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谍影(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986

  小战可以有,大战难以爆发。
  慕容博不甘,看向黄尚。
  在古万寨外,他能感到黄尚内心的愤怒。
  这是一个主战派。
  可以利用。
  不过黄尚年纪虽轻,但极有主见,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动。
  必须要有亲近之人,潜移默化。
  这一刻,慕容博突然想到了,那些轮回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不投入,哪里来的回报?
  有道理啊!
  慕容博心中隐隐下了一个决定,发出邀请:“贤弟可有意往浙江西路一行,我在姑苏城外有一友人,不幸病逝,留下一子,却是可造之材!”
第四十章
耗子给猫当伴娘
  慕容复的年纪,一直是一个谜。
  雁门关之战后,慕容博假死避世,从后来慕容复的回忆中,当时他不止一次试过父亲心停气绝,亲手入殓安葬。
  即便武林人早熟,那时慕容复也该近十岁了,而四大家将回忆时,也说从十几岁开始辅佐慕容复,证实无误。
  那样主线剧情进行时,慕容复已经是一个四十岁的老男孩。
  偏偏乔峰曾误认为段誉是慕容复,段誉也说慕容复大不了他几岁。
  如此一来,慕容复在三十年后,只有二十几岁。
  难不成现在的岁数是负的?
  现在,黄尚就在姑苏城西,参合山庄内,见到了这个负岁小子。
  年龄不满十岁,双眉微皱,有老成之相,俊朗的五官和挺拔的身姿,也冲不淡那种郁结。
  此时他更以晚辈之礼,亲自奉茶接待,根本不知眼前的来客,就是他那死老爹。
  慕容博倒也罢了,毕竟他的化名慕容兴,让慕容复听了有亲近之意。
  但黄尚审视的目光,却令慕容复心中极为不满。
  如果还是两年前,谁敢这样看他?
  可惜世态炎凉。
  慕容博在世时,姑苏慕容是武林顶尖世家,慕容博一死,瞬间就衰败下去。
  若不是依附他们的四大庄,还忠心耿耿,护持左右,恐怕都有家破人亡之危。
  慕容氏的家传武学,可是怀璧其罪。
  而之所以请黄尚两人进来,是因为慕容博出示了信物,证明他是亡父生前的好友。
  他父亲生前特意强调过,持有这件信物的,是他最密切的至交,见之如见亲父。
  慕容复心中固然存疑,但不敢违背。
  如今的姑苏慕容,得罪不起任何可能的援手了。
  然而黄尚下一句话,令慕容复炸了:“令侄确实一表人才,为我书童实在太过屈就了。”
  慕容复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书童?
  开什么玩笑!
  慕容复猛然立起,细嫩的手按在剑鞘上。
  在他看来,这两人根本不是父亲的旧友,而是姑苏慕容的仇敌,前来羞辱他的。
  江湖中人,可杀不可辱!
  “坐下!”
  慕容博冷声一喝,慕容复理都不理。
  慕容博知道单纯的信物已经失效,唯有嘴唇开阖,传音入密:“我是你父亲!”
  听着那熟悉的声音,慕容复浑身一颤,不可置信地望过去。
  两人互相凝视,慕容博不再掩饰,一股熟悉的真气递去。
  这比起千言万语都要来得管用,慕容复迎着那眼神,确定无疑,泪水唰的一下滑落。
  正狂喜着,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黄尚感慨着道:“这孩子,怎么还激动得哭了呢?”
  慕容复闻言一口气差点没顺上来,剧烈咳嗽起来。
  慕容博也有些尴尬,怕黄尚怀疑,赶忙道:“贤弟学识广博,心怀天下,将来不可限量,我老友新丧,只留下这独子,我不愿他在江湖沉沦,望贤弟能带他改邪归正。”
  这一路上,慕容博旁敲侧击,其实是希望黄尚能收慕容复为徒。
  但黄尚以学术不精,不能误人子弟拒绝了。
  慕容博也是够绝的,见黄尚没有身边体用人,干脆把自己的儿子降为了书童。
  师徒固然关系密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能有身边的书童亲近么?
  别说慕容复,黄尚第一次听到时,也惊住了。
  慕容博,狠人!
  此刻慕容博显然打定主意,说话更是讲究,知道黄尚对于江湖子没有多少好感,故意提及慕容复的江湖身份。
  如此一来,就跟让妓子从良一样,都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父……伯父!请恕小侄难以从命!”
  慕容复却无法接受。
  他实在想象不出,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要诈死?
  又为什么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有了如此大的改变?
  慕容博传音道:“孩子,为父虚度半生,近来才醒悟,欲复我大燕,唯有利用大宋朝廷,黄裳此人就是我慕容氏进入朝堂的关键,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你难道不能吗?”
  确实,慕容博被轮回者点醒了。
  慕容世家的复国执念,在外人看起来极为可笑。
  在江湖中搅风搅雨的操作,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他们不是愚蠢,只是偏执成狂,又受限于慕容龙城传下的眼界格局,才做出种种智熄的操作。
  当轮回者以旁观者清的视角点醒慕容博,慕容博也发现,他藏在少林寺一辈子,也没办法真正复国,才会先去开封府,又南下两广查看交趾局势,最终回到了姑苏。
  慕容博幡然醒悟,目光从江湖跳出,放眼更大的朝堂天下,自然更不能让儿子错下去。
  慕容复的年纪和阅历,却理解不了老父亲的良苦用心。
  他还沉浸在姑苏慕容在武林的声望中,要做年轻一辈最耀眼的那颗星。
  而不是什么书童!
  何况看着黄尚风尘仆仆的样子,慕容复更没法接受一个穷酸书生,当自己的公子。
  知子莫若父,一看到他的表情,慕容博就知道这小崽子想什么,狠狠瞪了他一眼,继续传音相劝:“莫要糊涂,此人绝对是有前途的,不趁着他还未发家的时候跟在身边,等到功成名就,巴结者众,就轮不到你了!”
  总传音不行,表面上慕容博还对慕容复叮嘱道:“贤侄好武,当报效国家,不该在江湖中逞强斗狠,黄解元在永州贡院前,震杀明教贼子,正是你学习的榜样!”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慕容复的好胜心反倒激起来了,对着黄尚拱手道:“先生既得伯父看重,想必有惊人的造诣,晚辈不才,请教一二!”
  武林中人,力强者胜。
  眼前的书生看不出跟脚,年纪也不大,若说有什么惊人造诣,慕容复是不信的。
  但如果他真有能耐,那再说也不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