易容术。
  管家再好用,也不是便携式的,终究有一个人行动的时候,易容术是必须掌握的技巧。
  打定主意,他对于有些人,就不再避让了。
  在双方友好的协商之下,一天后,一位全新的“草原人”登场。
  他把头发束成一婠,以红巾扎着,搭在左肩上,武士劲装,卷袖露臂,腰环甲带,佩着入鞘的雷刀,线条优美,精悍潇洒。
  当黄尚以这样的造型踏入燕原集,依旧得到了侧目,但那些望着他的草原人,眼神中都带着警惕与敬畏。
  因为那骠悍的体型,双目中神光闪闪的威严,毫不掩饰地展现出强大,再加上他形影只单,没有什么货物,这样的目标向来是难啃的骨头,油水又少,罕有人会招惹,反倒是提防着他下黑手。
  黄尚正大光明地潜入进了燕原集内。
  既然是集,就是不是城县村镇的规模,这里以一片广阔的空地为中心,四周围着上百个不规则分布的营帐,各具特色,蔚为奇观。
  黄尚到来时,中央的空地上满是人群,各色货物摆放出来,喧哗热闹。
  这是赶上时候了。
  正如天龙世界开封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燕原集每个月也都有那么几天最热闹,平日里当然也不错,但相比起来,就要冷清许多了。
  黄尚一路看着,如果摊主问是不是买,他肯定操着标准的突厥语,回答下次下次。
  其实哪有什么下次,就是白嫖,然后跟晋阳的货物相比较。
  他很快发现,草原里卖得最好的,依旧是珍珠和丝绸,前者小小的一盒,甚至可以换到百匹良马,后者则是最大的硬通货,显然需求量极大。
  而区别于晋阳稳定的市价,这里谈价的时候,往往旁边是摆着刀子的,一副以德服人的模样,哪家势力大,就能低买高卖。
  当然,能够出现在这里的,都是有些门路的,只是依旧免不了遵守物竞天择的规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其他势力再强,遇上突厥商会,也得乖乖站好,摆出享受的姿势。
  巴勒蒙干就是此地突厥商会的坐镇者。
  “赫哲很有几分政治头脑啊!”
  从之前伊利帮晋阳那边的商会出头,就能看出突厥商会幕后的大佬,恐怕就是“狂雷”赫哲。
  这位突厥国师当得倒不是摆设,和黄裳掌控茶马交易的路子有点像,都知道掌握住经济命脉。
  黄尚倒也不急着去找巴勒蒙干,让他们师兄弟三人整整齐齐,在集市上闲逛起来,目标瞄准匠人。
  这些匠人干的可不是好买卖,大部分是把从关内抢来的赃物加工,再卖回关内,也有草原各族内厮杀的,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销赃手段。
  而匠人们地位都不低,有护卫和独立的帐篷,货物五花八门,出价也看人而定。
  黄尚起初准备买一把好弓。
  真正来到塞外,他想起了一个原剧情里戏份不多的角色,箭大师。
  这位的作用,主要是为双龙提供了两把威震诸天的两百石神弓,刺日和射月。
  两百石,是什么概念呢?
  嗯,这么说吧,一把弓的弓力计算方法是这样的,把一把弓固定在墙上,往弓弦上挂重物,等弓完全被拉开时,弓弦所悬挂的重物重量,就是这把弓的弓力。
  而古代各朝代一石(dàn)重量不同,最低的三十千克,最高的六十千克,但基本上是看成五十千克。
  所以一石弓能够悬挂住五十千克的重物,就已经是强弓,唐朝武举时,武举人就用一石弓射长垛,骑射则一般用七斗弓,否则怕拉不开来,反成拖累。
  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老当益壮,算是比较靠谱的记载。
  现在双龙开的弓,是一百个黄忠。
  黄忠:???
  曲傲:(^▽^)
  黄尚对于这位本家很同情,然后把他当成了强弓的计量单位。
  既然来了,他自然很想认识一下那位能制造出一百个黄忠的强人,并买上一把比起火箭筒都要厉害的好弓。
  但很可惜,经过多番打听,现在根本没有这号人物或者相似的传承,草原上目前最强的弓也就五十石,相当于二十五个黄忠,据说被突厥可汗收藏着。
  既然好弓买不到,他就准备打造一把适合自己的武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