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9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3/1025

  别看陆畔大姨心里想的多,面上却是最慈爱的一个,送给茯苓一只翠绿色的玉镯子。
  当宋茯苓来到陆畔的四位姐姐们面前时。
  茯苓有一瞬差些笑场,陆之婉对她眨了下眼睛。
  因为无论是四位姐姐还是茯苓,心里都明白,茯苓接下来送她们的礼物,明明事先是准备送小孩子们的。
  她们真正的礼物是香薰皂,给姨母和舅母了不是?
  “大姐。”
  “恩。”陆之润接过。
  “那是二姐姐。”陆畔忽然插言道。
  陆畔这一开口,本来大伙怕茯苓尴尬,有假装如常小声说话,立马假装不下去了,通通笑看那面。
  宋茯苓心里:¥#……%¥*谁让你多事,完了吧,静了。
  面上是喜笑颜开,柔声道:“二姐姐。”
  陆畔的二姐收过礼物,心里疑惑:这是书?
  陆之婉过于真实,当收下礼物,直接就对茯苓面露疑惑,就差脸上打一个问号:
  你确定这是你特意准备的?你即便是送我们各家孩子的,也不能这么……
  是,她承认是很别致的书皮,可是打开大书皮,里面画着十二个小格子,每一个小格子上写着脑筋急转弯或是小儿谜语,写就写吧,你还没有答案。
  也就是说,弄这么大一本书,里面没有几个字,还不给写全。
  宋胖丫啊,你著书的才女名呢。
  搞得陆之婉怕亲戚看到书里面很不过心的内容,急忙看一眼就盖上。
  还是看书皮吧,书皮体面。
  陆畔四姐陆之瑶笑纳礼物后,也在打开书皮时一愣。
  再加上陆畔之前说好,大伙正看向这面,老夫人笑呵呵地问道:“你们几个收到的是什么,瞧上去很是别致。说出来,让我们也眼馋眼馋嘛。”
  陆二姐:咳,那个什么。
  就在陆之婉想撒娇扮痴开玩笑说,可舍不得将这宝贝给祖母看时,陆之瑶忽然“咦”一声。
  陆之瑶打开十二个格子中的一个小方块,写有谜语的背面是答案,而打开小方块后,入眼可见一块带笑脸的糖果。
  陆之瑶急忙又打开其他格子,各种表情包的糖果出现,共十二个。
  是糖果,不是书,内里有乾坤。
  陆之婉一看,她也开始拆,不知为何,一把岁数早就做娘了,却感觉拆礼物,很过瘾。
  且心里还在笑着吐槽,看她现在拆的上面写: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蘑菇。
  她女儿一定猜不到,没见过没做熟的。
  宋胖丫你就该写:什么官任期最短,她家安娜一定会拍手:新郎官。
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真诚换真心笑容(两章合一)
  除宋茯苓本人送给陆家长辈们的见面礼,宋家来宾也没有空手来。
  集体礼物是:
  两袋子冻的邦邦硬的大虾仁。
  宋福寿这趟从秦城回来,一共拉回十大袋子虾仁。
  两袋子给陆家,昨日给大郎老丈人拉走一袋,给魏大人也算是大郎的叔丈人一袋。
  又给老隋大哥一袋,李知府家一袋,奉天二把手同知家一袋。算是宋福生的恩师吧,奉天的学政大人府上也送去一袋。
  剩下两麻袋,宋家打算大郎成亲后回家吃饭,包一些虾仁馅饺子,正好白掌柜他们也在,自家要吃。还要给村里以户为单位,各家送一盘尝尝鲜。
  所以说,宋福寿买少了,给陆家两麻袋已经很多。
  除实实惠惠装满麻袋的虾仁,宋家还给陆家带来十份如意礼盒。
  每一份刻有“万事如意”字样,高档包装的木质礼盒里,都装有灵芝、猴头菇、蜂王浆、鱼子酱。
  酒,用黄龙当地烧制的特色容器,不是白瓷,是乌漆墨黑的颜色,装有自家酿的葡萄酒一瓶,米酒一瓶。
  辣椒酱、辣椒火锅牛油块,辣椒面,每个大礼盒里面还有一个单独装这一套的小隔断。
  然后干肠、腊肠、大火腿,淹的双黄蛋,松花蛋。
