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10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3/1178

  许非拿过剧本,随便翻了翻,果然是文艺片的路子。
  结尾就是之前说过的,秦王把刺客一顿忽悠,让其甘愿赴死,被射成刺猬,然后众大臣齐道:
  “恭贺大王又逃过一劫!”
  他合上剧本,道:“我已经把它列入五年计划,别再搞什么艺术片了,变成大片的路子。”
  “大片?”
  张国师挺心动。他这种地位的导演开新戏,要么碰到好故事,要么想尝试点新花样。
  大片自己没试过。
  “能赚钱么?你别赔本了。”
  “现在市场好,东方武侠热,你尽管拍。需要多少人,多少马,多少道具,我给你找。
  演员也没问题,程龙、李连结、周闰发、张蔓玉、张国荣、葛尤、巩丽、章子仪、周逊随便挑。”
  嚯!
  张国师都开始心跳了,“那我试试?”
  “试试!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就一点……”
  许非提要求:“《卧虎藏龙》是赚美刀的,但我们看太闷了。
  这片也是要赚美刀的,我不要求你平衡海内外观众,那太难了。你别拍的那么闷就行,国内也得有点票房。”
  “有点是多少?”
  “嗯,怎么也得2亿吧。”
  张国师:“???”
第八百三十三章
我的话讲完
  数日后,还是昆仑饭店。
  签到处热热闹闹,于佳佳亲自接待。每个来签到的,都要扫一眼名单,末了心里一惊,面带复杂的微笑。
  于佳佳就见他们一写,一看,一抽,一笑,流水化作业。
  其实也没啥,她抖了抖名单:
  《京城晚报》《京城青年报》《三湘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燕赵都市报》《齐鲁晚报》《华商报》《南方都市报》《都市快报》《扬子晚报》……
  无非全国发行量较大的晚报、都市报都来了嘛,外加一个京城电视台。
  今天的会比上次规格高多了,时代传媒的几位高层都在,现场像模像样,每人都有大枣茶。
  许非穿了西装,准时到场。
  众记者瞧着他,心思莫名。
  假如许老板没提设奖,南都也就偷偷做了。
  可许老板先提了,南都的计划暴露,偷偷摸摸的事变得大张旗鼓,各家盯着这块,无形中已是风口浪尖。
  谁再想振臂一呼,就得考虑服众的问题,否则你凭什么牵头?各家想推他出来,黄袍加身,实惠是均分的。
  那有人问,媒体自己联合不行么,为啥拽着许总?
  你评的是电影奖,还是新奖,正需要明星助阵。80%的明星都在他旗下,100%的大片都是他在做。
  他不陪你玩,评个什么劲?
  “好了,开会。”
  “今天针对设奖这个事,第一次跟大家碰头。别的方面不谈,先聊聊两件事:评什么、怎么评?
  我的意思是囊括大陆和港台地区的作品,初期不采用报名制,每年1月-12月上映的自动纳入范围。
  然后在次年上半年,评出这个奖。”
  “那难度很大啊!其它的不说,港台地区的电影怎么选片,评委怎么看?”
  “不如就大陆的,港台多麻烦。”
  “对啊,还得报内阁批准。”
  “没意思!没意思懂么?”
  许非敲敲桌子,道:“要评这么一个奖,我在网上就能搞投票,随随便便几百万点击,但有价值么?
  入世在即啊朋友们!明年又是十六大,电影改革肯定向前发展,而不是后退。内地与港台的合作必将更加紧密,猜都猜得到。
  香港金像,台湾金马,在很多人眼里都比金鸡奖重。
  但他们的市场在萎缩,我们在慢慢好转,十几亿人口的市场一旦崛起不可估量,必须要有个匹配的奖项。
  另外强调一点,我不是非得做这个奖,只是事情赶到这了。谁想做,先听我的意见。”
  他顿了顿,继续道:“再说说评选规则。
  金像奖分两轮,第一轮由选民和初选评审团负责。选民就是观众,评审团是业内人士和媒体人员。
  他们投票选出入围名单,每奖五个。
  第二轮由专业评审团和十三个协会成员投票,评审团还是业内人士和媒体,协会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灯光、美术等等。
  两轮的评审不可重叠。
  金像有点学奥斯卡,两级架构,协会成员居多。”
  “金马奖则是三轮。
  初选评审比如18人,负责挑选一个大的入围名单。
  复选还是这些人,但人数缩减,比如11人,选出各奖项的具体提名。
  终选在复选的基础上,另加入终选评审团,比如6人,达到一个单数人数,17人。
  当然,金马奖以前由于评审团长期不变,屡遭抨击。这点我们要避免。”
  许非介绍完,道:“各有各的优势,我综合一下。
  我准备分两轮,在港台发展自己的初选评审,由他们进行港台的首轮选片,择出每奖三个提名。有特殊情况,或少或多,可申请增减一个名额。
  大陆也由业内人士和媒体组成,每家媒体可以出一名评审,同样择出三个提名。
  即内地、香港、台湾各有一份提名名单,综合为首轮提名。
  第二轮单独邀请评审团,投票得出获奖者。有至少两周的审片期,非引进片怎么办?以学术交流的名义在北电、中戏放映。
  最终获奖者只有一个。
  而第一轮的评审,隔几年换一批,避免长期占岗。”
  “为什么是三个提名?”记者问。
  “初期阶段,简便为宜。如果搞五个,审片量巨大,周期会拖长,以后可以增加。”
  “假如我是初选评委,看电影花钱么?”
  “选片期内,凭票报销。”
  “主办方给报么?”
  “对,有执委会和评委会,执委会不可参与评审,评审也不可评与自己相关的作品。在讨论、投票的过程中,要请公证人员公证,保留视频、文字资料,甚至可以公开直播等。
  这是大概,细节还需完善,尤其是公正公开原则。”
  “您决定设几个奖?”记者问。
  “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剧本、男女配角、新人导演、新人演员九个,技术类暂且不设。”
  “少点吧,比如一部电影票房高,一部电影艺术性好,那怎么选?”
  “对啊,而且没有观众票选。”
  “有的演员红,只是差一点没拿奖,要不要搞个安慰性的?比如最具人气男演员?”
  “再搞个传媒奖,突出性质,比如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3/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