  每一个松花蛋身上,还卡着红戳,字样:黄龙特产。
  为啥这样的礼盒准备十套呢。
  宋家人考虑到,不能可丁可卯的,按陆家有几个外嫁闺女那么送礼。
  亲家连着亲家,万一陆家要给哪个亲家一套呢。
  宁可一气儿送来十套,凑个十全十美吧。
  却没想到,这事儿整的,咱家人好不容易大方一回,还是不够分,没想到陆家到位的人不少。
  别看陆家就陆畔一根独苗和四个外嫁女儿,瞅这样,一急眼,划拉划拉姻亲,比老宋家人多得多。
  好像咱宋家人多抠门似的。
  宋福生一看分那礼物有变化就明白了,闺女那面,回头到了外面只能给小孩子们红封了。
  红封,给钱,说实话,咱事先也没准备。
  归根到底,还是家里底蕴不足。
  没那个心思将钱制成金葫芦银葫芦赏人玩,宋家压根儿没那些东西。估摸茯苓那面,只能塞银子放红封里。
  和福生同步思维的还有富贵。
  宋富贵寻思:回头高低订一些金银小玩意。
  但宋家这俩心眼子最多的,此时也无暇分心再去多想那些没用的,因为茯苓那面被打发走了,和陆家的几位姐姐出去,美其名曰出门转转。
  实际上,是怕姑娘家面皮薄,不能当面商量婚期等事宜。
  眼下,正处于双方互相夸奖俩孩子阶段,这属于开胃小菜。
  陆夫人在女眷那面,对钱佩英说:
  “茯苓参与编著那书,不仅公婆异常欢喜,就连家父也意外至极。意外过后,只剩开心。这次珉瑞回京,家父将珉瑞特意叫回府,独独问了这事儿。亲家母,你是不知晓,公公和家父两位老人家,共买六十套咱家茯苓出的那套书籍,赠与亲朋。”
  当然了,她也买了,就为看几眼。有的能看懂,有的看不懂就硬看。只要是自己儿媳写的,能和颜大儒那样的大学将名字摆在一起,看见那俩名字,她就骄傲。问过儿子后,知道那笔名是儿子别院其中一间上面挂的,她还陪婆母在天好时特意去陆园转了转。
  婆母说,那丫头能将笔名起这个,就可见心里有她儿子,她听着就更放心了。两情相悦,才是以后相伴百年最好的开场方式。
  陆夫人说完,陆畔的两位到场姨母和两位舅母,就纷纷对钱佩英、对坐在身边的何氏和朱氏,露出真诚笑容表示:
  是啊,当时宫里传出这个消息,两家人很是为这事与有荣焉。到别府做客,被旁人问及著书人,是珉瑞被皇上指婚的那位王妃吗?她们一口应下,心里透着舒坦。
  何氏对陆畔的大姨道,“是吗?京城那么多官员家里也知道了?呵呵,我不太懂这里的事儿。我们宋家就是知晓孩子格外好。孩子甭管喜欢什么,咱们都支持还要给配合。看书写书累脑子,她大伯常说,快给补补,我们也就能做这些。外面人是怎么看这事儿的,我们还真不知晓。”
  何氏本不想说这些话来着,怕给胖丫丢脸。
  可是珉瑞大姨是看着她说的话,她总不能当哑巴不回应吧,最起码的客套话要说。
  但让她说那些虚头巴脑的,她寻思可别装了,万一哪个词甩的一半对一半不对,更让人笑话。
  她这记性本来就不好,脑子已经一片乱,景嬷嬷教的早就一紧张全忘了。
  却不想,陆畔的大姨倒忽然觉得茯苓的大伯母挺好。
  陆畔的大姨虽不太了解贫苦人家发迹的奋斗过程,却也在娘家曾听父亲感慨过:不得不承认,和出身无关,某类人聪慧的头脑就是与生俱来。但因出身寒门,明明资质不错,家里拖后腿,再无向学心思,很是可惜。
  昂贵的束脩费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环境。
  寒门家长们不仅不能提点这类聪慧孩子的学问,而且还意识不到要给提供一个好的向学环境。
  这个宋家,听话听音,从寻常的话中才能得知真相,就不一样。
  帮不上忙,却也知要将衣食住行安排妥当,更难得的是,对女孩子能有这个意识。想做什么就去做,需要什么,家里尽量的置办齐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3/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